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eilong (梦想与光荣),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画梅记=2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Aug 21 09:43:40 2000), 转信


                                        三


  文定之礼如期举行了。

  从此,巧兰不再去白家,元凯也不再来韩家了。但是,相反的,两家的家长却
来往频繁
,不断的把小两口近来的情况转告给彼此。巧兰是越来越出落得漂亮了,一对翦水
的双瞳,
两道如柳的细眉,加上那吹弹得破的皮肤……难怪要以美色著称于全城了。元凯也
自幼就是
个漂亮的男孩子,英挺俊拔,与日俱增,再加上才气纵横,全城没有少年可以和他
相比。因
此,这韩白两家联姻,竟成为整个城市中的佳话。当时,街头巷尾,都盛传著一个
儿歌:

有巧兰,
城尾白,
有元凯,
韩白成一家,
  才子配娇娃!”

  两个年轻人,虽然彼此见不著面,但是,听到这样的儿歌,回忆过去在一起的
情况,预
测将来的幸福,也就甜在心头了。

  巧兰开始忙著她的嫁妆,那时候的规矩,一个能干的新娘子,嫁过去之后,必
须给男家
上上下下所有的亲属一件她亲手做的手工,男人多半给钱袋或扇坠套子,女的多半
是鞋子和
香袋。白家是个大家庭,翁姑之外,还有兄嫂和几个娘姨,两个小侄儿,针线是做
不完的,
何况细针细线的刺绣,一双鞋子可以绣两个月。巧兰刺绣著,一针一线拉过去,每
针每线都
是柔情。她忙著,忙得愉快,忙得陶醉。未来,她想著未来,念著未来,梦著未来
!未来!
她期待著那个“未来”!

  而“未来”的事谁能预料!

  一年匆匆而过,巧兰十七岁了,距离婚期尚有一年,就在这时候,像青天霹雳
般,一件
完全意料之外的悲剧发生了!

  那是夏季,气候酷热,天干物燥,就在一天夜里,白家忽然失火,由于风势狂
猛,火势
一发就不可收拾。白家屋子多,毗连密切,一间间烧下去,完全无法控制。那晚,
全城都可
以看到白家的火光,烈焰冲天,把半个天空都烧红了。韩家也全家惊动了,望著火
焰的方向
,巧兰的心就沉进了地底。

  韩夫人勉强的安慰著巧兰说:

  “不一定是白家,可能是隔壁的人家,哪有那么巧,会是白家呢!”

  说是这么说,心里却一百二十万个不放心。韩家派去了大批家丁,探信的探信
,救火的
救火,一个时辰以后,探信的飞马回来,喘著气说:

  “是白家!已经是一片火海,我们冲都冲不进去,街坊和邻居们大家都出动了
,但是水
不够,离河太远,井水太慢,救不下来呢!”

  “人呢?”韩老爷跳著脚问:“房子没关系,人救出来没有?”

  “那儿乱成一片,小的没有看清楚!”

  “还不赶快去查清楚!带咱们家所有的人丁一起去!先救人要紧!知道吗?”


  “是的,老爷。”

  来人快马加鞭的去了。巧兰和韩夫人依偎著,彼此安慰,彼此焦虑,彼此恼乱
,整整一
夜,韩家没有一个人能睡。大家都站在楼台上,翘首望著城尾的火光,直到黎明的
时候,那
火焰才慢慢的敛熄了下去。巧兰已急得失魂落魄,恨不得能生两个翅膀,飞到白家
去看看。
但是,她是个女儿家,又是个未过门的儿媳妇,她怎能亲自去看呢!偏偏派去的人
,迟迟未
归。巧兰满屋子乱绕,跺著脚,叹著气,骂那些不中用的家人。韩老爷看女儿急,
自己心里
更急,看天色已亮,就亲自骑著马去探望了,这一去,就又是三个多时辰,直到晌
午时分,
韩老爷才灰白著脸,疲惫万分的带著家人回来了。韩夫人急急的迎上前去问:

  “怎样?老爷?”

  “所有的房子全烧掉了。”韩老爷沉痛的说。

  “人呢?”韩夫人焦灼的问。

  “巧兰,你退下,我要和你妈单独谈谈。”

  巧兰惊惧的看了父亲一眼,心里立即涌上了不祥的预感,不敢多问,她退回到
自己的房
间,在床前跪了下来,默默的祷告著神碉的保佑,并暗暗发誓说:

  “如果白郎已死,我韩巧兰必相随于地下!”

  丫环绣锦,闻言心惊,忍不住劝解的说:

  “不管怎样,小姐,你总要看开一点呀!而且,情况也不会坏到那个地步!”


  巧兰默然不语,但决心已下。既然心里打定了主意,她倒也不惊慌了,只是安
静的等母
亲来告诉她消息。片刻之后,母亲来了,苍白著脸,含著泪,她握著巧兰的手说:


  “巧兰,你公公婆婆都幸免于难,但是嫂嫂死了,元凯为了去救侄儿,现在受
了重伤,
你爹本想接他来家,但是你是未过门的媳妇,有许多不便,现在他们都被你公公的
弟弟接走
了。元凯那孩子,是生是死,我们还不能预料,但是,他不像个夭折的命,我们只
有求神保
佑了。”

  巧兰点了点头,眼泪沿颊而下,转头望著窗外,她举首向天,谢谢天!毕竟他
还活著!
只要他一天活著,她就一天不放弃希望,他一旦不治,她也绝不独活。下定了这样
的决心,
她显得出奇的平静,只是轻轻的说了句:

  “妈,好歹常派人去看看!”

  “傻孩子!这还用你说吗?”韩夫人叹口气说,站起身来:

  “你也休息休息吧!愁坏了身子,对元凯也没帮助,是不是?”

  巧兰再点了点头。母亲长叹了一声,去了。

  这之后,是一连串担惊受怕的日子,巧兰食不知味,寝不安席,迅速的,她消
瘦了下去
,憔悴了下去。韩家每日派人去探问消息,一忽儿说情况好转,一忽儿又说情况转
坏,这样
拖宕著,足足拖了将近一个月。然后,有一天,派去的家丁回来后,就进入了韩老
爷和夫人
的房间,经过一番很久的密谈,夫人哭得眼睛红肿的出来了。走进巧兰的卧房,她
含著泪说


  “巧兰,我无法瞒你,拖了一个月,他还是死了。”

  巧兰转过身子,用背对著母亲,手扶著桌沿,身子摇摇欲坠。但是,却喉中哽
塞的,很
平静的说:

  “妈,我早料到他会不治的,或者,他一开始就死了,你们只是要骗我一个月
而已。”

  “巧兰!”做母亲的泪下如雨了。

  “是吗?”巧兰车转了身子,双目炯炯然的注视著母亲。

  “是吗?他早就死了?失火的那晚就死了!你们怕我受不了,故意骗我,现在
才告诉我
!”

  “哦,巧兰,”韩夫人拥住了女儿。“反正他是死了,你管他什么时候死的呢
!”

  “我竟连葬礼都没有参加!”巧兰低低自语。“元凯既去,我何独生!”说完
,她猛的
打开桌子的抽屉,拿出一把利剪,往喉中便刺,韩夫人惊呼了一声,和绣锦同时扑
了上去,
丫环仆妇们也闻声而至,大家按住巧兰,抢下了那把剪刀,喉上已经刺破了皮,幸
好没有大
伤。韩夫人一面帮女儿包扎,一面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说:

  “巧兰,想我快五十的人了,就生了你这么一个女儿,你既无兄弟,又无姐妹
,你爹和
我,把你像珍珠宝贝似的捧大了,给你订了亲,原以为是份好姻缘,谁知白郎短命
,骤遭不
幸。而你要相从于地下,就不想想你自己的父母,垂老之年,晚景何堪?巧兰巧兰
,你自幼
像男孩般念书识字,也算是知书达理的孩子,难道你今日就只认夫家,不认娘家?
你死容易
,要置父母于何地?难道要让作娘的也跟著你死吗?”

