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elf (久居樊笼里,何得返自然),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离别之后读懂了她(2000.1.1)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un 24 01:13:39 2000), 转信


离别之后读懂了她(2000.1.1)
二OOO年一月一日 晴 尼泊尔至中国的边境镇樟木 下榻樟木宾馆
从尼泊尔通向中国的一条最主要的口道,是一个峡谷。峡谷林木茂密,山崖下是深深的
河流,山壁上有很多湍急的瀑布,都是雪山溶水。开始山坡上还有不少尼泊尔农民开垦
的梯田,但越往北走,山势越险,后来只剩下一种鬼使神差般的气魄逗弄着云天间不断
变幻的光色,分明预示,前面应该有大景象。果然,盘山公路转了无数转之后终于眼前
豁然,远处是天墙一般的巨大山峰把天际堵严了,因此也成了峡谷的终端,但由于距离
还远,烟波浩渺地隐约成一种铅灰色,铅灰色中部有白光闪烁,应该是半山腰中成批的
新房子,照地图,那儿已经是中国。
大概是因为今天阳光特别好,雪山溶水加大,山壁上的瀑布泻落到公路时无法全部纳入
涵洞,潺潺地在路面上流淌。我们几辆车干脆停下,取出洗刷工具,用这冰冷的水把每
辆车细细地洗了一遍,直洗得铮光发亮。这就像快到家了,看到炊烟缭绕,赶快下到河
滩洗把脸,用冷水平一平心跳。
这确实不是一般的回国。我们是从西奈沙漠、戈兰高地、伊朗山脉一步步量回来的,我
们是寻找着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的水一口口喝回来的,我们是抹着千年的泪滴
、揣着废墟的叹息一截截摸回来的,我们是背负着远古的疑问和现实的惊吓一站站驮回
来的。
我们要把这一切带回到一个地方;但那已经不只是一个地方,这些日子来,它越来越强
烈地笼罩住了我们的心灵,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命;当然说到底它还是一个地方,已经
很近,就在前面,三个月后重相见,我们在离别之后读懂了它。
离别之后读懂了它——这句话中包含着沉重的检讨。我们一直偎依它,吮吸它,却又埋
怨它,轻视它,责斥它。它花了几千年的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常常嘲笑它为何不走
另外一条。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名誉、一份尊严,我们常
常轻率地说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得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
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
本来我们约好了返回的时间,因为这个时间太重要。说实话,每天都想早一点回来,以
便快点用全新的目光看它一眼,用全新的声调喊它一声;但山高水阻,一路艰险,障碍
重重,我们又故意不跳过,不想让这次重新见面变得过于轻易。于是心里一直在矛盾着
,慢了不好,快了也不好。终于到了今天,世纪的门槛和地理的门槛同时到了眼前。
峡谷下的水声越来越响,可见此处水势更大了,扭头从车窗看下去,已是万丈天险。突
然,如奇迹一般,峡谷上面出现了一座横跨的大桥,桥很长,两边的桥头都有建筑。似
有预感,立即停车,引颈看去,对面桥头有一个白石筑成的大门,上面分明用巨大的宋
体金字,镌刻着我祖国的名字!
我站住了,我的同伴全都站住了,谁也没有出声。只听峡谷下的水声响如雷鸣。
我在心底喊了一声:祖国,今天我终于及时赶到。
我们这一代人生得太晚,没有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为你说话。我们这些人又过于疏懒,没
有及早地去拜访你的远亲近邻来深入理解你的伟大行迹,我们还常常过于琐碎,不了解
粗线条、大轮廓上你的形象,只在枝枝节节上絮絮叨叨,但毕竟还来得及,新世纪刚刚
来临,我们总算已经及时赶到。
顺便我要告诉我的读者,这次出行和回来,可能会给我带来很大的改变。人的一生,很
多重要的转折不一定需要很多时间。我在《千年庭院》一文中写过,文革初期,我因父
亲被关、叔叔屈死,自己又被造反派轰逐而外出流浪,不期然地在长沙岳麓书院逗留了
几个小时,竟轰然醒悟,重写人生。那么,这次已是整整三个多月,每天都有震惊,加
在一起确实刻骨铭心。
此刻我正站在山前,一次次抬头仰望。正是这些高山,几棵木阻挡了与其他那些也以文
明相称的老邻居们的冲撞,因此也保卫了世界上特别有秩序和韧性的一种文明。现在终
算有了通道,尼泊尔海关正在桥的这端为我们办出境手续,我们还看到桥上站着不少人
,一打听,原来凤凰卫视在这一代很普及,很多住在樟木镇的藏族居民在电视上知道了
我们的行程主动前来欢迎。由几位中年女性和一位大胡子的老人带领着,似乎已经为我
们准备了哈达和青稞酒。
又被告知,这里的海拔是一千九百米,过关后进樟木镇,也就是我们远远看到的半山上
的崭新楼群所在,是二千六百米,空气已经很凉,我在车上换了羽绒衣。
尼泊尔移民局的官员在我们背后喊了一声,要我们全体到他们办公室,查验护照上的照
片是否就是本人。他们仔细地拿着照片来对照一张张脸,很快发现,今天这些脸全是灿
烂的笑容。笑得与照片已经有点不像,只能反复对照,最后挥手放行。
车队又开动了,越过峡谷,穿过人群,慢慢地驶进那座白石大门。
(秋雨日记连载结束)
|返回|

--

今天过了,会有明天吗?
可能,还是过去多……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