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ue (任凭这天空越来越湛蓝),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第一章 历史舞台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Dec 2 11:25:04 2000), 转信
四 沙漠·万里长城
在二十世纪初叶,五块巨大无朋的大沙漠覆盖着中国百分之六的疆土,这些被
覆盖的疆土,全部变成毫无价值,有百害而无一益的死寂荒野。幸而它们只分布在
北中国的万里长城之北和之西,集中于下列四个地区:
一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集中准噶尔盆地
二 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白龙堆沙漠)一集中塔里木盆地
三 鄂尔多斯沙漠——集中黄河河套
四 瀚海沙漠群——集中内外蒙古
准噶尔盆地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新疆的北部,在阿尔泰山跟天山之间,成一个三
角形地带,面积约二十万平方公里。它跟它上面的四万五千平方公里的古尔班通古
特沙漠,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默默无闻。纪元前二世纪跟纪元后二世纪的英雄人物
张骞、班超的伟大勋业,都限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跟本区的关系很少。但到
了十八世纪,一个大悲剧却在此发生,立国数百年之久的准噶尔汗国覆亡,遭受到
清王朝满洲兵团灭种型的残忍屠杀。从此中国境内再没有准噶尔人,只留下这个仍
保持准噶尔名称的盆地和位于中国跟哈萨克交界处一个名“准噶尔门”的要隘,供
后人凭吊。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与昆仑山之间,面积约五十三万平方公里,百分
之八十被三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十万平方公里的库姆塔格沙漠所掩
盖。这是一个标准的闭锁形态的内陆盆地,四周全是高达四千米以上的大山,仅东
北一隙跟河西走廊相通。气候干燥,(女若)羌城全年雨量只五毫米,居民一辈子都
不了解什么是“大雨倾盆”和“阴雨连绵”。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等于一个日本,
属于流沙类型,横亘在盆地中央,是最可怕的一种沙漠,维吾尔语“塔克拉玛干”,
就是“进去就出不来”之意。狂风卷起的沙丘有时高达二百二十米,像巨魔一样的
翻腾滚动,旅人和骆驼商队都会像蚂蚁般地被它吞食。库姆塔格沙漠面积则有英国
的一半大。两大沙漠隐约相连,从东到西,长约一千三百公里,南北最广处有五百
公里。当张骞到西域时,所遇到的最大威胁就是这个使人色变的障碍,但他总算绕
过了它。当第七世纪,佛教高僧玄类普九死一生的沿着它的边缘前往印度,《西游
记》一书中所描述的那些充满妖怪的魔山和充满奇异事物的王国,大部分都在这两
个大沙漠的四周。像其中的火焰山,就是指吐鲁番附近的山群,吐鲁番曾被命名为
火州,气温曾高达摄氏七十五度。
可能比纪元前五世纪更早,沿着这两大沙漠的南北两侧,开辟有两条艰险的道
路,像两条细丝一样,中国就靠它跟西方世界作微弱的联系。这两条道路,史学家
称为丝路,并不是对此细丝一样的通道作诗意的称呼,而是商人们利用它把只有中
国才有的生丝和丝制品,历经千山万沙,运到欧洲出售。
河套的鄂尔多斯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之上,是黄河以南唯一的沙漠。当中
国古代最北的疆域以阴山山脉为界时,这块沙漠曾阻挠着远征军的出击行动和边防
军的后勤补给。大黑暗时代时,中国北界退缩到万里长城之内,这块被遗弃在边疆
之外的沙漠上的绿洲,遂成为北方强大的蒙古人和瓦拉人的牧场,不时沿着长城抄
掠。明王朝那些昏庸低能的帝王将相除了怒詈他们是“套寇”外,别无他法。十七
世纪后,内外蒙古相继并入中国,中国北界推进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畔,这块沙
