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elf (久居樊笼里,何得返自然),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东方专制的童话(1999.12.19)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un 24 01:33:16 2000), 转信


东方专制的童话(1999.12.19)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晴 印度阿格拉 斋浦尔 下榻阿格拉Trident旅馆
自新德里向东南方向行驶二百多公里到阿格拉去看泰姬陵。
泰姬陵比想象的更美,至少有一半是与反面铺垫有关。
首先是阿格拉这座城市太杂乱拥挤,仍然是满街小贩和乞丐,满地垃圾和尘土,闹哄哄
地搅得人心烦燥,只想把路走通,已经忘记自己是来看什么的了。终于在一座旧门前停
下,买票进去一看,院子确实不错,转几个弯见到一座漂亮的古典建筑,红百相间,堪
称华丽,从地位布置上看也应该是大东西了,因此很多游人一见它就打开镜头,摆弄姿
势,忙忙碌碌地拍摄起来。人在这方面最容易从众,很快拍摄的人群已堵如重墙。突然
,有一个被拍摄的姑娘在步步后退中偶尔回首,看到了这座古典建筑的一道门缝,这一
见不要紧,她完全傻住了,呆呆地出了一回神,然后转身大叫:它在里边!”
所有的摄影者大叫:立即停止工作,涌到门缝前,一看全都轻轻地“哗”一声,不再言
动。
哪里还有什么红百相间,哪里还有什么漂亮华丽,它只是它,世界第一流的建筑只以童
话般的晶莹单纯完成全部征服。我从门缝里见到它时,只有一个想法,它太像人,世间
最杰出的人是无法描述的,但一眼就能发现与众不同。有点孤独,有点不合群,自成一
种气氛,又掩不住外溢的光辉,任何人都无法摹仿。这样的作品在人类历史上一共有几
件,见到它人不分智愚长幼,国籍民族,都会立即叫起好来,现在它就在眼前。
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走到了便小心翼翼地脱鞋,赤脚踩在凉凉的大理石台阶上,一级一
级往上爬。如镜似砥的大平台,往门里走,终于见到两具大理石棺材,中间一具是泰姬
,左边一具是沙杰汗国王,国王委屈了。但这没办法,整个陵墓是你为她造的,她的地
位也是你设计定的,你的最终进入只是一种特殊开恩,可以满足了。
从陵寝回到平台,环绕一圈,看到了背后的朱木拿河,这才发现,泰姬陵建造在河滩边
的峭壁上。按照沙杰汗的计划,他自己的陵墓将建造在河对岸,用纯黑大理石,与泰姬
陵的纯白相对应,中间再造一条半黑半白的桥相连。这个最终没有实现的计划更像是一
个成人童话,从河岸的架势看,泰姬陵确实在呼唤对岸。
一个非常现实又相当铁腕的帝王,居然建造了一个世间童话,又埋藏了一个心中童话,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疑问,等着到了另一座奇怪的城市斋浦尔(Jaipur),不仅没有
找到答案,反而更加重了。
斋浦尔与德里、阿格拉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各相距二百多公里。那儿长期以来由一个与
莫卧儿王朝中央政府有姻亲关系的土邦王朝统治,在十八世纪出过以斋辛(Jai Singh)
为代表的一些聪明君主,简直把宫廷建筑当作一种豪华的游戏在玩,穷奢极侈又天真烂
漫。进城就非同一般,城门外的山道口硬是布置出两排二至三层的镂空凉台长廊,即便
有敌人来此也要让他们在攻城前先赞叹一番。全城房子基本上都是粉红色,这种指令实
在有点匪责所思,但居然实现了。粉红色房子中最著名的一幢即所谓“风宫(Hawa Mah
al),每扇窗都以三面向外突出,窗面精雕细刻,宫中女人可在里面看闹市人群,宫外
面的人却看不清她们,这种想法本身就十分俏皮。更蔚为大观的当然是那个筑在山上的
阿姆拔城堡(Amber Fort),一旦进入怎么也分不清它到底有几个通道系统,更不知道
每一个通道系统究竟连着多少曲院密室、华亭厅轩窗。那天我与香港前来探望我们的凤
凰卫视董事会主席刘长乐先生以及段敏、赵维、王争几位一起去参观,正巧遇到管理人
员罢工,人员无法进出,我们几个是趁乱溜进去的,没想到一进去就掉到迷魂阵里了,
步步惊喜又步步紧张,生怕走不出来,无数次路段墙埋,又无数次柳暗花明,令人难忘

我在行路途中反复思考,觉得在欧洲也见过很多秘密的庭院,包括那些很有个性的帝王
建造的行宫,但再秘密的总能找出此时此地建筑艺术的传统和风尚,很少像这里这样完
全是奇想异说,不与过去和周围发生太大的联系;说这是东方专制主义的建筑特征吧,
中国和日本的古典园林又提出了否定。中国古典园林即便深藏不露,细一看还是有非常
清晰的美学流脉的,日本也是,与眼前的泰姬陵、斋浦尔城堡完全不同。我想,这主要
是当时印度的统治结构造成的。一个外来的王朝,虽然已经统治几世,对印度本土艺术
仍然排拒,对自己民族和自己宗教所牵连的传统也因迁移日久而生疏隔膜;于是,统治
者可以离开种种制约大胆遐想,他们的极端独裁又使整个国库成了实现这种遐想的经济
保障,有时他们还会召集远近各国的能工巧匠共同建造,多种建筑互相抵销,只成为帝
王意志的恐肆体现。正巧某个帝王审美水平较高,便出现了近似童话的奇迹。这便是印
度的神秘性,只是由于专制总是不长,每个建筑进化今天都置身在贫困、肮脏、拥挤的
大环境中,神秘便成怪异。
|返回|

--

今天过了,会有明天吗?
可能,还是过去多……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