  一番话点醒了巧兰,想自己是个独生女儿,自幼父母钟爱,娇生惯养。而今父
母俱老,
承欢无人,自己如果真的撒手而去,两老何堪?但是,如果不寻死,元凯已去,此
心已碎,
剩下的岁月,又如何度过?巧兰思前想后,一时间,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看
母亲哭得
泪眼婆娑,就再也忍不住,抱住母亲,也失声痛哭起来了。

  好久好久,母女两个才收住了泪,经过这一闹一哭,巧兰人也倦了,神也疲了
。韩夫人
让巧兰躺在床上,坐在床边,她再一次恳求似的说:

  “女儿,看在爹和妈的份上,答应妈不再寻死!答应妈!

  巧兰!”

  “哦,妈,哦,妈。”巧兰呜咽著。“我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你先休养著,把身子养好了,我们再商量。”

  巧兰瞿然而惊。

  “妈!”她喊:“你不是想要我改嫁吧!”

  “这问题,我们以后再谈,好吗?”韩夫人含糊其词的说。

  巧兰从床上跳了起来,她已哭干了的眼睛烧灼般的盯住了母亲,坚决的,一个
字一个字
的,咬牙切齿的,她说:

  “妈!我答应您,我不再寻死。但是,如果您要我改嫁,是万万不能!忠臣不
效二主,
烈女不事二夫!我今生不能嫁给白元凯的人,也要嫁给白元凯的鬼!我嫁定了白家
!决不改
嫁!”

  “好吧,好吧,你先休息吧!”母亲劝慰的说,转过头去,低低的叹了口气。
决不改嫁
!十七岁,何等年轻,来日方长,这事还有的是时间来商量,现在,是决不能操之
过急的!
不如姑且应了再说,只要她不寻死,什么都可以慢慢改变的。

  “我答应你,不另订亲事,你睡吧,女儿。”

  巧兰躺下了身子,颈项上的伤痕在痛楚著,心底的伤痕在更剧烈的痛楚著,痛
楚得使她
不能思想,不能说话。终于,她昏昏沉沉的昏睡了过去。

  巧兰病了。这一病就是三个多月,韩府上上下下的人,都不敢在她面前提白家
,提元凯
。三个月之后,她渐渐恢复了过来,但依然苍白、消瘦而憔悴。舍去了所有颜色鲜
艳的衣服
,她浑身素白,不施脂粉,尽管如此,她却更显出一份纯洁和飘逸的美。韩夫人看
著她,又
怜,又爱,又心疼,却无法治疗她的那份心病。一天,韩夫人似有意又似无意的对
她说:

  “白家都搬到寒松园去住了。”

  “寒松园!”巧兰一怔,多多少少的回忆,都与那寒松园有关呵!她心底像被
一把小刀
划过去,说不出有多痛楚。“那园子不是闹鬼吗?”

  “传说是闹鬼,不过,白家除了去寒松园,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总不能一
直住在亲
戚家呀!”

  巧兰沉吟了一下,片刻,才感慨的说:

  “那地方对他们是太大了。”

  “是的,”韩夫人接口:“我也觉得,虽然他们又整理过了,可是,看起来还
是阴森森
的。”

  “哦,你去过了?”巧兰立即问。

  “当然。你白伯母还一直问著你呢,说不定明后天,她就会来看你,听说你病
了,她好
关心呢!”

  “哦!”

  巧兰哦了一声,就默然不语了,坐在窗前,她若有所思的望著窗边的一个绣花
架子,架
上还是白家出事前,她所绣的一幅门帘,画面是双燕点水,莲花并蒂,那原是嫁妆
呵!她愣
愣的发起呆来,韩夫人看她神色惨淡,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摇摇头,悄悄的退了
出去。

  三天后,白夫人真的来了。巧兰一看到白夫人,就含泪跪了下来。白夫人一把
拉住,用
带泪的眸子,审视著面前这娇弱温柔的面庞,禁不住叫了一声:

  “我那苦命的儿子呵!”

  这一叫,巧兰就熬不住,泪下如雨了,白夫人紧揽著巧兰,也哭个不停。好半
天,两人
才收了泪,丫环捧上水来,两人重新匀了脸,坐定了。白夫人这才握住巧兰的手,
注视著她
,恳恳切切的叫了声:

  “巧兰!”

  “伯母。”巧兰应著。

  “我来看你,是要劝你一件事。”

  “伯母?”巧兰怀疑的抬起头来。

  “唉!”白夫人长长叹息。“看你如花似玉,这样标致,这样可爱,我那苦命
的儿子怎
么这么没有福气!”说著,白夫人又垂下泪来了,一阵唏嘘之后,才又说:“巧兰
,你年纪
还小,好在只订了亲,没有过门。你别太死心眼,还是另订一头亲事吧!咱们是世
交,我决
不能眼睁睁的看著你给元凯守望门寡,白耽误了你的大好青春。你知道,没过门的
媳妇也不
能算是失节,孩子呀,你听了我的话吧!”

  巧兰一唬的跳了起来,白著脸说:

  “伯母!您这是什么意思?我韩巧兰虽然浅陋,也曾读书认字,知道贞节的大
道理,既
已订亲,此身就属白家了,白郎早逝,是我薄命,除认命以外,夫复何言?伯母,
难道您因
为元凯去世,就不认我这个媳妇了?”

  “哎哟,巧兰,你这是说的什么话?”白夫人忍不住又哭了。“能有你这样的
媳妇,是
我前生的造化,谁教我那儿子不争气呵!”

  “这是命定,伯母,您也不必劝我了,我的心念已决。只因为父母在堂,我不
能追随元
凯于地下。如果逼我改嫁,我就唯有一死!”

  “巧兰,巧兰,你怎么这样认死扣呢!”

  “别说在贞节和大义上,我不能改嫁,”巧兰回转头去,望著窗外说:“就在
私人感情
上,我也不能背叛元凯,不瞒您说,伯母,元凯和我是一块儿长大的呢!”

  “但是……但是……他已经不在了呀!”

  “他在!”巧兰的眼眶湿润,语气坚决。“在我的心里,也在我的记忆里!”


  白夫人愕然久之,然后,她看出巧兰志不可夺,情不可移,敬佩和爱惜之心,
就不禁油
然而起。站起身来,她离开了巧兰的房间,和韩夫人密谈良久,都知道改嫁之事,
只能缓图
。白夫人最后说:

  “女孩儿家,说是说要守,真过了一年半载,伤心的情绪淡了,也就会改变意
志了,你
也别急,一切慢慢来吧!唉,真是个难得的孩子!”

  一年半载!谈何容易,时光在痛苦与思念中缓缓的流逝了。巧兰满了十八岁,
更是亭亭
玉立,娇美动人。韩夫人眼看女儿已经完全长成,却终日独守空闱,就心如刀绞。
于是,改
嫁之议又起,整日整月,韩老爷夫妇,不断在巧兰耳边絮叨著,劝解著,说服著。
这样日以
继日,夜以继夜的说服和劝解,终于逼得巧兰作了一个最后的决定,这天,她坚决
的对父母
说:

  “我看,我一日不嫁,你们就一日不会死心!”

