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elf (久居樊笼里,何得返自然),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万仞银亮(1999.12.26)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un 24 01:34:49 2000), 转信
万仞银亮(1999.12.26)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晴 尼泊尔加德满都 下榻Everest旅馆
晚上入住旅馆,不以为意,到后半夜有点凉,起床加了一条毯子。早晨发现,凉意和晨
光都从头顶进入,这才看见,我这间房两面是窗,床头的窗户最大。从窗帘缝中看见一
丝异相,心中怦然,也许是它?伸手哗然一下拉开窗帘,还有什么怀疑,果然是它:喜
马拉雅!
还是趿着拖鞋找侍者,以求证实。侍者笑道:“当然是它,但今天多云,看不太清。”
喜马拉雅,我真的来到了你的脚下?
从小就盼过多次,一直想象着从西藏过去,从未想过把它当作国墙、国门,我从外边来
叩门!按说我们出国并不太久,但这次叩门为什么在心中觉得无比隆重?记得儿时在乡
间,大年初一到各家拜年,也到了一个本家长辈家,回来后妈妈知道后连说不行,必须
重新到长辈家,从前面大路进去,正式轻轻叩门,正式朗声道贺,正式拜揖磕头。其实
刚离他家不久,但这么一来,就变得山高路远,壮敬无限。
这次我们真正走了远路,心理距离比实际距离更远,因为加添了历史,加添了陌生,加
添了惊讶,加添了沉思。说我们几乎走了一千年,也不为过。
说不清哪儿是真正的国门,但我想门由路定。这次我们走的这条路,是人类文明的路基
所在,因此即便再冷再险,也算大门一座。以世界屋脊作门槛,以千年冰雪作门楣,这
座国门的高度和气派,当然是世界之最。
我不知出国多少次了,你第一次以如此伟大的气势矗立在我眼前。应该是银白色的群峰
,但我现在看去,是云蒸霞蔚下蓝褐色的剪影。回想几个月来,为了寻找希腊文明的源
头,我们来到埃及,为了寻找埃及文明的源头,我们又来到两河流域,在两河流域发现
了波斯文明的踪影,随即追寻而去,然后,又跟着波斯文明的张力所及,我们追寻到了
印度河、恒河文明——这一切,铁血恩怨、兴亡旧帐,与中华文明都关系不大,或者说
都发生和了结在中国版图之外。因此,我在那片辽阔无垠的土地上千里游荡,尽管也熟
悉不少历史典故,却总是感到一种难言的陌生。记住,不是距离的遥远,也不是时间的
漫长,才会产生痛切的思念,真正的痛切是文明意义上的陌生,真正的思念是陌生中的
趋近。过去我在国外一年半载虽也曾略感陌生却不是整体上的,而这次投入整体性考察
就体验到一种根本性的差异,由此更加想念起中华文明来,即便发现时差少了一小时也
兴奋莫名。
记得法显大师去国外多年后在舒兰发现一片白绢,一眼判定是中国织造,便泣不成声。
喜马拉雅,今天你在我眼前展现的不是一片白绢,而是仞银亮。
我们还会在尼泊尔寻访一些古迹,但我心意已定,一切寻访都围着喜马拉雅山转,只是
以不同的角度仰望它。在仰望的时候还要细想,它摆开这么雄伟的架势,究竟阻隔了什
么,卫护着什么?
然后,我们一起走进它,找到中国的国界,一步跨进去,时间应该是新的世纪、新的千
年刚刚来到的那一刻。我现在还无法想象到时候的情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千禧
之旅的国外部分就此结束。
我为自己参与了这个饱含重量的旅程感到骄傲。旅程中的所见所闻,一辈子都会享用不
尽。我的人生行为方式和文化行为方式找到了新的起点。
一路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担心我的身体。其实我素来身心健康,只是因为内行一听便知我
们这次旅行比汽车拉力赛还要劳累,而我的习惯形象是一个文弱书生。凤凰卫视董事局
主席刘长乐先生和台长王纪言先生每次给车队来电话第一句总是问候我,而海内外我的
读者只要有机会打电话给凤凰卫视,也总是同一个话题。昨天,队长郭滢对我说:“你
这次算是经受了一次最彻底的健康检查。”我笑了:“检查健康何须这样麻烦?”联想
到一个笑话,一个青年去做婚前健康检查走错了房间,接受了招收飞行员的健康检查,
整整一星期,连半空转圈都做了,他最后的嘟哝和我一样:“检查健康何须这样麻烦?
”
不管怎么说,我终于一步不拉地走完了国外的全部路程,而且自从在埃及坐上吉普车后
没有动用过别的交通工具。我们虽然不是步行,却是紧贴着地面一步步颠回来的,一步
也没有取巧省略。按照凤凰卫视原先的计划,只须我蜻蜓点水或举步跟随,但我就赖着
不走了。
然而,到了国内就遇到了新的问题。那条路线我早就熟悉,多次去过,还写过文章,这
次再走一遍能有新意吗?而且一路少不了应酬,麻烦甚多,正好刘长乐、王纪言两位先
生来印度,告诉我根据观众要求,希望我立即着手做一个出自千禧之旅的归纳性、思考
性专题。这就需要我扩大考察研究范围,只能与车队分分合合了。专题思考的笔记,不
再逐日写作、逐日发表,只待数月后一并写入书中出版。已发表的日记,也会作大幅度
的校订和修改。
那么,我的这次连载,也将在写完新世纪第一天的日记后截止,正好一百篇,十个国家
。今天到截止还有好几天,我将在最后几篇日记中把这次考察的感受梳理一下。手边仍
然没有任何书籍和资料,很难梳理得清,好在窗口有喜马拉雅山,可以天天对着它出神
。
|返回|
--
今天过了,会有明天吗?
可能,还是过去多……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