漠的国防意义,才归消失。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散布在蒙古高原上的瀚海沙漠群,这个大而无当的沙漠,
座落在万里长城和阴山之北,东起大兴安岭南端,西止于天山东麓,北到外蒙古中
部,东西约二千公里,南北约一千公里或四百公里不等,面积大约有一百五十万平
方公里,恰可容纳四个日本或四十个台湾岛。它事实上由无数独立的各有自己名称
的小沙漠组成,主要包括戈壁沙漠(蒙古南部)、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皆
在内蒙西部)、浑善达克沙漠(内蒙锡林郭勒盟)。间隔地带往往是平坦的岩石原
野,而且生有水草。沙漠之上是宁静的。商旅们在其中只能看到魔鬼一样引诱迷途
者奔驰到死的沙蜃。
沿着瀚海沙漠群南部的边缘,排列着一系列的商业城市,如赤峰、张家口、包
头、集宁、呼和浩特。我们如果把瀚海沙漠群当作一个真正的大海的话,这些城市
就是陆地的港口。以张家口为例,它是万里长城最大的关隘之一,有一条穿过沙漠
的小道,像航线一样,北通蒙古的首府乌兰巴托。商旅必须在张家口治办行装,才
能从事这个需时四十五日的商业性的沙海航程。而从乌兰巴托南来的商旅,也到张
家口为止,把货物从骆驼上卸下后,交给代理店处理,即另行载货返航。塞北跟中
国本部的划分,在此可看出显明的色彩。长城以南,农田相接,青葱千里。而出了
张家口后,便景物全异,沙漠、骆驼、蒙古包、牛马羊群,完全是另一种天地。我
们可借用诗人形容繁华和荒凉之界的诗句,说明旅人的心情:“马后桃花马前雪,
教人怎能不回头。”
瀚海沙漠群和它以北地区,因气候寒冷和求生艰难,促使游牧民族无休止地企
图摆脱它,渴望进入遍地桃花的长城以南世界。从上古时代起,就发生数不清次数
的南下侵略战争。中国人常大惑不解地责备他们不安于自己的乡土,但如果把位置
调换一下的话,恐怕也免不了会有同样的行动。所以中国的外患,百分之九十五来
自北方。
沙漠本身的不断南移,也带给中国很大的灾害。一世纪时,闻名西域的楼兰王
国,还是一个水草茂盛的乐土。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竟被库姆塔格沙漠吞没。充
满成质的罗布泊畔,只剩下它的故国残址。河西走廊在十九世纪末期,沙漠的威胁
还很小。但二十世纪初叶,沙漠几乎抵达酒泉城下。酒泉古城西门上题有“西被流
沙”的匾额,正是在沙漠侵蚀下人们心情沉重的呼喊。
来自北方无休止的长期侵略,迫使中国建筑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华人抵抗沙漠游牧民族最艰苦和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纪元前
八世纪起,瀚海沙漠群上,陆续崛起山戎、北狄、东胡等强大部落,他们的武士骑
在马背上,来去如风,使周王朝一些位于北疆用拙笨车辆作战斗工具的封国,大为
狼狈,只好分别沿着各自的国界,修筑长城。从燕山山脉西端到辽东半岛,有燕王
国长城;从燕山山脉西端到河套,有赵王国长城;从河套到陇西高原,有秦王国长
城。纪元前三世纪时,匈奴汗国统一了瀚海沙漠群,秦王朝也统一了中国,为了抵
御新兴的匈奴南侵,秦王朝把各封国的长城连接起来,成为中国第一个完整的防线。
这个长城矗立在中国北疆一千余年。十世纪时,辽帝国乘中国小分裂时代,取
得包括今北京在内的十六个州,进入长城之内,长城遂丧失作用。接着金帝国和蒙
古帝国兴起,塞北是他们的本土,万里长城正位于他们的腹地,六百年间没有人关
心它,甚至还嫌恶名妨碍交通,遂终于隳废。
一直到十五世纪,汉人建立的明王朝把蒙古人逐回他们的老家瀚海沙漠群,他
们在沙漠上几乎立刻就恢复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习惯,再度不断地向他们曾经控制
过的中国抄掠。明王朝没有力量把他们逐向更北,只好再度乞灵于长城,重加修筑,
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西到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也就是现代我们所看到的万里
长城。万里,是增强性的形容词,事实上只有二千三百公里,但仍然是有史以来人
类建筑的最长的巨城。从前人们曾经臆测,在月球上回望地球,人造工程中,只能
看到万里长城。二十世纪人类真的登陆月球,发现并看不到它,但这并不影响它的
伟大。它像一条神龙一样,随着山势,蜿蜒盘旋,在峰头岭巅,奔腾飞驰,构成世
界上苍凉的壮观。每隔一段距离,即有一个碉堡,上面设立烽火台。遇到军事情况,