  “巧兰,体谅体谅作父母的心吧!”韩夫人说。

  “那么,把我嫁了吧!”

  “什么?你同意了?”韩夫人惊喜交集的喊。

  “只同意‘嫁’,而不同意‘改嫁’!”

  “这是什么意思?”

  “想我是白家的人,守寡也没有在娘家守的,所以,把我嫁过去吧,让我在白
家安安心
心的守吧!古来捧著灵牌成亲的,我并不是第一个!”

  “巧兰!”母亲惊呼。“你疯了吗?”

  “没有疯。我很冷静,也很坚决,既是白家人,就该嫁到白家去!爹爹,您去
告诉白家
吧,选个日子,把我嫁过去,我要捧著白元凯的灵牌成亲!”

  “巧兰,巧兰,你考虑考虑吧!”韩夫人喊著说。

  “不!我不用再考虑了,我已经下定了决心!”

  韩老爷一直沉吟不语,这时,他忽然站起身来,深思的说:

  “好吧!你既然如此坚决,我就成全了你,把你嫁到白家去!”

  “老爷,”韩夫人焦灼的叫:“你也跟著她发昏吗?难道你就不顾全女儿的幸
福。”

  “她的幸福握在她自己手里,”韩老爷深沉的说:“谁知道怎样是幸福?怎样
是不幸呢
?我们就依了她吧!”

  于是,这年腊月里,巧兰捧著白元凯的灵牌,行了婚礼,嫁进了白家。

  这是洞房花烛夜。

  夜深了。陪嫁的丫头绣锦和紫烟都在隔壁的小偏房里睡了,巧兰仍迟迟不能成
眠。供桌
上的喜烛已烧掉了一半,烛光在窗隙吹进来的冷风下摇晃。喜烛后面,是白元凯的
灵牌,墙
上,挂著元凯的画像,那像画得并不十分好,在烛光下看来尤其虚幻。

  巧兰住的这组房子是“微雨轩”,单独的六间房子,连丫环仆妇带巧兰一共只
住著五个
人,屋子大,人少,一切显得空荡荡的。窗外是竹林,风从竹梢中筛过,簌簌然,
切切然,
如怨,如诉。这不像洞房花烛夜,没有喜气,没有贺客,甚至没有新郎。风在哭,
烛在哭,
巧兰倚枕而坐,禁不住深深叹息,低低自语的说:

  “凯凯,凯凯!你泉下有知,必当助我!助我度过以后那些漫长的岁月!凯凯
,凯凯,
是你说过,要永远保护我,你何忍心,弃我而去?”

  像是在回答巧兰的问句,她忽然听到窗外有一声绵邈的叹息,低沉而悠长。巧
兰惊跳了
起来,背脊上陡的冒起一股冷气,骤然间,她想起了这是一个闹鬼的园子,窗外的
声音,是
人耶?鬼耶?她坐正了身子,为了壮胆,她大声的问:

  “窗外是谁?”

  没有回答,窗外已寂无声响。丫头绣锦被巧兰惊醒了,从偏房里跑了过来,揉
著惺忪的
睡眼问:

  “小姐,什么事?”

  “哦,没……没什么,”巧兰说,窗外风声呜呜,竹叶响动,刚刚必然是风声
,只因为
这是闹鬼的房子,人容易发生错觉而已。别吓坏了丫环,她振作了一下,说:“你
去睡吧!


  丫头走了。巧兰倒在枕上,夜真的深了,该睡了。明晨还要早起,去拜见翁姑
,她毕竟
是个新妇呵!再深深叹息,把头倚在枕上,那枕头上簇新的锦缎熨贴著她的面颊,
如此良夜
,如何成眠?她辗转又辗转,翻腾又翻腾,叹息又叹息……

  想起以往,揣摩过多少次新婚的景况,幻想过多少次洞房的柔情,谁料竟是如
此!她想
著想著,不知不觉的,有些昏昏欲睡了。

  不知怎的,她骤然惊醒了,不知被什么所惊醒,也不知为什么会惊醒,张开眼
睛,桌上
的烛火已烧完了。而窗外,月光染白了窗纸,在那窗纸上,却赫然有个像剪纸般的
人影贴在
那儿!她猛然坐起,那黑影摇晃了一下,倏然不见。她已惊出一身冷汗,定睛细瞧
,窗纸上
有树影,有花影,有竹影,何尝有什么人影呢?只是心神不宁,眼花缭乱而已。她
重新倒回
枕上,却再也睡不著了。就这样挨著,天渐渐的亮了,好一个新婚之夜!

  当黎明来临的时候,夜来的恐怖都与黑暗一起消失了。绣锦来帮她梳洗化妆,
她故意的
问:

  “夜里睡得好吗?”

  “好呀!小姐。”

  “没听到什么声音吗?”

  “你指鬼吗?”绣锦笑著说:“张嫂说,她搬来快一年了,也没见到过鬼。”


  张嫂是白夫人拨给巧兰的仆妇。巧兰释然了,自己是多么疑神疑鬼呀!怪不得
以前元凯
要骂她胆小没出息呢!

  拜见过了翁姑,吃完早餐,白夫人带著巧兰参观整个的寒松园。事实上,巧兰
在童稚的
时代,就已经参观过这个花园了,只是白夫人不知道而已。如今,园内的杂草都已
除尽,花
木已重新栽种,楼台亭阁,都经过细心的整理,窗棂与栏杆,也已修葺油漆过。只
是那些浓
密的大树,依旧暗沉沉的遮著天,许多不住人的院落,青苔依然厚重,整个园子,
还是有股
说不出来的神秘与阴森。

  白家人丁零落,如今,白老爷和夫人住了正楼,巧兰住了微雨轩,元凯的哥哥
元翔带著
两个姨太太和儿子住在吟风馆,其他,像望星楼、卧云斋、梦仙居……等都空著没
人住。

  既无人住,就有点儿空荡荡的显得荒凉。最后,她们来到了落月轩的门口。巧
兰惊奇的
发现,那落月轩也整理过了,门口的杂草已除,门上的封条也拆掉了,那生锈的大
锁,也已
取下,但是,那厚重的门仍然关得密密的,不像别的院落那样开放。白夫人站住了
,带著一
点神秘的意味,对巧兰说:

  “这是落月轩,我必须告诉你,这道门是一扇禁门,你决不能走进去。”

  “闹鬼吗?”巧兰冲口而出的说。

  “哦,你已经听说过了!”白夫人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是的,这儿闹鬼,或
者你不信
邪,但是,整理这园子的时候,我进去过一次,虽然是大白天,却寒风砭骨,让人
毛骨悚然
,所以,我们仍然把落月轩关闭著,不管是真有鬼,还是假有鬼,我们宁可避鬼神
而远之,
是不?”

  “是的。”巧兰应著。

  “你最好也告诉你的丫头,千万别进去。我们刚搬来的时候,有个男工撞了进
去,说是
亲眼目睹一个吊死鬼悬在亭子里,吓得他病了好几个月。”

  “哦,真的呀?”巧兰打了个寒噤。

  “我们离开这儿吧!”白夫人拉了拉衣襟。“不知怎的,看了这扇门,就叫人
心里发毛
。”

  她们离开了落月轩,向望星楼走去。白夫人仔细的看了看巧兰,不经心似的问


  “昨夜睡得好吗?”

  “哦……是的,还好。”巧兰言不由衷的说。

  “脸色不太好呢!”白夫人关怀的说:“等会儿我要吩咐厨房里给你做点好的
吃,补补
身子,年纪轻轻的,太瘦弱了。”

  巧兰俯首不语。太瘦弱了!为谁憔悴呵?这又何尝是吃的东西能补的呢?

