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ue (任凭这天空越来越湛蓝),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第二十章 第七世纪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Dec 2 11:40:32 2000), 转信
八 中国疆土的再扩张
第二个黄金时代带给中国对外的最大成功,是恢复固有的疆土。大分裂时代使
沿边土地大量丧失,隋王朝虽一度振发,但时间太短,不久即因政府覆亡而再丧失。
唐王朝最初的目标只希望排除北方突厥汗国的威胁。可是接连着不断的军事胜利,
使中国疆域回到纪元前三世纪秦王朝和纪元前一世纪西汉王朝时的版图,而且还要
超过。唐政府在沿边疆土,先后设立下表所列的六个总督府(都护府),像六根巨
柱,保卫中国本土。
中国的沉重外患既是北方的突厥汗国,自然成为反击的第一个对象。
本世纪(七)六○三年,启民可汗的对头达头可汗兵败,向启民可汗投降,启
民可汗遂成为突厥的大可汗。可是位于西部金山(阿尔泰山)小可汗之一的泥撅处
罗可汗却不承认,宣称他才是突厥的大可汗。于是突厥汗国分裂为二,东西对峙。
东突厥汗国虽然失去了西部部落,但仍然保持强大,尤其本世纪(七)初叶,
中国正逢十八年改朝换代大混战。北方崛起的民变领袖们,像梁师都、刘武周都向
东突厥进贡,接受封号。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初叛时,也同样向东突厥进贡。李渊
在位期间的二十年代,东突厥使节和商人到了中国,就像猛虎进了羊群,奸淫烧杀,
无法无天。而突厥兵团仍不时深入中国国境,根本忽视中国的存在。大臣们一度建
议放弃长安,向南方迁都。李渊虽因关系太大没有采纳,但对突厥人的横暴,始终
不敢表示一丝不愉快。
六二六年,玄武门事变刚刚结束,李世民大帝刚刚即位,东突厥汗国即向长安
发动奇袭。大可汗颉利可汗(启民可汗幼子,始毕可汗幼弟)和他的侄儿小可汗实
利可汗(始毕可汗长子),长驰南下,直抵渭水便桥。距长安只隔一水,上下震恐。
李世民大帝无可奈何,只好孤注一掷,亲自到渭水便桥向颉利大可汗乞和,除了重
申誓言继续臣服外,并答应增加进贡财物的数量,颌利大可汗才行撤退。这对李世
民大帝是一个莫大的耻辱,然而也正因为这一次会面,李世民大帝亲眼察看到突厥
在组织上所呈现的低能,遂决定提前反击。三年后六三○年,大将李靖北征,出定
襄(内蒙古和林格尔),深入阴山,颉利大可汗全军覆没,只身向西逃走,被中国
追兵擒获。东突厥汗国所向无敌,竟被中国一战击溃,使北方各部落大为震骇,李
世民大帝遂赢得“天可汗”的尊称。
东突厥汗国各部落从此星散,但仍不时有“可汗”出现,或出于某一些残余部
落的拥立,或出于中国政府委派照顾某一些残余部落。其中也不断有若干可汗跟中
国对抗,不过都像火花一样,倏燃倏熄。如此断续地维持到下世纪(八)七四五年,
最后一任大可汗白眉可汗被回纥汗国的怀仁可汗击斩,才彻底消灭。
东突厥汗国所属的铁勒部落,组成份子跟突厥一样,也十分复杂,包括很多不
同种族的小部落,其中有两个小部落最为强悍,一是薛延陀部落,一是回纥部落。
六二八年,薛延陀部落酋长夷男取得铁勒部落领导权,遂脱离东突厥,自称可汗,
