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zy (郁闷了就来灌水,然后就忘记了),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关于《以诗为马》的几点说明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3月15日09:15:17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发信人: leeji (更慢的人), 信区: Poetry 

标  题: 关于《以诗为马》的几点说明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Tue Oct 17 18:03:10 2000), 转信 

谢谢skyshadow 

很惶惑,从来没想过要把自己的这个系列文章发到兵马俑之外的其他 

站点,大概是木棉的skyshadow和光华的feel觉得不无批判的价值, 

所以愿意劳动转载,sky还向我打了个招呼,让我当心木棉的板砖, 

呵呵,真有点害怕的说。 

因为是在兵马俑写的,所以需要作一些说明: 

1、文章的对象,主要是兵马俑的ddmm。兵马俑的网友,绝大部分是 

   工科学生,平时在线人数也比较少,人文气氛比起木棉、日月光 

   华要淡薄许多,所以是对初学者写一些自己的体验和看法,希望 

   能对他们有帮助。 

2、文章散漫,是没有结构的。本来从未想过要写这个,正好遇上网 

   友,聊对诗的看法,我就多说了几句,他说你写出来吧。我犯难, 

   真的很难,没有头绪。后来有一天突然就想到用散漫的风格写, 

   每一个小节都独立成篇,想到什么就什么,觉得这是适合我的方 

   式,就写了。 



3、开始要写了,就是大致列了一些条目,并没有太理会是否完整或 

者严格的关系、次序,然后大致以每天2-3篇的速度写,白天要 

   上班,抽点空吧,没有什么准备和推敲。要用范例来说明的地方, 

   也没有时间去找合适的,就从手头的熟悉的里面挑一下,所以很 

   多地方是很粗糙的。整体的逻辑关系也并不是很严密。而且,真 

   的是如木棉这边的一个朋友所说的那样,我并不知道我要把读者 

   带往何处,我也没想过要把读者带往哪一个明确的方向,呵呵,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很重要,我觉得这取决于阅读的风格。 

4、文章最初发在“兵马俑-艺术文化”下的bloom版,对象是bloom 

   的网友,所以文中好几个地方出现的“本版”,指的就是bloom。 

最后,再罗嗦一句:请木棉的朋友多指教 

//bow 

  

  
--
    甜蜜的名字,痛苦的名字,我叫你离去。美丽的眼睛,忧伤的眼睛,我叫你过
来--你神奇地出现,带着你全部的矛盾和叹息。你为我带来狂喜和战栗,你叫我
充满无法言喻的柔情,也为我带来无可解脱的绝望。
    你是我黄缎子一样抖动的阳光,你是我的清凉泉水,你是我无法捕捉的影子,
你是花的碎片,你是云的碎片,你是天空的碎片,你是旷野里消散的烟雾,你是最
美丽的白色泡沫,你叫我狂喜,同时,也叫我悲恸欲绝。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