  “住在这儿,想吃什么,要用什么,都告诉我。”白夫人继续说:“再有……
”她顿了
顿。“万一夜里听到什么响动,或看到什么,别害怕。”

  巧兰受惊的抬起头来。

  “您指什么?妈?”

  白夫人咬了咬嘴唇,欲言又止,犹疑了好一会儿,她终于还是说了出来:

  “巧兰,你知道这个园子一向是闹鬼的。”

  “不是说仅限于落月轩吗?”巧兰问。

  “我只是说,落月轩的鬼闹得最凶而已。”白夫人有些自我矛盾的说:“我们
搬来一年
了,虽然没真撞著什么,可是,夜里总有些奇奇怪怪的声音,像脚步声啦,叹气声
啦……偶
尔,还会依稀恍惚的看到窗外有人影呢!”

  “哦!”巧兰愣愣的应了一声,脑后的汗毛又直竖了起来,背脊上的凉意在扩
大。那么
,昨晚自己的所见所闻并非幻觉了?那么,是真有人影和叹息声了?想想看,如果
那个“鬼
”有什么恶意的话……哦,天!她不自禁的打了个冷战。

  “噢,巧兰,你也别害怕,”白夫人立即说:“我们在这儿都住了一年了,尽
管有声音
有人影,对我们也没什么影响,时间久了,习惯了,就见怪不怪了!我告诉你,只
是要你心
里上有个准备,听到什么,或看到什么,别理它,关紧门窗睡你自己的觉就好了。


  “哦,知道了。”巧兰说,有股好软弱好软弱的感觉。元凯说得不错,她是个
没出息的
胆小鬼!

  白夫人悄悄的,研判的,又深思的打量了她一会儿。

  “巧兰,”她恳挚的说:“假如你在这儿住不惯,别勉强!

  ……唉!苦命的孩子!我要和你说句心里的话,随时,你想回家的话,就可以
回去!那
个婚礼,不过是个儿戏而已。你还是个清清白白的大姑娘……”

  “噢,妈,您怎么说这种话呢?”巧兰心里一急,眼泪就夺眶而出了。口不择
言的说:
“如果我心有二志,还嫁过来干嘛?您认为那婚礼是儿戏,我却看成神圣的誓言,
反正我这
一生,是已嫁了元凯了,如再变节,天打雷劈!全寒松园的鬼,连元凯的鬼魂在内
,都可以
听到我的誓言,作我的见证!”

  “哎呀,孩子,发这些誓作什么?”白夫人急急的说,一把用手蒙住了巧兰的
嘴,一面
四下里观望,好像那些鬼魂真在附近作证似的。好一会儿,白夫人放下了手,忍不
住叹了口
长气,紧握住了巧兰的手说:“好姑娘,你这一番心,鬼神都该佑你!愿你有个好
结果吧!


  好结果!未曾新婚,已然守寡,还能有什么好结果呢!难道还希望她改嫁吗?
婆婆是神
志不清了。巧兰苦笑了一下,心底的创痕又在流血了。

  三个月过去了。

  这三个月对巧兰来说,并不平静。除了晨昏定省以外,她有许许多多漫长的,
寂寞的时
间,尽管做做针线,读读书,写点诗词,或在园内散散步,都无法排遣内心那股浓
重的忧郁
和空虚。而最可怕的,是那些无眠的长夜,和那些困扰著她的寒松园的鬼魂!

  自新婚之夜以后,她又有好几次听到那种绵邈而深沉的叹息,也好几次看到窗
外晃动的
人影。有婆婆的警告在先,她不像第一次见到时那样恐惧了,可是,每当看到或听
到,她依
然会有毛骨悚然之感。一天晚上,她派遣紫烟去吟风馆向元翔的姨太太许娘姨借绣
花样子,
紫烟回来时竟吓得面无人色,连滚带翻的冲进门来,抖成一团的喊:

  “有鬼!有鬼!有鬼!”

  “怎么了?别叫!”巧兰说,用皮袄裹住她,叫绣锦取了一粒定神丹来给她吃
,一面问
:“你看见什么了?”

  “一个鬼,从我们那竹林里跳出去!哦,哦,哦……”紫烟牙齿和牙齿打著抖
:“只有
僵尸是那样跳的,我知道,那样硬绷绷又轻飘飘的!”

  “硬绷绷怎么还会轻飘飘?”巧兰叱责著说:“八成是你看走了眼,大概是园
丁老高在
采竹笋!”

  “绝不是老高,老高的样子我认得清清楚楚,老高是个大个儿,这个鬼没那么
高的身量
,穿的衣裳也不像……”

  “穿什么?”巧兰追问。

  “一件轻飘飘的衣裳嘛!”紫烟把自己的身子缩成一团,陡的叫了起来:“对
了,是件
尸衣!一定是件尸衣!袖管那样飘呀飘的!”

  巧兰心底发凉,喉中直冒冷气,却不能不振作著说:

  “别告诉人,紫烟!别人都没见著鬼,怎么偏偏你见著?

  说出去让人笑我们大惊小怪!而且,是不是鬼还不知道呢,说不定是哪一房的
下人,今
晚没月亮,天黑,你看不清,鬼故事又听多了!”

  “我发誓看到了一个鬼!”紫烟不服气的说:“一个男鬼,一个僵尸,看到我
之后,他
就向落月轩的方向飘去了。”

  “是‘飘’过去的还是‘跳’过去的?”巧兰追问。

  “这……我怎么知道?人家吓都吓死了,逃都来不及,还去看他呀!”

  “你瞧!一会儿说飘,一会儿说跳,你自己也弄不清楚!”

  巧兰说,“好了,总之那鬼并没伤著你。好好的去睡一觉,明天就忘了。以后
,咱们晚
上别出房门就好了,去吧!”

  紫烟很不服气的去了。巧兰嘴里说得漂亮,心里却嘀咕不已。她想起了所有元
凯告诉过
她的那些鬼故事,那些有关寒松园的鬼。是不是所有枉死的人都会变鬼呢?那么,
元凯呢?
他的鬼魂是不是也在这寒松园中飘荡?这样一想,她就无心睡觉了。走到元凯的遗
像前面,
她仰头看著那张画像,不知不觉的对那画像说:

  “凯凯,如果你魂魄有知,为了我对你的这一片痴情,请来一见!”

  画像静悄悄的挂在墙上,四周寂无声响,哪儿有鬼?哪儿有魂?只有窗外风声
,依然自
顾自的筛动著竹梢,发出单调的声响。巧兰废然长叹,多么傻气!竟会相信元凯的
魂魄在她
的身边!她走到床边去,卸装就寝,一面低声的喃喃的念著: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三个月就这样过去了。鬼魂的阴影困惑著巧兰,对元凯的思念萦绕著巧兰,寂
寞与空虚
笼罩著巧兰……但是,不管日子是艰难也罢,是痛苦也罢,总是那样一天天的过去
了。三个
月后,巧兰曾一度归宁,母亲捧著她消瘦的面颊,含泪说:

  “怎么你越来越瘦了?在白家的日子不好过吗?”

  “谁说的?我过得很好。公公婆婆都爱惜我,好吃的,好穿的,都先偏著我,
我还有什
么不满足呢?”

  “但是……”韩夫人顿了顿。“你毕竟没个丈夫啊!”

  “我有,”巧兰说:“只是他死了。”

  “这种日子你还没有过够吗?”韩夫人深蹙著眉,不胜怜惜与唏嘘。“你婆婆
来看过我
好几次,她一直说,只要你回心转意,愿意改嫁,他们白家决不会怪你的!”

