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elf (久居樊笼里,何得返自然),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去伊斯兰堡――步履维艰(1999.12.3)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un 24 01:28:31 2000), 转信
去伊斯兰堡――步履维艰(1999.12.3)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日 晴 巴基斯坦木尔坦 下榻假日饭店
今天惊心动魄。
昨天半夜到奎塔才知道,这里去伊斯兰堡还非常遥远,又没有直路,只得到南方去绕,
今夜最快也得在木尔坦(Multan)宿夜。这已没有选择余地,只能一早出车,但不管从
地图看,还是向当地人打听,绕道到木尔坦有九百多公里。我们的驾驶员已经有好几天
半夜抵达,清早出发,没有睡足,而今天将要花多少时间开完这九百多公里。
开出去不久就明白糟了,这是什么路呀,九百多公里开十六个小时都是快的。
高低不平的泥路使我们担忧,但最惊心的还是路边的景象。到处都是灰土,连每棵树咋
一看都像是用泥土雕出。树下是堆积如山的垃圾,垃圾上沾着无数双赤脚,这儿的人似
乎都不大喜欢洗脸理发,更别说洗衣,因此也像是用泥土雕出。今天不是星期天,但孩
子们都站在这里,有几个在卖一块块的面食,面食上有绿点,那是豆角,有红点,那是
颜色,但更多的是黑点,那是苍蝇。房子全是泥砖,用石灰刷一下便是奢侈,而这些奢
侈现在也均已脱落。
有人说这里的老百姓极端贫困,却有少数权势者因受贿而暴富,但是这些富人在哪里造
了房?我们一小时一小时地走了那么远,怎么没有见到稍稍像点样子的一间房子?
我知道,我们已经行进在历史悠久,并以富庶著称的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怎么可能
这样?我不断在心里警告自己:千万不要以偏概全,更不要以别处景象作不公平的比较
。于是暂不作出结论,只是让车不断往前开。以便让景观尽可能丰富、充分的展开。有
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便把车停下来细细看,再与各位同伴交换意见。最后,当我发现
已经在这个地区整整行进了一千五百多公里,就不能不作出判断,不管我们尚未抵达的
这个国家的首都如何漂亮,辽阔的印度河平原的极大部分,无可掩饰地呈现出一种最惊
人的整体性贫困。
对于贫困,我并不孤陋寡闻,中国西北和西南最贫困的地区我也曾一再深入。但那种贫
困,至少有辛勤的身影、奋斗的意图、管理的痕迹、救助的信号,但这一切在这里很难
发现。因此,惊人的不是贫困本身。
我们从伊拉克和伊朗过来,对比之下,这儿非常自由,自由得没有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卫
生规范,自由得可以在大陆边作任何搭建,自由得有那么多人在无事闲逛。我们已经在
这“国道”边看到五、六十个小镇了吧,所有镇子的道路旁永远站满了大量蓬头垢面的
人互相看来看去,从小孩、青年、壮年到老年都有,好像互相要看一辈子,真不知靠什
么获得食品。我们这次跨国文化考察,见到的最惨痛景象,不是石柱的断残、城堡的倒
塌、古都的湮灭,而是在文明古国的千里沃野上,那些不上学的孩子们的赤脚密如森林
。
滋养人类早期文明的“母亲河”,我们已从尼罗河走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现在
是印度河。在尼罗河边,我曾深深叹息,在目睹大量政治灾难后突然听到底格里斯河的
名字,我曾热泪盈眶,而当我在这样的景观中看到印度河,连叹息和眼泪都没有了。
已有充分的考古材料证明,印度河文明在公元前三千年,即距今五千年前已经高度发达
,发达到什么程度?光从出土的建筑遗迹看,不仅宏伟,而且坚固,设计精致而科学,
很多私人住宅已有优良的浴室,而城市里的排水系统让今天的专家也由衷称赞。这种文
明还传播到两河流域,在两河流域挖掘到的四千三百多年前的遗址里,有印度河文明的
不少器物。我们知道,早在三千五百年前,印度河文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把地位让给
了人类的其他几个古文明,但这个地方会衰败到这个样子,却是以前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我们这一行的所有伙伴今天都不平静,每次下车站立在那些很难,持续站立五分钟的
地方,问我:这真是印度河文明的发祥地?为什么上天把兴衰的游戏做得这般残酷?
我想,以前我们完全不知道实际情况,却习惯于公式化的理论作出统一的解释,譬如说
是受到了外族的侵略和掠夺。如果这种解释成立,那也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这个国家
自治已有五十三年,完全独立也已有四十四年,作为一个农业国,土地没有被夺走,河
流没有被夺走,气侯没有被夺走,西方文明还为它留下了世界瞩目的自流灌溉系统,振
兴和自强的机会,可以说年年月月都很充分,但都失去了。
就近期原因而言,可能是由于迫不得已地于邻国一起陷入了贫国中的军备竞赛,可能是
由于走马灯般的政局更迭,可能是由于举世闻名的官场腐败……不管是什么,都需要有
一次文明意义上的反省。文明的沦落,至少有一般是由于失去了反省功能。
回过来说说我们行车的道路,那真可以称之为步履维艰,如果发现有一小段沥青路,各
车的司机就在对讲机里欢呼起来,但欢呼声立即噎住在狂烈的颠簸中,按照孟广美小姐
的说法,五脏六腑全颠在一起了。转眼沥青路结束,车窗前立即蒙上一片黄尘,像是突
然下坠于黄海深处,怎么也泅不出来了。路上的车很多,都强光照射,开得野蛮,横冲
直撞,不顾一切地抢占着极狭的路面,我们的对讲机里不断传来第一、第二辆车发出的
一个个警报:“三辆严重超载的手扶拖拉机从右边冲过来了。”“一头骆驼,三辆驴车
!”“两条牛横在路口!”……
一算,已经开了整整十六个小时,木尔坦还不知道在哪里,司机们开始想骂人了,但刚
刚骂出半句又拿起了对讲机,说:“此时此刻,大家千万不要浮躁,不要浮躁!”
沿途又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购买食品,大家都已十几个小时没有任何东西下肚了。
|返回|
--
今天过了,会有明天吗?
可能,还是过去多……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