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uh (jj), 信区: fiction
标 题: 5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an 15 22:08:43 2000), 转信
“你把我说成甚麽人?恩格斯说,能够第二次感受的感情不是爱情。”“这句话挺深刻
的。”小林心想,是恩格斯深刻还是我深刻,怎么编出来的?
“那个DEALOR甚麽时候来?”筠问。“他说今天下午一定会来。84年的TOY
OTA TERCEL,九万MILE,1700块。我觉得挺值。如果车好我打算买
下来。”
“上次那辆HONDA不是挺好?”“我喜欢TOYOTA。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
有丰田车。”“我还是觉得那辆HONDA不错。”
小林心里说,谁不知道那辆HONDA好,多花四百块钱,哪借去?DEALOR名叫
STRAUSS。一个有着将军肚,满面红光的老人。一进
门就问:“你们是中国人吗?”小林说是。“我和中国人打过仗。”小林和筠云一时不
知说甚麽好。STRAUSS接着说:“那都过去了。我讨厌战争。
任何战争都是不必要的。美国和中国打完仗还要建交,我和中国人打完仗还要卖你们车
。何必打?”STRAUSS的话引起小林的兴趣,问他:“你在哪和中国人打仗?”
ST
RAUSS说了一个朝鲜半岛的地名,让小林倒吸了一口冷气。四十年前在那个地方打
过一场因残酷著名的战役。那个战役确立了以後南北朝
鲜的分界线。一天夜里,一个志愿军的指导员接到命令,带领全连人马出发。没过几个
小时,就和美国人交上了手。一番激战,指导员的大腿挨了一枪。更
糟的是他们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不知道自己在甚麽地方。好在还认识北,一帮兄弟提
心吊胆闷头朝北走,生怕走进美国鬼子的防区。一天后,他们幸运地逃出来。
那个被背回来奄奄一息的指导员,就是小林的父亲。他在医院里遇到一个年轻护士,后
来成了小林的母亲。对小林来说,朝鲜战争最伟大的成果不是板门店协议,而是他自己
。
如果不是后来在一所军校里研究战术史,小林的父亲也许一辈子也不知道为甚麽在那个
漆黑的夜里糊里糊涂就挨了一枪。那天的行动军事术语叫穿插。大学
四年级时,小林回坐落在山沟里的军校过暑假。一天父亲曾展开一张军用地图,详细向
他讲解那场战役的前后经过。那时小林刚考完TOEFL,GRE,
对在父亲大腿里留下一颗子弹的战争丝毫不感兴趣。他那时正背着父亲研究美国地图,
而不是朝鲜地图,发一封申请信,就在学校所在的地方用红笔做个记
号。小林不知道到父亲曾经与之浴血奋战的国家留学的念头会激起父亲甚麽样的感情,
从一开始联系他就小心翼翼地对父亲隐瞒着,找朋友借了一屁股债也
没敢向父亲要一分钱。直到办下护照他才从北京给家里打了个长途,说他准备去美国。
买下机票还有四天的时间,他回了一趟家。家里其它人都喜气洋洋,
而父亲则没有一点表示。在家里呆了两天,小林要回北京赶飞机。临走父亲给他一张当
年在朝鲜战场的照片,一个头发长长的年轻人站在一颗齐肩高地美制
炸弹旁无忧无虑地笑。照片后用钢笔潦草写了一个日期:1952。12。3。那一年
父亲26,比小林现在还小一岁。小林把照片和I-20夹在一起来到美国。
--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