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ue (任凭这天空越来越湛蓝),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第十八章  第五世纪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Dec  2 11:37:56 2000), 转信


                           八  奇异的寄生集团
    当北朝士大夫的门第世家制度,获得重建时,南朝这个根本就没有受过打击的
制度,正在蒸蒸日上。
    南朝诸国继承了晋帝国政权,同时也继承了晋帝国的社会结构。由九品中正而
日盛的门第世家,随着大批流亡客,于上世纪(四)移殖到江南。但并不是所有的
门第世家都能保持原状,像何、杜诸姓,晋政府南迁后就默默无闻,因为门第世家
建筑在官位上和土地上,是“官”和“地”的结合产品,一旦无官无地,门第世家
也就消灭。流亡客中的豪族,称为“侨姓”,江南土著中的豪族,称为“吴姓”。
侨姓中以王、谢、袁、萧最为尊贵。吴姓中以顾、陆、朱、张最为尊贵。政权既然
握在侨姓之手,吴姓地位当然比侨姓要低。
    门第世家制度,在历代帝王大力支持下,日趋严格和精密。一姓之中,还要再
分等级,像王姓,因大宗小宗之故,住在建康(江苏南京)乌衣巷的一支,尊贵中
尤其尊贵,诚所谓“万王之王”。所以平民出身的庶姓官员根本不可能升迁到中阶
层,吴姓固然可能升迁到高阶层,但不能升迁到最高阶层。南齐帝国第一任皇帝萧
道成曾经考虑任用张绪当国务院右最高执行长(尚书右仆射),宰相工俭反对,他
说:“张绪固然是适当的人选,但他是土著吴姓,不可以居这么高的地位。”大臣
褚彦回抗议说:“晋帝国也曾任用过顾和、陆玩当宰相。”王俭说:“晋帝国是一
个没落王朝,不足效法。”萧道成只好作罢。
    王俭不过一个例子,流亡侨姓对土著吴姓的让步,有一定的限度。对于普通平
民出身的庶姓,态度当然更为严厉。高级门第世家为了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
用婚姻作为手段,结成一个坚强而奇异的士大夫集团。宁可使自己的女儿嫁给门当
户对的白疯,也不跟平民庶姓通婚。假如有人跟平民庶姓通婚,那会使全体士大夫
震动,不惜借政治力量予以破坏。身为高门第世家,但比较贫穷的王源,贪图巨额
聘金,把他的女儿嫁给富阳(浙江富阳)富豪满家,“满”是标准的平民,更是标
准的庶姓。身为大臣的沈约,就大动干戈的向皇帝正式提出弹劾,他说:“礼教凋
零,世家堕落。”认为对世道人心和国家命脉,都有严重伤害。
    高等门第世家既结合成一个集团,遂成为士大夫中的士大夫。跟平民庶姓的距
离,越来越远,甚至以跟平民庶姓结交为莫大耻辱。我们用下列两个例证,说明此
一现象:
    一件是,本世纪(五)初南宋帝国时,皇帝刘裕最亲信的大臣王宏,他虽然姓
王,却是庶姓的王。刘裕告诉他:“你如果想当士大夫,必须王球允许你跟他在一
起共坐才行。你不妨说奉我的命令,前去试试。”王球是当时宰相,当王宏在他身
边要坐下时,王球用手中的扇子阻止他:“你不可以坐。”王宏狼狈逃回,刘裕抱
歉说:“我也没有办法。”
    另一件是,南齐第二任皇帝萧赜最宠信的大臣纪僧真,向萧赜请求:“我的出
身不过本县武官,请陛下准许我当士大夫。”萧赜说:“这事由江(学攴)作主,求
我没有用,你可去找他。”江(学攴)是司法部部长(都官尚书),纪僧真前去拜访,
刚要坐下,江(学攴)立刻命仆人把自己的座位搬开。纪僧真向萧赜诉屈,萧赜说:
“士大夫不是皇帝可以委派的。”
    ——事实上恰恰相反,士大夫正是皇帝委派的结果,像王球、江(学攴)之流的
门弟世家,两代下来不给官做,身份地位便全化为乌有。
    再一件是,路太后的侄儿路琼之,拜访中书今(宰相级)王僧达。路琼之的父
亲曾经当过王家的侍卫,所以他不仅是庶姓门第,而且还是仆人门第。王僧达并不
因他是大臣,姑母又是皇太后而尊重他。在路琼之告辞后,王僧达命人把路琼之坐
过的小板凳扔掉,以表示他的轻蔑。不过这一次端架子的结果不太理想,路太后的
