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ou (我轻轻的走), 信区: fiction
标  题: 时光之矢仅具单向吗?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Nov 25 13:43:41 2000), 转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之河冷酷而又执着地呈单向性
地向前流逝。
    “长生不老固然是一个神话,但这一神话却是长生不老
的。”对永生的向往体现出人类对时间的不屈挑战。
    然而,除了永生的愿望之外,人们对时间的另一种挑战可
谓更为大胆,那就是在时间之河中无拘无束地肆意航行。这一
令人惊叹的奇思构想,是由英国科幻先驱H·G·威尔斯于整
整100年前的科幻萌芽时期在其科幻名著《时间机器》中率先提
出的。
    《时间机器》记述了一位科学家研制出一台可以在时间中
自由“移动”的时间机器,并利用它前往未来社会的故事。
    主人公所到达的时代已是公元802701年,那时整个地球表
面已变成了一个大花园,到处都是美丽的鲜花和豪华的宫殿。
经过千万年的进化,被称为“埃洛依”的人类的身体已变得娇
小柔弱。他们从不劳动,终日只知吃喝、游戏和恋爱,水果和
衣物应有尽有,过分的安逸使他们在智力和体力上都严重地退
化萎缩,只相当于现代的五岁孩童。
    然而这并非人类的全部,还有一种被称为“莫洛克”的人
类生活在地下。他们长着灰红色的大眼,围拢在地下的大机器
旁辛勤劳作,为“埃洛依”们舒适的生活制造着一切。由于长
年居住在黑暗的地下,他们怕光怕火,只在夜间才爬上地表寻
找他们的食物——“埃洛依”!
    原来,“埃洛依”一度是上层世界得天独厚的贵族,而“莫
洛克”则是他们的奴仆。然而这早已成为过去,“埃洛依”如今
已退化成美丽而无用的废物,“莫洛克”之所以豢养他们只是为
了将其充作食物!
    主人公在那里爱上了一个“埃洛依”,并为了保护她和得知
真相与“莫洛克”进行了数次较量。但主人公终究没能保住女
友那娇弱的生命,也无力改变这一可怕的社会现实,不得不沮
丧地返回现代。
    这部发表于1895年的处女作使威尔斯在科幻领域崭露头
角。很明显,作者通过对恐怖场景和错综复杂情节的渲染和描
写,深刻地揭露了上层社会腐朽寄生的生活方式以及底层劳动
人民的悲惨境遇,使读者深感震撼,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正义感
和同情心。当然基于作者自身的局限,也使作品中的未来充满
了阴郁和灰暗,让读者目睹了一幅资本主义制度绵延到八十万
年后人类自相残杀的血淋淋的图景,表现出小资产阶级的苦闷
和彷徨。
    《时间机器》首次开创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时间旅行”
的题材,也几乎可以说是最好的时间前瞻作品。不过有关时代
错位的作品这并不是第一部,早在1889年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
温便发表了一篇题为《亚瑟王朝的康涅狄格美国佬》的小说,
这是一部时间回溯作品。
    故事开始于19世纪的美国,一个生于康涅狄格的美国人在
一次昏迷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置身于6世纪的英国亚瑟王朝。
他不幸被头戴钢盔身披铠甲的中世纪骑士抓住,并在法庭上被
判死刑。执惺奔涠ㄓ?28年6月21日正午,而主人公记起这天
偏巧有日食,于是便向执法官当场演示了他“毁灭太阳”的魔
法。结果他不但没被处死,而且还升任朝中重臣,原来的王宫
魔法师也因此失业。
    主人公利用这一地位,在6世纪的英国搞起了产业革命。 建
工厂,办学校,造轮船,修铁路,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科技水平。
然而不久亚瑟王战死,教会执掌政权,开始纠集武装力量想消
灭以主人公为首的科学技术派,但终因不敌精良武器而败北。
    战斗结束后主人公雇佣了一名厨师,不想他正是原来的王
宫魔法师。他对主人公施用了魔法,使他长眠不醒达1300年,
醒来后恰好是19世纪的英国。
    不用说读者也能看出,这部作品继承了作家一贯的讽刺风
格,其意明显在于针砭时弊。

              无限多的平行世界(或:平行世界)

