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ylily (哭泣的骆驼~~烈火),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再读《爱尔兰咖啡》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8月04日11:55:19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我始终都不明白,为什么每一次看《爱尔兰咖啡》的时候我的心情
总是起伏不定,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小说当中的人物一样。那样的巧
合以及默契可能正是我在现实生活当中等待的吧。也许是因为从小
在上海长大的缘故,心里面总是带着一种小资的情怀,比如说某一
条小小的街道的角落有一家精致的小咖啡馆。照这点看来台北和上
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心里面的感觉才会更加特
别吧。我始终都想体会那种思念发酵的感觉。当我在北京在清华在
宿舍的床上躺着想念黄浦江想念外滩想念淮海路想念家里面那条小
小的巷子的时候,我能够很强烈的体会到那种感觉,仿佛上海成为
了我久别的恋人,不是亲人,是恋人,那一种爱,不是血浓于水的
那种,而是长久以来朝夕相处的默契。有人说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
的时间长了,失掉了最初的那份新鲜,慢慢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
这份感情也将要走上末路了,然而我和上海这座城市相处了那么久
那么久,从来没有感觉到一丝一毫的厌倦,我们始终在彼此包容彼
此欣赏,在这座城市留下的是我最最美好的回忆。有的人说上海人
傲,那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有着让呆在这里的人骄傲的本钱。上海
的历史并不长,然而就是它所经历过的那些已经足够它成为一座有
很多很多美丽故事的城市。所谓的历史,不也就是一个一个故事的
堆砌么?上海着重的不是整个国家民族的故事,上海更加在乎的是
每一个人的故事,所以我总觉得北京和上海比起来缺着一股很浓重
的人的味道。我这并不是说上海人比北京人热情,但是北京给我更
多的是人的纯朴,上海给我更多的是一种人性的温情,一种温和含
蓄的感情,仿佛黄浦江的水一样缓缓流过每一个人的心里。上海是
外柔内刚的,在仿佛弱不禁风的外表下面是一个刚烈的灵魂,就仿
佛爱尔兰威士忌入口的温和却让浑身燃起火焰一样。也许我寻求的
就是那样一种生活吧。在大雨倾盆的台北的夜里,一家小小的咖啡
店当中的两个灵魂碰撞的如水晶般清脆的声响回荡在整篇文章当中,
余音绕梁……
--
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去向何方
只要我是我自己/我就有我的方向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