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oliver (铁皮鼓),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情人4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Apr 14 10:29:12 2000), 转信

BBS水木清华站∶精华区
发信人: may31 (媚山药),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情人4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Jan 26 07:20:17 1999) 
 
我哥哥面前,他只好佯装正经。其实,他依然是我的情人,只不过此时此刻对于我
来说他 
什么身份也不是罢了。他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而我的情欲也必须屈从大哥
的威严 
,是他否定了我的情人。每当我同时看见大哥和情人的时候,我就觉得无法忍受。
在我大 
哥面前,他成了一个不 
可告人的无耻之辈,我们的关系也成了一种应该隐瞒的羞耻。我不能反抗大哥这些
无声的 
命令,要是我的小哥哥,我满可以和他顶撞一番。对于我的情人,我从感情上是无
法克制 
自己的。今天当我一提起这些往事的时候,我就会重新看到大哥在和我的情人一起
吃饭时 
那张虚伪的面孔和他那 
心不在焉的神态,他常常望着别处,若有所思。然而,从他那轻轻咬着牙关的神态
中可以 
看得出来,他正在因为玩弄那种卑鄙的行为而感到烦恼和不安。他总觉得沾我的情
人之光 
上高级馆子馆饱吃一顿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回忆之中,那猎人之夜的情景又历历在
目。耳 
边响起一阵刺耳的警报 
声,一阵儿童的喊叫声。  
在“泉水”舞厅里也一样,谁也没有和他说句话。  
 
大家各要了一杯马爹利。我那两个哥哥一饮而尽,接着又要了第二杯。我和妈妈把
自己的 
酒都让给了他们。这哥俩很快就喝得酩酊大醉,他们不但仍然不和他说话,反倒说
起风凉 
话来。尤其是二哥。他埋怨这个地方太令人愁闷,说这里没有舞女。的确,“泉水
”舞厅 
这个地方除了周末之外 
,平常顾客很少。我和二哥跳起舞来。我也和我的情人跳舞,但是我从来也不和我
大哥跳 
舞,因为我意识到某种危险,有一种令人不安的担心一直在阻挠着我,这种危险在
于他对 
任何人都可能施展这种不吉利的引诱,也在于我们身体的接近。  
 
我们兄妹长得非常相似,尤其是脸部更象得出奇。  
 
那位堤岸的华人正在和我说话,他的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他说:我到底怎么得罪
了他们 
呢?我叫他不必为此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总是这个样子,就连我们一家人之间也是
如此,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一直就是这样过日子。  
 
当我们在他那单间宿舍里相会的时候,我就会向他解释。我对他说,我大哥的这种
粗暴、 
冷淡、盛气凌人的作风都是冲着我们的事而来的。他本能的反应就是杀人,就是毁
坏生活 
,支配生活,蔑视别人,赶走别人,让别人受苦受难。我叫他不必担心害怕,说他
不会冒 
什么风险。因为大哥唯 
一害怕的人就是我,他在我面前自然会出奇的胆怯。  
 
从来就没有说过你好,晚安,新年好。从来也没说过声谢谢。从来就不交谈,从来
就不需 
要交谈。全都呆在那里,默默无言,人远情疏。这是一家铁石心肠的人,僵化透顶
而无任 
何接近可能的人。每天我们都企图伤害对方,甚至互相残杀。我们之间不仅不说一
句话, 
就连相互看一眼也没有 
。即使迎面碰上,彼此也视而不见。谁要是瞟谁一眼,那就意味着怀有好奇之心而
有失身 
份。因此,相互不屑一顾。交谈这个词在我们之间已经不复存在了。我想在这里最
恰当的 
词莫过于“厚颜无耻”和“狂妄自大”。整个集体,无论算不算家庭,对我们来说
都是可 
憎、可耻的。我们全都 
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耻辱。这就是我们兄妹三个共同历史中最根本的因素,因为
我们都 
是这位善良的、被社会所杀害的母亲的孩子。我们站在这个曾经迫使妈妈沦入绝境
地的社 
会的一边。由于人们对我们这位如此和蔼、自信的妈妈的所作所为,使我们憎恨生
活,也 
憎恨我们自己。  
 