白天燃起狼烟(古中华人认为用狼粪燃烧的烟有凝聚力,可作直线上升,其他的烟,
遇风即散),夜间则燃起火光。像无线电一样,能把警报迅速地传到边防军司令部。
十七世纪中叶,明王朝覆亡,代替他的是来自北方的满洲人建立的清王朝,将
内外蒙古并入版图,这是中国疆域最大的一次扩张。万里长城再度位于腹地,也再
度丧失它的国防价值。但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仍然如昔,它象征中国人忍辱
负重,永不屈服的精神。
五 城市
中国的城市,跟其他任何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国家的城市一样,价值不断的在改
变。现代的重要城市,往往在历史上没有地位。像东部第一大港上海,十七世纪时
尚是一个荒凉的渔村。西部边疆的伊宁,迟到十八世纪并人中国版图后,才成为重
镇。以大雾闻名世界的重庆,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才
突然重耍,之前不过是一个闭塞的崎岖山城。而在历史上曾充当过非常重要角色的
城市,现代却大都凋零。云南省的大理市,曾作为大理帝国的首都五百一十六年之
久。黑龙江省的阿城市,十二世纪时是金帝国的首都,宋玉朝皇帝赵佶父于就匍匐
在它那简陋的宫阙之下。
我们先介绍古都部份:
从纪元前二十七世纪,中国第一位国家元首黄帝王朝一任帝姬轩辕开始到二十
世纪中国境内清王朝末任帝溥仪被逐下金銮宝殿为止,四千六百四十三年间,中国
共出现了八十三个大小不同和寿命不同的政权,跟五百五十九个男女帝王——其中
三百九十七个是皇帝,一百六十二个是国王。八十三个政权共建立了九十六个国都,
那就是说,有九十六个城市之多,曾充当过发号施令的场所。我们用下表列出建都
时间最久的最前十名:
中国最早、最古老的国都,是居第十位的新郑,筑城时间在纪元前二十七世纪,
仅比西方世界萨尔贡帝国的阿卡德城稍晚一百年。居第四位的夏县,筑城时间在纪
元前二十三世纪。居第八位的商丘,筑城时间在纪元前十八世纪。居第六位的江陵,
筑城时间在纪元前七世纪。但这一系列的在古中国煊赫一时的权力中心,现在虽然
仍有名称相同的城市存在,却很难再找到昔日光荣的残迹。
建都之久居第一位的西安。它所在位置的渭河流域和关中地区,是古中国的精
华所在。八、九世纪时,受到吐蕃王国和叛军的攻击,灌溉系统破坏,人民逃散,
不能再维持一个经济单元,才丧失继续作为国都的资格。但二十世纪使它复兴,成
为重工业中心之一。它拥有最多的古迹,从纪元前二世纪西汉王朝所建立的长乐宫
遗迹,到绝世美女杨玉环沐浴过的华清池温泉,无一不使人兴起怀古的幽情。
居第二位的洛阳亦然,纪元前十一世纪,周王朝在此兴筑两个相距二十公里的
双子城:西城称为王城,东城称为成周——成周也称洛邑、洛阳,不久就成为全国
政治文化的中心,以美女和牡丹闻名于世。但它恰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方边缘,跟
关中地区相接,成为内战中必争之地,再三再四地被大火焚毁,以致十世纪之后,
终于没落为一个窄狭而又粗陋的小城,直到二十世纪末,才逐渐恢复它过去的光辉。
它拥有跟西安同样多的古迹,洛阳城跟黄河之间的邙山,就隐藏着无数历史故事。
居第三位的北京,是中国古城中的钻石。自十三世纪起,一直都是中国大一统
时代中央政府所在地。北京语在二十世纪初被定为标准中国语,北京居民的谦逊态
度和文化素质的深厚,为全国所称道。它所拥有的古迹都是近代的,没有西安、洛
阳那么古老,因之保存的也比较完整。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显示出它重要性的原因
有二:一是它的位置,不但可照顾多灾多难的北疆,还有充分的热力,辐射到遥远
的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和西北地区的新疆。在来自北方的侵略威胁消失前,国都设
在北京,是一种倔强的面对挑战的态度。二是国民的心理状态,北京一连数百年都
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人们有一种向往的向心力,增加全国团结和统一的力量。
居第五位的南京,于三世纪东汉王朝末期筑成,被形容为具有龙蟠虎踞的形势。
但它充当国都的时代,几乎全是分裂时代。而且每一个王朝,都在短短的期间内,
发生变化,包括令后人惋惜的悲剧。从前中国人口集中在长江以北中原地区,不像
