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yan (卑微的魂灵), 信区: reading&culture       
标  题: 《有一首歌》卷二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Wed Jun 16 15:17:41 2004), 站内

       ——天好蓝,风好柔,我抱 
            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 
            陌上,注视着那一支黑色的 
            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 
            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 
            悲伤。 

  有一首歌 
                  1 

  我是不到五岁就进了小学一年级的,在南京,在逸仙新村附近的一个小学里,我
什么都不会,什么也不懂,却学会了一首老师教的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的朋友在哪里? 
  在上海,在南京, 
  我的朋友在这里。 

  这么多来,我不单牢牢地记住了这首歌,并且还记住了教室里地板上温暖的阳光
,和窗外对有人对着我微笑的外婆的笑容。 
  我的女儿是在新竹上的幼稚园,三岁多的小女孩,每天早上去混两三个钟头,也
不过是去混吃混喝,随便地唱唱玩玩罢了。所以那天下午,当她说要唱一首新歌给我
听的时候,我并不太在意,埋头在书桌前的我,也不过如平日那样,随口地应答着她
罢了。 
  然而,我小小的女儿却认真地唱起来了,用她那稚嫩的童音: 

  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的朋友在哪里? 
  在台北,在新竹, 
  我的朋友在这里。 

  刹那之间,几十年来家国的忧患,所有的流浪、所有的辛酸都从我心中翻腾而出
,我几乎要失声惊呼了。转身站起来面对着幼小的女儿,我小小的不解人事的女儿还
抬着头问我: 
  “妈妈,宝贝唱得好不好听?” 
  我小声地回答她:“好听,宝贝唱得好听。” 
  孩子没有听出我声音里的哽咽,她高高兴兴地一边唱一边跑出去找小朋友玩了,
我一个人站在屋子的中间,发现热泪已流得满脸。 

                   2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对那个后山上开满了油桐花的小小学校里的孩子们,对
他们那样羡慕的原因吧。 
  是今年五月初的时候,我们新竹师专美术科的师生一起下乡,到苗栗县南庄国小
一场“艺术服务社会”的活动。我们带了一些作品展览出来,再放一些电影,再请邻
近的国校学生们来一起写生,送给他们一些奖品和纪念的礼物。虽然天气一直很阴沉
而且不断地下着小雨,但是,所有的活动也都热热闹闹地办起来了。 
  南庄国小实在很小很小,紧紧地贴在山边。周围全是山,全种满了油柚,正开着
一簇一簇的白花,风吹过来,后山上的白花就一瓣一瓣地飘落下来,有的飘到山上人
家的屋顶上,有的就飘落到学校的操场上来了。 
  学校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原来大概也是企盼着这样一天的,所以,他们也排演了
一些节目来娱乐的,没想到会下这样的细雨,一会儿阴又一会儿晴,让人捉摸不定。
在走过走廊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听见小朋友在问他们的老师: 
  “老师,要不要换衣服?要不要换嘛?” 
  为了礼貌的关系,声音是压得很低很轻的,可是仍然可以感觉得出那语调里面所
含的焦急与失望。 
  幸好十点多钟的时候,天气开始稳定了,甚至露出了阳光,扩音器里传出了让小
朋友回教室去换衣服的消息,三面走廊里都有了欢呼的回响。我们被请到操场正面的
走廊下,先看了中年级的国术操,然后再看低年级的毛巾舞,最后是高年级的山地舞
。 
  这些在山间长大的孩子们,有着和城市里的小孩们一样的自信,跳得好极了。我
注意到他们的面容都长得很饱满,身体也很结实,低年级那些挑毛巾舞的小朋友们,
更是扭得很自在、笑容可掬,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在他们跟着音乐节拍舞动的时候,后山上的人家,也都站出来从高高的街边俯瞩
着我们。有老人,也有抱着幼儿的妇人,也有荷锄而过的农夫,都靠在街道的红栏杆
上,笑嘻嘻地往下看,并且一边还指指点点的。 
  我想,他们一定是在指着哪一个特别高大的是谁家的儿子,哪一个扭得特别厉害
的是谁家的小女儿吧。在这样一个小小而安定的社会里,操场上一半的小朋友,他们
大概都认得出的吧,虽然也许叫不出名字,但总知道是哪一家的孩子或孙子的吧。 

