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EN (许多), 信区: Fiction
标  题: 军备竞赛2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Jan  2 22:01:01 2000), 转信

发信人: springgirl (星子), 信区: SF
标  题: 军备竞赛(2)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 (Tue Jun 29 12:44:01 1999), 转信

(二)
  一年后,五角大楼宣布,真正的星球大战计划已经初步完成。进
行实验的那一天,十艘美军核潜艇从世界不同海域向美国本土同时发
射靶导弹。在重返大气层之前,这些靶弹统统被拦截装置击毁。上过
一次当的各国科学家用最挑剔的方法反复检测,始终找不到破绽。
  Game小组的成员在劳碌了一年之后,悠闲地围坐在一起,看电视
新闻。画面上,美国总统狼狈地应付着记者们的提问。大家的提问只
有一个中心:这次是真的吗?
  "什么创意,"克鲁格不屑地说:"根本就是创意枯竭的表现。"几
个月默默无闻的时间过去了,俄国方面突然抛出了举世震惊的重磅炸
弹。俄军方发言人宣称,地震武器已经开发成功。在事先向全世界发
布的时间内,北极圈内的新西伯利亚群岛发生了里氏六级地震,地点
和震级与事公布的完全一样。震波迅速地从西方国家的地震局,传到
其民众中间,引起轩然大波。
  "下一步我们将提高地震武器的精度。"俄军方发言人在另一次记
者招待会上添油加醋地说:"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将曼哈顿沉入海底,
而保留纽约市的其它街区。"如果俄国人真的作到了控制地震,那么
星球大战中的"天网"即使是真的,也将毫无价值。美国公众混杂着惊
恐与愤怒的声音充斥了各种媒体。在这场漩涡中,Game小组的成员一
直保持着冷静。
  "看上去满象真的。"黄皮肤的组员一边说一边搔着头皮。
  "可我怎么也不能相信。这需要控制巨大数量级的能量,即使他
们能够把它在图纸上画出来,他们的国力也提供不了必要的支持。"
黑人组员说。
  "别小看了俄国人,"黄种人组员反驳道:"俄国人向来有一种才
能,可以把一些粗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达到精细的效果。""或许是
这样。"克鲁格觉得自己抓到了事情的本质。"他们并未掌握什么地震
武器,但他们掌握了地震预报技术。虽然这也属于尖端性质的突破,
但预报地震和制造地震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不管是真是假,Game小
组必须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应战。又过了几个月,克鲁格出现在电视画
面上,尽管他中年谢顶,组员们还是公认他为小组中最上镜人士。只
见他坐在镜头前面的一块大石上,膝上横陈一个笔记本电脑。远景是
平原上空翻滚的乌云。只见克鲁格敲打了一阵键盘然后潇洒地一拍回
车键。云端里立刻伸下一条光剑,直劈大地。
  "掌握大自然的力量并不困难。"克鲁格象节目主持人那样从容:"
刚才那一道闪电可以轻易地击碎一只航空母舰,并且对手无法防御。"
过了几个月,俄国人迅速跟进,推出了他们的拳头产品。一个"节目
主持人"站在冰山上临时挖出的一个平台上,远处,强击机正在轰炸
这座一公里方圆的冰山的另一端。
  "这是世界上最便宜,最有效的海上舰只。"俄国人作着推销商式
的手势。"你们可以看到,任何常规武器对这座人工驱动的冰山都毫
无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在更大的冰山上将上发动机,这样即使小型战
术核武器都对它不产生作用,冰山内部的强力压缩机可以用海水补充
冰甲。如果战端开启,这样的冰山战舰将会撞碎敌人的军港,就象撞
碎一堆积木一样。"间歇越来越短,Game小组迅速作出反击。一排滔
天巨浪滚过之后,克鲁格告诉大家,他们开发出更为有效的地震武器,
可以用三百英尺高的海浪摧毁敌人的沿海城市。
  再过几个月,俄国人在电视上通过复杂的计算机模拟,向全世界
展示他们刚刚开发的一种新技术。利用这种技术,他们可以有效地洞
穿敌国上空的臭氧层,使敌国变成无法居住之地。
  兵来将挡,Game小组又向公众推出了更为恐怖的武器,他们宣称,
这种未定名的武器将会象太阳一样落在敌方的国土上。所有的技术细
节问题都已解决,但美国并不想立刻把它变成现实,因为这种武器使
用时稍有不慎,将会干扰地球自转。  
  这次玩笑开得过大,引发轩然大波。抗议浪潮此起彼伏。人们纷
纷质问军方人员,如何在一个自转紊乱的地球上生活下去?
  于是,Game小组不得不收捡雄心,重新在一些公众心理承受能力
之内的项目上打主意。不久,他们宣布,他们搞清了"弹震症"的全部
机理,并可以人工诱发这种心理恐惧症,使敌军迅速失去战斗力。进
行"高效而人道的战争"。俄国人则用亚次声武器来回应。据说这种武
器一旦开启,方圆一百平方公里的敌军将会立时昏迷。美国军方又宣
布,他们可以用纯物理手段使敌国居民全体绝育,但他们保留着使敌
国居民恢复生育能力的技术,等待敌方在降书上签字……
--
I believe i can fly
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


--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