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chyoo (小鱼儿★&眯眼看天,风清云淡),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阿成——闲话闲说(13)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1月19日20:24:2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13
  儒家呢,一本《论语》,孔子以“仁”讲“礼”,想解决的是权力品质的问题。说
实在
“礼”是制度决定一切的意思,但“礼”要体现“仁”。《孟子》是苦口婆心,但是倾
向好
人政府。
  孔、孟其实是很不一样的,不必摆在一起,摆在一起,被误会的是孔子。将孔子与
历代
儒家摆在一起,被误会的总是孔子。
  我个人是喜欢孔子的,起码喜欢他是个体力极好的人,我们现在开汽车,等于是在
高速
公路上坐沙发,超过两个小时都有点累,孔子当年是乘牛车握轼木周游列国,我是不敢
和他
握手的,一定会被捏痛。
  平心而论,孔子不是哲学家,而是思想家。传说孔子见老子,说老子是云端的青龙
,这
意思应该是老子到底讲了形而上,也就是哲学。
  孔子是非常清晰实际的思想家,有活力,肯担当,并不迂腐,迂腐的是后来人。
  后世将孔子立为圣人而不是英雄,有道理,因为圣人就是俗人的典范,样板,可学

  英雄是不可学的,是世俗的心中“魔”,《水浒》就是在讲这个。说“天下大乱,
群雄
并起”,其实常常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历代尊孔,就是怕天下大乱,治世用儒
,也
是这个道理。
  儒家的实用性,由此可见。
  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有点形而上的意思了,其实是要落实生,所以“未
能事
人,焉能事鬼”,这态度真是好,不像老子有心术。现在老百姓说“死都不怕,还怕活
吗”
,时代到底不一样,逼得越来越韧。
  有时间的话,我们不妨从非儒家的角度来聊聊孔子这个人。
  儒家的“道”,由远古的血缘秩序而来,本是朴素的优生规定,所以中国人分辨血
缘秩
序的称谓非常详细,“五服”之外才可通婚,乱伦是大罪过,“伦”就是道。
  之后将血缘秩序对应到政治秩序上去,所以“父子”对“君臣”,父子既不能乱,
君臣
也就不许乱了。去符合这种“道”,是为“德”,破坏这种“秩序”的,就是“非德”

  常说的“大逆不道”,“逆”就是逆秩序而行,当然也就“不道”,同乱伦一样,
都是
首罪。
  “道貌岸然”,也就是说你在秩序位置上的样子,像河岸一样不可移动错位。科长
不可
摆出局长的样子来。
  所以儒家的“道”,大约可以用“礼”来俗说。我们现在讲待人要有礼貌,本义是
对方
处在秩序中的什么位置,自己就要做出相应的样貌来,所谓礼上的貌。上级对下级的面
无表
情,下级对上级的逢迎,你看着不舒服,其实是礼貌。
  最先是尊礼的孔子觉得要改变点儿什么,于是提出了“仁”。

--
珍惜生命,远离颓废~~~~~~~~~~
小鱼儿, 冬天来了,你的窝垒好了没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7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