  在这个满山都种满了油桐的小小世界里长大的孩子,有多少他们自己无法体会出
来的幸福呢?可是说不定,他们反而会找出成打的缺点来,他们会觉得这里太偏僻、
太闭塞,生活太死板,太缺少变化,因此,在他们成为少年以后,这样安定与安静的
气氛反而会使他们觉得烦燥和苦闷,恨不得能冲出去,到另外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里
,去做一个潇潇洒洒的流浪者的吧。 
  可是,他们哪里会知道,有多少流浪的人渴望能找到这样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小小
角落呢?有多少流浪的人捧着一颗憔悴的心却找不到可以安歇的地方呢? 
  活动开始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小小的开幕式,师生们聚在一起听教育部的一位
司长讲一段话,他对小朋友说: 
  “我三十年前第一次走出校门来教书就是在这个学校,面对着和你们一样年龄的
小朋友,所以,今天看到你们,就好像又回到三十年前一样……” 
  他对小朋友说话的声音特别温柔,和地平常少事公办甚至有点盛气凌人的语调完
全不一样,站在礼堂的后面,我不禁动容。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较为软弱的一点吧
,面对着和三十年前一样的天真纯洁的小面孔,再刚硬的人也不由得要变成极为温柔
的吧,而我是要羡慕他还是要妒忌他呢?经过了这样悠长的岁月,还能回来细数他少
年时的脉络,还有同样的山,同样的树,同样的校舍,同样的操场,甚至差不多同样
的小小面孔来迎接他,他的幸福真是难以衡量的了! 
  而我是要羡慕他还是妒忌他呢? 
  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首歌。 
  我说不出它的名字,我也唱不全它的曲调,可是,我知道它在哪里,在我心里最
深最柔软的一个角落,每当月亮特别清朗的晚上,风沙特别大的黄昏,或者走过一条
山路的转角,走过一片开满了野花的广阔原野,或者在刚亮起灯来的城市里,在火车
慢慢驶开的月台上;在一个特定的刹那,一种似曾相识的忧伤就会袭进我的心中,而
那个缓慢却又熟悉的曲调就会准时出现,我就知道,那是我的歌——一首只属于流浪
者的歌。 
  我并不怨怪我的父母,我也不怨怪我的国家,可是,命运给我的,是多么奇怪的
一种安排啊!我有一个很美丽的汉文名字,可是,那其实是我的蒙文名字的译音而已
,我有一个更美丽的蒙文名字,可是却从来没有机会用它。我会说国语、广东话、英
文和法文,我可以很流利地说、甚至唱,可是我却不能用蒙古话唱完一首歌,我熟读
很多国家的历史,我走过很多国家的城市,我甚至去了印度和尼泊尔,可是我却从来
没见过我的故乡。 
  察哈尔盟明安旗,一个多遥远的地方!父亲说:明安在蒙文里的意思是指一千只
羊,就是说那是一个很富裕的地方,那里羊多,草又肥美。 
  而今夜,在灯下,我实在忍不住要揣想,如果我能在一块广阔而肥美的草原上出
生长大,今天的我,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命运了呢? 
  在我的心里,会不会有一首不一样的歌了呢?还是说,我也许会和那些在满山都
种满了油桐的小小世界里长大的孩子一样,觉得日子太单调、生活太平凡,因而对外
面的一切有了无法抑止的激情,甚至在梦里也希望自己能够变成一个永远的流浪者呢
? 
  梦与现实,到底哪一样能够令人满意呢? 
--
这是最后一次谈论到爱
从今以后 我将不会再来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57.7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