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owing (阿修*相思风雨中),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一碗阳春面(3)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Apr 29 16:32:50 2001), 转信

    时光流逝,年复一年.这一年的大年夜又到了.
    这时,北海亭面馆已经是同一条街的商店会的主要成员.大年夜这天,亲如家人的朋友
、近领、同行,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都来到了北海亭.在北海亭吃了过年面,听着除夕夜
的钟声,然后亲朋好友聚集起来,一起到附近的神社去烧香磕头,以求神明保佑在新的一年
里万事如意.厄除运开.这种情形,已经有五六年的历史了.
    今年的大年夜当然也不例外.九点半一过,以鱼店老板夫妇双手捧着装满生鱼片的大
盆子进来为信号,平时亲如家人的朋友们大约三十多人,也都带着酒菜,陆陆续续地会集到
北海亭.店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知道二号桌由来的朋友们,嘴里虽然没说什么,可心里都在想着,今年二号桌也许又要
空等了吧.那块"预约席"的牌子,早已悄悄地站在二号桌上.
    狭窄的座席之间,客人们一点一点的移动着身子坐下,有人还招呼着迟到的朋友.吃着
面,喝着酒,互相夹着菜.有人到柜台里去帮忙,有人随意拉开冰箱拿东西.什么廉价出售的
生意啦,海水浴的艳闻轶事啦,什么添了孙子的事啦.十点半时,北海亭里的热闹气氛到达
了顶点.
    就在这时,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人们都向门口望去,屋子里突然静了下来.
    两位西装笔挺,手臂上搭着大衣的表年走了进来.这时,大伙都松了口气,随着轻轻的
叹息声,店里又恢复了刚才的热闹.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娘面带着歉意说.
    就在她拒绝两位青年的时候,一们身穿和服的妇人,深深低着头走了进来,站在两位青
年的中间.
    店里的人们,一下子都屏住了呼吸,耳朵也竖起来了.
    "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穿和服的妇人平静地说.
    听了这话,老板娘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十几年前留在脑海中的母子三人的印象,和眼前
这三人的形象,重叠起来了.
    老板娘指着三位来客,目光和正在柜台里找韭菜的丈夫的目光撞到一处.
"啊!啊......孩子他爹!"
    面对不知所措的老扳娘,青年中的一位开口了.
    "我们就是14年前的大年夜,母子三人共吃一碗阳春面的顾客.那时,就是这一碗阳春
面的鼓励,使我们三人同心合力,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这以后,我们搬到母亲的亲家滋贺县
去了."
    "今年通过了医生的国家考试,现在京都的大医院里当实习生.明年四月,我将到札幌
的综合医院工作.还没有开面馆的弟弟,现在京都的银行里工作.我和弟弟商谈,计划了这
生平的第一次的奢侈的行动.就这样,今天我们母子三人,特意来拜访,想要麻烦你们烧三
碗阳春面."
    边听边点头的老板夫妇,泪珠一串串地掉下来.
    坐在靠近门口桌上的蔬菜店老板,嘴里含着一口面听着,直到这时,才把面咽下去,站
起身来.
    "喂喂!老权娘,你呆站着干什么!这十年的每一个大年夜,你都为等待他们的到来准备
着,这十年后的预约席,不是吗?快!请他们上座,快!"
    被蔬菜店老板用肩一撞,老板娘才清醒过来.
    "欢......欢迎,请,请坐......孩子他爹,二号桌阳春面三碗------"
    "好咧-----阳春面三碗------"可泪流满面的丈夫却应不出声来.
    店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和鼓掌声.
    店外,刚才还在纷纷扬扬飘着的雪,此刻也停了.皑皑白雪映着明净的窗子,那写着"北
海亭"的布帘子,在正月的清风中,摇曳着,飘着......


--

空手把锄头,
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过,
桥流水不流。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9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