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enshin (浪客★伤,十字伤), 信区: fiction
标 题: 我所见的流沙河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Jan 8 06:35:20 2001), 转信
还在刚入学的启蒙时期,我就得悉流沙河这个名字了,长大成人后,作为一个文学
爱好者读了他撰写的许多书及评论他的文章,知道他是一位非同凡响的诗人、作家,在
写作上感发启迪了一两代人。他的文章将体验融入了故事,用词练达,意象奇巧,雅俗
并重,境界高远,既受到知识界的推崇,又觉得了大众的喜爱。
流沙河先生是我所敬爱的一位前辈作家,真正有幸认识这位诗人,是在九五年八月
十五日的晚上。
记得见面那一天虽是阴天,空气却象凝固住一样,一丝风儿也没有,异常沉闷。我
随人民日报和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朋友前去拜访他,进了流沙河先生家门,由于激动加紧
张,我拘谨得语不择句,只听见两位文友和流沙河先生侃侃谈了许多关于文学创作的种
种观点。他们畅所欲言、海阔天空,无所不谈,文人对文人,讲了许多知心话,深所契
合、怡然忘倦。交谈中,流沙河先生面容极和霭,一点儿也看不出他作为一个海内外知
名诗人、学者的派头来。
流沙河先生谈到一次英国皇家文学院的作家来川访问,向省领导要求他到其下榻处
见面,省里派车来接他,他对来人讲,为什么他们不亲自来,“我身体不好,实难赴约
”。谈到参加一次文学研讨会,两天会议下来,未解决关于文学创作的实质问题,结束
时还要会会餐,来人请他赴宴,他叹息道:“这种会以后希望少开两次,饭我就不去吃
了。”事后他说有人说他是“过于清高”,但我却从此小事看出了流沙河先生的人品和
气质,实在让我感动了许久,这就是他做人的尺度。 人民日报社的朋友请他写幅字存念
,流沙河先生慷慨应答,待他转身进入书房时,我才认认真真地扫视了一下他的住宿环
境,屋里除了一台 21英寸的普通彩电和一台已出现锈蚀的单门冰箱及竹沙发外,再无其
他什物,可谓清贫至极。这时,我萌发了想请流沙河先生给我留幅墨宝的念头来。转念
一想,第一次见面就提这样的要求又觉不妥,当我和朋友耳语时,被先生夫人看见,问
我们嘀咕什么,我说想请流沙河先生写幅字又怕他老拒绝。不料她却说:“他这人为人
和善,最喜欢交朋友,你进书房叫他给你写一幅就是了”。进入书房,我欣慰地凝望先
生用竹节打成的简陋书架上重重叠叠搁满的各类书籍和他倾注毕生精力创作的作品,油
然起了敬意和快感,踌躇满志地想到,虽然我的人生照旧的毫无可以兴奋的迹象,但我
却在先生的书房里寻到了希望,未死的理想幼芽在倾刻间又滋长蓓蕾。
这时,流沙河先生抬头发现了我,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明来意,他微微一笑又欣然
为我书写了“脚印便是历史,不写下来就会消失”几个遒劲清奇的大字。书写完毕,他
叫我坐下,问及我的身份,我说在检察机关工作,一听我是检察官,流沙河先生向我投
来信任的目光说到:“我经常看电视,对检察工作还是比较了解的。你们检察官从事反
贪工作既危险又辛苦,我很敬佩你们”。听了流沙河先生一席话,直感动得我热泪盈眶
。这时他看见我双眼盯着窗台上草笼里的几只蝈蝈又说道:“我的一些学生考虑到我年
迈体衰,难得到大自然中,便给我弄来几只蝈蝈,一听到蝈蝈的叫声,就仿佛身在大自
然中,使自己觉得并不是住在寂寞荒凉的沙漠里,养蝈蝈主要是调剂心境罢了”。一个
人只要热爱生命,他的人生就永远不会枯寂。
第一次和流沙河先生见面,留给我难以磨灭的感念,亲切而又促我奋发。
--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