反应很激烈,吩咐她儿子刘骏把王僧达逮捕绞死。
    士大夫是一种世袭的没有封爵的贵族,北魏帝国元宏所恢复的制度,即以南朝
现行制度为蓝图,比着葫芦画起来大瓢。这种贵族唯一的职业是做官,以门第和世
家的高低,确定官职或能力的高低。南宋帝国时,甲姓门第的子弟,二十岁成年后
第一次任职,就要当中央政府科长级官员(秘书郎)。这种情形自然产生一种结果,
即他们十分珍惜自己的门第和世家。他们固然高立于广大的平民庶姓之上,同时也
旁立于政府和国家之外。是一个只享权力,既没有义务,也没有道德责任的纯势利
的寄生集团。平时他们不缴纳任何赋税,战时他们不服任何兵役或劳役,而只站在
胜利者的一边,帮助维持安定局面,并从而做官,用政治力量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士大夫不但轻视平民庶姓,而且还数典忘祖的轻视君主、政府、国家。君主被
杀被逐,以及改朝换代,无论晋帝国也好,南宋帝国也好,南齐帝国也好,或其他
任何政权,兴亡盛衰,都漠不关心,而只关心自己的门第世家。所以士大夫从不忠
于任何君主或任何政府,更不忠于国家。因为任何效忠都有导致牺牲的危险,他们
不需要效忠,照样可以掌握权柄,所以他们只忠于自己的门第世家就够了,因为门
第世家就是自己的政治权势、社会地位,和经济财富的能源。
                           九  佛道二教的发展
    佛道二教于纪元后第二世纪在中国萌芽时,出于一种法术符咒方式。佛教最初
传人,力量微弱,所以一直依附在道教之下,好像是道教的一个支派。这种情形延
续二百余年,虽然得到很多人信仰,但它没有经典的基础。上世纪(四)高僧竺佛
图澄,受到后赵帝国暴君石虎的最大尊敬,对佛教的推广,有很大贡献,但他所以
获得尊敬,完全靠他的神迹。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借宗教信
仰,寻求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
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多数都
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踢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们平安。因为信佛
的人太多,以致石虎一度考虑下令只准皇帝和贵族信佛,平民不准信佛。
    本世纪(五)第四年(四○三),龟兹王国(新疆库车)高僧鸠摩罗什,抵达
后秦帝国首都长安,后秦国王姚兴尊奉他为国师。之后的十三年中,他把后秦帝国
化成一个佛教帝国,人民十分之九都成了佛教徒。对佛的崇拜虽不能拯救帝国的灭
亡,但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有三十部之多。在此之前,虽然也有译经,都属残篇,
到鸠摩罗什才正式完成佛经的体系,使佛教呈现出它的庄严面目。
    道教产生早于佛教传人,可是到本世纪(五)二十年代,名道士寇谦之才建立
起来正式结构。北魏帝国皇帝拓拔焘、宰相崔浩,都是虔诚的道教徒。因之北魏帝
国遂成为一个道教帝国,皇帝登极时,都采用道教仪式,由道士祝福。佛教在中国
从没有达到过这种顶峰。
    信仰都具有排他性,佛道二教必然的要发生冲突。本世纪(五)四四六年,正
是杏城(陕西黄陵)民变的次年,拓拔焘驻军长安,在佛寺中发现武器。这是一个
很好的借口,他立刻指控佛教徒跟杏城变民领袖盖吴,共同谋反,下令全国(这时
他已统一了北中国),焚毁所有的庙院。和尚尼姑,不论老少,一律处斩。这场屠
杀,是佛教史上著名的“三武之祸”的一祸(拓拔焘号称太武皇帝)。不过拓拔焘
的孙儿拓拔氵壑却信奉佛教,四五二年即位后,佛教即行复兴。
    ——三武之祸的其他二祸:一、下世纪(六)五七四年,北周帝国第三任皇帝
宇文邕(号称武皇帝)禁佛。二、九世纪八四五年,唐王朝第十八任皇帝李炎(号
称武宗皇帝)禁佛。但第二次没有流血,第三次则道教以及当时盛行的其他宗教,
如景教、袄教等,同受恶运。