妈妈并没有预料到她的失望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说的主要是指那些男
孩子, 
那些儿子们。不过,纵然她已经预见到了,那她能够对她自己的身世保持缄默吗?
能佯装 
她的音容,她的目光和她的母爱吗?不会的,对她来说,她早该自杀,早该解散这
个难以 
相处的家庭。早该让老 
大和那两个兄妹彻底分开。可她并没有这样做。她是如此粗心,她是如此轻率,她
是如此 
不负责任。她向来就是如此。她已经不在人世。我们三个对她的爱超过一般的母子
情。就 
凭这一点,她本来就不应该对我们守口如瓶,隐瞒、撒谎。尽管我们兄妹三个性格
特异, 
可我们对她都有着同样 
的一颗儿女之心。  
 
这段历史是漫长的,它整整持续了七年。开始时我十岁,然后我十二岁。然后我十
三岁。 
然后十四岁、十五岁。然后十六岁、十七岁。  
 
母亲经历了这些年代,整整七年。而最后她的希望终于破灭了,理想终于被抛弃了
,就连 
阻挡海水的雄心壮志也被抛弃了。我们在阳台间的阴凉处望着对面的暹罗山,尽管
烈日当 
空,阳台间里则常暗淡,几乎一片漆黑。  
小哥哥死于1942年12月日本占领时期。1931年,在我通过第二次中学会考之后我就
离开了 
西贡。在这十年当中,他只给我写过一封信。到底是为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他
那封信 
写得很得体,信是重新誊写的,没有错误,书法也很讲究。他在信中告诉我他们都
很好, 
妈妈的学校也搞得很顺 
利。这是一封写满两页纸的长信。我还能认出他小时候的笔迹。他还告诉我他有一
套房子 
,一辆汽车,还告诉我汽车的牌名。他说他又重新打起网球,说他很好,一切都顺
利,还 
说他如何地喜欢我,紧紧地拥抱我。他没有谈到战争,也没有谈到我们的大哥。 
 
 
每当我提起我那两个哥哥的时候,我总是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就象妈妈那样,她
也总是 
这么做的。我说:我那些哥哥,她在外边也这么说:我那些儿子。她总是爱用一些
难听的 
话来形容她那两个儿子的力气如何之大。至于他们的外表长相,她却从不细谈,她
不说老 
大要比老二强壮得多, 
她只是说老大和她那些北方农民兄弟一样强壮。她为她的儿子气壮如牛感到骄傲,
就象她 
往日为她那膀壮腰圆的兄弟感到骄傲一样。和大儿子一样,她也瞧不起那些身体虚
弱的人 
。对于我这位堤岸的情人,她和我哥唱着一个调子。我不想把他们那些言语写出来
,因为 
那些挖苦的话犹如沙漠 
里腐烂的尸体一样叫人恶心。我说:我那些哥,那是因为从前我就是那么说的。只
是到了 
后来我才改了口,因为那时候我的小哥已经长大成人,并且也成了一个受虐待的人
。  
 
在我们这个家里,不仅从来不过任何节日,从来没有见过一棵圣诞树,没有一条绣
花的手 
绢,也没有摆过一束花;甚至连一个入土的祖宗也没有,既没有一座坟墓,也没有
任何一 
个值得怀念的人。唯独只有她自己。大哥后来成为杀人犯。小哥哥则就死在空虚大
哥的手 
里。而我却远走高飞, 
总算逃脱出来。直到她死的时候,只有大哥跟着她。在那个时候,妈妈因为我那个
堤岸的 
形象——我的情人而暴跳如雷。她对在堤岸发生的一切毫无所知。但是,我看出她
在窥探 
我,我知道她早已有所怀疑。她了解她的女儿,她发现不久以来这个孩子神态异常
,看来 
似乎变得有点持重,引 
入注目,说起话来也比往常更加慢条斯理,过去她对什么都感到好奇,而如今却变
成一副 
心不在焉的模样,连眼神也都变了。她已经成了她母亲不幸的旁观者,仿佛她正在
步母亲 
的的后尘。这一切给妈妈的生活带来了突然的不安,因为她的女儿正冒着最大的危
险,她 
将永远嫁不出去,永远 
无法在社会中立足,面对着这个社会,她将一无所有,毫无希望,孤单寂寞。妈妈
大喊大 
叫地向我扑过来,她把我关在房间里,用拳头捶我,打我耳光,剥光我的衣服,凑
近来闻 
我的身子,闻我的内衣,她说她发现我身上有那个中国人的香水味,她还迫近我,
看我的 
内衣裤上是否有可疑的 
污迹。然后她便大声嚎叫,好叫全城都能听到她的声音,说什么她的女儿是个婊子
,她将 
把她赶出家门,说她恨不得看我立即暴死,还说再也没有谁会要我,说我臭不要脸
,连狗 
也不如。她一边哭,一边说养这么个女儿有什么用,还不如趁早把她赶出家门,名
得弄脏 
这块地方。  
 
