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OSHIBA (热得快),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挪威的森林--编者语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Nov  6 13:47:07 2000), 转信

编者语

    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

    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日本畅销书榜首:更
不是
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
    那么,为什么?
    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
的生
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
的年
轻心聱。

    .年轻的迷惑与无奈

    “挪威的森林”本是披头四的歌曲,书中主角直子每听此曲必觉得自己一个孤零零
地迷
失在又寒又冻的森林深处,这正是年轻必经的旁徨、恐惧、摸索、迷惑的表徵。男主角
渡边
多次想拯救在自我迷失中的直子,但有时甚至他也迷失了方向。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一
代,
在都市空间愈狭小与人的疏离愈人的对比中,令他们失去与人接触的欲望,恰是年轻一
代避
免受伤的保护罩。正如《挪威的森林》的渡边,因他怕失望,他不想勉强去交朋友,在
他的
世界中,朋友始终只有那几个。
    .年轻的反叛,大胆与率真
    年青的好处是可原谅的率真、大胆、肆无忌惮地把内心所爱、所要、所憎、所恨的
不扣
修饰宣诸于口。书中大胆的情欲描写并不是一般日木小说中常见的卖弄色情,而是发白
内心
的自然流露,如高山流水,流到洼处,一泻而成瀑布,浑然天成。书中主角身处动荡不
安的
时代,学潮罢课接二连三发生,但他们漠不关心,反而对爱情的追求炽热无比。渡边之
于直
子,明知直子心系死去的木月,偏偏不舍追随左右:阿绿之于渡边,虽知渡边心有所属
,也
求守候身旁。对爱情的希望与失望在书中煎熬□主角,亦在现实生活中煎熬□年轻的一
群。
爱情是发自内心,身不由己,没有时代之分,那管它是不是动荡的年代和应不应该恋爱
。在
九十年代的香港,“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已成老话,现在讨论的已是“学生应怎样谈

爱”,本书肯定的提出:不要滥交,滥交只会□蚀了青春。
    .年轻的奇异的哲思
    书中的人物,身驱动作是随俗的,而心思念头则显得空灵,说话的方式特别,常常
可抽
离出来而成格言,如“只有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思念,才能装进一种称作小说的不
完整
容器里”,“我们一边把死当作微尘般吸入肺里,一边活下去”,“世界处处是驴子
粪”……年青的□思在书中比比皆是。
    .成长的可爱的谬思
    成长的世界充满责任和不愉□。村上春树笔下的主角们都是年轻的|他们不愿意长
大,
认为长人是不可思议的,长大是在完全没有准备下,被死拉硬挤出来的。主角甚至羡慕
已死
的人的永远青春。这是一部年轻的小说,成长历程年轻阶段的热情坦率,直抵人性根蒂
:成
长的苦闷、无奈、恐惧、好奇,令人感动共鸣。正如作者说“有些人会喜欢这部小说,
有些
人不喜欢”,但我们肯定热爱生命、对生命敏感的人一定喜欢:年轻的和曾经不想成长
而已
成长的人不会错过。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