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chyoo (小鱼儿★&眯眼看天,风清云淡),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阿成——闲话闲说(16,17)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1月19日20:25:59 星期六), 站内信件

16
  常有人将道家与道教、儒家与儒教混说,“家”是哲学派别。
  留传下来的儒道哲学既然有很强的实用成分,那么“教”呢?
  鲁迅在《而已集·小杂感》里写过一组互不相干的小杂感,其中的一段杂感是:“
人往
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这一组互不相干的小杂感里,最后一段经常被人引用,就是:“一见短袖子,立刻
想到
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
私生
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这好懂,而且我也是具有“如此跃进”
想象
力的人,不必短袖子。现在全裸的图片太多,反倒是扼杀想象力的。
  可是“不憎道士”的一段,我却很久不能懂。终于是在二十岁里的一天在乡下豁朗
朗想
通,现在还记得那天的痛快劲儿,而且晚上正好有人请吃酒。
  什么意思?说穿了,道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世俗生活服务的。

----------------------------------------------------------------------------
----
17
  道教管理了中国世俗生活中的一切,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也因此历
来世
俗间暴动,总是以道教为号召,从陈胜吴广,黄巾赤眉,汉末张角一路到清末的义和拳
,都
是。不过陈胜那里用的还是道教的来源之一巫签。
  隋末以后,世俗间暴动也常用弥勒佛为号召,释迦牟尼虽是佛教首领,但弥勒下世
,意
义等同道教,宋代兴起一直到清的白莲教,成分就有弥勒教。
  太平天国讲天父,还要讲分田分地这种实惠,才会一路打到南京,而洪家班真地模
仿耶
教,却让曾国藩抓到弱点,湘军焉能不胜太平军?
  道教由阴阳家、神仙家来,神仙家讲究长生不老,不死,迷恋生命到了极端。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成仙了,仍要携带世俗,就好像我们看中国人搬进新
楼,
阳台上满是旧居的实用破烂。
  道教的另一个重要资源是巫签,翻一翻五千多卷的《道藏》,符咒无数,简直就是
“十
万个怎么办”,不必问为什么,照办,解决问题就好。
  巫教道教原来是没有偶像神的,有形象的是祥兽,羽人。张光直先生说“食人卣”
上祥
兽嘴里的那个人是巫师,祥兽送巫师上天沟通,我相信这样的解释,而怀疑李泽厚先生
在《
美的历程》里的“狞厉的美”。
  彝器供之高堂,奴隶既无资格看见,怎么会被“狞厉”吓到?奴隶应该是不准进电
影院
看“恐怖”片的人。“食人”卣,“狞厉”美,是启蒙以后的意识形态的判断。
  回到话题来,佛教传入后,道教觉到了威胁。
  佛教一下带那么多有头有脸的神来竞争,道教也就开始造偶像神,积极扩充本土革
命队
伍,例如门神的神荼郁垒终于转为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封神演义》虽是小说,却道着了名堂。名堂就是,道教的神,是由世俗间的优秀
分子
组成,这个队伍越来越壮大,世俗的疾苦与希望,无不有世俗所熟悉的人来照顾,大有
熟人
好办事的意思,天上竟一派世俗烟火气。

--
珍惜生命,远离颓废~~~~~~~~~~
小鱼儿, 冬天来了,你的窝垒好了没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