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blueleaf (水舞君怀),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关于《哥本哈根》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un May 22 14:54:02 2005), 转信

转自seven_night.blogcn.com

  《哥本哈根》1998年由英国皇家国立剧院在伦敦首演,并连获普利策和托尼两项国
际大奖,甚至被誉为戏剧界的奥斯卡大片。
 
    在整体很冷感很现代的先锋剧场,白色的弧形舞台空间显得很突出,毫无疑问是
整个剧场的视觉中心所在。舞台空间非常简单,就是一片纯白。背景是白色的塑料和
有机板,上面凌乱的写着一些量子物理的公式。仔细辨认,有能量计算啥的,写得比
较大的,大概就是U235了。这些文字其实不需要清除,但是给整个纯白的背景多了很
多个性化的东西。想来这些字写在什么地方,应该也是经过一番仔细考虑的。

    纯白,还是纯白,白色的背景墙,嵌着两扇白色的门,不知道是为了等待来客,
等待命运,还是等待别的什么。门的这一头,是我们一直可以看到的舞台,三张象牙
白的椅子,一株已经没有生机的白桦,不知道该说这个场景萧索,还是祥和。只是孤
零零的,总让人有点迷茫。

    灯灭,灯亮,我见到三个死后聚首的灵魂。玻尔、海森堡、玛格丽特。重逢没有
欣喜,只有疑惑,只有百感交集。1941年的哥本哈根之谜,在他们都离开人世之后,
重新展开。而《哥本哈根》的故事,也就是这样开启的。
    
    1941年的哥本哈根,那段白桦林里的散步,终结了两个量子力学大师20年的情谊
。而那个白桦林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至今无人知晓。据说这个剧的剧本的创作者阅读
了大量的史料,然后创作了它。然而戏剧嘛,总有很多的因素在里面,史实对我们而
言,也许已经不那么重要。

    那是纳粹肆虐的年代,德国自不必说,丹麦也沦陷在黑十字之下。犹太人的悲惨
生活我们已经听说得太多。只是对于这样特殊的物理学家,总有些不同。而尤其在这
样的情况下,所谓的道德和职业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矛盾,这种矛盾甚至大到
足以致命。于是我们在剧中听到海森堡在问“一个有道义、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参与
核爆炸的实验研究吗?”这个问题,其实真的很难很难回答。如果你是一个局外人,
可能会理所当然的说不能。可是处在那样的情况之下,什么样的答案,其实都应该能
够被理解。
    人往往需要作判断,剧中的海森堡,是一个科学大师,他的不确定性原理,对于
物理学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作用。但是他是德国人,他是科学家,他有良知,他
有爱国心,他追求科学的发展和事业的突破,而这所有的一切,恰恰不幸的,全部交
织到了一起。在玻尔家里,玛格丽特一再提醒他们,只谈物理不谈政治。但是“物理
和政治,有时候是分不开的”。也许这就是海森堡进退两难的地方。

    关于战争,核武器,民族责任感,都在这部剧里面有涉及。但是无数的可能性,
只是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试图解答,然后又抛给了观众。恰恰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
这个剧的目的达到了。整个剧在提到原子弹的地方,用了一些多媒体的手段,可能还
加上先锋剧场本身感觉不错,实际感非常强。看原子弹爆炸,蘑菇云,映在背景墙上
,映在演员身上,映在我们身上,轰隆隆的爆炸声四面八方的响起来,还有战后广岛
凄惨的妇孺,真的会觉得迷茫,广岛原子弹,到底是不是一样是个错误?有人说为了
结束战争,可以不择手段。可是其实仔细想想,不管是对哪一方来说,遭受原子弹的
袭击,都是不可想象的毁灭性。这个东西,真的只能说是双刃剑。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这个剧里面,不确定性原理这个物理定则,也被用于
解释人的思考,并且用得非常到位。
    但是这本剧打动我更多的,并不是这些情感的交错。而是交错之后,远离人世之
后,他们对自己的这种重新的探索。整个剧一直在探讨,海森堡到底为什么来哥本哈
根。有很多种可能,有很多辩护和指责,也有很多争论甚至辩论,但是不管什么,都
在表达一种探寻,对海森堡的,也是对玻尔的,甚至于对更多像他们这样的科学家,
甚至于一些全人类的东西。更多的是这种自我探寻,比如在宇宙中心的是谁?比如谁
决定一切?比如真正决定一切的人是不是有盲点?其实这就使整个剧最后的那个部分
,对白是我最喜欢的,嗯。

 用王晓鹰在开场之前对观众们做的简单说明中的话来说,这部戏没有正常逻辑的时
空概念,没有时间线状连贯性,整个是破碎、断续、颠倒、重复的状态。但是看了之
后我觉得这种状态却从某种程度上,很好的契合了他的思想,至少他促使我们思考,
我相信这是戏剧最终的目的。 

--

等待扬起的风

我想要远行

seven_night.blogcn.com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59.66.144.7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7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