现在,江南的人口密度反而较高,所以把南京作为首都,在过去那些时代,有它的
困难。
居第七位的开封,是地理条件最差的古都。它四周连一个较为险要,可作初步
抵抗外来军队,以待援军的关隘都没有。敌人从东西南三方任何一方进攻,都能长
驱直入,迳抵城下。北方虽然有黄河,但黄河是会结冰的,反而更有利于敌人的行
军。而在不结冰时期,敌人又随时可以决堤灌城。所以凡是以开封作国都的政权,
几乎全都以被屠杀作为结局。
居第九位的杭州,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但它比南京更偏东南,在交通不
便的往昔,情形跟成都相同,只能充当分裂时代一个地区的重心。它近郊的西湖,
是中国最美丽的胜景之一,湖畔全是引人入迷的古迹名胜,几乎每一个坟墓,每一
条小桥,都是一部史诗。
除此之外,依照顺序,还有下列九个古城,充当国都的时间,都在百年之上。
十一 内蒙古巴林左旗,古称临潢,辽帝国的国都。跟新郑相同,历时二百零
五年。
十二 河南省安阳市,古称殷邑。充当商王朝国都二百零四年。十九世纪时,
附近的小屯村农民在耕田时掘出很多刻有奇怪古文字的甲壳和骨骼,才发现是三千
年前的古都废墟。考古学家为研究那些以及之后不断出土的甲骨上的古文字,特别
建立了一门专门学问,称为“甲骨学”,对纪元前十二世纪商王朝的社会形态作深
入的探讨。
十三 宁夏银川市,古称兴庆。充当西夏帝国国都一百九十六年。但西夏的文
化程度太低,在亡于蒙古人时,又遭到彻底的毁灭,我们现在已很难寻觅到留下来
的属于兴庆古城的遗迹。
十四 四川省成都市。它是中国分裂时代的宠儿,断断续续地充当割据状态下
的一些短命政权的国都,共历时一百六十年,但却是保留古迹最多的城市之一,尤
其是三国时代的古迹。成都以芙蓉花闻名,所以也称锦城,或称蓉城。
十五 山东省淄博市,充当战国时代齐王国国都一百三十九年。是纪元前四世
纪时中国两大超级巨城之一(另一是秦王国国都咸阳)。史籍上对它人口的稠密形
容为:“吐气成云,挥汗如雨。”
十六 河北省邢台市,古称襄国。充当商王朝跟后赵帝国的国都共一百三十五
年。
十七 陕西省咸阳市,充当战国时代秦王国、以至秦王朝首都,共一百三十三
年。咸阳位于另一名都西安西北二十五公里,它是中国第一个皇帝赢政的国都。但
当秦王朝覆亡时,推翻它的强人项羽把当时最宏伟的阿房宫烧成一片焦土,咸阳进
永远丧失充当首都的资格。
十八 山西省临汾市,古称平阳。充当黄帝王朝第六任尧帝伊祁放勋跟大分裂
时代汉赵帝国的国都,共一百一十年,另外还有黄帝王朝第七任舜帝姚重华作为国
都的山西省永济市(临汾西南一百七十公里),同是儒家学派所歌颂的伊甸园。
十九 甘肃省武威市,古称姑臧。也是中国分裂时代的宠儿,河西走廊的政治
和经济中心,大分裂时代作为四个短命政权的国都共一百零八年。
除了这些古都,我们再介绍一些其他城市。事实上这些城市大半也都是古都,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有中国这种拥有九十五个古都的话,都会发现,略具规模的城市,
都有过这份光荣。
甘肃省兰州市,最早的名字是金城,古都之一,大分裂时代西秦王国曾在此建
都十三年。兰州是现代中国地理上的几何中心,但在二十世纪之前,全国开发地区
仅限于东南,所以包括西安在内,都一直被当作荒凉的西北边城。西安曾一度被定
为西京,兰州更在西京五百公里之外。二十世纪之后,它才显出它所具有的重要价
值。
广东省广州市,同样也是古都之一。小分裂时代南汉帝国曾在此建都五十五年。
是中国跟外国人接触最早的通商海港之一,拥有巨大的财富和从贸易中产生的繁荣,
直到十四世纪大黑暗时代来临,才告萎缩。十九世纪时,西洋的巨舰巨炮,首先在
此敲开中国关闭紧紧的大门,以后即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港。
江苏省扬州市,古称广陵、江都,是一个纯商业城市,位于南北大运河注入长
江的地方,虽然不断受到战争的伤害,但始终保持它特有的繁荣。自命不凡的七世
纪隋王朝皇帝杨广,对扬州就有一种强烈的感情,他选择了扬州作为他被绞死的刑
场。
江苏省苏州市,古称姑苏,充当春秋时代吴王国国都八十八年。纪元前五世纪
吴王国国王夫差,在此筑城,从此即以美女闻名全国。有谚语说:“上有天堂,下
有苏杭。”即指苏州的美女和杭州的美景而言。
西藏拉萨市,这是世界屋脊上最大的城市,古称逻些城,是古吐蕃王国的国都,
喇嘛教的圣地。它神秘的程度跟童话中巫婆住的魔宫一样。中国古代所采取的“公
主和亲”政策,在此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强悍的吐蕃人,最后终于被嫁过去的中
