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erman (hehe),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有明袁大将军--千古奇冤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Apr 28 09:36:51 2000), 转信
千古奇冤--晴空霹雳
NAPOLEN
明崇祯2年,后金天聪3年,公元1629年10月26日凌晨,后金大军分三路向蓟镇喜
峰口一线明军阵地发起了突然袭击!在夜幕中,成千上万的后金兵如潮水般向长
城涌去。毫无准备而且刚刚才因为 封媚 过兵变的明军几乎立刻土崩瓦解,当年
戚继光苦心经营数十载的防线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26日,济尔哈朗,岳托指挥的右翼4旗军与右翼科尔沁蒙古军突破大安口入塞,
半日间歼明军5营;阿巴泰,阿济格指挥的左翼4旗军和左翼科尔沁蒙古军破龙井
关入塞,斩明副将易爱。27日,皇太极亲自统领的主力军克红山口入塞。30日,
后金军合围了北京的最后一道门户——遵化。
对于明朝君臣来说这无疑是个晴空霹雳,谁能想到在这似乎是一片形势大好的今
天,事情竟然会闹成这样?就是当年魏阉最得势,政局最黑暗的时候鞑虏也没有
进过关啊!不是让袁崇焕作督师吗?鞑虏不是最怕他吗?不是5年就可以消灭鞑
虏收复辽东吗?怎么反而让鞑子闯进关里来了?
皇帝在乾清宫里急得团团转;大臣们或是吓得呆了或是悄悄的收拾行李,少有的几
个忠贞之士则在提着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主意;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到处流传着
各种各样的小道新闻;前线的将士大多在准备着逃跑,剩下的也只能以死殉国,而
他们的上司--蓟辽总理刘大人早已经身先士卒的跑得没影了.
整个国家一下子乱了方寸,仿佛一个即将被大水淹没的蚂蚁窝.
朝内朝外,只剩下一个仍然异常清醒冷静的重臣--蓟辽督师袁崇焕.
10月28日,消息刚传来的时候,即使是袁崇焕也不免大惊失色.但他以一个统帅的
超人胆识迅速镇静下来,立刻作出了一系列决策:
防区最靠近蓟镇的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领4000轻骑立刻出发,急援遵化.
几个时辰之后, 崇焕亲率副总兵张弘漠,参将张存仁,游击曹 内 人带领紧
急动员起来的部队进关。
第二天,总兵祖大寿负责指挥参将王承胤等人率领关宁大军主力前往接应。
总兵朱梅留守山海关。
正当一道又一道十万火急的军令从督师行辕发向四面八方的时候,一位姓佘的幕
僚悄声对督师大人说:"没有圣旨就调兵离开汛地...只怕有违祖制,万一有人..."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说这个!"
崇焕停了?,口气缓和了些,对被他的大喝吓得手足无措的这位亲信幕僚说:"如
此国难当头之时,哪还能顾及私利呀!"他长叹了一口气,默默间仿佛是自言自语
说:"我无负皇上,想必皇上也能体谅我吧。"
"定会如此的,督师大人。"
千古奇冤--手足断,焉可续?!
NAPOLEN
经过 崇焕等人多年苦心经营的关宁铁骑的素质今天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督师
大人军令一到,十几万将士无不凛遵。从山海关到宁远,锦州的无数座军营几乎
同时忙碌起来,虽然大家心中都感到震惊,但基本上还能做到忙而不乱。山海关
南门整夜都有军队源源不断的开向关内.只不过一天多的工夫,几万军队就完成了
动员,开向前线,辖地数百里的大军区整个进入了戒备状态.
崇焕很清楚,赵率教的那4000轻骑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数万八旗大军的.他也
不指望能那样,他所希望的是赵率教能够抢在城破之前驰入遵化.只要有赵率教这
样善守的名将主持,再加上4000精兵,像遵化那样的坚城是完全可以守得住的。
如果能够迫使后金顿兵坚城之下,自己再亲率大军抄其后路,这次就完全可能获
得大捷.要是能尽歼后金主力于关内的话,甚至可能会改变整个战局,促成五年复
辽!想到这里, 崇焕的脸上?出了一丝笑容,但很快又皱起了眉头。他能赶到
吗?能顶得住吗?但不派他又让谁去呢?谁能够比这位曾经在锦州独当一面,力
挫八旗大军的名将更能够当此重任呢?