我大哥正呆在关着我的这间屋子的墙后。  
 
大哥在那里替妈妈帮腔,他对她说这个孩子该打。他的声音低沉、亲切、温柔,他
对她说 
无论如何必须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能让这个丫头误入歧途,不能让妈妈灰心失望。
妈妈使 
尽全身力气抽打着我。二哥嚷着叫妈妈别管我。二哥跑到花园里去,他躲起来,他
害怕我 
会被打死,他害怕,他 
总是害怕这个陌生人——我们的大哥。小哥的害怕使妈妈平息了怒气。她为她生活
中的灾 
祸和她那有失体面的女儿面哭泣。我也和她一道哭起来。我发誓在我生活中没有发
生过任 
何事情,就连一个亲吻也没有过。我说:你想我怎么能够和一个中国人,怎么会和
一个长 
得又丑、又娇弱的中国 
人干出这种事?我知道大哥正靠在门外,他在那里听着,她知道妈妈在干什么,他
知道妹 
妹正光着身子挨打,他希望妈妈能继续打下去,直到打出毛病。妈妈并不知道大哥
这一阴 
险、毒辣的用心。  
 
那时我们都还很小。大哥和小哥哥往往无缘无故地厮打起来,经常是哥哥对弟弟说
了一句 
:滚开,别在这里碍事!说着就动手打起来。他们只顾互相厮打,谁也不吭一声,
只听见 
他们喘气、喊疼、还有那拳头的闷响声。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妈妈总是用一种大喊
大叫的 
歌剧般的嗓门来给这战 
斗的场面伴奏。  
 
他们都一样善动肝火,而这种肝火也只有在兄弟之间、姐妹之间或父母之间才能看
到。大 
哥不在家里家外随心所欲、作恶欺人就感到难受。而小哥哥则因为目睹大哥这种恐
怖行径 
无能为力而苦恼。  
 
当他们互相厮的时候,我们既担心小哥会被打死,同样也担心大哥会被杀掉。妈妈
常说, 
他们在一起总是打架,从来也没有一起玩过,从来也不在一起聊聊天。他们唯一共
同之处 
,就是他们有同一个妈妈,尤其是有同一个妹妹,不过那也只是血统相同而已。 
 
 
我想妈妈也只有在提起大哥时才说:我的孩子。有时候她也这样叫他。而对其他两
个孩子 
,她总说:那两个最小的。  
 
家里的这些事,我们在外面什么也不说,我们首先学会对我们生活中最要紧的事—
—贫穷 
——保持缄默。还有,对其他的一切也一样保持缄默。那些最初的秘密,这个词显
得有点 
言过其实,那就是我们兄妹的情人,我们那些在村外的幽会,最初是在西贡的街头
,后来 
在客轮上、火车上,尔 
后则无处不去。  
 