国公主所信仰的佛教驯服,现在拉萨还存有吐蕃国王为中国公主所建的宫殿。
辽宁省辽阳市,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城市,古称襄平,也称辽东。它至迟在纪
元前四世纪便已筑城,当时燕王国长达八百公里的长城,西起上谷(河北怀来),
东端便经过此城之北。它在燕王国覆亡前夕,曾充当首都五年。大分裂时代曾一度
被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王国占领,引起以后杨广三次失败的征讨。后来辽、金、蒙
古三个大帝国,都把它定为陪都,称为东京。十七世纪清王朝初兴起时——那时尚
称后金汗国,也曾在此建都四年。东北所有的其他城市,都是它的晚辈。
甘肃省敦煌市,也属于古都之群,大分裂时代充当西凉王国国都八年。在十八
世纪俞,始终是中国西部边界上的重镇,现在敦煌西距边界线帕米尔高原一千七百
公里。而从前敦煌西距边界线只不过一百公里。就在敦煌西北七十公里处,筑有要
塞玉门关,探险家兼西域万王之王的班超老年时思念故乡,渴望返国,当时的东汉
政府依靠他安抚西域,拒绝他退休,他曾哀告说:“我并不敢盼望回到酒泉郡,只
愿生时进入玉门关。”后来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南移,玉门关西去的道路断绝。
于是在敦煌西南五十公里处,筑起另一个要塞阳关,代替玉门关成为西陲门户,唐
王朝诗人曾形容说:“劝君更进一杯酒二百出阳关无故人。”显示出敦煌历史上的
形势。
在结束本节之时,我们发现,中国文明体系中,建筑文明似是最贫乏的一环。
除了万里长城纯军事工程外,古中国缺少雄伟的城市,雄伟的宫殿,更缺少雄伟的
民间房舍。宗教的寺院庙宇固然具有规模,但阴暗窒塞,只适合鬼神挤在一起,不
适合人类正常生活。所谓飞檐琉瓦,雕梁画栋以及亭台楼榭巧妙的庭院布置,跟中
国这么一个庞大帝国应有的磅礴心胸和气吞山河的气魄相较,好像巨人戴着其小如
豆的礼帽,非常的不相称。事实上,一直到二十世纪初叶,我们还可以看到,几乎
所有的民间建筑,都非常矮小简陋,跟没有文明的野蛮民族相去无几。比中国最早
的古都新郑还要早一千年的克里特岛迈诺斯王国的国都诺萨斯城,就比中国十九世
纪时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壮观百倍。欧洲那种哥特式、希腊式、罗马式各型建筑,
像雅典的万神殿、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古中国从没有产生过。
为什么会如此?
原因在于绝对君权思想下的政治形态,因为坚持尊君的缘故,不允许人民的房
舍高过或好过政府官员们的房舍,也不允许政府官员们的房舍高过或好过帝王的皇
官。至少从第一个黄金时代——即大黄金时代结束时起,将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里,
政府一直禁止人民在建筑上作任何改变和追求任何进步。历代王朝都有一种建筑法
规,规定人民房舍的最高限度和最广限度,也规定只准使用什么质料,什么颜色和
什么图案,如果有人不遵守这个规定,或拒绝传统的矮小简陋的形式,发挥他的想
像力和创造力,建造一栋高大宽敞、空气流通的巨厦,他就犯了“违制”的条款,
会受到跟叛逆一样同等惩罚,最严厉时可能全家老幼一律处斩。这种畸形的抑制,
直到十九世纪还是如此。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当时的清政府还下令禁止人民仿
效西洋兴建两层以上的楼房。
另一种现象也使我们惊异,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新兴政权,对于焚烧旧政权的
建筑物怀有浓厚的兴趣。叛变成功的武装部队一旦攻陷大一点的城市(尤其是国都),
第一件事几乎就是纵火。像纪元前三世纪,西楚王国国王项羽焚烧秦王朝国都咸阳
(陕西咸阳),大火三月不绝。纵火的目的在于表示自己是爱民的,所以对暴政下
的产品必须彻底扫除。可是新贵们当然不愿露天而居,烧掉后不久,他们就振振有
词地再建筑属于自己的更豪华的宫殿。等到下一个叛变成功时,再被付之一炬。
结果是,中国的古城和古建筑,几乎全部毁灭,留下来的寥寥无几。诺萨斯城
仍在,而新郑已数度化为废墟。罗马城仍在,而西安、洛阳,除了一些被挖掘过的
帝王坟墓外,很少属于建筑物上的古迹。开封十世纪宋王朝的宫殿,二十世纪初只
