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chyoo (小鱼儿★&眯眼看天,风清云淡),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阿成——闲话闲说(24,25)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1月19日20:29:59 星期六), 站内信件
24
既然是实用的世俗文化系统,当然就有能力融合外来文化,变化自身,自身变化。
有意思的是,这种不断变化,到头来却令人觉得是保持不变的。我想造成误会的是
中国
从秦始皇“书同文”以后的方块象形字几乎没有变。汉代的木简,我们今天读来没有困
难,
难免让人恍惚。
你们都知道宋朝的李清照,她的丈夫赵明诚好骨董,李清照写《金石录后序》讲到
战乱
时如何保留收藏,说是插图多的书先丢,没有款识的古器先丢,原则是留下文字最为重
要。
读书人认为文字留下了,根也就保住了。
不识字的中国老百姓也晓得“敬惜字纸”,以前有字的纸是要集中在一起烧掉的,
类似
一种仪式,字,是有神性的。记得听张光直先生说中国文字的发生是为通人神,是纵向
的,
西方文字是为传播,是横向的。
我想中国诗发生成熟得那样早,而且诗的地位最高,与中国字的通神作用有关吧。
这样
地对待文字,文字焉敢随便变化?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词,词的变化和新词很多。大体说来,翻译佛经产生了很多的新
词,
像“佛”、“菩萨”、“罗汉”、“金刚”、“波罗蜜”等等。
第二次是元杂剧,为了记录游牧民族带来的叠音,像“呼啦啦”、“滑溜溜”等等
。有
个朋友问我“乌七麻黑”怎么写,我说“乌七麻”大概是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带来的形容
“黑
”的词的音写,或者“七麻”是,加在“乌黑”当中,也许都是语音助词,总之多么多
么“
黑”就是了,将“乌”和“黑”写对,其他随便。
第三次仍然是为了适应外来文明,也就是近代。科学中化学名词最明显,生生造出
许多
化学元素的表音表义字,等于词。明末徐光启、李之藻那辈人翻译欧洲传来的数学天文
知识
,中国字词将将够,对付过去了。清末以后,捉襟见肘,说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
“共
产主义”、“资本主义”、“反动”、“主任”、“主席”、“主观”、“传统”等等
等等
,都是外来语,直接从日本搬来的词形。鲁迅讲“拿来主义”,他们那个时代,正是拼
命拿
来的时代。
25
我们看现在读书人的文章,外来的关键词不胜枚举,像什么“一元论”、“人道”
、“
人权”、“人格”、“人生观”、“反映”、“原理”、“原则”、“典型”、“肯定
”、
“特别”、“直觉”、“自由”、“立场”、“民族”、“自然”、“作用”、“判断
”、
“局限”、“系统”、“表现”、“批评”、“制约”、“宗教”、“抽象”、“政策
”、
“美学”、“客观”、“思想”、“背景”、“相对”、“流行”、“条件”、“现代
”、
“现实”、“理性”、“假设”、“进化”、“教育”、“提供”、“极端”、“意志
”、
“意识”、“经验”、“解决”、“概念”、“认为”、“说明”、“论文”、“调节
”、
“紧张”,大概有五百多个。
我知道我再举下去,你们大概要疯了,而以上还只是从日文引进中文的几个例子,
而且
不包括直接译自西方的词,比如译自英文Engine的“引擎”,Index的“引得”,“引得
”
后来被取自日文的“索引”代替了。
如果我们将引进的所有汉字形日文词剔除干净,一个现代的中国读书人几乎就不能
写文
章或说话了。
你们若有兴趣,不妨找上海辞书社编的《汉语外来词词典》来看看,一九八四年初
版,
收词相当谨慎。我的一本是一九八五年在湖南古丈县城的书店里买到,一边看一边笑。
--
珍惜生命,远离颓废~~~~~~~~~~
小鱼儿, 冬天来了,你的窝垒好了没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