傍晚时分,尤其是在旱季,妈妈突然心血来潮,她叫人把屋子上上下下彻底洗刷一
遍,她 
说这是为了干净,为了凉爽。我们的房子就建在土堤上,和园子隔开,使它免遭毒
蛇、蝎 
子、红蚂蚁、湄公河的水患以及季风带来的水患的袭击。由于房子地势较高,所以
大扫除 
时可以用大桶水、大桶 
水地冲洗,可以让它象园子一样全都泡在水里。水顺着台阶往下流,流进了院子、
灌进了 
厨房。那些小男仆特别高兴,我们和他们在一起嬉戏,大家互相泼水,然后我们用
马赛的 
肥皂洗刷地面。大家都光着脚丫,妈妈也光着脚丫。妈妈笑啦。这个时候我们怎么
闹她都 
不会反对。整座房子香 
气扑鼻,它有一股被暴雨冲刷过的湿泥土所散发的那种清香气味,这股泥土的气味
一旦和 
马赛肥皂的气味,和纯洁、正派的气味,和那衬衣的味道、洁白的味道、母亲的味
道,和 
母亲那纯朴、宽宏的味道掺杂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香味。
水一直 
流到小道上。男仆的家 
属都来了,连他们的客人也来了,邻居白人的孩子也来了。看着满屋子家具横七竖
八、杂 
乱无章,妈妈非常高兴。有时妈妈会格外高兴,每当她忘掉苦恼的时刻,每当她清
洗屋子 
的时候,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妈妈走进客厅,弹起钢琴,她只会弹那首早先在
师范学 
校学过的、如今还背得 
出来的曲子。她唱着歌。有时甚至边弹边唱。她站起来,一面唱、一面跳。房子突
然象一 
个池塘,一块河边的田地,一片水滩,一个沙滩。而我们才感到高兴。  
 
正是那两个最小的孩子——小妹妹和小哥哥——首先乐极生悲,想起不愉快的往事
,于是 
立即收起笑容,向那暮色苍茫的园子中走去。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当我们用清水洗房的时候,大哥并没有在永隆,当时
他住在 
我们在法国的保护人——洛特-加龙省的一位乡村神甫家里。  
 
大哥偶然也有笑的时候,可他从没有象我们一样笑得那么欢。我把什么都忘记啦,
我忘了 
谈起这个,我和小哥哥都是爱笑的孩子,我们常常笑得喘不过气来。  
 
战争和童年给我留下了同样灰色的记忆。我把战争时期和大哥在家里的统治混淆在
一起。 
这也许是因为小哥哥就死在烽火连天的时刻:他的心脏,就象我上面所说过的已经
停止跳 
动。我相信,在战争期间,哥哥一直没再见过弟弟。对他来说,弟弟的死活再也没
有了解 
的必要。我觉得这场战 
争就象他本人一样,四处漫延,无孔不入。偷窃、毒害,无处不在,一切都和它搀
和、搅 
混在一起,它存在于躯体中,存在于心灵里,醒时可见,梦里萦绕,就在那块令人
爱慕的 
领土上,它时时刻刻无不为热衷于侵占孩子、弱者以及被征服的人民躯干而苦恼,
这一切 
全都是因为邪恶就在那 
里,在家家户户之中,残害生灵。  
 
我们又回到他那单身的住处。我们相亲相爱,难分难舍。  
 
我有时并不回寄宿学校,而在他身边过夜。我不大愿意躺在他那热扑扑的怀里睡觉
,只是 
和他同屋就寝、同床入梦。有时我也逃学。夜里,我们上城里的馆子吃饭。他给我
洗澡、 
给我化妆、给我穿衣服,他喜欢我。我是他生活中最喜爱的女人。他总是害怕我另
有外遇 
而整天担心受怕。而我 
对这种事情从来就不在乎。也无惧怕。他之所以担心吊胆,还因为他意识到,我不
仅是一 
个白人姑娘,而且我年纪太轻,万一泄露天机,那他将锒铛入狱。我是守口如瓶,
并打算 
继续向妈妈、专项是大哥撒谎。我嘲笑他胆小如鼠。我对他说我们家穷得很,妈妈
根本就 
打不起官司,再说过去 
她也打过不小官司,可全都一败涂地。无论是为了那本土地册,还是抗议行政当局
或地方 
总督,甚至反对现行法律,她无不一一以失败告终,她不懂得吸取教训,叫她心平
气各地 
等待、再等待,她办不到,她大声疾呼,那也不过是白费唇舌,枉费心机。对我们
的事, 
她也将会如此而已,全 
然不必担心害怕。  
 
