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nzy (热气球·忙着寂寞·),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还有评。。。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7日19:58:1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中国科学文艺应有自己的民族风格
----------------------------------------------------------------------------
----
——谈《西游新记》的创作
  《西游新记》在《智慧树》杂志上连载了两年多以后,最近已经登完。小说的内容
,是描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位中国人民熟悉的神话人物去美国留学,学习科学
的故事。这三位习惯于小农经济社会的主角一旦处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之中,长期接受
东方传统教育的“出家人”突然置于尖端科学的熏陶之下,其冲突、矛盾是可想而知的
,无穷的笑料自然滚滚而来。
  然而追求笑料并非我的目的。我之所以采用了“准神话”(这个名称文学词典上找
不到,也是我杜撰的)这一形式,其目的是想探索一下科学文艺所应具有的民族风格,
我认为我们民族是具有这种传统的。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优美的神话,已经具备了在
当时的科学水平上用文艺形式来解释自然现象的萌芽条件。《列子》里所记周穆王与机
器人的故事,我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有关智能机器人的科学幻想小说。在以后的历
史时代中,广大的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或以情节见称,或以幽默取胜,从内容
到形式,有很多精华是我们今日创作科学文艺作品时可以借鉴的。
  现在有的科学文艺作品,往往洋味太重,书本气十足,情节简单,语言无味。我认
为中国科学文艺如果要有自己的特点,要在世界文坛上争得应有的一席之地,应该注意
植根于民族文学的肥沃土地之上。普遍性见于特殊性之中,国际性寓于地方性之内,这
是一条辩证的道理,在从事科学文艺的创作中也是不应该忘记的。
  《西游新记》是一部幽默小说,幽默是一个民族文化修养的表现,在我国也是源远
流长,历史悠久。过去人们往往以为古代的“圣人”都是板着脸说话的,其实《孟子·
离娄章句下》中“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就是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那种爱慕虚荣,
上馅下骄的典型。司马迁作《史记》,在其中专门写了一章《滑稽列传》,记载齐国的
淳于髡、楚国的优孟、秦国的优旃等人如何用“滑稽”批评君王,魏国的西门豹如何用
“滑稽”战胜迷信,为民除害的故事。我希望将一些科学的道理(包括社会科学的道理
)用幽默的笔调写出,也是考虑到中国人民是懂得幽默、也需要一点幽默感的。
  自从1981年从美国回来以后,我发表的科学幻想小说很少,但其中的《世界上第一
个机器人之死》、《石笋行》等,都是采用的带民族风格的题材,而《西游新记》则是
另一次新的尝试。既然是尝试,就可能存在很多缺点、错误,我虚心的等待读者的批评


--
----------------------
或许寂寞并不可怕       或许寂寞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甘寂寞       可怕的是忙着寂寞
慌乱拉住一个人的手     忘了安静时最适合思索
想要逃却跌的更痛       爱不是生命唯一的感动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