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ylily (哭泣的骆驼~~准备考研),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读书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7月10日10:11:47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我总是把读书和喝茶联系在一起,书不能光用读的,而是用品。
记得一个朋友见我读书时候的样子觉得很讶异,奇怪为什么对于
每本书我都是好好地从头翻到尾,没有跳页,就那样一张一张从
第一页一直翻到最后一页。我或许是一个死板固执的人,被我称
之为有一些神经质,之所以说它神经,是因为规矩的来源是没有
任何理由的,但是却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并没有想要有丝毫改
变的意思。就好像我喝茶总是先放进茶叶然后再放进热水,永远
没有办法想象先放进热水然后放进茶叶泡出来的茶是怎样的滋味,
但是也永远不想去尝试,只是按照别人第一次教会我的那样去做。
一本书的编排总有它的理由,据说有一本书无论从什么地方开始
读都是可以作为起点的,然而继续往下看去依然是要一页一页往
下翻去。人总不是虫子,不能够喜欢哪里就吃哪里的。也许是因
为我已经长大了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我的死教条,我总是遵循着
自己给自己定的路来走。犹如看书。看书的时候应该是按照页码
往下看的,然而这页码却是人定的,为着看书时候的方便,我们
可以很容易顺着作者的思路走下去。现在的书,在我看来值得去
看的真的也就是久以前的一些,很近的时间之内出的书,如果不
是自传而是小说,那么一般来说看到开头就已经可以猜到结局,
顶多是当中的情节里面有一些九拐十八弯的悬念,最终还是走到
了俗路上面去。现在的书籍,往往过分追求商场上的效应,想着
得到所有人的认同,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整本书的意蕴却在追求
认同的过程当中失掉了自己本身的魅力。任何一件东西都不可能
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即使是完美的事物也同样是这样,完美,是
相对而言的。既然不能够得到所有人的喜欢,那么干脆只是得到
自己的喜欢,全部写出来以后自己看着觉着舒心,过了一段时间
再去看依然会有会心的微笑,那就够了。有的时候写东西是不受
着自己的控制的,比如说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尽管他非
常不希望看到那样悲惨的结局,然而他却说无能为力了。安娜一
旦作为书中的一个完整的人物存在,她的言行就不再是作者能够
控制的,走到最后卧轨那一步也是安娜自己的选择。眼睁睁看着
心爱的子女的死去,心中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却不能够因
为这痛苦而强硬地去改变她的结局,这比让她死去更加令人难受。
就好像梁山伯与祝英台正因为最后的化蝶而千古流传,如果修改
成为马公子良心发现,梁山伯祝英台有情人终成眷属,看起来就
怎么也不是滋味了。悲剧总是比喜剧更容易被人记住的,仿佛一
个悲观的人总是记得自己伤心的地方而不记得自己曾经拥有过的
快乐时光,说起来有一些自虐的意思了。然而这是人性的弱点,
人们往往过分怜惜自己,想想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都能够被自己
感动,这是不行的。我们都希望在一开始就知道故事的结局,可
是当我们已经预测到故事的结局的时候反而希望这结局不是真的,
于是拼命努力企图去改变,可是到了生命的最后回过头看去,依
旧是沿着自己当年预料到的路一直走到现在。就好像一本书在我
的手中寿命总是特别短暂,当我十分迅速地把它看完写成了读书
笔记之后就不可避免地被我淘汰了,我对于故事的结局总是记得
特别清楚的,因此即便是很有悬念的文章在读第二遍的时候也没
有任何意义了。我们能够把握的,也只有过程而已。
--
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去向何方
只要我是我自己/我就有我的方向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