  “呀!妈妈!”巧兰喊:“难道婆婆嫌我不好吗?想把我打发走吗?”

  “别胡说!你婆婆是太疼你了,可怜你年纪轻轻的独守空房,你别冤枉你婆婆
!”

  “怎么?妈?你们还没有断绝要我改嫁的念头呀?必定要逼得我以死明志吗?


  “好了,好了,别说吧!都是你的命!”韩夫人嗟叹著住了口。

  在娘家住了十天,重回寒松园,巧兰心念更决,意志更坚。深夜,她站在元凯
的遗像前
面,许愿似的祝祷著:

  “凯凯,凯凯,我们自幼一块儿长大,你知我心,我知你心,此心此情,天日
可表!不
管你父母说什么,也不管我父母说什么,我绝不改嫁!凯凯,凯凯,我生不能与你
同衾,死
当与你同椁,此心此情,唯你知我!”

  话才说完,巧兰就听到窗外一声清清楚楚的叹息,那叹息声如此清楚,如此熟
悉,使巧
兰不能不认为有个相识的人在外面。毫无思想的余地,她就本能的转过身子,猛的
冲到窗前
,一把推开了那扇窗子,顿时间,一阵寒风扑面而入,砭骨浸肌,桌上的烛火被吹
灭了。巧
兰不自禁的跄踉了一下,再定睛细看,窗外仿佛有个影子,只那么一晃,就隐没到
竹林里了
。然后,只剩下竹影参差,花木依稀,星光暗淡,而晓月将沉。寒风阵阵袭来,如
刀刺骨,
她伫立久之,直到天边将白,曙光已现,才黯然的阖上了窗子。把头倚在窗槛上,
她低低的
问:

  “凯凯,凯凯,是你吗?是你的魂魄吗?如果不是你,何必吓我?如果是你,
何不现形
?”

  没有人回答她的问话,天已经亮了。

  从这一次开始,巧兰常常觉得元凯的魂魄在她的左右了,或者是一念之诚,感
动天地了
呢!她虽然从没见到元凯的身形,但她总会感觉到他的存在,尤其在深夜里。她不
再怕那窗
外的黑影和叹息声了,相反的,她竟期待著那黑影和叹息的出现,而固执的把它想
像成元凯
的鬼魂。多少次,她扑到窗前去捕捉那影子,又有多少次,她站在窗前,对外轻呼


  “凯凯,凯凯,我知道你在外面,为什么你不进来呢?为什么?”

  从没有人回答过她,她也从没有捉到过那个影子。但是,她深信,元凯的魂在
那儿,在
窗外,在她四周。他在暗中照顾著她,保护著她,像他生前所许诺过的。

  就这样,转瞬间到了初夏的季节,微雨轩前的一片石榴花都盛开了。虽是初夏
,天气仍
然很凉,尤其夜里,风凉似水,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多变的天气,加上沉重
的心情,
打五月初起,巧兰就有些发烧咳嗽。这晚,夜已很深了,她仍然没有睡觉,敞著窗
子,看到
满窗月色,她感怀自伤,愁肠百结。坐在书桌前面,她情不自禁的提起笔来,无聊
无绪的在
自己的诗册上写下一阕词:

草色带斜勃,
  芙蓉面瘦,蕙兰心病,柳叶眉颦!

如年长昼虽难过,
入夜更销魂,
  半窗淡月,三声鸣鼓,一个愁人!”

  写完,她那样疲倦,那样凄凉,又那样孤独寂寞。风从窗外吹来,引起她一阵
咳嗽。然
后,她仆伏在桌上,累了,倦了,忘了自己衣衫单薄,忘了窗子未关而夜寒如水,
她昏昏沉
沉的睡著了。

  依稀仿佛,她在做梦,有个人影掩进了她的房间。依稀仿佛,有只手在轻抚著
她的鬓发
。依稀仿佛,有人帮她阖上了那扇窗子。依稀仿佛,有件小袄轻轻的盖上了她的背
脊。依稀
仿佛,有人在阅读她的词句……依稀仿佛……依稀仿佛……依稀仿佛……

  她忽然醒了,睁开眼睛,桌上一灯如豆,室内什么人都没有,她坐正身子,一
件小袄从
她肩上滑落下去,她一惊,一把抓住那小袄,迅速回头观看,窗子已经关好了。那
么,是真
有人进来过了?那么,不是她的梦了?她哑著嗓子,急急的喊:

  “绣锦!紫烟!”

  两个丫头匆匆的赶了进来,衣冠未整,云鬓半残,都睡梦迷糊的:

  “什么事呀!小姐?”

  “你们有谁刚刚进来过吗?”

  “没有呀!小姐。”

  “听到什么声音吗?”

  “没有呀!小姐。”

  巧兰对桌上看去,一眼看到自己那本诗册,已被翻动过了,她拿了起来,打开
一看,在
自己那阕词的后面,却赫然发现了另一阕:

人间天上见应难,
瑶瑟暗萦珠泪满,
  不堪弹。

枕上片云巫岫隔,
楼头微雨杏花寒,
谁在暮烟残照里,
  倚阑干。”

  词是新题上去的,墨迹淋漓,犹未干透,而那笔迹,巧兰是太熟悉了,把它磨
成了粉,
她也认得出来,那是白元凯的手迹!她一把将那诗册紧压在胸口,闭上眼睛,深深
的喘了一
口气,喃喃的说:

  “他来过了!终于,他来过了!”

  奔向窗前,她打开窗子,目光对那暗夜的花园里搜寻过去。泪珠沿著她的面颊
滚落,紧
抱著那本诗册,她对著那树木深深的花园大喊:

  “来吧!凯凯!来吧!别抛弃我!别抛弃我!求求你!凯凯!”

  夜色沉沉,风声细细,花园中树影参差,竹影婆娑,那鬼,那魂,不知正游荡
在何处?
巧兰用袖子蒙住了脸,哭倒在窗子前面。

  巧兰病了,病得十分厉害。

  她以为她要死了,她不想活,只想速死。死了,她的魂就可以追随著元凯的魂
了。那时
,再也没有人来逼她改嫁,再也没有力量把她和他分开。她想死,求死,希望死,
只有死能
完成她的志愿。

  从早到晚,屋子里总有很多的人,母亲,婆婆,娘姨,丫头,仆妇……川流不
息的,她
们守著她,为她煎汤熬药,延医诊治。她发著高热,浑身滚烫,她的头无力的在枕
上转侧。

  凯凯!凯凯!她不断的呼唤著。哦,你们这些人!这么多的人!你们使他不敢
来了!走
开吧,母亲!走开吧,婆婆!让他进来吧!让他进来吧!你们都走开,让他进来吧
!她不断
的呓语著,不停的呼唤著:走开!你们,请你们都走开!让他进来吧!凯凯!凯凯
!凯凯!

  于是,有这样一晚,屋子里的人似乎都走空了。她昏昏迷迷的躺在床上。于是
,她听到
了他的声音,低沉的,怜惜的,痛楚的在呼唤著:

  “巧巧!巧巧!”

  “哦,是你,凯凯!”她模糊的应著:“你来了!你在哪里呢?”

  “你看不到我的,巧巧。”

  “是的,因为你是鬼魂,”她恍惚的说:“但是,我就快死了,那时,我就会
看到你!”

  “你不能死,巧巧。”

  “我愿意死。”

  “不,你不能!你要振作起来,你要好好的活著,为了我!

  巧巧!我不要你死!”

  “但是你已经死了!”

  “死亡并不好受,巧巧,死亡并不能使你和我相聚,鬼魂的世界是个荒凉的境
界!不要
来!巧巧!”