剩下个砖砌的高台。南京十四世纪明王朝的宫殿,二十世纪初成为一个命名为“明
故宫”的飞机场。只有北京的城市和宫殿仍保留着,但都是十五世纪后的建筑,而
它的窄狭和阴暗,也使人失望。
这些人为的禁忌符咒,在鸦片战争后终于被撕毁,西方发源的新兴文化的冲击
使中国人的灵性复苏,在现代中国巨厦林立的街头,我们无法思议古城窄狭拥挤的
景象。
六 地理区域
每个国家对自己的国土,都有历史累积下来的识别,也就是习惯上的称谓。原
则上依据自然山川和人文状况,但主要的还是依据历史发展的轨迹。所以地区的区
分,并不一定完全合理,更没有明确的界限。中国亦然。我们必须把它一一介绍明
白,然后在叙述历史活动时,才不致被这种不规则的地理区域所混淆。
中国历史上主要的有下列九个地理区域:
一 河西走廊(甘肃中西部)
二 西域(新疆)
三 河套(内蒙古伊克昭盟)
四 塞北(内蒙古中部)
五 漠北(外蒙古)
六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东二盟)
七 云贵高原(云南、贵州)
八 青藏高原(世界屋顶)
九 中国本部
分别予以说明:
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北面是瀚海沙漠群西端的诸小沙漠和一连串较
小的被称为“北山”的山系,南面是我们所介绍过的祁连山脉,也被称为“南山”。
这个走廊从天山东端起,斜向东南,直到中国西部城市兰州,长达一千一百公里,
但最窄狭的腰部宽度只一百公里。如同一条匹练,把一连串宝石——武威、张掖、
酒泉、敦煌等大城,联缀在一起,是古中国通往西方诸国唯一的国际道路。第七第
人世纪时,沃野相接,被形容为“塞外江南”。可是后来论人吐蕃王国和回纥汗国
溃散后的零星部落之手,遂变成一个荒凉贫苦地带。直到二十世纪,交通道路和水
利工程复建,这个残破的匹练才再度发出亮光。
西域,指现在的新疆和中亚的东部,以及克什米尔地区。但大多数情形下,只
指新疆。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条高入云霄的巨大山脉,成一个“三”字形,
夹着两块巨大的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纪元前二世纪张骞进入这个陌生的世界
时,仅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周就有三十六个独立王国。七世纪一度被中国
并入版图,设立一百多个州。但到了八世纪,却被吐蕃王国夺去。一千年之后的十
八世纪,才再回到中国版图,命名为新疆,成为中国最大的一行政区域。
河套,即黄河“几”字地区。黄河穿过全国中心兰州后折向北流,流到阴山山
脉之下,一连作两个九十度的剧烈转弯,好像天神抛的绳索恰恰套住鄂尔多斯高原
跟它上面的鄂尔多斯沙漠。这一带应该是贫瘠的,但因黄河跟阴山之间有完备的灌
溉系统,所以人烟稠密,农产丰富。一个古老的谚语说:“黄河百害,唯利一套。”
二十世纪后,工业发达,使本区达到连梦都梦不到的繁荣。
塞北,塞,指要塞,万里长城当然是最大的要塞。所以“塞北”即指万里长城
以北,也称“塞外”(历史上却没有“塞南”“塞内”的相对称谓)。广义的塞北
包括“漠北”,即包括从万里长城直到贝加尔湖的内外蒙古全部地区。狭义的塞北
则只到外蒙古边境,所以也称为“漠南”——瀚海沙漠群南部之意,也就是十七世
纪之后的内蒙古中部的范围。本区跟中国本部虽只隔一线万里长城,但气候和地理
环境以及人文反应,都大不相同。塞北比较寒冷,缺雨而多风沙,只有少数沙漠的
间隙地带,才有辛苦开辟的农田和作为沙漠港口的城市。塞北是中国历史上产生外
患最多的地区,除八世纪吐蕃王国和十九世纪之后西洋海上诸国外,中国百分之九
十五以上的对外战争,都是抵御来自塞北的侵略。数不胜数的游牧民族,从塞北沙
漠排山倒海般地涌出铁蹄,这跟罗马帝国的命运一样,但罗马人缺少中华人的数量
和中华人所具有的弹性。
漠北,指瀚海沙漠群的北部,也就是狭义的塞北之北,包括外蒙古跟贝加尔湖,
是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国发动侵略的根据地。哈尔和林就是匈奴汗国的王庭所在,回
纥汗国曾修筑城垣,后来成为蒙古帝国早期的首都。中国对侵略者反击时,远征军
必须作艰苦地深入,穿越瀚海沙漠群,才能打击到侵略者的心脏。如果仅只在塞北
地区取得胜利,只不过是一种假象。远征军一旦撤退,游牧民族的力量就会立刻再
度集结。这是中国所感受的最大的威胁。漠北跟中国合而为一时,中华人才有安全;
跟中国分离时,中华人不能安枕。
