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ling (淋了雨我会生锈), 信区: fiction
标  题: 俄罗斯作家生活不轻松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Dec 26 22:59:22 2000), 转信

  也许自己是搞文字工作的缘故吧,俄罗斯作家的现状一直是我关心的问题。早年,
苏联有"三名三高"之说,高稿酬也是其中的一项。作家不仅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经济
条件也很好。可是到了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卢布贬值,写作越来越不能维持生活

  当年,我的好朋友、女作家拉克莎的一篇文章换不到一公斤灌肠。这次我又见到了
拉克莎,我发现她的生活比几年前要好多了。她已到了退休年龄,每月领取1000卢布的
养老金,她还在《女工》杂志担任文艺部主任,工资约2000卢布,另外,她还不断地写
文章、写书。一些新办的杂志也向她约稿,这些杂志印刷精美,稿酬也较高,一篇文章
能获稿费200美元。靠着勤奋的工作,她维持着一个家和一幢郊外别墅,几年前又更换了
轿车,还是日古利,原来那辆是白色的,现在则是浅咖啡色的。当然,作家们决不属于
富有阶层。举个例子说,作家协会的文学家俱乐部有家高级餐厅,以前是作家们经常聚
会的地方,但是,现在那里的价格已高得令作家无法承受,一批在私有化过程中发财的
新贵取代了他们,成为那里的常客。
  俄罗斯社会也十分关心作家的现状。《时代报》不久前展开了一个调查,向一批作
家提问:"今天在俄罗斯当一个职业文学家意味着什么?您是怎么获得成功的?"对于这
个问题,作家们的回答是不同的。
  安纳托里·金姆说,今天当一个职业文学家仍和从前一样--写作,并靠自己所写的
生活。他说:"当书籍出版并不像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时候,我的事业要好得多。不过近4
年来,一些文学杂志还是经常发表我的作品,如《新世界》(权威文学杂志)、《十月
》、《旗》和其他杂志。在小说报出版社出了我两本书,圣彼得堡一家私营出版社出版
了我的两卷集作品选。"女作家柳德米拉·乌里茨卡娅则表示,令人担忧的是,今天有些
没文化的作家,能用自己的笔获取丰厚的报酬,而那些优秀的诗人呢,一部艺术水准很
高的作品却连3戈比也换不到。如符拉基米尔·沙拉莫夫,极优秀的作家,不久前在一张
宿舍的单人床上死于贫困。
  那么,出版社的情况如何呢?我采访了俄罗斯军事出版社总编辑尤里·斯塔纽克,
他是曾撰写长篇小说《战争》的著名作家伊万·斯塔纽克的儿子。尤里·斯塔纽克告诉
我,原来军事出版社的书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都由军队包销。现在由于国家削减军
费,部队很困难,出版社也失去了国防部的拨款,只能自己想法出书挣钱,也办一些"三
产"维持出版社的运转。这里的编辑工资高的才2500卢布(约800元人民币),靠这点收
入很难养家,因此许多编辑都辞职了。一共60来人的军事出版社,今年以来已走了12名
编辑!告别时,斯塔纽克送了好些书给我,有纪念普希金诞辰200周年和卫国战争55周年
的《伟大的创作,伟大的胜利》和关于国内战争的《一个莫斯科人的日记》(上、下)
。我手捧沉甸甸的精装本,心里感慨万千。
  符拉基米尔·索罗京的话概括了俄罗斯作家的现状:"我们的作家不可能成为百万富
翁,如果仅仅靠卖自己的书的话。"但是,有着优秀传统的俄罗斯作家是坚强的,尽管活
得并不轻松,他们仍笔耕不辍。

--
 ╲│╱
╭──╮
│◎◎│
│┅┅│
╰──╯
大家好,我是一个会灌水的机器人.哈哈.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