  “你住在哪儿呢?”

  “在落月轩,白家枉死的鬼魂都住在那儿。”

  “我要去找你!”

  “不!你不可以!你要活著!我要你活著!”他的声音变得迫促而急切:“听
我的话!
巧巧!听我的!”

  “好,我听你。”她迷糊而依顺的说:“但是,活著又做什么呢?”

  “改嫁!”那声音清清楚楚的说。

  像个霹雳,她被震动了,从床上跳起来,她狂喊了一声:

  “不!”

  她喊得那样响,母亲、婆婆、丫环、仆妇们都涌进了室内,母亲赶到床边,按
住了她跃
动著的身子,叫著说:

  “怎么了?巧兰?怎么了?”

  “哦!”她如大梦方醒,睁开眼睛来,满屋子的人,大家的眼睛都焦灼的瞪著
她,哪儿
有凯凯?哪儿有声音?她轻轻的吐出一口气,一头一身的冷汗,“哦,我做了一个
梦,”她
软弱的说:“一个梦。”

  母亲把手按在她的额上,惊喜的转过头去看著她的婆婆。

  “烧退了呢!”母亲说:“大概不要紧了。”

  她失望的把头转向了床里,泪水在面颊上泛滥。是的,烧退了,她将好起来,
她知道。
因为,他不许她死。

  真的,她好了。一个月以后,她已经完全康复了,虽然依旧瘦骨支离,依然苍
白憔悴,
但是,却已远离了死亡的阴影。韩夫人搬回家去住了,在巧兰病中,她都一直住在
白家照顾
著巧兰。临走,她对白夫人沉重的说:

  “看样子,巧兰心念之坚,已完全无法动摇,我也无可奈何了。她已嫁入白家
,算你家
的人了,一切你看著办吧!”

  “唉!”白夫人叹著气。“我明白你的意思,放心,我疼巧兰像疼自己的女儿
一样,我
不会亏待她的!”

  母亲走了,巧兰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活。所不同的,是她开始那样热中的等待著
白元凯的
鬼魂。每晚,她在桌上准备好笔墨和诗册,要引诱他再来写点什么。深夜,她常凭
窗伫立,
反复呼唤:

  “凯凯!进来吧!凯凯!”

  可是,那鬼魂不再出现了,似乎知道巧兰在等待著他,而故意回避了。巧兰的
心被期待
所涨满,又被失望所充溢,她就在期待与失望中徘徊挣扎。无聊的静日里,她常常
捧著元凯
留下的词,一遍又一遍的阅读观看,尽管那其中的句子,她已背得滚瓜烂熟,但她
依然乐此
不疲。“芳信无由觅彩鸾,人间天上见应难,”他是明写人鬼远隔,无由相会了。
“枕上片
云巫岫隔,楼头微雨杏花寒!”他也了解她枕边的思念,和“微雨轩”中的寂寞?
噢,凯凯
,凯凯,知心如你,为何要人天永隔?

  她开始常常思索“人鬼”间的距离了,遍翻古来的笔记小说,人鬼联姻的佳话
比比皆是
。那么,古来的人鬼能够相聚,自己为何无法看到元凯的形态?是了,他是被烧死
的,烧死
的人已成灰烬,何来形体?但是,他却会写字题诗呵!

  她迷失了,困惑了。终日,精神恍惚而神思不属。这样,已到了仲夏的季节。
天气热了
,巧兰喜欢在花园中散步,吸收那浓荫下的阴凉。一晚,她到正屋去和公婆请过安
后,回到
微雨轩来,走到那浓荫的小径上,看到几只流萤,在她身边的草丛里飞来飞去,闪
闪烁烁的
。又看到繁星满天,璀璨著,闪亮著。她不由自主的站住了。跟著她的是绣锦和紫
烟,也都
站住了。然后,她忽然闻到一阵茉莉花香,那样清清的,淡淡的一阵幽香,一直沁
入她心脾
,使她精神一爽。她忍不住问:

  “哪个院子里种了茉莉花?”

  “好像是望星楼。”绣锦说。

  “咱们去采一点。”巧兰说著,向那方向走去。

  “这么晚了,”紫烟说:“还是别去吧!”

  “怕什么?”巧兰说,往那方向走去。

  两个丫环只得跟著。那茉莉花的香味越来越重,吸引著巧兰,她不知不觉的往
前走,到
了望星楼,四下找寻,她看不到茉莉花,抬起头来,她正面对著落月轩的方向,霎
时间,她
浑身一懔,怔住了。

  远远的,似有似无的,她看到一盏灯笼,摇呀摇,晃呀晃的晃到落月轩门口,
略一停顿
,那扇禁门似乎开了,灯笼轻飘飘的晃了进去,门又阖了起来。她背脊挺直,四肢
僵硬,回
过头来,她问丫环们说:

  “你们看到什么吗?”

  两个丫头都俯身在找茉莉花,这时,才惊愕的站起身来说:

  “没有呀,小姐。”

  “哦,你们没有看到一盏灯笼,飘进落月轩里去吗?”

  “啊呀,小姐!”紫烟惊呼著,她手里也有一盏灯笼,吓得差点掉到地下去。
“你别吓
唬我们,小姐,那落月轩根本没有人住呢!”

  “哦,”巧兰怔忡了一下。“我们回去吧!”

  回到了微雨轩,这晚,巧兰又失眠了。她不住的想著那茉莉花香,那灯笼,那
落月轩,
和那两扇禁门。依稀仿佛,她又记起一段似梦非梦的对白:

  “你住在哪儿呢?”

  “在落月轩,白家枉死的鬼魂都住在那儿。”

  那么,元凯的魂魄是在那落月轩里吗?那么,那茉莉花香的引诱,那灯笼的显
形,是要
暗示她什么吗?是要告诉她什么吗?是要牵引她到某一个地方去吗?

  她从床上坐了起来,拥衾独坐,侧耳倾听。夜深深,夜沉沉,暗夜的窗外,似
乎包含著
无穷的神秘。她倾听又倾听,于是,忽然间,她又听到了那悠长而绵邈的叹息,自
她病后,
她就没有听过这叹息声了!这像是最后的一道启示,在她的脑海中一闪,她迅速的
,无声息
的冲到了窗前,低声的,幽幽的说:

  “我懂了!凯凯!我来了,凯凯!等我,凯凯!”

  穿好了衣服,系好了腰带,没有惊动任何一个丫头佣妇,她拿著一盏灯笼,悄
悄的,悄
悄的溜出了卧房,再溜出了微雨轩。然后,她坚定的、轻快的、迅速的向那落月轩
走去。

  灯笼的光芒暗淡而昏黄,静幽幽的照著前面的小径,露水厚而重,濡湿了她的
鞋子和衣
襟,她急步的走著,衣裾在碎石子的小径上赶咐的擦过去,她走著,走著,走著…
…忽然,
她站住了,在她身后,似乎有个奇怪的声音在跟踪著,她骤然回头,举起灯笼。哦
,没有,
除了苍松古槐的暗影以外,她看不到任何的东西。她继续向前走,那股茉莉花香又
扑鼻而来
了,她深吸了口气,加快了脚步子。

  在她身边的树丛里,忽然传来一声树枝的碎裂声,她吃了一惊,怯怯的回头张
望。没有
,依然什么都没有。那是一只猫,或是别的动物,这古园里多的是鸟类和松鼠。她
振作了一
下,低声自语的说:

  “你不能害怕!你必须往前走!只有这样,你才能见到凯凯!”