"靠你了,率教,老天保佑你再来一次宁锦大捷吧!"
"关键是时间!"即使没有督师大人的告诫,赵率教也明白这一点。他与刘王两副
将率4000精骑3昼夜急驰350里赶到三屯营.虽然因为被三屯总兵朱国颜拒绝入城
而产生了一丝不祥的预感,他也没有怎么在意,纵马向西直奔遵化而去。原本到
三屯稍为休息,探听一下军情再走的计划被打乱了,但他仍然对前途有着信心--
只要遵化能坚守三天!
11月4日,经过了5天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强行军,赵率教军离遵化已经只剩几十里
路程了.正在赵率教督促大家再拼最后一把力的时候,突然间喊杀声大起,无数
后金军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在这种一般将领立刻就会不知所措的时刻,赵率
教依然保持了一个名将所应有的镇定。他一方面指挥诸将将部队摆成圆阵,抵御
后金军的冲击,一方面驰马高坡四下观察后金军的弱点所在。出乎他的意料,敌
人的兵力竟然到处都是那么雄厚.
正红,正黄,镶白...八色战旗都出现在了战场上,甚至还有很少见到的蒙古军的
旗帜。突然间,赵率教感到心里一凉."遵化已经破了",他明白了,而且他同时也
明白自己马革裹尸的时刻到了.
"皇上,袁督师,恕率教无能,辜负大恩,如今只能以身殉国了."他郑重的向南,
向东各磕了三个头。
"跟我冲!"赵率教对着战士们大呼。
"什么?遵化11月3日失守!只守了一天!?赵将军呢?"
"赵将军中伏...全军殉国了!"
袁崇焕感到一阵眩晕."怎么会这样,率教,你就这样去了吗?"经过了宁远,宁锦
两次大战而奇迹般不败不死的这个战斗的集体中今天第一次有人倒下了。难道他
们这群好兄弟的结局就快要到了吗?
但是他已经没有时间多想,"传令,全军直奔通州!火速通知祖将军!"
"大人,不可呀,朝廷才下令我军不得越过蓟州,皇上已经生疑了呀!"
袁崇焕回头一看,又是那个佘幕僚."滚开!是江山社稷,百万生灵要紧还是我等身
家性命要紧?!"
"袁督师!"望着袁崇焕远去的背影,两行眼泪从佘幕僚眼中涌了出来。
千古奇冤--郁闷的皇帝们
NAPOLEN
"投了袁崇焕,鞑子少一半......什么人说的?"
"陛下,这都是东厂探事番子们听来的百姓中的传言。"
"这个 崇焕,到底想干什么?!"年轻的皇帝盛怒之下重重的拍了一下御案,但他很快想
到在奴婢面前不应该这样失态.他慢慢呷了一口清茶,"这事可确实么?"
"启禀皇爷,这百姓的传言自然做不了准,可也无风不起浪啊."