建薛延陀汗国。两年后六三○年,东突厥汗国星散,薛延陀汗国就收纳突厥的流亡
部落,进入突厥故地,直接跟中国为邻。中国的富饶诱使它跟突厥一样,不断南侵。
不过它的运气太坏,恰巧遇上中国第二个黄金时代。六四六年,中国大将李道宗亲
王出击,薛延陀兵团崩溃,最后一任可汗咄摩支可汗向中国投降,汗国灭亡,立国
只短短十九年。
薛延陀汗国灭亡后,回纥部落立即填补起来沙漠上的权力真空。但它仍然是一
个部落形态,中国册封它的酋长为瀚海都督。
九 西域征服与西南地区挫败
西域(新疆及中亚东部),中国的故地,但丧失的时间已有六百年,是太久了,
所以当本世纪(七)四十年代,中国势力向西扩张时,面对着的是一个完全新面貌
的西域,已非纪元前二世纪张赛和纪元后一世纪班超时代城邦林立的西域。现在西
域只剩下几个大国:高昌王国、焉耆王国、龟兹王国、于阗王国、疏勒王国、西突
厥汗国,在互相争夺霸权。其中焉耆、龟兹、于阗、疏勒都是古老的王国,因并吞
邻国之故,疆士大大地膨胀。
引起中国势力西进的是建国于车师前王国故地的高昌王国,面积达五万左右平
方公里,首都交河城(新疆吐鲁番)。它跟西突厥汗国结盟,对中国采围堵政策,
封锁边境,断绝中国跟西域的交通。虽经中国一再呼吁,但仍扣留中国难民不准回
国。六四○年,中国大将侯君集西征,高昌兵团大败,西突厥汗国协防的驻屯军惊
骇之余,垦夜撤退。横挑强敌的国王囗文泰忧愤而死,继位国王囗智盛出降,被送
到长安,国亡。中国把交河城改为西州,可汗浮围城(新疆吉木萨尔)改为庭州。
接着是焉耆王国,东西横亘四百公里,首都焉者城(新疆焉耆),跟中国邦交
一向敦睦。侯君集灭高昌王国时,焉耆国王龙突骑支因跟高昌是世仇之故,还亲自
到中国远征军司令部道贺。可是后来却和西突厥汗国缔结婚姻(西突厥大臣的弟弟,
娶了龙突骑支的女儿),对遥远的中国转为冷淡,并一再扣留过境的中国使节和往
返中国的其他国家的使节。六四四年,驻军高昌的安西总督(安西都护)郭孝恪进
攻焉耆,生擒龙突骑支,另立一位新王。但中国远征军撤退后,西突厥汗国来攻,
把新王杀掉,另立王族亲戚龙薛婆阿那支当国王。四年后(六四八),中国大将阿
史那(姓)社尔(名)西征龟兹王国时,顺便攻击焉耆,把龙薛婆阿那支杀掉。这
一次中国兵团不再撤退。
龟兹王国,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拥有七百余个城镇,首都伊逻卢城(新疆库
车)。最初跟中国相处也很好。但西突厥汗国终于把它争取过去,参加对中国的围
堵。六四八年,中国大将突厥籍的阿史那社尔西征,生擒国王白河黎布失毕。中国
原设在西州(新疆吐鲁番)的安西总督府,遂向西推进,移到龟兹。
疏勒王国(新疆喀什)、于阗王国(新疆和田),两个与龟兹王国面积相当的
国家,没有经过战争,就向中国投降。中国遂在焉耆、龟兹、疏勒、于阗,设立四
个军事据点,称为“四镇”,隶属安西总督,作为中国西陲屏藩。六七○年,吐蕾
王国以倾国兵力对西域攻击,四镇一时陷落。二十二年后的六九二年,中国大将王
孝杰反攻,吐蕃败走,四镇又回到中国版图。
对西域(新疆及中亚东部)诸国来说,中国和西突厥汗国,是两个巨人。西域
诸国处在中国和西突厥汗国夹缝中,跟前二世纪时处在中国和匈奴汗国夹缝中一样,
十分狼狈。上述五个王国,就是两大超级强权间的牺牲品。等到所有独立王国都被
中国并吞,中国边境向北向西推进,直接跟西突厥汗国接触时,终于爆发一场决战。