东北,也称辽东、满洲。因位于万里长城起点山海关之北,所以也称关外,而
称山海关以南的中国本部为关内。东北是中国最寒冷的地区,大兴安岭下的免渡河
曾出现过使人失色的摄氏零下五十点零二度的气温。本区拥有两个大的水系跟两个
大的平原,即松花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土壤肥沃,仅把泥土运到关内,就是上等肥
料。纪元前十二世纪时,松花江畔有一个肃慎部落,曾派人千里迢迢前来中国朝贡。
以后在这个古部落故土上,出现过很多独立王国。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王国,也曾
侵占过辽东半岛。七世纪末期崛起的渤海王国,更一度成为东北地区的强权。后来
成为女真人的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强大的金帝国和加倍强大的清帝国。二十世纪初,
日本还在此制造一个傀儡政权满洲帝国。说明这个地区跟巴蜀地区一样,是一个完
整的经济和军事单元,具有独立防御和独立进攻的能力。
云贵高原,包括云南和贵州二省,是由无数大山,无数急湍河流和无数险峻深
谷所构成的广大高原。云南地区的山脉,大都由北向南的密密排列,像一道又一道
的巨墙,紧夹着翻腾而下的咆哮河川。贵州地区则万山交错,难得看见稍大一点的
平坦地面,有三句谚语可说明贵州在古中国微不足道的可怜地位:“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云南的气候较为适宜,但交通之不便,比贵州的“地
无三里平”更为严重,直线距离只一日的路程,因必须翻山涉谷的缘故,常要三日
四日才能到达。如昆明距大理二百五十公里,步行要走十四日。大理距腾冲一百九
十公里,步行要走十五日。这种困难的交通情况和阻塞的地势,是云贵高原重大的
特征。另一个特征是人种复杂,贵州丛山是苗民族的根据地,其他地区则星棋罗布
着傣人、水人、侗人、布依人、土家人、仡佬人等等。中华人对这些少数民族十分
陌生,对被称为“瘴气”的空气污染,和各种蛮荒地区所有的传染病,又深怀恐惧,
所以在十九世纪之前,一直把本区当作遍地都是毒虫的穴窟,坚信每一位漂亮的苗
族女郎,都会一种神秘的“下蛊”邪术(没有人知道“蛊”是什么,据说可借饮食
钻到肚子里,定时发作),能使欺骗她爱情的中华族薄幸男子毒发不治。于是大家
认为十人到此,至少有九人会不幸死亡。连被派到这里充当官员的中华人,也都像
绑赴刑场一样的悲哀。二十世纪后,铁路公路和重工业,以雷霆万钧的力量进入本
区,一切都发生奇异的改变,成为一个崭新的现代化世界。
青藏高原,即吐蕃王国故地,亦即我们前面所介绍的世界屋脊,藏民族古老的
生存空间。吐蕃于十四世纪称乌斯藏,十七世纪称图伯特,又称西藏。我们不知道
它为什么如此不断改变称谓,也不知道这些称谓的意义。因为它是世界屋脊的缘故,
所以空气稀薄而寒冷,夏天仍需穿着棉衣。山上遍是千年以上的积雪,地面遍是无
法流到海洋里的短促河流所造成的内陆湖沼。藏民族七世纪时,曾在这里建立强大
的吐蕃王国,征服西域,重创中国,跟向东扩张的阿拉伯帝国不断战争而且获胜。
王国因内战瓦解后,再不能复兴,人口也急剧减少。到了十九世纪,二百三十万平
方公里广大的吐蕃王国故地上,藏人只剩下二百万人,而且继续减少。二十世纪后,
藏人的觉醒和汉人大量的移民,本区才获得新生力量。
中国本部,即中国最初的疆土,犹如英国最初的英格兰,美国最初的十三州。
中国第一个王朝——黄帝王朝在纪元前二十七世纪建立时,位于黄河中游跟支流的
汾水下游,面积大概只有二万或三万平方公里。经过不断地开拓,到了纪元前三世
纪,秦王朝赢政大帝征服了林立的独立王国,又向北向南,作剧烈地扩张,国土遂
膨胀到三百万平方公里,北到万里长城,南到南中国海,西到黄河南岸的兰州,东
到东中国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此即我们所称的中国本部,不过有时候也
包括河套和河西走廊,有时候也包括云贵两省和海南岛,有时候也包括台湾岛。
中国本部复分为下列七个小区:
一 中原
二 河东
三 关中
四 陇西
五 江淮
六 巴蜀
七 江南
中原,就是现代所称的华北大平原,北到长城,南到淮河,西到函谷关,东到
东中国海。其中黄河以北称为“河北”、“河朔”;黄河以南称为“河南”、“河
灌”(河北、河南是地理区域,不同于行政区域的河北省和河南省)。全区因位于
函谷关以东、所以四世纪时称为“关东”。又因位于崤山之东,所以纪元前四世纪
到纪元后三世纪之间,也称为“山东”(不同于行政区域的山东省)。因为是中华