  她继续走去,那茉莉花香越来越浓了,她走著,走著,然后,她终于停在落月
轩那两扇
禁门的前面。

  举起了灯笼,她立即浑身一震,那两扇永远关闭的禁门,这时竟是半开的!这
是她第一
次看到这两扇门打开!她深吸了口气,这是个欢迎的征兆呵!咬咬嘴唇,闭闭眼睛
,她低语


  “凯凯,这是你安排的吗?谢谢你!凯凯!”

  她走过去,勇敢的推开了那两扇禁门,立即,一股浓烈的茉莉花香环绕著她。
她在灯笼
的光芒下环顾四周:多么眩惑呵!这花园并非想像中的荒烟蔓草,断井颓垣,相反
的,那小
径边栽满了茉莉花,花圃里玫瑰盛开,而繁花似锦!这儿并不阴森,并不可怕,这
是寒松园
中的另一个世界!

  “这是幻觉!”她自言自语。“这是凯凯变幻出来的景象,像笔记小说里所描
写的!明
天,你会发现这儿只有杂草和荒冢!”

  如果能和元凯相会,幻境又怎样呢?她宁愿和他相会于幻境中,总比连幻境都
没有要好
些!她走了进去,屋宇宽敞,楼台细致,但是,一切都暗沉沉的,无灯,无火,也
无人影。

  她四面环顾著,凯凯,凯凯,你在哪里?凯凯!凯凯!你在哪里?

  没有人,没有凯凯,那些屋子的门窗都紧闭著,那么多房间,既无灯火,也无
声响,她
不知该从哪儿找起?凯凯,既是你引我来到这儿,你就该现形呵!凯凯,你在哪里
?你在哪
里?

  前面有个小亭子,是了,这就是有吊死鬼的亭子!今晚星光璀璨,那亭子隐隐
约约的在
地上投下一个长长的黑影,亭子里的石桌石椅清清爽爽的,看不到什么吊死鬼。但
,亭子前
面,是棵大大的古槐,横生的枝桠,虬结著,伸展著,像一只巨大的魔手。她站立
在亭子前
面,一阵阴惨惨的风突然吹过,灯笼里的火焰摇晃著,她机伶伶的打了个冷战,寒
意从心底
直往外冒。哦,凯凯!凯凯!

  “出来吧!凯凯!我知道你在这儿!你怎么忍心不见我呢?

  凯凯?”她低语著。“出来吧!凯凯,别吓我呵,你知道我是那么胆小的!”


  一声叹息,就在她身边,那样近,她倏然回顾,树影满地,风声凄切,凯凯,
你在何处?

  “凯凯,是你吗?”她轻问,怯意爬上了心头。

  没有回答。

  “凯凯,你不愿见我吗?”

  再一声叹息。

  她颤栗的回顾,试著向那叹息的方向走过去。

  “你躲在哪儿呢?凯凯?别捉弄我呵,凯凯!”

  又没有声音了。

  她向前移动著步子,缓慢的,机械化的,无意识的。恐惧和失望笼罩住了她,
她觉得心
神恍惚而头脑昏沉。不知不觉的,她已顺著小径绕过了房子的前面而走入了后园。
没有凯凯
,没有!她心底的失望在扩大、扩大、扩大……扩大到她每一根神经都觉得痛楚,
那巨大的
痛楚压迫著她,她开始感到一层极端的昏乱和绝望。于是,她又想起了病中那似梦
非梦的对
白:

  “你要我活著做什么呢?”

  “改嫁!”

  是了!他不相信她!他不相信她会为他守一辈子!他知道在父母公婆的围攻下
,在长期
的寂寞与煎熬下,她会改嫁!

  她会吗?她会终于守不住吗?他在预言未未的事吗?她昏乱了,更加昏乱了。
然后,她
猛的收住了步子。

  那口井正在她的面前!那口曾埋葬了两条性命的古井!栏杆已经腐朽,杂草长
在四周,
这是个荒凉的所在呵!她瞪视著那口井,心底有个小声音在对她呼叫著:

  “跳下去,唯有一死,才能明志!跳下去!”

  仰望天空,星光已经暗淡,环视四周,树木、亭台,都是一些暗幢幢的黑影,
她手里那
个灯笼的光显得更幽暗了。然后,一阵风来,那灯笼的火焰被扑灭了。她全身一震
,抛掉了
手里的灯笼,她仰天而呼:

  “凯凯!让我证明给你看!证明我的心是永远不变的!凯凯,你既不现形,我
只能以死
相殉,天若有情,让我死后,能与你魂魄相依!”

  喊完,她心一横,闭上眼睛,就对那口井冲了过去。就在这时,比闪电还快,
有个人影
从旁边的树丛里斜窜了出来,她正要跳,那人影伸出一只强而有力的手从她身后一
把抱住了
她的腰,一个声音痛楚的在她身后响了起来:

  “巧巧,巧巧!你三番五次的寻死,逼得我非现形不可了!”

  她惊喜若狂,凯凯,那是凯凯呵!

  “凯凯,是你?真是你?”

  她骤然回头,星光下,一切看得十分清楚,哪儿是凯凯?

  那是一张扭曲的,丑陋的,可怖的,遍是疤痕的鬼脸,正面对著她!她“啊!
”的大声
惊呼,顿时晕倒了过去。

  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她醒来了。

  是个恶梦吗?她不知道。睁开眼睛,满窗的阳光照射著屋子,她正躺在自己的
床上,白
夫人坐在她的身边。不胜愁苦,不胜担忧的看著她。

  “哦!”她软弱的说:“我怎么了?”

  “你晕倒了。”白夫人说,神色惨淡,语气含糊:“我们在落月轩的古井旁边
发现了你
,你怎么跑到那闹鬼的地方去了呢?我不是告诉过你那儿不能去的吗?是不是闯著
什么鬼了
?”

  巧兰凝视著白夫人,她内心那扇记忆的门在慢慢的打开,昨夜发生的一切在一
点一滴的
重现。茉莉花香,灯笼,禁门,落月轩,叹息声,古井,抱住她的手,凯凯的呼喊
,和那张
鬼脸!她回忆著,思索著,凝想著,终于,她咬紧牙,痛楚的闭上了眼睛,泪珠沿
著眼角溢
了出来,很快的流到枕上去。

  白夫人伸出手来,用罗帕轻轻的拭去了她的泪,忧愁而怜惜的说:

  “你到底怎么了?巧兰?你被什么东西吓著了,是不是?

  别放在心上,那是个闹鬼的院子呀!”

  “不!”巧兰好虚弱好虚弱的说。睁开眼睛来,她泪雾迷蒙的瞅著她的婆婆,
唇边竟浮
起一个似悲似喜的笑容,慢吞吞的,她说:“我哭,不是因为被吓著了,是因为我
现在才明
白,我竟然那样傻!放在我面前的事实,我居然看不清楚,而去相信那些无稽的鬼
话!”

  “巧兰!你在说些什么?”白夫人惊惶的问。

  “我明白了,我一切都明白了!一直到现在,我才想通了这所有的事情!我傻
得像一块
木头!”

  “巧兰,我不懂你在说什么?”

  “您懂的,妈,您完全懂!”巧兰从床上坐了起来,目光清亮而深湛的盯著白
夫人,泪
水仍然在她眼中闪亮,但是,她脸上却逐渐绽放出一份崭新的光彩来。她的声音提
高了,带
著几分压抑不住的激情。“您懂,公公懂,佣人们懂,我父母也懂,被隐瞒的只有
我和绣锦
紫烟而已!您们利用了落月轩那幢鬼屋,利用了我天生怕鬼的胆小症!事实上,那
落月轩或
者以前曾闹过鬼,但是,现在,那两扇禁门里关的不是鬼魂,却是我那可怜的,被
烧坏了脸
的丈夫!”