玛丽-克洛德.卡彭特是一个美国人,我好象记得她是从波士顿来的。她那双灰蓝色
的眼睛 
十分明亮,总是那样炯炯有神。那是1943年的事。玛丽-克洛德.卡彭特是一个红颜
刚谢的 
金发女郎,长相相当俊俏,她常常露出一丝转瞬即逝的微笑。我突然想起她说话时
那种和 
她寻细尖嗓子不大协调 
的低沉的声音。她也已经四十五岁了。她住在十六区,就是在阿尔木桥附近。她的
寓所就 
在塞纳河岸边一幢楼房的最高一层。我们常常到她家里吃饭;冬天吃晚餐,夏天吃
午餐。 
饭菜都是从巴黎一流的馆子订来的。菜色总是相当体面不过份量不算多,只是勉强
够吃。 
我们向来只能在她家里 
才能见到她,从没有在外面见过。有时候,她家里也来一个马拉尔梅式的诗人,可
经常也 
有一两个,甚至三个文人,不过他们往往只来一次就再也不见露面了。我一直弄不
清楚她 
是从什么地方邀请来这班人,在什么地方认识他们的也搞不明白到底她为什么要邀
请他们 
来。这班文人,我从来 
也没有听说过一个,既没有读过,也没有听别人说过他们的作品。用饭的时间并不
长。大 
家谈了许多关于战争的事,那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事,时间是1942年终末,玛丽-
克洛德. 
卡彭特听得多,打听的也多,就是很少说话。竟然有这么多的事她都不知道,她常
常为此 
感到惊奇,她笑了。一 
吃完饭,她就起身告辞,因为据她说,她还有事要做。她从来也不说到底她在忙什
么。每 
当我们人数较我的时候,在她走了以后,我们继续在那里呆上一两个钟头。她常对
我们说 
:你们想呆多久就呆多久。在她不在的时候,谁也不议论她。其实我想谁也广议论
不了她 
。因为实际上谁也不了 
解她。我告辞回家,心里总有种似乎白天做了场噩梦的滋味,好象是在陌生人家里
呆了几 
个钟头,那些客人也都如此,彼此都不认识,似乎都在那里消磨时间,得过且过,
没有任 
何人情或其他方面的动机。到了那里就象穿越了第三国国界,又好象是乘火车旅行
,或者 
是在医院的候诊室里, 
在旅馆或在机场。夏天的时候,我们就在那向着塞纳河的宽阔的平台上进午餐,并
且在占 
满整个屋顶的花园里喝咖啡。那里还有一个游泳池,可谁也没下去游泳。大家举目
眺望巴 
黎,那空荡荡的大街,还有河流和小巷。在那些行人稀少的街巷里,卡特莱兰花绽
开着绚 
丽的花朵。我常常看着 
这位玛丽-克洛德.卡彭特,几乎是随时都盯着她,弄得她有点不好意思,但我却无
法移开 
视线。我之所以盯着她,目的是想看到这位玛丽-克洛德.卡彭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人,为 
什么她总在这里而不去别处?为什么她要从如此遥远的波士顿来到这里?为什么她
是如此 
富有?为什么人们对她 
竟然一无所知,丝毫不了解她的任何底细?为什么她总要似乎是迫于无奈地接待这
些客人 
?为什么在她那深邃的眼睛里有某种死亡的微粒?为什么玛丽-克洛德.卡彭特所有
的裙子 
都似乎缺少一点令人说不出来的东西,使得这些裙子仿佛不完全是她自己的,仿佛
要是这 
些裙子穿在别人身上也 
会有同样的效果。这些裙子颜色都不鲜艳,端庄正统,非常浅淡,甚至是白色的,
好象严 
冬里穿起雪白的夏装一样。  
 