    继威尔斯之后,科幻作家对“在时间中旅行”这一主题格
外垂青,可以说有关时间题材的科幻作品在数量上仅次于天文
题材科幻。而这一题材之所以一直为科幻作家所热衷,与人类
在生存中深受时间的约束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只能在现实中生
活,既不能返回到过去,也无法翱翔于未来,时间对人类的束
缚已远远超过了空间对人类的约束。征服时间,似乎只能成为
人类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然而正是这种希冀和幻想,不断刺
激着科幻作家的想象力,产生出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例如科
幻小说黄金时代美国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唯一一部关于
时间的作品《永恒的末日》(1955)、新浪潮时期英国科幻作家
布莱恩·奥尔迪斯提出“时间不是流向未来而是流向过去”的
《隐生代》(1967)以及米切尔·莫考克涉及宗教历史的《瞧这
个人》(1968)均属上乘之作。
    但是只要创作有关时间题材的科幻小说,就势必会碰到一
个天文学家兼科幻作家卡尔·萨根所提出的所谓“逻辑上的困
难”:如果利用时间机器去改变过去,那么现在还能否存在?比
如某人回到他出生前的年代杀死了他的父母,然后再回到现在,
那么他的存在是否合理呢?基于这种对人们意图在时间中旅行
所提出的反问,科幻作家设计出一种在不同时间轴上可能产生
无数世界的构想,并由此衍生出有关“平行世界(parallel
world)”的概念。平行世界存在于与我们所处宇宙不同的异次
元宇宙中,这就使得改变过去成为可能。开此类作品之先河的
是美国科幻作家杰克·威廉森的《航时军团》(1938),不过更
能体现“平行世界”特色的则是美国科幻作家弗莱德里克·布
朗写于1949年的《发狂的宇宙》。
    《发狂的宇宙》假想1954年人类第一次发射登月火箭失败,
在火箭的坠毁地点有十一人因“巴顿式电位差发生器”放电而
死,而科幻杂志《宇宙奇观》编辑基斯由于当时恰好位于爆炸
中心点,所以侥幸被冲击波冲到了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另外世界。
    这个世界和基斯原来的世界很相似,但也有些许不同。比
如这里已不用美元而改用信用券,宇航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
展,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往来于月球和火星。此时这里的地球人
正与所谓“大角人”处于战争状态,人类英雄德贝尔和万能电
脑麦克指挥着地球武装与之战斗。
    基斯在到达的次日早晨试着去编辑部上班,却发现那里已
有另一个基斯在工作。而在这个宇航已成为现实的世界里,《宇
宙奇观》不再是科幻小说,而仅仅是冒险小说了。
    基斯在这个世界里四处碰壁,在历尽坎坷之后,终于见到
了人类英雄德贝尔。令他大为吃惊的是,德贝尔很象基斯原来
世界里的科幻爱好者德贝尔巴格。难道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德
贝尔巴格所幻想出来的吗?
    还是电脑麦克向基斯解释了这一切。它告诉基斯,事实上
存在着无数个相互稍有差异的世界,其中当然既有德贝尔巴格
所幻想出来的世界,也有其他许多完全不同的世界,所有可能
的世界都是存在的。基斯正是因为在爆炸的瞬间偶然想到了德
贝尔巴格,所以才被冲击到这个世界里。
    为了击毁“大角人”唯一的巨型战舰,德贝尔和电脑麦克
采纳了基斯的建议,为小型自杀火箭安装了“巴顿式电位差发
生器”。这一装置在这个世界尚未被发明出来,是基斯帮他们绘
出了设计图。
    火箭造好了,基斯相信这是他返回原来世界的唯一机会,
便志愿担任驾驶员。电脑麦克告诫基斯,如果他想返回自己原
来的世界,就必须在爆炸的瞬间专心考虑原来世界的事情,否
则就不知会飞往何处了。
    火箭带着基斯撞向“大角人”巨大的战舰,基斯极力控制
着自己的思绪,想原来的世界……原来的世界……不过最好能
比原来的世界稍微好一点点……这时爆炸发生了。
    当基斯苏醒过来时,他觉得自己已经回到了原来的世界。
不过稍有不同的是,在这个世界里,他已取代上司成为经理,
原本对他略怀好意的姑娘也成了亲密的恋人,一切都比原来要
好些了。这才是基斯中意的世界,他感到十分满意。

          《在无尽长流的源头》(或:《因果循环》)

