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eny (百合),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乡 愁 的 鲁 迅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Jul 11 16:08:07 2000), 转信
·嚎·
记得是去年八月,这里也曾论过鲁迅。在那夏日里,我肯定是无心去论述那
些文白夹杂的《阿Q正传》一类的小说的。不为什么,我不喜欢而已。
多年来漂泊异域,童年和家乡越来越遥远了。于是想到了《朝花夕拾》,反
复地咀嚼那韵味隽永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据说只有能把回忆文章写到这个样子
,方能称大家。那是超一流的文字,还是超一流的情感?
《花花公子》创刊人曾不无忧伤地说过,人与生俱来的是沉重的离乡感。我想鲁迅
先生能将这种情感写尽说绝,他该是哲人吧?
洪宽(飞龙)看重作人的作品,那是人本主义的一首首哀歌。读之恍如进入启蒙时
期的法国,可我宁愿将其归入明末小品,都那么空灵,秋水文章不染尘。
在黑暗的时代写出人本主义的哀歌,这自是值得后人尊崇的。但在黑暗的时代写出
非理性主义的檄文,则要让今人汗颜了!一篇《文化偏至论》,扬言科学
发达使人精神低落,嗔笑民主是用群狼议会取代一狼独裁,振聋发聩有若尼采叔本华再
世。他弃之如遗的,正是人们将他归入旗手的五四大旗:科学和民主!
我哪天不经意兴许会将鲁迅先生的作品归入魏晋玄学的,他的字迹已然是抄碑得来
的功夫,他的文章更充满佛经韵味。隐隐地,幽深,冷峻……
如果我能逐期地评论鲁迅和作人的作品,那我要说,二十年代的鲁迅先生在作人之
上;三十年代,也就是洪宽点到的抗战前,我觉得作人似乎强于鲁迅。难
道是鲁迅先生受到了瞿秋白的政治影响而偏激了?我想是。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