"知道了,下去吧。"
祯皇帝这几天以来一直感?心神不宁,鞑子入塞已经20多天了,一直没有遭到大的打
击,如入无人之境。袁崇焕军跟在鞑子旁边也差不多有10天了,却没有打一次大仗.鞑子进
蓟州,他也进蓟州,鞑子进通州,他也进通州!连朝廷不准他越过蓟州一步的禁令都不管
了。这是在干什么?难怪有人风传 崇焕是想引鞑子进来呢。
对这些谣言,刚听到的时候他原本是不信的,但锦衣卫使的一句话却打动了他的心。"袁
督师的兵似乎也来的太快了点了吧。"
比起大明皇帝,大金汗似乎还要更加恼火.从11月4日遇到赵率教军开始,皇太极就产生
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全歼敌军,击毙“中兴良将”赵率教的胜利丝毫没能淹没对于袁军
来得如此之快的惊骇。大军是11月3日才开始攻城的,只要遵化多守一天,形势就相当严
峻了。天聪汗越想越后怕,尽管在别人面前他始终是那么乐观,但在内心里,他非常明
白,这样脱离后方,深入敌境是多么的危险。这简直就是在鸡蛋上跳舞,一旦顿兵坚城
,一旦敌人援军四集,一旦后路被切断,灭顶之灾就会到来。他唯一胜利的希望就是明
朝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一点,但他同时也知道,无论如何至少 崇焕是肯定清楚这一点的
。因此,他原打算在袁崇焕回师之前就基本上解决问题,然而,他竟然来得这么快。
他刚到蓟州,袁崇焕就来了;移营到通州,袁崇焕又来了。来了多少人?不知道。按照
常识来看应该不多吧。可是按照常识 崇焕此时应该还在山海关才对呀!每当面对这个
老对手,天聪汗总是觉得自己的常识仿佛都作废了。对峙一天,皇太极就感觉老了一年
。他清醒的知道,对峙的最终结果是后金军的全军覆没,但是面对袁字大旗,他就是下
不了进攻的决心!
终于,久经沙场的统帅还是想出了一个摆脱困境的计策。只留下几个牛录的兵马在原地
虚张声势,他亲自指挥大军连夜直扑北京!一路上明军的毫无准备与不堪一击又一次证
明了大汗的英明。后金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抵北京,马不停蹄便一举击溃了迎战的满桂
与大同总兵侯世禄。尤其让全军感到可笑的是,城上助战的明军大炮竟然打到了满桂军
中,据投降的明军说把满桂都打伤了。
“一群草包!”皇太极正轻蔑的望着城头的时候,一名戈什哈骑马奔了过来。
“大汗!广渠门外发现敌军。”
“有多少人?没有进城吗?”
“不知道有多少人,全部都在城外扎营。”
“胆子倒不小。传令,明日发兵,先灭了他们再进北京!”
千古奇冤--第三次大捷
NAPOLEN
崇焕擦擦额头的?水,接过亲兵递过来的水囊喝了一口。
"祖总兵派人来报,前锋已抵广渠门,还没有见到鞑子。"
他深深的呼了一口气,感到一阵轻松,同时一股无法遏抑的疲倦涌了上来。前
天早上发现敌军消失之后,他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从那一刻起,他和他的
几千精骑就已经连续赶了2天2夜的路.在350里的急行军中,即使是他亲自精选
的9000最精锐的骑兵也有4000人掉了队,
在吩咐一个副将负责收容之后,他毫不犹豫的带领剩下的人马绝尘而去。
又是一个让人无论如何平静不下来的消息--朝廷不准辽军入城暂歇!
尽管自己的怨气比谁都重,但是他仍必须向部下解释朝廷的考虑是有道理的,必
须执行.因为他知道,皇太极亲率的大军离这里已经不远了!
11月20日清晨,两军在广渠门外摆开了战场。这决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
一边,是天聪汗亲自指挥的数万八旗大军,而另一边,则是 崇焕和他的5000
关宁铁骑!
一反宁远宁锦两次大捷时温文尔雅的表现, 崇焕这次亲自披挂上阵了,因为
他很清楚这一战的意义与艰难!关宁铁骑分为3个部分,祖大寿阵于南,王承
允阵于西南, 崇焕亲率标营阵于西。3军互为犄角之势。
明军刚刚立阵完毕,后金骑兵就如黑云万朵排山倒海般压了过来!
皇太极已经知道对手是辽军了.这个消息一度使他十分紧张,不过他很快断定
这决不可能是辽军的主力."袁蛮子决不可能来得这么快!大概是他早先就派到
京城的兵马吧."尽管这依然没有完全打消大汗的疑虑,但他仍然很快的定下
决心:趁袁蛮子还没有来,眼前的敌军不多而且指望不上城中的炮火支援。
一鼓作气,先把这支明军消灭了再说!自信归自信,大汗对这支少得可怜的
敌人还是相当瞧得起的,为了谨慎起见,他投入了手头几乎所有的兵力,打
算一个时辰就把他们干净利落的全部消灭.也给城上的其他人看看,顽抗的结果
是什么!
