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mily (想去爱琴海),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天黑以后”的善与恶(译 序)(4)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Wed Apr 27 22:55:39 2005), 转信

当然,关于这部小说的主题也有不同的看法,这里略举一二,以备读者参考。2004年
9月19日和11月12日《朝日新闻》分别发表了三浦雅士和香山理佳的评论。前者认为
:“归根结底,主题在于每一个人所怀有的秘密,不能诉诸语言的秘密、不能互相谈
论的秘密。不,秘密本身不是主题。对于怀有不能互相谈论的秘密所带来的悲哀,别
人根本无法消除,所能做的无非悄悄并排坐下而已。此乃村上春树独特的主题、独特
的旋律、独特的哲学。”后者表示的则是另一种观点:“新作《天黑以后》讲的是少
女在一个晚间获得再生的故事。似乎是说如今年轻人的再生和成长已不再发生于同社
会相关的场所,而只能发生于在饮食店那种狭小空间所接触之人的范围内。在这里,
村上大概想通过即物式描写来正面迎击年轻人的莫名其妙和日本社会的莫名其妙。”


  关于本书,最后还需要指出饶有兴味的一点:书中以爱心使姐姐也使自己获得再
生的女主人公玛丽,是个会讲中国话的女孩,她从小上的是“中国人学校”,大学是
在外国语大学学中文,并且即将赴北京留学。在村上二十几年前写的《去中国的小船
》中,“我”坐在港口石阶上,“等待空漠的水平线上迟早会出现的去中国的小船。
我遥想中国都市灿然生辉的屋顶,遥想那绿接天际的草原” 。现在,去中国的小船
终于从水平线出现了,主人公即将朝着中国出发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篇译序中有的观点是在同此书的责任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
沈维藩先生电话交谈中产生的,因此不妨视之为我们共同的观点。另外,日本国际交
流基金的小林康博先生和北京的颜峻先生为我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音乐等方面的疑难
问题提供了热情而极具专业水准的帮助,在此谨一并致以诚挚的谢忱。

  欢迎读者朋友指出我笔下的不当之处或同我交流对这部作品的看法。来信仍请寄
:266071 青岛市香港东路23号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我期待着。

  2004年12月于窥海斋

  时青岛海鸥翔集水天一色


--
    ╭︿---╮               _                        O︵D          
   -╯//   /     读书      //  ○                    (  )   shmily 
     //﹨ー ╭-╮╭-╮ ╭-//  -╮ ╭--╮ ╭-╮       /  \     ╭   
︵  //  ﹨  (/-╯(/ 丿 (/  )  //  // //  (/ │      (_x  )╭─╯   
 ╰╯    ╰ ╰-╯╰-¤ ╰-╯ ╰╯╰╮╰╮╰-│        ╰━╯ o.o   
                                          ╭╯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59.66.170.8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