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rol (Reinhard), 信区: Novel
标  题:  陕北纪行
发信站: 新龙门客栈 (Tue Mar 31 13:19:40 1998)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是我去年暑期社会实践归来归来后写的。现在又读起它,
又回想起了黄土高原的烈日、风沙和酷暑,又想起了那令人难忘的十二个日日夜夜。

                           陕北漫记

                       Author:C.J.Carol

    天上飘着雨。我们一行十七人,匆匆登上西行的列车。一条条铁轨,
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着寒光,伸向远方。北京,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闷热的车厢里,暗淡的灯光,一张张疲惫的脸,我的思维却活跃起来。
铁轨的那一端,那个等待着我的,曾是多少人向往的圣地,经历了风风
雨雨,现在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


                        我们来了,延安

    小小的旋梯,狭窄,阴暗,上面透出一丝光亮。站在这举世闻名的
宝塔之巅,整个古城就一览无余。一片灰蒙蒙的高低楼房,挤在河谷中,
周围,灰蒙蒙的凤凰山,宝塔山,清凉山将这座小城挤的密不透风。延
河那浅濑的河水已不复存在,一股浊流在缓缓流淌。这,就是延安,那
颗塞上明珠?延河啊,你的清流,哺育了多少英雄儿女,鲁班,范仲淹,
花木兰——而你,还在唱着过去的歌谣!
    这是中国的圣地。六十年前,这里曾是中国反法西斯的大后方,是
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样一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沟里,有中华民族最优
秀的儿女。是一种精神,是延安精神,鼓舞着他们,为民主,为新中国
而战。
    宝塔脚下,是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朱德总司令的一首诗:
               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
               耕者有田风俗厚,仁人施政法刑宽。
               施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
               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大家久久伫立在这块碑前。同行的沈老对我们说:“你们知道,朱
老总这首诗,主旨是什么?我看,是这句‘只见公仆不见官’,说得多
好啊!”
    我望着这位扶贫干部,好象明白了些什么。
(待续)

--
※ 来源:.新龙门客栈 10.23.0.201.[FROM: 10.23.0.2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