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ou (我轻轻的走), 信区: fiction
标  题: 网络意识实现的可能与发展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Nov 25 13:45:19 2000), 转信

Title: The Possi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Cyber-consciousness
Author: Xing-he
Abstract: This article cites researching achievemen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pert and discusses three subjects, such as "the necessity
and realizing possibility of Cyber- consciousness", "the advantage of
Cyber-consciousness" and "the meaning of Cyber-consciousness in
human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this article give a view that
datalizational and reproducible Cyber-consciousness will be the
undoubtful tendency of human's future.
Key words: Computer, Cyber-consciousness


    目前在国内科技界及科幻界当中,有一种相当广泛的认识错
误,认为所谓“虚拟现实”技术,仅仅表现为人类通过一系列技
术手段以感知电脑所给定的虚拟环境;而事实上,这并非该概念
的全部含义。因为上述情形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而能够存在于
“虚拟现实”环境中的“网络意识”则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发展方
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化生存”。
    在有关电脑发展的科学中,网络意识实际是指:利用电脑的
数据化、可复制等功能,将人类的意识“输入”其中,并使之接
受外部感受并做出反应。在这一领域中,鲍勃·埃廷格、迪克·弗
雷德里克森、鲍勃·特鲁克斯以及汉斯·莫拉维奇都做出过重要
贡献,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等人也在其作品中提出过类似观点。
    而这在技术上完全有可能实现。
    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这一问题:网络意识的需要及其实
现可能;网络意识的优越性;网络意识的实现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只能略列提纲。
    一、网络意识的需要及其实现可能
    由于人类只是自然界数亿年来无目的“实验”的产物,在许
多方面发展得并不完善,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改进的途径有许
多种,诸如利用物理、生物化学或者生物医学等方法。
    以上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更换器官只是对现有躯体的一种消
极修补,生化研究则是对自然界的重复模仿,同时我们知道,任
何生物的能力都有其发展极限,而且利用纯生物技术还会使这种
进展过于缓慢。
    对于传统改进方法的改进,有赖于我们对人类存在概念认识
上的提高。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人类可以局部地利用假肢
和替换人造器官,同时并不因此而改变人的本性,因为载体的更
换并不涉及思维本身的质变。
    那么现在我们来做这样一种工作:复制思维本身。克劳德·香
农在其《传播中的数学理论》(1948)中认为,任何一种信息都能
用二进制数位(即“比特”)编码,并可以电子脉冲的形式传播出
去。既然如此,人类的思维——尽管十分庞杂——自然也可以利
用数学方法编码,并以数据化的形式输入电脑当中;按照人工智
能学家的说法,把它“读出”。这是第一步。
    被“读出”的思维与普通的电子信息没有任何差别,可以在
电脑网络中进行复制、传播和交流;可以感知外界环境并做出反
应;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体味人类的一切感受。因此我们可
以认为,这就是一种存在于电脑网络中的“完整”的人。
    由于电脑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种方法成为可能。
    这种改进方法需要其他技术的支持,首先需要生物技术的发
展。我们面临的困难,就是如何“读出”一个人的完整思维。为
此汉斯·莫拉维奇提供了几种转换方式:将电脑导线连接于胼胝
体,并利用“监听”到的情况建立大脑活动模型;通过电脑监视
某人的全部言行和脑电波,并据此编制程序;以及,利用高分辨
率电脑扫描法“一次性立等可取转换法”。第三种方法恐怕过于科
幻,但前两种却有一定的科学基础。只是第一种方法需要生物学
对人脑的研究更为深入,第二种方法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更为发展,
此外还涉及到医学、数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
    事实上,目前的人机联网已初步实现了这种可能。
    二、网络意识的优越性及其发展
    网络意识比之人类本身将更为优越,这一改进将成为人类改
善自身的一次革命,其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网络意识输出人的意识,可以实现真正的永生。
    任何一个行将就木的人,都可以把自己一生的体验通过这一
方式永久保存下来,以达到肉体消失后继续在电脑网络中存在的
可能。
     2、利用网络意识注入载体,可以达到人类因自身局限而难
以达到的状态。
    比如注入机器以获得刚硬的躯体;增加功能以涉险;连接遥
远的地方进行宇航探险和旅行;等等。总之,人类因自身能力所
受到的一切局限,都可以通过非生物的方法而完成。
     3、网络意识对人类意识的发展和完善
    人类现有的独立意识对于认识客观世界极为有限,而在网络
意识实现之后,便可以进行“意识融合”,使各个独立的意识相互
补充和完善,以实现整体意识的建立,使人类从以个体形式面对
世界变为以整体形式面对世界。
    三、网络意识的实现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网络意识的实现是一场革命,而且这一革命不仅仅是技术革
命,同时也将涉及一次观念革命。
    首先,人类没有理由认为,有机身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享受不
能够被放弃。诸如生理本能以及情感等要求,并不是人类意识所
必需的。因此,在“网络意识的需要及其实现可能”一节中提到
的“体味人类的一切感受”并不一定必要。这涉及到人类存在的
意义问题:究竟是对自身的发展和保留,还是对整个自然界的一
种理解和认知。我们没有理由认为,现存的一切看似有意义的观
念都具有永恒的价值。
    因此在网络意识继续发展的阶段,人们未必要等到垂暮之年
时再将意识“读出”,也许从很早就可以进行复制。事实上及至整
个人类的意识已经融为一个整体时,就已不再有个体的存在。以
整体面目出现的网络意识可以被称为“超人”,也可以被称为“非
人”。尽管生物人依然可以被允许存在,但势必成为整个进化过程
中被超越的一环链条。
    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感到难过,因为人类将在否定自身的同时
获得事实上的新生。
    专家们认为,以上所提到的技术基础在50年内即可实现。

                          About the Author

    Xing-he,who began writing since 1991, is a Professional Author in
Beijing Writer's Association now.
    Xing-he  works mainly in science fiction and popular science
article. His science fiction include novels "Allied Legion in the
Game of Network","Memory under the Sea","The Lunar Base and
Marine Base","Track in Stranger Land" and "Fragmentary Trace of
Magnetic Field ", novelettes and short stories "Fast Knot of Time-
Space", "Pilgrim", "Duel in the Internet","Go to Date with Soul", and
anthology "Shake Hands at Parting Before Left Fist Restone" etc. As a
science fiction author, Xing -he has won lot of awards, such as Bing-
xin Award and Milky Way Award etc.



--


这一抬手,一飘身,看似平平无奇,确是一掌挡尽天下诸般攻招,一退闪去世间任
何追袭,
守势之严密飘逸,直可说至矣尽矣,篾以加矣。……
岂知那老僧轻轻一掌拍落,波的一声响,正好击中慕容博脑门正中的“百会穴”上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