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chyoo (小鱼儿★&眯眼看天,风清云淡),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阿成——闲话闲说(61—63)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1月19日20:44:5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61
  说起来,我是读“五四”新文学这一路长大的,只不过是被推到一个边缘的角度读
,边
缘的原因我在讲世俗的时候说过了,有些景观也许倒看得更细致些。
  “五四”的文学革命,有一个与当时的提倡相反的潜意识,意思就是虽然口号提倡
文字
要俗白,写起来却是将小说诗化。
  我说过,中国历来的世俗小说,是非诗化的,《红楼梦》是将世俗小说入诗的意识
的第
一部小说。《金瓶梅词话》里的“词”,以及“话本”小说的“开场诗”,并非是将诗
意入
小说。
  在我看来,如果讲“五四”的文学革命对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开始诗化小说,鲁迅
是个
很好的例子,我这么一提,你们不妨再从《狂人日记》到《孤独者》回忆一下,也许有
些体
会。鲁迅早期写过《摩罗诗力说》,已见心机。
  所以我看鲁迅小说的新兴魅力,不全在它的所谓“解剖刀”。
  西方的文学,应该是早将小说诗化了,这与中国的小说与诗分离的传统不同。但西
方的
早,早到什么时候,怎样个早法,我不知道,要请教专门研究的人。我只是觉得薄迦丘
的《
十日谈》还是世俗小说,到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则有变化,好像《红楼梦》的变
化意
义。当代的一些西方小说,则开始走出诗化。
  “五四”引进西方的文学概念,尤其是西方浪漫主义的文学概念,中国的世俗小说
当然
是“毫无价值”了。
  这也许是新文学延续至今总在贬斥同时期的世俗文学的一个潜在心理因素吧?但新
文学
对中国文学的改变,影响了直到今天的中国小说,已经是存在。
  比如现在中国读书人争论一篇小说是否“纯”,潜意识里“诗化”与否起着作用,
当然
“诗化”在变换,而“纯”有什么价值,就更见仁见智了。
62
  由此看来,世俗小说被两方面看不起,一是政治正确,“新文学”大致是这个方面
,等
同于道德文章。我们看郑振铎等先生写的文学史,对当时世俗小说的指斥多是不关心国
家大
事,我以前每读到这些话的时候,都感觉像小学老师对我的操行评语:不关心政治。
  另一个方面是“纯文学”,等同于诗。
  中国有句话叫“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意思是你这个人没有什么混头儿了。
  这是一个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意思,“姥姥”是母系社会的大家长,最高权威,“
舅舅
”则是母系社会里地位最高的男人。这两种人对你没有好看法,你还有什么地位,还有
什么
好混的?
  “五四”的文学革命,公开或隐蔽,也就到了所谓建立新文学权威话语这个地步。
当年
文学研究会的沈雁冰编《小说月报》,常批判“礼拜六派”,后来书业公会开会,同业
抗议
,商务印书馆只好将沈雁冰调去国文部,继任的是郑振铎。继续批判。
----------------------------------------------------------------------------
----
63
  中国几十年来的封闭,当然使我这样的人寡闻,自然也就孤陋。
  记得是八四年底,忽然有一天翻上海的《收获》杂志,见到《倾城之恋》,读后纳
闷了
好几天,心想上海真是藏龙卧虎之地,这“张爱玲”不知是躲在哪个里弄工厂的高手,
偶然
投的一篇就如此惊人。心下惭愧自己当年刚发了一篇小说,这张爱玲不知如何冷笑呢。

  于是到处打听这张爱玲,却没有人知道,看过的人又都说《倾城之恋》没有什么嘛
,我
知道话不投机,只好继续纳闷下去。幸亏不久又见到柯灵先生对张爱玲的介绍,才明白
过来

  《围城》也是从海外推进来,看后令人点头,再也想不到钱钟书先生是写过小说的
,他
笔下的世俗情态,轻轻一点即着骨肉。我在美国或欧洲,到处碰到《围城》里的晚辈,
苦笑
里倒还亲切。
  以张爱玲、钱钟书的例子看,近代白话文到他们手里才是弓马娴熟了,我本来应该
找齐
这条线,没有条件,只好尽自己的能力到处剔牙缝。
  还有一个例子是沈从文先生,我在八十年代以前,不知道他是小说家,不但几本文
学史
不提,旧书摊上亦未见过他的书。后来风从海外刮来,借到一本,躲在家里看完,只有
一个
感觉:相见恨晚。
  我读史,有个最基本的愿望,就是希望知道前人做过什么了。如果实际上有,而“
史”
不讲,谈何“史”呢?
  我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正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恰是个没有出版的时期,所以难
于形
成“读者”观念,至今受其所“误”,读者总是团雾。
  但写的时候,还是有读者的,一是自己,二是一个比我高明的人,实际上就是自己
的鉴
赏力,谨慎删削,恐怕他看穿。
  我之敢发表小说,实在因为当时环境的孤陋,没见过虎的中年之牛亦是不怕虎的,
倒还
不是什么“找到自己”。

--
珍惜生命,远离颓废~~~~~~~~~~
小鱼儿, 冬天来了,你的窝垒好了没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