六五七年,中国大将苏定方率领远征军,包括回纥兵团和若干归附中国的东突厥兵
团,向西突厥汗国总攻,三道并进。西突厥沙钵略可汗亲统十姓(十个部落、兵团,
自中亚向东挺进迎击。两国大军在伊丽水(新疆伊犁河)以北相遇,沙钵略可汗大
败,率领残军渡伊丽水,向碎叶水(哈萨克吹河,或译楚河)撤退,中国远征军穷
追,在碎叶水北岸再次决战,沙钵略可汗再大败。带着左右少数侍卫,向西逃亡。
逃到咸海东南的石国(乌孜别克塔什干市),被石国生擒,交给抵达城下的中国远
征军。
跟东突厥汗国的情形一样,西突厥汗国的部落从此星散。以后虽然同样也有
“可汗”兴起,总归昙花一现。到下世纪(八)四十年代七四二年,最后一任中国
派遣担任大可汗的阿史那听,被突骑施部落击斩,西突厥汗国途名实同亡。
中国在西域获得的是完整的胜利,跟张骞、班超时代有很大不同,那时不过限
于移植屯垦,主要的是断匈奴右臂的军事联盟。而本世纪(七)起,却设州设县,
又设军区,把西域纳入中国行政系统,正式成为中国领土。
但在西方边陲,中国的扩张却受到挫败。
西方边陲的吐谷浑汗国(青海省),是四世纪五胡十九国之一前燕帝国的兄弟
国。弟弟的一支进入中国本土,在邺城(河北临漳)建立前燕帝国。哥哥的一支辗
转二千公里之外,来到青海湖附近,建立吐谷浑汗国。在大分裂时代中,跟中国西
部边陲上的几个短命小国,如南凉、西秦,不断发生战争。本世纪(七)初,可汗
慕容伏允在位,国力正强,遂跟中国大起冲突。六三五年,中国大将李靖率军深入
青海草原,慕容伏允大败,集结兵力再战又大败,不能成军,只好率领残部向西北
逃走,打算投奔西域当时还独立的于阒王国。走到柴达木盆地,部下散去,剩下的
骑兵千余人,勉强支持,到了大沙漠中,部下几乎跑光。慕容伏允被侍从所杀。中
国就册封他送到长安作人质的儿子慕容顺当可汗。但慕容顺在中国太久,汉化太深,
不能为他的人民所接受,不数个月,就被刺死,由他的儿子慕容诺易钵继位。李世
民大帝为了稳定两国间的关系,把弘化公主嫁给慕容诺局钵。然而吐蕃王国却在它
背后不断抄掠它的牧群,慕容诺易钵不能抵御。六七二年,整个汗国溃散,慕容诺
局钵和他的公主妻子带着仅只一千余家残余部落,投奔中国。
吐谷浑汗国灭亡,土地人民,全被吐蕃王国并吞。吐蕃王国是羌民族的一支所
建的王国,包括现在的西藏、青海大部分——整个世界屋顶,比西域(新疆及中亚
东部)面积还要大三分之一,首都逻些城(西藏拉萨)。中国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
个国家,即令风闻,因为它在万里关山之外,也从来没有予以注意。当它于本世纪
(七)三十年代派遣使节到中国进贡,在长安出现时,中国只不过把它当作一个荒
远的小部落,但事实上它当时已十分强大。中国为了利用它在吐谷浑汗国背后发生
牵制作用,于六四一年,把文成公主下嫁给它的国王弃宗弄赞。不过吐谷浑汗国却
在连续不断攻击下衰弱不振,使中国不得不倒转过来扶助吐谷浑汗国。
文成公主下嫁后三十年,六七○年,吐蕃王国进攻西域(新疆及中亚东部),
西域四镇全失。中国大将薛仁贵从青海湖西击,一则希望影响西域的局势,一则希
望驱逐侵入吐谷浑收地的吐蕃部落。但被吐蕃击败,全军覆没,只剩下薛仁贵和少
数将领逃回。八年后(六七八),中国再派大将李敬玄西击,再度全军覆没,副统
帅刘审礼被吐蕃捉去。六九二年,另一位大将王孝杰才收复西域,但六九六年王孝
