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ou (我轻轻的走), 信区: fiction
标 题: 谈谈星河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Nov 25 13:42:07 2000), 转信
无疑,星河是中国科幻“新生代”中目前最成功的作家。
他的作品受阿西莫夫影响很大,语言风格则推崇和偏向王朔。
我在阅读时明显感到的就是轻松,完全的轻松,可以很顺畅地
读下去。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情节。
当然,星河的优点不仅仅是从文字上读起来舒服。他构造
情节的能力(至少在“新生代”中)是绝对一流的,读者可以
很快进入他的故事中。他一直在努力用故事而不是直白来阐述
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因此,他的作品经常能在不经意中突然地
打动读者,从而显露作者的本意。对于所谓“煽情”的技巧,
星河使用起来驾轻就熟。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漠然,什么时候该
激动。
这些因素使他获得了大量读者。
但是——
如果我把他前后期的作品做一个比较,还是更喜欢他前期
的作品。在那些虽然文笔不是很成熟、充满傻乎乎的悲剧英雄
主义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激情和鲜活的朝气。无论是《命殒
天涯》中自认高贵的外星人拯救者,还是《握别在左拳还原之
前》中自认有人情味的地球人拯救者,我能在他们身上看到人
类最可宝贵的东西——感情,张扬放肆的感情。这种感情使读
者立刻倾向于主人公,并愿意同他一起出生入死。然而,在星
河的近期作品中,我看不到这种能使人激动的因素。我所能找
到的,是无奈、个人价值的丧失、被压抑的激情。
星河一贯反对虚假夸张的英雄主义,认为小说应该反映社
会的真实性质。因此,他从英雄主义到“伪反英雄主义”到现
在纯粹的反英雄主义,可以说前进了不少。但他在前进的同时,
可能也失去了原来颇为吸引人的特性:在轻松的氛围中凸现激
情。可以说,他原来的主人公是玩世不恭的性情中人,后来则
变成了麻木的虚无主义者。这些虚无主义者在最后的悲剧到来
时,也会有企图爆发的激情,但无一例外地都被外力或自我的
力量压下去。即使“我”在痛苦,在流泪,但读者却很难对主
人公产生同情感,而是受整个故事氛围影响,茫然地接受一切。
这样读过之后,读者会感到无言,感到淡漠。
我不相信这是星河希望达到的效果。
另外就是星河近期最热衷的题材:电脑网络与虚拟现实。
首先可以说,我对于他能创作出如此多的情节丰富的作品感到
惊讶和敬佩。但同时,问题也相当明显。故事结构单一,元素
贫乏。无外乎游戏或网络黑客,无外乎出现了一个不该出现的
现象或人,无外乎大学校园和舞会和女朋友……这些因素在
《决斗在网络》中都出现过,并在随后的作品中一再重复。
对于电脑网络题材,我想对星河提出一些建议:你应该真
正地去接触网络,进入网络中遨游。你可以在网络题材上写一
些精彩的小说,但如果还保持目前对网络的了解程度,再写下
去,结果……实际上,已经有人提出这样的看法:“星河对网
络好像懂的也不多,至多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外行而已。” 这
个意见已经很严厉了。
网络是个很有发展余地的领域,但作为一个作者,我们必
须深入其中,摸清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们不必成为一
个黑客,也可以写黑客小说;不必当“天神”,也可以写MUD
小说。但我们一定要了解它,要成为一个“网虫”。网络题材
不仅仅是反映现实与虚幻的差别,而可以有很多方面。我现在
不知道是什么,但如果我们仔细地去体会,是会发现的。
人物的单一化也是个问题。在星河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似
乎都带有作者自身的投影。主人公不用说了,连任何一个开口
说话的人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语言机敏,思维活跃。实
际生活中并非全是这种人。即使在王朔的作品中,人物也是多
种多样的,并非一概心态轻松、自我中心。读者在看了几个同
样性格的人物表演后,产生程度不同的烦躁是必然的。另外,
人物主要为学生或带有学生思维的人,也会使人感到有雷同之
感。星河在构造人物时的自我替代意识似乎过于强烈,以致几
乎所有的主人公都是他本人的投射。
--
这一抬手,一飘身,看似平平无奇,确是一掌挡尽天下诸般攻招,一退闪去世间任
何追袭,
守势之严密飘逸,直可说至矣尽矣,篾以加矣。……
岂知那老僧轻轻一掌拍落,波的一声响,正好击中慕容博脑门正中的“百会穴”上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