    随着科幻小说本身的不断发展,关于时间题材的科幻作品
也日益精深和规模宏大。而在阅读这类作品时,也要求读者不
能局限于传统的时空观念,必须能从现在想过去,从过去想未
来,从未来想现在,一般很难在初次阅读便彻底理解。为此在
这里介绍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关于时间题材的一部科幻名篇
《在无尽长流的源头》(又译《因果循环》),读者可以试着慢慢
读懂它。
    物理学家野野村得到一个奇怪的沙漏,沙子从细细的瓶颈
流下,但上下两部分的沙量却无变化,这显然是四维世界的东
西。沙漏出土于白垩纪岩层,但它的发现者却逐一神秘死亡,
不久野野村也失踪了。
    野野村本是二战中的孤儿,没有亲人,只有他的女友在一
个山脚小城等了他50年。到了21世纪,她的晚年得到一个神秘
老人的照料,两人去世后,合葬的墓碑上写着“野野村”。
    时间不停息地流向未来。
    21世纪中叶,太阳发生大规模磁暴,人类濒临灭绝。在地
球毁灭前几小时,突然飞来几千艘外星飞船救走了数万名地球
人。飞船把人们带到一个很象地球的行星——不,这就是新生
代的地球!现代人类与旧石器时期的古人类通婚繁衍,发展文
明。
    负责救援计划的是管理宇宙生命系列的高级智能体Ⅰ,他
发现在飞船到达目的地之前一部分人已被其他组织提走,于是
Ⅰ回到许多年前伪装成纽约侦探事物所的基地,告诫工作人员
提高警惕,可基地还是在1968年遭到了N的袭击。指挥N的“路
基夫”正是管理宇宙生命系列的敌对势力。
    地球人松浦被选定升为高级智能体,他与Ⅰ的意识融合成
Ⅰ·马兹拉。Ⅰ·马兹拉发现25世纪的火星基地也遭到了袭击,
正在怀孕的松浦之妻被路基夫组织劫走。
    在直径八百亿光年的宇宙中张开时空的网,在所有可能的
结点上追捕路基夫组织。
    与此同时,一对夫妇从某个时空抵达1945年正在遭受空袭
的日本,不幸被宪兵队抓住,而他们的新生儿却被遗弃在路边。
    N就是野野村,他是路基夫选定的继承者。 野野村逃到3
世纪的日本,在那里找到一个通讯器——40世纪拜时教徒祭祀
用的四维沙漏。野野村根据沙漏传来的路基夫指令,在白垩纪
岩层上建造基地。路基夫被抓住后,野野村在时间中“失踪”
并逃到了未来。
    野野村逃到45世纪拜时教徒的聚集地——时间密航者俱乐
部,他们计划打破最后的禁忌——时间旅行不许改变过去,打
算把一万年的历史缩短为一千年,以改变历史。
    然而此时俱乐部已被包围,在逃亡中野野村的一部分意识
升华到空间的高层,被追赶而来的Ⅰ·马兹拉的意识吸收。Ⅰ·马
兹拉这才知道,他与野野村原来是父子,野野村正是松浦妻子
的孩子。Ⅰ·马兹拉父子企图了解宇宙因果循环的原理,于是
他们来到了宇宙无尽长流的源头,在宇宙生命进化的高层看到
了“宇宙脑”。
    陷入生命系列底层那部分野野村的意识沉睡了50年,苏醒
后在模糊的记忆下来到了21世纪日本的山脚小城。
    这部作品是以最大规模描述贯穿作者作品“人类及其文明”
这一主题的代表作,探索了在十亿年时空中人类的存在意义。
作品借野野村之口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能否使人类“认识能
力”的历史实现效率化并为此而改变过去?由此可见,所谓时
间题材的科幻小说真正的目的还是对人类此时此地的严肃思
考。

    时间旅行也许在下一代可以实现,也许永远只是个梦想。
然而面对这一神奇而美丽的梦想,威尔斯在《时间机器》中希
望人们抱以的态度是:“人们只能惊奇,别无选择。”

--


这一抬手,一飘身,看似平平无奇,确是一掌挡尽天下诸般攻招,一退闪去世间任
何追袭,
守势之严密飘逸,直可说至矣尽矣,篾以加矣。……
岂知那老僧轻轻一掌拍落,波的一声响,正好击中慕容博脑门正中的“百会穴”上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