还有一位名叫贝蒂.费尔南代兹的。每当女人的形象在记忆中回荡的时候,男人的
形象永 
远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挤进来。贝蒂.费尔南代兹也是一个外国女人。一提起她的
名字, 
她就仿佛展现在你的眼前,你看,她正漫步在巴黎街头,她是个近视眼,看东西总
要凑得 
很近很近。她常常眯起双 
眼,以便看得更清楚,当她向你问好的时候,手总是轻轻一握,你好!身体好吗?
如此而 
已。现在她早已去世了。也许已经有三十个年头了。我还记得她那潇洒文雅的风度
,现在 
想把她的风度忘掉已经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东西能损坏她那完美的形象,不管在
任何情 
况下,在任何年代里, 
无论是寒冷还是饥饿,无论是德国的失败还是那罪孽的彻底暴露,这一切都将永远
无损于 
她。她永远凌驾于历史之上而出现在巴黎街头,尽管这段历史是可怕的。她的双眼
炯炯有 
神。她穿着一身玫瑰色的旧裙子,头上戴着一顶沾满尘土的遮阳帽,步行在阳光下
的马路 
上。她身村颀长,苗条 
,仿佛是一幅中国的水墨画,又象是一尊雕刻出来的艺术品。街上行人都不禁驻足
观看, 
都为这位低头前行的异国女郎的美丽姿容感到惊讶。真是一位绝代佳人。人们从来
也不知 
道她是从哪里来的。大家只是估计她来自外乡,来自异邦。她很漂亮,她的美貌正
缘于这 
种异乡人的情调。她的 
穿着尽是一些欧洲古老的服饰,要是说句挖苦的话,她的服饰都是出自过了时的老
裁缝之 
手,都是一些老窗帘、旧里布、老布片,或者说是破旧的高档服饰,古老的仿狐皮
、老貂 
皮。她似乎没有一件合体的衣服,所有的服饰对她来说都是显得过大,而这又恰恰
是她的 
美貌之所在。她生来就 
是这么一个人,似乎任何东西一经与她的思想重合,或与她的身体接触,就会骤然
光彩夺 
目,经久不败。  
 
贝蒂.费尔南代兹不但接待客人,而且也有她的“接待日”。有时我也去赴约。有
一次, 
我在里还见到了德里厄.拉罗歇尔,此人明显患了傲慢症,他沉默寡言,为了不显
得屈尊 
受请,他用假嗓子、用一种类似翻译的语言说话,吞吞吐吐、极不自然。可能当时
还有布 
拉齐亚克,不过我已经记 
不清了,真是后悔莫及。萨特是从来不上那个地方去的。当时还有许多蒙帕纳斯的
诗人, 
可惜我也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一点也回忆不起来了。当时没有德国人。我们不谈论
政治, 
只谈论文学。拉蒙.费尔南代兹高谈阔论巴尔扎克。我们常可以听他说个通宵达旦
。他对 
巴尔扎克真正伟大之处 
谈不出半点,几乎忘得精光,而所谈的实际上也是十有九虚。他并没有提供多少有
关巴尔 
扎克的情况,只是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谈论巴尔扎克就象谈论他自己的的经历一样
,据传 
他本人曾一度试图成为巴尔扎克其人。拉蒙.费尔南代兹具有崇高的谦恭精神,甚
至在他 
的学问中也充满着这种 
精神。当他在利用他的知识的时候,他便带着这种固有的坦白态度,从不立足于自
我表现 
。他是一个诚恳的人,如果您有幸能在街上或在咖啡馆里碰见他,确实是一件高兴
的事。 
他同样也会很高兴见到您,并且说真的,他的确乐于向您致意。你的身体好吗?这
句话是 
按英语的句式说出来的 
,句子中间没有逗号,并且带着一阵笑声。须知这笑里藏刀,不怀好意。对这么一
场赤裸 
裸的侵略战争,以及由此而来的不可逃脱的灾难,“抵抗运动”、“法德合作”,
还有挨 
饿、受冻、迫害与耻辱等等,能付之一笑了事么?  
 