民族的发源地和发展核心,所以也是中国历史的心脏地带,最大的特征是一望无际
的肥沃平野。中国本部是中国历史舞台的重心,中原则又是中国本部的重心,中国
的历史绝大部分在此演出。
河东,位于太行山脉跟黄河之间,因在黄河之东,所以称为“河东”。但它同
时也在太行山脉之西,所以十四世纪后,改称为“山西”。它自成一个战斗单元,
构成对河北、关中最大的威胁,中国古代很多王朝都建都于此,或在此崛起。
关中,指秦岭山脉以北和万里长城以南地区,因古都西安位于群关之中而得名。
东有函谷关,西有萧关,南有大散关、武关,北有金锁关、秦关。纪元前三世纪之
前,已相当富庶,建都在咸阳(陕西咸阳)的秦王国,向外不断侵略。身为东方紧
邻,建都在最古老的古都新郑的韩王国,无法抵抗,于是想出一个任何有大脑的人
都想不出的奇异办法,派遣了一位卓越的水利工程师去教秦王国开筑灌溉系统。认
为如此就使秦王国民疲财尽和专心内部事务,不再向外扩张。这跟现在帮助敌人制
造原子弹,以期他国库空虚,不再向外扩张同样的骇人听闻。在工程进行途中,秦
王国发现了这个阴谋,但也立刻领悟到,这个阴谋太可爱了,对韩王国不过延长数
年寿命;而对秦王国,却可享万世利益。从此关中更加繁荣,甲于全国达一千年之
久,九世纪时才毁于吐蕃王国的入侵。直到二十世纪,大量的水利工程和大量的工
业建设投入,关中才恢复它昔日的重要地位。
世界上竟然有韩王国那种政治家,用增强敌人战力的手段,来换取暂时的苟安,
而自己却没有把握时间,振作图强。历史上很多重大决定,似乎不能以正常的理智
去了解,此不过一例。
陇西,指河西走廊跟关中之间地区,东是陇山,西是黄河南岸的兰州,也就是
现在甘肃的东部和宁夏。万山起伏,跟关中、河东(山西),共同组成黄土高原。
这里是历史上羌民族和氐民族主要根据地之一,也是关中的屏障,一旦被西方蛮族
攻陷,关中便会一夕数惊。
江淮,指长江跟淮河之间的狭长地带,是一个小小的和最平坦的原野,事实上
属于华北大平原的延伸。统一时代它是粮食仓库,分裂时代它是拉锯战的战场,若
干决定性的战役和著名的战役,都在本区发生。
巴蜀,即现在的四川省所在的四川盆地。巴,巴国,今重庆;蜀,蜀国,今成
都。本区四面都是高山,当中是一块广达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盆地,只有长江一
线跟东方相连,但长江在本区跟东方地区交界之处,拥有二百零四公里长的三峡—
—三个险恶万状,窄狭如线的峡谷,山高水急,航行极度危险。全区面积有三十万
平方公里,跟日本大小略等。所以命名为四川的缘故,因它拥有四条注入长江的重
要河川:嘉陵江、沱江、岷江、乌江。巴蜀本是一个蛮荒穷苦的地区,纪元前三世
纪时,秦王国所任命的蜀郡郡长(郡守)李冰跟他的儿子李二郎,是两位创造奇迹
的伟大水利专家,他们修筑河渠,筑坝引水,本区遂两千余年没有水患,成为沃野
千里的“天府之国”。李冰父子逝世后,巴蜀人民坚信他们已升天成神,所以为他
们建立庙宇,世世焚香膜拜。李冰父子所建的工程中,最有名的是都江堰——位于
都江堰市的巨大水坝,保持到二十世纪的今天,仍完整无缺。使巴蜀在经济上和军
事上,以及地理形势上,都成为具有雄厚实力的独立单元。谚语说:“天下未乱蜀
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每当改朝换代或分裂时代,巴蜀即成为野心家的乐园、
从纪元开始之后计算,在这里已产生过七个短命帝国,和更多的半独立性的政治割
据局面。二十世纪后,工业兴起,矿山开发,更使本区如虎添翼,成为现代中国的
钻石地区。
江南,指长江以南和越南北部地区,也称“华南”或“南中国”。三世纪之前,
这里还是一片蛮荒。四世纪大分裂时代,中华民族从中原南迁,定居在五岭山脉周
围,因为是侨居身份,所以称为“客家人”,他们的后裔仍操着三世纪中原的古中
国言语,可能是中华民族中血统最纯的一支。九世纪时,军阀混战,中华民族第二
次南迁。十二世纪时,金帝国席卷中原,中华民族第三次南迁。江南遂逐渐开发,
成为中国水利最完善的稻米区和最富庶的农业社会。以致中华人在习惯上,对任何
富庶地区,都称之为第二江南。本区的东北角落,即太湖附近,因位于长江东南,
在三世纪之前,称为“江东”。本区最南沿海地带,因位于五岭山脉之南,所以一
向也称为“岭南”,当然包括海南岛在内。
--
把所有的心情都摊开来体会 把全部的话都说出来你听
看看还有什么让人担心 不要考虑太多自己迷惑
可是我的蓝色理想现在哪里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