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elf (久居樊笼里,何得返自然),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千年穴位―― 居鲁士大帝的陵寝(11月26日)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un 24 01:26:19 2000), 转信


千年穴位―― 居鲁士大帝的陵寝(11月26日)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晴 伊朗设拉子 下榻Homa旅馆
自从在哈马丹不期然的读到了伊朗史的第一页和第二页之后,我就一直把目光投向南方
。我坚持否认波斯文明的雄魂在德黑兰或在伊斯法罕的说法,尽管这些地方近几个世纪
以来最繁荣也最重要。波斯文明的雄魂在德黑兰或在伊斯法罕的说法,尽管这些地方近
几个世纪以来最繁荣也最重要。波斯文明的雄魂一定仍然在波塞波里斯、设拉子一带游
荡,两千多年来没再挪移,也没有挪移的迹象。
因此,今天从伊斯法罕出发南行,心情急迫。我知道两千多年不会留下太完整的东西了
,这不要紧,只要到那个地方站站就成。路途很远,有很大一部分还是险峻的山道,那
些寂寞的遗迹又很难找到,必须请伊朗新闻部门、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的专家带路。他
们正好也乐意,于是开出一辆面包车领头,我们的车队随后。
但是开了一阵之后,我们全体都不耐烦了,时速六十公里,这哪里是我们的速度?赶上
前去商量,他们说,山路太险,交通部门警告过,必须限速。我们说,这样的速度半夜
才能到目的地,深夜在山上开车岂不更危险?他们一想有道理,又为我们急于去看他们
民族早已冷落的遗迹而感动,决定加快到时速八十公里,神情间有一些悲壮感。这样开
了一阵还是不对劲,我们又一次超车把他们栏下,说交通部门的罚款由我们支付,你们
的车跟在我们后面吧,只要有一个人到我们第一辆车上引路就行。这些专家神情异样地
看着我们,都愿意到我们车上引路,我们只请了一位上车,便呼地一声窜出去了,时速
一百二十公里。看得出来,跟在我们后面的面包车迟疑了一阵,然后还是跟上了,只是
故意保持了一段距离。
就这样我们超过了不知多少车辆,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坐在上面就像当年的老式
电梯一样,全身都在痒嗖嗖地发颤,一直开到晚霞满天,汽油即将耗尽,便拐进一个加
油站加油,那辆跟在我们身后的面包车就趁这个当口悄然超前去执行前导任务了,但我
们谁也没有发现。
加满油后上路不久,我们就在一个岔道口见到了它,不禁大吃一惊,难道它是飞越我们
的头顶先期到达这儿的?他们笑笑,只是壮严地指着岔道说:这儿,就是居鲁士大帝的
陵寝。
这句话对我来说振聋发聩,根本顾不得他们超前的原因了,连忙催促车队赶快拐到岔道
上向前开。一会儿就到,推开车门跳下,谁也不作声了。
这时太阳刚刚沉入大地,西天一片琥珀红,平野千里间,只有眼前一个石筑,约八米高
,六米见方,由灰褐色的大石砌成,由于逆光,看不真切,却压人眼目。快速走近,只
见下面是阶梯式台座,上方是一个棺室,开有小门。整个陵寝构架未散,但大石早已棱
磨角损,圆钝不整。除了这个不大的石筑,周围什么也没有了,不知平日是否还有人偶
然想起,拐进岔道来看看?
但是,我们就是为此而来。这里长卧的是波斯帝国的真正缔造者,古代亚洲伟大的政治
家居鲁士大帝。他的气概和魄力,他所统治的帝国之庞大,他在军事征战和行政管理上
的才能,不能说古往今来无人比肩,但能比的人数确实不太多,如果要在这不太多的人
数中继续以仁慈的标准来衡量,余下的就更少了。
在当时的亚洲,他政府的范围很大,不说其他,只说我们已经提到过的征服巴比伦解放
大量被困禁的犹太人回家乡这件事,已足以使他的赫赫武功带上很浓的仁慈色彩,而这
些返回的犹太人由于经历了屈辱和自由的对比,对宗教文化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这
又反过来提高了居鲁士的历史地位,很少有人不尊敬他,包括被他征服的民族,也包括
最后征服他民族的希腊人,这是不太容易的。
在陵寝的东北方有他的宫殿遗址,当然早已是一片断残石柱,我们摸黑走到了他接见外
国宾客的宫殿,高一脚、低一脚地有点艰难。当地的文化官员指给我看一方石碑,上面
用古波斯文写着:我,居鲁士大帝,王中之王,受命解救一切被奴役的人……我想他至
少已经部分地做到了,于是我请求车队的每一盏车灯都朝这里照射,好让我们多拍几个
镜头。
到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今天我们会着了魔似地在高原险路上如此莽撞地往前赶,原来
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如果晚一点,连西洋的余晖也消失了,车队不可能再拐到这
条岔路上来。现在四周已经一片漆黑,只有我们的车灯亮着,今夜由我们来指认伊朗高
原的千年穴位。车灯照着我,摄像机也已打开了灯光,引导我们来的伊朗专家们正站在
我面前,我就对着镜头说了一番话,大意是:如果说历史像个舞台,那么,走上台去的
各色人等最终会划分出主角和配角,而主角永远是极少数;我们在黑夜里赶来,是因为
这里站立过一个真正的主角。
这个主角太精采了,致使他退场至今,再响亮的锣鼓也只能诱发人们对他的回忆。因此
,在我看来,这个民族的灵魂在此结穴。
|返回|

--

今天过了,会有明天吗?
可能,还是过去多……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