杰第二次向吐蕃攻击时,又告失败。
吐蕃王国的强悍善战,使中国在西南边陲遇到劲敌。
十 东方战争与永久和平
东方,指朝鲜与日本。
高句丽王国在本世纪(七)初,抵抗中国隋王朝攻击之前,南端的新罗王国
(韩国庆州)曾占领它纵深二百五十公里的土地。四十年代后,高句丽王国发生政
变,宰相(莫高支)泉盖苏文把国王高建武杀掉,另立高建武的侄儿高藏当国王,
由泉盖苏文专政。他需要用对外的军事胜利以增加威望,于是跟半岛南端的另一王
国百济(韩国扶余)联盟。于六四四年。向新罗进攻,宣称索回失去的国土。但连
陷四十余城而仍不停止,显然的它要全部咽下去。新罗王国向中国告急。中国命高
句丽停战,泉盖苏文拒绝。明年(六四五),李世民大帝亲征,那座杨广倾全中国
之力不能攻陷的辽东城(辽宁辽阳),终被攻陷。接着连破白崖城(辽宁海城),
盖牟城(辽宁盖州),进围安市城(辽宁海城)。安市城在高句丽名将杨万春固守
之下,成为第二个辽东,中国兵团百般攻击,杨万春百般防守,终不能攻破。而严
冬已至,大地冰封,中国远征军没有御寒装备,不得不撤退。杨万春在城上拜别致
谢,李世民大帝命送他绸缎一百匹,表示对他的敬意。这一次的军事行动并不算是
成功,但李世民大帝与杨广不同处在此,李世民没有斗气再来。
高句丽在北方失地丧师,对南方新罗的侵略只好停止。但百济王国却不停止,
新罗真德女王撰写《太平颂》,亲自刺绣,呈献中国,乞求援救。六六O年,真德女
王的继承人金春秋,再向中国告急。中国派遣大将苏定方率海军赴援,舰队从成山
(山东荣成)出发,在百济王国熊津江(锦江)江口,强行登陆,百济战败,首都
泅批城(韩国扶余邑)陷落,国王扶余义慈投降。中国就把百济收入版图,设立熊
津等五个都督府,苏定方不久率军回国,留大将张仁愿镇守。
苏定方刚走,百济的高僧道琛和大将福信,就迎接当时在日本的太子扶余丰回
国,继承王位,包围泅批城中国驻屯军。明年(六六一),中国大将刘仁轨增援,
也在熊津江口登陆,百济军迎战,大败,泅批城之围解除,退保周留城(韩国韩山)。
刘仁轨所率的兵力不多,不能进攻,只能帮助张仁愿坚守泗氵比,僵持两年之久。
六六三年,日本大军入援百济,中国再派大将孙仁师渡海增兵,另一位大将刘仁轨
率海军从熊津江进入白江(韩国锦江),准备跟孙仁师会合后进攻周留城。想不到
就在白江口,与日本入援的海军舰队相遇,遂行决战。中国舰队猛烈锲入日本舰队
的腰部,日本舰队被从中切断,首尾不能相应,只好边战边退。中国不断冲击,四
战四捷,击沉和焚烧日舰四百余艘,烟火冲天,海水都化成血水;日本舰队全军覆
没。这是中国跟日本第一次战争。扶余丰得到败讯,知道大势已去,放弃周留城,
向北逃往高句丽王国。百济王国立国六百八十一年而亡。
高句丽王国宰相泉盖苏文于六六六年逝世,儿子们爆发激烈的夺嫡斗争,嫡子
泉男生失败,投奔中国。一个无比坚固的国家,外部历无数严重打击,都没有使它
崩溃,如今却从内部裂开。中国抓住这个机会,派大将李(责力)当总司令,泉男生
当向导,由陆道东征。六六八年,攻陷首都平壤,国王高藏被俘。高句丽王国立国
七百零五年而亡,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结束。
现在,朝鲜半岛四分之三的土地入于中国,新罗王国局促在半岛东南角四分之
一的土地上。不过中国统治的时间只有九年,新罗王国对中国并吞了那么多土地而