    在南中国,佛道二教没有引起政治干预。二教在民间各自发展,各有相当成功。
道教的五斗米派得到广大群众信奉。佛教则出现一位传奇人物——释法显。
    道教是中国宗教,经典在中国。佛教是印度宗教,经典在印度。而佛教派系之
多和经典之多,在世界各宗教中,高居第一位。所以那时中国每一位高僧都盼望能
到释迹牟尼诞生的圣地印度,寻求原始经典。释法显是后秦帝国人,于上世纪(四)
最后一年(三九九),从长安出发,经过西域葱岭,进入北天竺(北印度)。北天
竺对佛经只有口传,没有文字记录。于是再向南行,于本世纪(五)四○四年,即
鸠摩罗什到长安的次年,释法显也到了中天竺(中印度),学习梵语梵文。六年后
(四一○),释法显携带十一种佛经,从师子王国(斯里兰卡)乘船返国,他本打
算先去广州,不料在海中遇到飓风,于四一四年,竟把他的船吹到广州以北两千公
里外的牢山(山东青岛)。牢山属青州(山东青州)管辖,青州那时尚是晋帝国的
领土,释法显无法回到后秦帝国首都长安,只好到晋帝国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释法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国留学生,而且最为成功和最有贡献,当鸠摩罗什在
北中国翻译佛经时,释法显在南中国也翻译佛经。
    因为译经的缘故,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划时代的影响,中国不但吸收了新思想
——士大夫仍然在清谈,但已改变了内容,从前是谈老庄,现在则谈佛。而且迫使
中国的方块汉字,第一次暴露出它的缺点:字汇贫乏和音节单调,梵文表达出来的
很多事物,包括思想和意境,汉文往往不能表达。于是大量新创的字汇产生,如
“菩提”、“涅槃”、“刹那”之类,纯是梵文的音译,为汉文注入新的血液。因
译经而创造出的新文体,即半文言半白话的混合体,对中国文字更是一个很大的冲
击,使得下世纪(六)之后,白话文终于脱离文言文而单独出现。若干高僧不能书
写,只能口述,一些没有受过官僚专用的文言文训练的门徒,将他们的谈论,用朴
实的文体记载木来,遂成为一种格言式的“语录体”。——这种语录体以后被儒家
学派广泛采用,它的妙处是,只需要片段的言语就可造成一个学者,不必辛苦的去
建立思想的和逻辑的谨严体系。
    在言语上、中国人受方块汉字的拘限,不能向多音节发展,而单音节必然的产
生大量的同音字,大量同音字的汉字,只宜于用来书写,不适合用来宣读,而佛经
是需要向听众宣读的。形势促使他们改用白话文外,又必须在音调上补救。前面所
提到的那位为保卫士大夫门第而战的沈约和他的朋友,根据梵语的启示,为中国的
方块汉字,定出四声——平上去入,中国言语在音调上遂比以前丰富。
                             十  东西方世界
    四一○年(南燕帝国灭亡),西哥德部落攻陷罗马城,屠杀焚烧,血流满街,
除基督教会财产外,劫掠一空。西罗马帝国撤回驻不列颠占领军人援,盎格鲁部落
与撒克逊部落,乘虚侵入不列颠,建立七小王国,互相攻伐。
    四二七年(北魏攻陷胡夏帝国首都统万城),高句丽王国自丸都(吉林集安)
迁都平壤,国势全盛。与百济王国、新罗王国,鼎立朝鲜半岛,为朝鲜三国时代。
    四三五年(北燕帝国灭亡前一年),匈奴汗国可汗阿提拉即位,所至焚掠烧杀,
草木不生。欧洲大恐,西罗马帝国尤甚,称之为“上帝之鞭”。
    四三九年(北凉王国灭亡,五胡十九国时代终),汪达尔部落在北非建江达尔
王国。
    四五五年(南宋皇帝刘义隆被弑后第二年〕。汪达尔王国攻陷罗马城,大掠十
四昼夜,掳走西罗马帝国皇后公主以下三万余人。
    四七六年(南宋暴君刘昱被杀前一年),西罗马帝国亡。
    四八六年(北魏帝国迁都洛阳前八年),法兰克部落侵入高卢(法国),建法
兰克王国,改高卢为法兰西亚,史学家称墨罗温。

--

把所有的心情都摊开来体会 把全部的话都说出来你听 
看看还有什么让人担心 不要考虑太多自己迷惑
可是我的蓝色理想现在哪里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