她,贝蒂.费尔南代兹,她也只会谈论人,谈论那些她在街上看见的,或者是她所
认识的 
人,谈论他们的身体健康如何。谈论商店货柜里还剩下什么可以卖的东西,还有什
么增加 
牛奶和鱼类的配给供应,缓和供应短缺以及解决人们挨冻受饿的措施等等。对生活
她向来 
了解得细致入微,在这 
方面她一贯表示对人的友好和关怀,既真挚,又温情。费尔南代兹一家人都是“合
作者” 
。贝蒂.费尔南代兹曾经看着德国占领下那些空无一人的街道,看着巴黎,看着广
场上那 
些芬芳吐艳的卡特莱兰花。她和另外一个女人玛丽-克洛德.卡彭特一模一样。她们
都有“ 
接待日”。  
 
他用他那辆豪华的黑色轿车把她送回寄宿学校去。为了背人耳目,他把车停在离校
门梢远 
的地方。此时已是茫茫夜色。她一走下车就跑了起来,连回个头也没有。一走进大
门,她 
就看到宽阔的操场上仍然灯火辉煌。当她刚在走廊露面的时候,她就发现她正在那
里等着 
她,她已经显得非常不 
安,笔直地站在那里,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她问她:你上哪儿去了?她说:我没有
回来睡 
觉。她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而埃莱娜.拉戈内尔也没有追问下去。她摘下那顶玫瑰
色的帽 
子,然后把辫子松开,打算上床睡觉。今天你连学校也没去吧?是没有去。埃莱娜
说他们 
已经给我们学校来过电 
话,所以她才知道她逃学了,还叫她必须找总学监去。有许多姑娘呆在操场上黑暗
的角落 
里,她们全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树上挂着一些特大灯泡。有些教室仍然是灯火通明
。有的 
学生还在学习,有的则呆在教室里聊天,打扑克牌,或者唱歌。学校没有给学生规
定睡觉 
的时间,因为白天实在 
太热,所以夜里就随便一些,学生们和那些年轻的女舍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在
这所国 
立寄宿学校里,我们俩是唯一的白人姑娘。这里有不少混血儿,其中大多数都是被
她们的 
父亲所抛弃的,这些父亲都是一些士兵、水手,或者是海关、村镇、公共工程等部
门的小 
职员。他们多半是来自 
公共救济机构。这里还有几个“四分之一混血姑娘”。根据埃莱娜.拉戈尔内的猜
想,法 
国政府将把这些姑娘培养成为医院护士,或者孤儿院、麻风病院、精神病院的女监
护。埃 
莱娜.拉戈内尔还认为有些姑娘将被送到霍乱和鼠疫患者的检疫站去工作。这就是
埃莱娜. 
拉戈内尔所相信的,所 
以她哭起来,因为这些工作没有一个是她愿意干的,她常常说她无论如何要从这所
寄宿学 
校逃出去。我去见那位值班女舍监,她也是一个年轻的混血女人。她很注意埃莱娜
和我的 
行动,她说:您没有上中学去上课,昨天夜里也没有回这里来睡觉,我们只好通知
您的母 
亲。我对她说我没有别 
的办法,但是从今天起,我将尽量每天回到寄宿学校睡觉,我还说这件事没有必要
跟我母 
亲说。年轻的女舍监看着我,微笑地看着我。  
 
后来我又重新开始原先那种生活。事先我也给妈妈打过招呼,她特意来到寄宿学校
找女校 
长,请求她晚上让我自由活动,不要硬性规定我归校的时间,同时也要求她不必强
求我参 
加寄宿生的假日散步。她说;我这个孩子自由惯了,如果不给她自由,她就会跑掉
,就连 
我这个当妈妈的对她也 
毫无办法,我要是想留住她,那我就得让她自由。女校长接受了这个要求,因为我
是白人 
,再说为了寄宿学校的名誉,也有必要在这班混血儿当中掺杂几个白人。妈妈还说
,尽管 
我如此自由散漫,我在中学里的功课仍然很不错,而且她那两个儿子糟糕得很,已
经使她 
伤心透了,所以,这小 
姑娘的学习好歹事关重要,她是她身边唯一的希望。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6.111.167.46]
 

BBS水木清华站∶精华区
--


        哦,痛苦谁都能克服,除了正在痛苦的人。
                                                ——Shakespeare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