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yyt (钝剑◎碎了),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王国维:自杀的理由(三)/干春松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Dec 27 01:12:59 2000), 转信

发信人: windbill (大风), 信区: Tsinghua90
标  题: 王国维:自杀的理由(三)/干春松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Dec 26 16:17:52 2000)

  [二]殉文化信念说。陈寅恪先生认为这种把将王国维之自杀归
结于殉清的说法是“局于一时间一地域”,并没有了解其平生的志向,
他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艰;其
表现此文化之程度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
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
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凝集之人,安得不
与之共命运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
而深惜者也。至于流俗恩怨荣辱委琐龌龊之说,皆不足置辩,故亦不
之及云。”(《王观堂先生挽词》)梁启超在王国维墓前的演讲中称
王国维的自杀“完全代表中国学者‘不降其志,不辱其生’的精神”,
不能把自杀看成是一种怯懦的行为。虽然梁启超用伯夷、叔齐来比照
王国维,容易为持“殉清说”者利用,但客观地说,他的说法接近于
陈说。
  但这种说法也并不能使人完全信服,即使按陈寅恪先生所言王国
维所殉为抽象之理念,但陈又言,这抽象之理念不能不有所依附,正
是在这种依附中,“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友为郦寄亦待之以
鲍叔”,缘何王国维不能将溥仪视为以康熙呢?

--

                   真爱无痕,真水无香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