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mercus (cy), 信区: Novel
标 题: 歪批金庸之七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Dec 23 19:40:46 1998), 转信
(之七) 历史考
金庸小说大多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写,且书中许多角色历史上实有其
人,以增加人物故事的真实感。这是查老先生与古龙的一大不同之处。也是以
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家的一大特点。
但武侠小说毕竟不同于历史小说。所以作者也常常随心所欲地“打扮”一
下历史。这也未尝不可。只要不过分。当然其中分寸因人而异。在下所说,管
窥而已。?
《书剑》全篇,以乾隆身世之野史传说为本。 雍正一朝,诛杀甚多,
民心不服。造成各种野史传闻。前有夺嫡谋位之说,后有乾隆身世之谜。梁羽
生小说多以此为背景,自成系列。查老先生的第一部长篇亦取材于此。但乾隆
出于海宁陈家一说,无从查考,不足为凭。且陈家二少爷,首领红花会,反抗
朝廷,更是杜撰。陈家乃浙江大族,海宁一支更是历百年而不衰,到清末民初
才破败。若有任何勾结“反贼”之举,岂不早已满门抄斩了?乾隆游江南,屡
次御驾亲临陈府,且广为张扬,不过为笼络江浙官僚。若果真出身陈家,便会
避讳,岂能如此大张旗鼓。 《鹿鼎记》中,以康熙功业为主线。
但将康熙一朝几乎所有文治武功都加到韦小宝头上,连远在莫斯科的火枪
手政变(历史上实有其事)也说成韦小宝所策划,似乎有些过分。顺治出家,
已属奇谈。若老皇帝尚在人世,鳌拜岂敢跋扈?毕竟这顾命大臣的权力是顺治
所授。太后专横,亦是杜撰。当时太皇太后孝庄尚在人世,擒杀鳌拜即是她一
手策划。岂容儿媳胡闹?说起孝庄后大玉儿,真是清史第一奇人。《鹿鼎记》
中对她只字不提,实在不该。传说她初恋多尔衮,但为皇太极横刀夺爱。无从
查考。但她为满清招降洪承畴确有其事。皇太极驾崩之后,她周旋于诸王之间
,借助多尔衮之力,使福临登基。立满清三百年父子相承之规。满清入主中原
,功在多尔衮兄弟。多尔衮由摄政王而叔父摄政王、乃至“皇父摄政王”,到
死后追尊“成宗皇帝”(成者,得天下也),但终于没有篡位,全仗这位孝庄
太后从中周旋。致有“太后下嫁”之说。多尔衮死后,她又借谋反为名,削其
封号,将正白旗精兵收归天子自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顺治驾崩,托孤顾
命大臣。鳌拜专横跋扈,再次危及皇位:满清原有四大贝勒共同执政,以贤者
(功劳大)为君之旧规。但三藩在外,反志已萌,唯惧鳌拜。所以孝庄暂时容
忍,直到康熙长大成人。才授计于康熙,将其剪除。由此可见,满清皇位继承
制度的两次危机,都是靠孝庄化险为夷。从此才有三百年父子相传。待到康熙
晚年,已不再有权臣对帝位的威胁,而转为诸皇子对帝位的争夺。 孝庄崩
于康熙二十六年。其时三藩之乱已平,台湾重归版图,中俄界约勘定,满清基
业稳固。海靖河晏,天下太平。避而不提这样一位女中豪杰,可算查老轻视女
性的又一旁证。
--
----------------------------------------------------------------------------
- I know I am crazy to do it,
but I will be even crazier if didn't. -
-
----------------------------------------------------------------------------
-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unknow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