竟没有分给它一点,深为不满。这个忘恩但勇敢的小国,开始暗中向庞然大物的中
国挑战,到处发动民变,促使平壤孤立。六七六年,中国驻屯军不能支持,只好撤
退,把设在平壤的安东总督府迁到辽东(辽宁辽阳),新罗王国遂统一朝鲜半岛的
中部和南部,隔着氵贝水(朝鲜大同江),跟中国为邻。
新罗王国统一半岛中南部后,并没有继续跟中国对抗,反而非常明智地采取事
大——事奉大国政策,对中国十分恭顺。这个政策获得完美的效果,从此中国和朝
鲜之间,再没有战争,永为手足般的兄弟之邦。
高句丽王国灭亡后三十年,即本世纪(七)最后一年(六九九),它的一位流
亡在北方松花江流域的大将大柞荣和他率领的一部分武力,跟当地(革末)(革曷)部
落结合,建立渤海王国。跟朝鲜半岛上的一些国家一样,全盘华化。官制官名,以
及政府组织,与中国无异。它对中国也采事大政策,所以中渤之间,邦交敦睦,从
没有战争。
大祥荣最初称他建立的王国为震王国,下世纪(八)七一三年,中国册封大祥
荣为渤海郡王,才开始改用渤海作为国名。
日本帝国,跟朝鲜半岛上诸国同样古老,但那时候文化却比朝鲜落后,因为中
国文化必须经过朝鲜,才能传入日本。本世纪(七)之前,日本仍是部落形式的结
构,但在中国绝对优势的文化冲击之下,日本固有的一切,已不能适应国内的需要
和崭新的国际局势。于是产生现代化——即中国化运动。六四六年,孝德天皇下令
把全国土地从贵族手中收回,改为国有。废除类似奴隶主的世袭官爵制度,使全国
人民不再隶属贵族,而直接隶属天皇。效法中国办法,贵族只有封爵,没有土地。
改用中国国特有的“年号”制度,定本年(六四六)为大化元年。依照中国政府三
个“省”的形态,组织日本政府,设立六个(省),分别掌理国务。并普及教育,
采取中国文字为法定文字,以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为法定课本。这是日本第一次
大规模接受现代化文化运动,史学家称“大化改新”。从此,日本跟朝鲜半岛诸国
一样,成为中国之外的另一个“中国”,无论文字、教育、官制、政府,甚至意识
形态和中国几乎完全相同。
——日本的中国化运动,大化改新只是起步。从此之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
一千余年间,与日俱增。因之普遍地产生一种中国崇拜,认为日本一切都是错的,
中国一切都是对的。若干著名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改朝换代才合乎经典,而日本
天皇万世一系制度,是一种可耻的谬误。日本人最初以夷狄自居,尊奉中国是中国,
后来则自以为日本才是中国,中国反而成了夷狄。平安时代(七九四——一八五)
名诗人赖忠传,曾有诗说:“乘船当乘作文船,扬名无逾作汉诗。”可说明日本对
中国倾慕的程度。
十一 武(上明下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黄金时代二十年后,进入五十年代,一个年轻美丽的女人在唐王朝宫廷中站起。
这个女人是武(上明下空),当她十三岁时,被选入皇宫,之后被列为李世民大
帝的姬妾之一。唐王朝初期的皇宫姬妾,有十九级:“惠妃”、“淑妃”、“德妃”、
“贤妃”、“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
