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zy (郁闷了就来灌水,然后就忘记了),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以诗为马(13)——酣畅和含蓄的抒发(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3月15日21:50:24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发信人: hand (阿含~~无尽藏), 信区: bloom 
标 题: 以诗为马(13)——酣畅和含蓄的抒发 
发信站: 交通大学思源BBS (Fri Sep 29 16:56:53 2000), 转信 

(13)酣畅和含蓄的抒发 

关于这一点,以前写过一些文字,在本版发过。作为“在两个极端之间跳跃”的范例非 
常好,所以在原来写的东西的基础上作一些改动,重新发出来。 

文学的表达法,按照抒发情绪的直接程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酣畅、淋漓、完整、准 
确地抒发;一种是收敛、含蓄地抒发。 

这是两个层面的写作手法,但是都可以有伟大高超的作品。 

前一种表达法,是基础、基本功,类似于绘画中的写生、素描。首先写作,这个基本功 
要过,否则无从谈写作,没有这个基础,和“说话都说不清楚”差不多。 

这个基础这种基础,真实地、完整地、淋漓地、准确地表达,虽然是基础,却并不低级。 
在中国的乐府传统中,这是最伟大的文学。比如 《铙歌十八首》(在本版精华区中收录) 
里面的《上邪》、《有所思》,都是极其酣畅淋漓的感情的直接抒发,都是在中国古代文 
学史上拥有崇高地位的极其伟大的文学。以《上邪》为例: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在可以准确地、酣畅地表达自己之后,可以往回收了,可以学习含蓄的表达方法 。最著 
名的典范的作品当属《黍离》、《麦秀》,以《黍离》为例: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悲西周之迁国,但文中无半字描写故都、故人,含蓄、深沉、蕴藉,实属盖世无双。 


古文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归有光的《寒花葬志》: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热火煮荸荠熟, 
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 
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此是全文,如此之短,但人、情跃然,亦是极佳含蓄之范文。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要学酣畅淋漓,当然要选最酣畅淋漓的作品来学,做到尽可能 
地酣畅淋漓;要学含蓄蕴藉,当然要选最含蓄蕴藉的作品来学,做到尽可能地含蓄蕴藉, 
这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跳跃” 

人生的道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呵呵,说远了。 

-- 
一滴水 
二滴水 
三滴水 
……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偷偷灌水 
※ 来源:·交通大学思源BBS[WWW-POST]bbs.xjtu.edu.cn·[FROM: 159.226.76.161] 



--
    甜蜜的名字,痛苦的名字,我叫你离去。美丽的眼睛,忧伤的眼睛,我叫你过
来--你神奇地出现,带着你全部的矛盾和叹息。你为我带来狂喜和战栗,你叫我
充满无法言喻的柔情,也为我带来无可解脱的绝望。
    你是我黄缎子一样抖动的阳光,你是我的清凉泉水,你是我无法捕捉的影子,
你是花的碎片,你是云的碎片,你是天空的碎片,你是旷野里消散的烟雾,你是最
美丽的白色泡沫,你叫我狂喜,同时,也叫我悲恸欲绝。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