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msorry (争取把迟到次数控制到最少), 信区: reading&culture       
标  题: 此间的少年-楔子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Mon May  3 02:20:42 2004), 转信

又是汴梁的秋天,积累了整整一个春夏的枝叶悄然凋零,几片落叶的背后,是二胡嘶
哑的弦歌。

  秋天是操琴的天气。很久以前,教莫大胡琴的师傅说:“春宜绘墨,秋宜操琴。
”莫大那个时候还年轻,不理解,师傅也不多解释。后来经历的风霜多了,莫大才觉
得领悟了。原来春水春树这种一时繁华的东西最该入画,否则就流逝了,一时好景色
,过去就追不回来 
        
。而秋愁如此,最是消磨意气,惟有以胡琴的两根枯弦唱出来才略可慰藉。所以风雅
苍凉如莫大者,一到秋来时,纵然是《凤求凰》这种曲子也不由得萧瑟悲凉起来。

  不过这个观点得不到莫大师娘的首肯,根据莫大师娘的意见,莫大和他师傅都是
村上有名的懒虫,春秋两季农忙的时候总是偷懒不肯下地干活,于是就会抱着胡琴跑
到附近的山头上打发打发时间。而莫大师傅那句话只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和春思秋
悲这种深奥的情绪扯不上半点关系。

  莫大说:“可为啥师傅一定说春天画画秋天拉琴呢?”

  师娘说:“你也学了那么多年了,怎么一点不长进?老鬼的意思是讲春天天气太
湿磨墨方便,秋天琴弦比较干,拉起来高兴。”

  于是莫大很惆怅,不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师娘错了。那句话的意思永远是一个解
不开的谜——当莫大想回头去找这个谜底的时候,说话的人已经死了。

  很多年以后,莫大就从江西的村头挪到汴梁的马路边,怀里不变的是那把黄杨木
的老胡琴,变了的是莫大的琴声和莫大自己。有时候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莫大会想
自己在学会记忆以前已经开始忘记了。也许除了老师那句话,当年有更多的东西是他
应该弄清楚的,比如住在村子围堤北边的那个梳羊角辫的小女孩,为什么她总是扛着
一筐草安静地站在自己背后听那曲一成不变的《凤求凰》?

  莫大有时候喝了点老酒,会对后生崽子们说,年轻好啊……往往当他想继续往下
说的时候,他就只能看见那些后生崽子的屁股了,所以莫大知道他们其实并不想听他
说。

  后来莫大喝了酒也不多话,他只架起一条腿坐在汴京大学草地的铁栏杆上,续两
根新弦,拉一曲老旧的《凤求凰》。

  大宋嘉佑元年,汴梁城西中流道北,曾经有过一个江西老头莫大拉一曲二胡,说
他自己对光阴的一点感悟。而我们的故事,也是从那个时间和空间点上开始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ヽ ̄ ̄█┓         
    █┛ ゝ     ヴロ    ー  ヽ-よ  ヽ   ┌ー┓丿ー        ┏ ー   ┗█        
    ▏   フ,ロ   の  ロ|丅 `ーナ  ー   〡ヱ│ |ろ  こレ  │十      ▕        
    ▏   ㄧノし ノゝ    丨  √/寸 ノゝ  丿ロ亅ー十  ンロ  丿丿ゝ    ▕        
    █┓                                        ┃                ┏█        
    ┗█____bbs.tingtao.net_____________________丨166.111.162.88__█┛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74.18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