“充仪”、“充容”、“充媛”、“捷好”、“美人”、“才人”、“宝林”、
“御女”、“采女”。武(上明下空)是第十六级的“才人”,而“才人”同时有九
人之多,她不过九人中的一人,那是一个绝望的位置。武(上明下空)二十六岁的那
一年,即六四九年,李世民大帝逝世,依照皇家规定,已故皇帝的姬妾,都要出家
削发为尼,在空门青灯之下,寂寞的各终其天年。李世民大帝的姬妾都被送到长安
的感业寺,武(上明下空)自然也在其中,这更是一个更绝望的位置。然而,命运之
神施给她恩典。五年后的六五四年,继任皇帝李治跟他的妻子王皇后,到感业寺进
香。李治当太子时曾对武(上明下空)的美色垂涎三尺。现在,他在尼姑行列中看到
武(上明下空),武(上明下空)当然也看到他,但今已非昔比,她流下眼泪,李治也
流下眼泪。这一切被王皇后收入眼底,王皇后那时正跟李治的另一位姬妾萧淑妃争
宠,于是把武(上明下空)接回皇宫,想用她帮助自己打击萧淑妃。武(上明下空)的
嘴可以流出蜜来,使王皇后待她如同姐妹,竭力推荐给李治。
李治于六五四年时二十七岁,武(上明下空)已三十一岁,比李治大四岁。一个
没有人生经验的年轻男人,一旦落到一个备尝风霜,充满机心,年龄又成熟了的美
丽女人之手,就好像一只苍蝇落到蜘蛛网上,除了粉身碎骨外,很难逃生。仅仅几
个月工夫,李治就成为她掌中玩物。武(上明下空)遂开始她第一个目标:皇后宝座。
明年(六五五),她把她刚生下来的女儿亲手扼死,然后诬陷是王皇后下的毒手,
这个杀女案不久就发展成为王皇后与她的家人以及萧淑妃也参加的,图谋对李治不
利的谋反案,兴起宫廷大狱。结果把王皇后、萧淑妃各打一百棍,砍断手足,再投
到酒缸,听她们衷号而死。李治正式册封武(上明下空)当皇后,距她离开感业寺只
有一年七个月,攻势之凌厉与无情,使人惊骇。
武(上明下空)完成第一个目标后,接着追求第二个目标:权力。这当然需要非
凡的设计与耐心。李治头部经常剧痛,双目不能睁开。武(上明下空)就跟李治同时
出现在金銮殿上,听取大臣报告,并由武(上明下空)裁决,政府官员称她们夫妇为
“二圣”,政府的控制权遂无声无息地滑到武(上明下空)手中。武(上明下空)所需
要的是李治这样不生不死痛苦地活下去,使她有充分的时间铲除反对她的人,并埋
伏下自己的力量。然而李治活得未免太久,他在位三十五年,到六八三年才死。
武(上明下空)后来对李治厌恶入骨,但她能控制自己,没有谋杀他,这是她绝
顶聪明的地方。李治死后,武(上明下空)所生的第三子李显继位,只有三个月,武
(上明下空)把他罢黜,立她所生的第四子李旦当皇帝,武(上明下空)以皇太后身份
临朝听政,李旦完全成为木偶。这样维持了七年,到六九○年,武(上明下空)认为
时机已经成熟,再把李旦罢黜,自己坐上皇帝的宝座。唐王朝,这个声势煊赫,当
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被武(上明下空)不动声色地取消。武(上明下空)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她建立的王朝称周王朝(史称南周或武周)。
武(上明下空)是一个杰出的女人,具有绝顶的才干和智慧,她苦心孤诣二十八
年才当上皇太后,再苦心孤诣七年才当上皇帝,那时已是六十七岁的老太婆了。在
