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elf (久居樊笼里,何得返自然),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西风残照中的拜火教圣殿(11月28日)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un 24 01:27:03 2000), 转信


西风残照中的拜火教圣殿(11月28日)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晴 由设拉子去克尔曼 下榻Kennan旅馆
在大流士宫殿阅读铭文时,经常可以看到“阿胡拉”这个词,大流士大帝把它看作是至
高无上的神灵,对它毕恭毕敬。我对这个词很敏感,因为对古代波斯的一种宗教——拜
火教关注已久,知道这个“阿胡拉”也就是阿胡拉一玛兹达,是拜火教崇拜的善良之神
,光明之神。
我开始关注这种宗教的原因,是它的创始人的名字:查拉图士特拉,一个大概生活在公
元前六世纪早期的雅里安人,尼采曾借用这个名字写过著名的《查拉图士特拉如是说》
,对近代世界包括中国很有影响,波斯人很大一部分是几千年前迁移到伊朗高原的雅利
安人,查拉图士特拉的血统说明了这种渊源。后来希腊人用自己的语言把查拉图士特拉
的波斯读法读成了琐罗亚斯德,所以拜火教又叫琐罗亚斯德教。
很长时间以来我对拜火教的教义也有兴趣。世界各地许多原始宗教所崇拜的神往往集善
恶于一身,人们既祈求它又害怕它,宗教仪式是取悦它的一种方式,有的神还很野蛮,
例如要求多少童男童女供奉之类,而成熟的宗教就不同了,大多独尊一神,而这个神确
实也充满神情,善待万物,启迪天下。拜火教与这两种情况都不太一样,它主张一神崇
拜,又是一种两天论宗教,即认为主宰宇宙的有两个神,一个是代表善良光明的阿胡拉
;另一个是代表邪恶、黑暗的阿里曼,它们时时激战又势均力敌,人们为阿胡拉祈祷、
呐喊、助威,用熊熊烈火张扬它所代表的光明,而且相信它终究战胜。拜火教有一种战
斗意义上的乐观,坚信人的本性由善良之神造就,光明的力量总会壮大。最终大家都会
面临伟大的“末日审判”,连死去的人也会复活接受判决。那么,一个人何以面向光明
呢?拜火教又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原则,最著名的一条几乎与中国先秦思想家的说法完全
一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明确规定了人的三大职责:化敌为友、改邪归正、由
愚变智;还有三大美德:虔诚、正直、体面。这些都挺好,遗憾的是拜火教还宣布了世
界存在的时间(一万二千年),宣布了对异教徒绝不宽恕,又宣布了除波斯人之外的外
国人,都是劣等人。拜火教的经典为《阿维斯塔》(Aveste),据说是光明之神阿胡拉
交给查拉图士特拉,要他到人间来传道的。
我对拜火教的兴趣,除了查拉图士特拉这个名词外,还由于它在宗教发展史上的沟通性
地位,与印度的《吠陀》很接近,这已有很多人指出过。较近距离的影响是对摩尼教。

摩尼教也把世界的主宰力量分成两个王国,但又认为善良、光明之神只在精神王国,而
邪恶、黑暗之神则占据了物质王国,于是每一个具体人都是两个王国的争夺对象,解决
的方法是用清廉方式默默修行,连接婚也不许,走苦行僧一途,相比之下,拜火教更积
极一点。
我知道大流士笃信拜火教,也知道由于他的笃信,拜火教成了波斯帝国的精神支柱,因
此自从进入伊朗以来,往常与伙伴们提起。昨天刚刚要走出大流士宫殿时,郭滢和辛丽
丽赶过来对我说:“好消息,我们打听到你最感兴趣的拜火教遗址就在附近,赶快去!

那当然要去,从大流士宫殿出来往东北方向走六公里,就见到一座山的石壁上凿有一座
座殿门,石壁前是一个宽阔的平坡,像一个狭长的广场,须攀登才能抵达。我第一个爬
了上去,,与我们一起来的一位伊朗文化专家也跟了上来,他已年迈,气喘吁吁地对我
说,那些石壁上的殿门是大流士与另外三个国王的陵墓,由于他们都信奉拜火教,便按
照拜火教的方式安葬,与天地同在,凿壁为墓,是帝王的特殊待遇。
我看这些墓窟离地面总有五十多米高,便问专家是否上去过,他说他也没有,听说墓室
里有一个拜火教的神坛,我们只能看外面,刻着柱子和图案,但由于太高,什么图案看
不清。他说,图案中有光明之神阿胡拉的像。
他突然问我:你去过约旦的佩特拉吗?我说去过,他说他曾从照片上看到,佩特拉的岩
壁墓穴与这儿很相似。我说正是,但那儿的墓穴雕刻更希腊化,这儿当然也有,但显然
又东方化,简洁化了。这便是波斯文化的特点,既然八方来朝就八方吸纳,但又不会陷
落于一方。
在墓窟底下,比我们人体略高的地方,有几幅完整的浮雕画,其中最大的一幅是一位波
斯将军骑在马上,马前跪着一个人,专家说,马上的骑士是后来萨珊王朝的一个国王,
而跪着的人是被萨珊国王俘虏的东罗马皇帝,这显然又是在炫耀盖世武功,而没有什么
宗教精神了。
米山广场的西部有一个古老的白石建筑,与面前的千丈石壁相比显得很小,窄窄的一两
间房的面积,倒是深到地下,有台阶相连,这是真正的拜火者神殿。拜火教沦落之后,
全国各地的神殿均遭破坏,只剩下这座比较完好,我想大概是出于对大流士的尊敬,兼
顾了它。我快步走到神殿前,西边吹来的风已很峭厉,我没有穿够衣服,抱肩看了一会
就转身返回,只见夕阳把我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几乎拖遍了整个广场。
拜火教的沦落是一个悲剧。当初查拉图士特拉创教,就是希望人们能从原始宗教的占卜
、巫术中摆脱出来,走向更有智慧的宗教境层,但当拜火教在统治者的倡导下度过极盛
时朝后,广大而又庞杂的信教队伍又开始伸发其中的占卜、巫术内容,这不奇怪,普通
民众的宗教狂热惯常地拒绝理性,迟早会滑入荒唐的臆想之中,于是它快速地产生质变
,回归于原始宗教的愚昧状态,失去了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外部的传播力量,奄奄一息,
在以后的外族入侵中很自然地被其他宗教代替而基本消失。
西风残照中的拜火教圣殿,有点凄凉。
|返回|

--

今天过了,会有明天吗?
可能,还是过去多……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