  “啊!巧兰!”白夫人惊呼著。

  “是吗?是吗?是吗?”巧兰激动的叫著。“你们千方百计的隐瞒我,欺骗我
,包括凯
凯在内!你们要我相信他已经死了!要我死了心好改嫁,因为他已不再英俊萧洒,
你们就以
为我会厌恶他了!你们把我看得何等浅薄呀!”

  “啊!巧兰!”白夫人再喊了一声。

  “偏偏我不死心,偏偏我不肯改嫁,”巧兰继续说,语音激动而呼吸急促:“
于是,你
们让我嫁给一道灵牌,以为我会熬不过那寂寞的岁月而变节,是吗?是吗?”

  “巧兰!”白夫人再叫,泪珠涌进了眼眶。

  “你们设计好了一套完美的计谋,告诉我不能走进落月轩那两扇禁门,你们根
本知道我
以前来过寒松园,知道我怕那两扇禁门!”她一连串的喊:“但是,凯凯却不能忍
耐不来见
我,新婚之夜,我并不孤独,我的新郎始终就在窗外!这也是为什么我常听到叹息
,为什么
深夜里,有人潜进我的室内,帮我盖衣,题字留诗!那不是鬼魂!那是人,是活生
生的人,
是凯凯!对吗?对吗?对吗?”她力竭声嘶的追问著。

  “哦,巧兰,我还能怎么说呢?”白夫人泪痕满面,语不成声。“这不是我们
的意思,
是元凯呀!当他发现自己被烧成那个样子,他就叫著求著要我们告诉你,他已经死
了!他认
为他再也配不上你,他自惭形秽,他怕毁了你,他苦苦的哀求我们,不要让你再见
到他!要
你另嫁一门好夫婿。巧兰,巧兰,像你这样的蕙质兰心,还不能了解他那份爱之深
而惜之切
的心情吗?”

  “我了解,”巧兰的眼睛深幽幽的,像两潭无底的深水。

  “是他不了解我!不了解我的生命是系在他的生命上,而不是系在他的脸上!
”她顿了
顿,咬咬嘴唇:“现在,一切都明白了!那么,我病中所听到的声音并不是梦了?


  “是的,我们遣开了人,让他躲在你的床后,让他对你说话,你病了。他比你
更难过呀
!”

  “那么,昨夜他始终跟在我身后了?所以,他能及时救了我!那盏引我进去的
灯笼……
哦!”她深深的吐出一口气来:

  “是送东西进去的丫环了?”

  白夫人默然不语,静静的瞅著她。

  “哦!”巧兰转动著眼珠,忽然,她所有的精神都回来了,集中了。也忽然,
她才真正
相信了摆在自己面前的事实!猛的掀开了棉被,她跳下床,眼睛闪著光,呼吸急促
,喘著气
说:“妈呀,现在,还等什么呢?你们可以让我和我的丈夫见面了吗?”

  “他不敢见你呀,昨夜,他已经把你吓晕了。”

  “我不会再晕倒了!”巧兰说:“没有事情再可以让我晕倒了!只要他活著!


  “那么,去吧!去见他吧!”白夫人泪流满面,却不能自已的笑著:“但是,
见他之前
,你必须知道,他不止脸烧坏了,而且……”

  “还跛了一条腿!”

  “你怎么知道?”

  “紫烟曾看到一个影子,‘跳’出竹林,事实上,他只是跛著走出来的。”

  “你还有勇气去见他吗?”白夫人问。

  “他依然是凯凯,不是吗?”巧兰闪耀著满脸的光彩回答。

  “是的,他依然是凯凯。”白夫人凝视著她的儿媳妇,慢慢的说:“他在落月
轩的小书
斋里,是一进门右手的第二间。

  他正等著我去把你的情形告诉他,他经常这样等我去告诉他你的消息。我想,
或者,你
愿意现在自己去告诉他?他一定已经等得很不耐烦了。”

  巧兰整了整衣裳,扶了扶鬓发,没有带任何一个丫环,她走出了微雨轩。坚定
的,稳重
的,她的步子踏实的踏在那小径上,走过去,走过去,走过去……穿过一重门,又
一重门,
绕过一个园子,又一个园子……依稀仿佛,她又回到了童年,凯凯牵著她的手,正
走向那两
扇禁门……

  “怕什么?有我呢!我会保护你!”

  谁说过的?凯凯!不是吗?她不会再怕了,这一生,她不会再怕什么了!有他
呢!凯凯!

  她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向前走……然后,她停在那两扇禁门前面。

  门阖著,门里关著的是什么呢?一个世界?一个爱的世界?她伸出手去,缓缓
的,郑重
的,兴奋的,却又严肃的推开了那两扇禁门。

  一阵茉莉花香包围著她,玫瑰盛开著,阳光满院,而繁花似锦。抬起头来,她
对那右边
第二间的小书斋望过去,在那窗前,有个孤独的人影正呆呆的伫盼著……

  “一个好园子,我将把新房设在这落月轩里。”

  巧兰模糊的想著,望著那窗前的人影。然后,毫不思索,毫不犹疑的,她喜悦
而坚定的
奔进了那两扇禁门。

  一九七一年七月十日午后 于台北

—全书完—
写于“湮没的传奇”之后
  很久以前,就想写一套以古老的中国为背景的小说。或者,由于我生长在一个
对中国文
学特别有兴趣的家庭里,父亲研究中国历史,母亲酷爱中国诗词,我耳濡目染,受
了极深的
影响,因此,从小,我就喜欢诗词、戏曲、历代文人杂记、稗官野史和笔记小说。
等到我开
始写作生涯以后,对那些古老的记载就更感兴趣,总觉得在那久远以前的时代里,
一定有许
许多多根本失于记载的故事和传奇。于是,我臆造了好几个这类的故事,却因为害
怕考据和
查证的工作,又怕描绘自己所不了解的时代,所以,这套小说也就始终没有勇气提
笔。

  去年秋天,我有机会去了一趟欧洲,站在英伦的古堡前,站在罗马的废墟里,
站在庞贝
古城以及西班牙那世纪初的古教堂中,我禁不住油然兴起一股“怀古之幽情”,我
所怀之古
,不限于欧洲,我更怀念自己那有五千年历史的祖国。因此,回国后,当很多朋友
问我:

  “周游了一趟世界,你是不是想写一些以西洋为背景的小说呢?”

  我却回答说:

  “不!完全相反,我要写一套纯以中国为背景的小说!”

  于是,今年春天,我开始著手写“湮没的传奇”。这套小说一共六篇,从《白
狐》开始
,到《禁门》为止,包括狐、鬼、侠义、及儿女之情的种种故事,整整写了半年。
其中遭遇
到许多考证方面的困难,写来十分艰苦,虽再三查证,但错误瑕疵,恐怕仍然在所
难免。好
在只是小说,愿读者们能够多多谅解。

  “湮没的传奇”在皇冠杂志上连载了七个月,连载期中,我收到许多读者来信
,因写作
繁忙,未能一一作复,在此特别致歉。还有一些读者,来信询问这些“传奇”是否
取材自古
人的笔记中?在这儿,我要特别声明,这六个故事,都完全出于我的臆造,并无任
何根据,
也无史料可查。但是,在那久远久远以前的时代里,谁能保证没有这些类似的故事
,被湮没
在时间那无形的轮迹中了呢?

琼瑶
一九七一年八月十四日

--
  

思念是一种罪, 沉默是一种累!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