那个时代,可以想像到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她,李姓皇族和政府全体官员,以
及当时的儒家学派礼教社会,无一不拒绝一个女人担任皇帝。所以武(上明下空)用
她自己的方法保护她的王朝,即任用醋吏,无情而扩大地执行冤狱政策。作大规模
但表面合法的屠杀。凡是反对她的人,或被认为反对她的人,以及酷吏所网罗的人,
一律用法律判决他们谋反,连同家属或家族,一并处斩。包括李治的舅父长孙无忌
(李治所以能立为太子,完全是舅父之力)和武(上明下空)亲生的两个儿子——长
子李弘、次子李贤。而且连武(上明下空)的嫡亲孙儿,也都被这位应该是慈祥的老
祖母鞭死。
——只有无限权力才有如此猛烈的毒性,使一个母亲和祖母疯狂成武(上明下空)
这种样子。
十二 酷吏与酷刑
南周王朝政权是一个赤裸裸的特务政权,建立在酷吏主持的诏狱系统之上。名
义上是武(上明下空)在统治,实际上是酷吏集团在统治。
法律的好坏,不在“法条”的本身,而在“诉讼法”的执行。不在如何处罚犯
罪,而在如何确定犯罪。唐王朝的法律,是中国各王朝法律中最完善的一种,但因
中国古政治思想缺乏人权观念,所以中国始终不能产生证据主义的诉讼法,《唐律》
自不例外。于是酷吏的酷刑就代替诉讼法,法官在侦查报告时,不追求事实,只追
求口供。一个人明知道一旦诬服谋反,即将全族被屠,而仍“坦承不讳”、“自动
招认”,这便是酷吏的功能。
武(上明下空)所组成的酷吏集团,最有名的可举出下列数人;
来俊臣武(上明下空)最亲信的助手之一,在他当权时,除了武(上明下空)自己
和武姓亲属外,所有政府官员和牵连所及的民众,都在他的刑事诉讼法——酷刑之
下发抖。任何人(包括亲王、宰相)只要由来使臣逮捕审讯,很少能活着走出狱门。
他审讯被告时所用的酷刑,仅只“枷”一项,就有十种使人心悸的名号:“定百脉”、
“喘不得”、“突地吼”、“著即承”、“失魄胆”、“实同反”、“反是实”、
“死猪愁”、“求即死”、“求破家”。其他酷刑,也各有名称,而且美丽香艳,
充分表示对人权和对人性尊严的摧折和戏弄。如“凤凰展翅”:把被告手足绑上短
木,像扭绞绳索一祥地扭绞双臂。“驴驹拔撅”:把被告绑到柱子上,用绳子系着
颈项,向前牵引,如果不及时招认,脖子就会被拉断,“仙人献果”:教被告赤裸
着身体跪在碎瓦砾上,双手捧枷,举过头顶。“玉女登梯”:教被告爬上高梯,用
绳子拴着脖子,向背后牵引,或窒息而死,或跌下摔死。
来俊臣不仅是实行家,还是理论家。他著有《罗织经》一书,是人类有史以来
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经上指示的程序有七:
一、先确定对象。
二、由特务们从四面八方向有关机关或当权人物,发出告密信件或检举信件。
三、等候有关机关或当权人物把这些信件,交下调查(事情发展到此,对象的
命运已经确定。也可以说,当酷史在确定对象时,对象的命运就已经确定,因为那
些涉及到谋反叛国巨案的信件,不可能不交下来)。
四、根据这些交下来的信件,把对象逮捕审讯。
五、审讯时施用酷刑,取得理想的口供。——注意的是,如果拒绝招认而死于
酷刑之下,就又多了另一个罪名:“畏罪自杀”。被告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
招认,一是死于酷刑之下。事实上并不需要对每一个被告都施酷刑,如宰相狄仁杰