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虽然敌人早已成了八旗大军的汪洋大海中
的一个小小孤岛,但无论怎样的惊涛骇浪都无法将这个弹丸小岛淹没!阿巴
泰、阿济格、思格尔......他最器重的精兵骁将都上去了,可他所等待的捷
报却始中没有传来!
"这到底是谁的兵马?""启秉大汗,看不清旗号,似乎没有见到大纛."
千古奇冤--第三次大捷2
NAPOLEN
皇太极急,袁崇焕比他还急.虽然战士们的表现已经让他相当的满意,但这
并不能保证战斗的胜利.他们毕竟面对的是十几倍于己的敌人,虽然给敌人
以很大杀伤,但自己的兵力也在减少. 这样僵持下去,即使部队没有溃败,最
终也会被消耗完的.必须尽快摆脱僵局!然而,在这样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即使
是创造过一次次奇迹的袁崇焕也一时之间想不出打退后金军的办法来.
"督师大人,何副将来了!"
"什么?!太好了,叫他立刻来见我!"袁崇焕紧蹙着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有办
法了,有办法了!"
"你带来多少兵马?"
"末将把掉队的4000弟兄都带来了."
"好极了,你不要带兵马直接过来,从西南......"
"擂鼓,竖起大纛!"
"督师大人,不可如此,敌我如此众寡悬殊之际,不可让鞑虏知道督师所在呀!
万一......"
"你懂什么,用兵贵奇,立险地当以险着,闪开!"
皇太极正在全神贯注的注视着战场.忽然之间听见西南方向喧嚣声大起.烟
尘滚滚之中,不知道多少明军从后金军侧后方杀了出来!正在一门心思的围
攻当面敌军的后金将士顿时乱了起来,还没有等他们回过神来,前方明军阵
中突然战鼓声大作,一面"袁"字大纛升了起来,紧接着,所有正在且战且退的
抵挡着后金骑兵冲击的明军将士一齐跃马扬刀返身杀了过来!
"袁蛮子来啦!袁蛮子来啦!"后金军阵地上顿时一片混乱.毕竟是跟着父亲和
弟弟经历过了无数大风大浪,阿巴泰迅速恢复了镇静,明白了自己应该干些
什么,要知道大汗让他统领前敌不是没有原因的。."活捉袁蛮子,为老汗
王报仇!"他对着部下们大喊,并带着两个儿子和自己的戈什哈一马当先迎着
明军冲了上去.异常急促而又激烈的厮杀几乎立刻展开了!
紧张的战斗之中,阿巴泰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袁"字大纛下,一位面色黝黑
,身披铁甲的战士正在挥剑指挥着战斗."袁蛮子!"他感到一阵兴奋."袁蛮子
在这儿!活捉袁蛮子!"
尽管一批批被督师标营的亲兵们砍倒,越来越多的后金兵仍然不顾一切的向
这边冲来!突然,一个后金战士冲破了明军的阻拦,冲到 崇焕面前,在他临死
之前一刀砍在了袁崇焕的肩上.
"别管我,别管我!看,前面两个指挥的小虏酋,一定是 猜 贵戚子弟,把他们
杀死!"
有的时候,一个偶然的事件可能会影响整个战斗的结局,这就是一个例子.
"孩子!"看到一大群明军向自己的两个儿子冲去,最心爱的小儿子中间掉下
马去,阿巴泰终于失去了自治,不顾一切的冲了过去.在这之后不久,失去了
指挥的后金军最终还是陷入了无可救药的混乱之中.
如果我们早生三百多年,并且有幸站在此时的北京城头上的话,一幅极其奇
特的画面将展现在我们面前--漫山遍野的后金军在狼狈溃逃,而在他们后面
紧追不舍的只有区区几千关宁铁骑!
未完待续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4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