等,就没有受到拷打,只教他知道如果不合作将发生什么,效果相同。
六、审讯时教被告们在口供中互相牵引,并扩大向会牵引,人数多寡和范围大
小,由当权人物或酷史决定。
七、把被告口供整理编撰,使互相吻合,毫无破绽。于是,程序完成,一件谋
反叛国巨案,宣告破获。
索元礼 武(上明下空)情夫之一的薛怀义的干爹,所以最得信任。他最大的本
领是,只几天工夫,就可以从一个被告牵引出一千个被告。被告交给他,跟交给来
俊臣一样,百死一生。他发明一种特制的铁笼,教被告把头伸到里面,而里面钉满
铁针。有时他把被告倒悬起来,在头部系上石头,使它下坠。有时用醋汁灌被告的
鼻孔,直到招认或被窒息而死。有时用铁圈套到被告头上,在缝隙中打入木楔,直
到招认或脑浆崩裂。
侯思止 一个不识字的法官,他对武(上明下空)说:“我虽然不识字,可是我
忠心除奸。”武(上明下空)很欣赏他。侯思止以审讯宰相魏元忠一案而闻名,当魏
元忠拒绝承认谋反时,他认为魏元忠空言狡辩,把魏元忠双足缚住,在地上倒拖。
周兴 他当权的时间很短,但他在冤狱史上的地位却非常重要。有一天,武(上
明下空)把一件密告周兴谋反的检举信件交给来俊臣调查。来俊臣跟周兴是最好的朋
友,而且那一天二人又恰恰在一起共进午餐。任何人都以为来俊臣一定会为他的好
友昭雪,但这是不懂特务本质的人的想法。特务的本质是互相吞噬的,对越是要好
的朋友越加残忍,用以表示他自己的清白与忠贞。来俊臣问周兴说:“有一个被告,
态度非常顽强,不肯承认谋反,最好用什么办法对付他?”周兴说:“简单的很,
把他装到大瓮(缸)里,四周燃起炭火,他就非承认不可。”来俊臣教人如法布置
妥当后,对周兴说:“有人告兄台谋反,我奉命调查,请君入瓮。”周兴的尴尬与
狼狈,以及结局,是可以推断的。从此,“请君入瓮”一语,成为中国最有名的成
语之一。
十三 东西方世界
六○七年(杨广在启民可汗王庭炫耀威风),日本帝国推古天皇遣使节小野妹
子前来中国,中国遣使节裴世请赴日本报聘。
六二二年(中国正逢十八年改朝换代混战),伊斯兰教教主穆罕默德在麦加被
逐,率门徒出走麦加那。伊斯兰教徒即以本年为回历元年。
六三○年(中国擒东突厥颉利大可汗,李世民大帝被尊为天可汗),穆罕默德
攻陷麦加,建阿拉伯帝国。中国史学家称之为大食、天方。
六三二年(中国擒颉利大可汗后二年),穆罕默德逝世,没有儿子,政府设
“哈里发”为元首。
六三八年(中国灭高昌王国前二年),阿拉伯帝国攻陷东罗马帝国属城耶路撒
冷,伊斯兰教从此在巴勒斯坦传播。
六四六年(中国灭薛延陀汗国),(一)阿拉伯帝国攻东罗马帝国北非领地,
陷亚历山大城。伊斯兰教从此在北非传播。(二)日本帝国“大化改新”,全盘吸
收中国文化。
六六一年(中国灭百济王国前二年),阿拉伯帝国第四任哈里发被刺死,大臣
穆阿伟亚自立为第五任哈里发,废除选举制,改为父子世袭,并把首都从麦地那迁
到大马士革。西洋史学家称之为奥米亚王朝,中国史学家称之为白衣大食。
六七二年(吐蕃王国灭吐谷浑汗国),日本天智天皇逝世,皇弟大海人起兵攻
皇太子大友,大友兵败自杀。大海人即位,是为天武天皇,史学家称“壬申之乱”。
--
把所有的心情都摊开来体会 把全部的话都说出来你听
看看还有什么让人担心 不要考虑太多自己迷惑
可是我的蓝色理想现在哪里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