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yan (深夜月当花), 信区: reading&culture       
标  题: [合集] 情系国徽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Apr 17 20:19:36 2004), 站内

☆─────────────────────────────────────☆
   ryan (深夜月当花) 于  (Wed Apr 14 18:12:00 2004)  提到:

嗯,这是转载的
这是灵魂的白夜。
    银河的潮汐汹涌着,星光漫过堤岸,荡起一片灿烂水声。
    在这个春天里,有一种来自星外的音乐,它的手指正缓缓地抚摸着树木、花草、岩
石、水和金属,所有醒着的心灵被浸润、被催生,到处是愿望拔节的声音。那琴弦正被
一双看不见的手拨动着,每一次颤动,都是一次热烈而又真挚的降落。
    这个房间里的灯光,已经几夜未熄了。这里是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小组的设计室。
林徽因和她的助手:李宗津、莫宗江、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朱畅中、罗哲文等,
围着一张桌子,热烈地讨论着。满桌子满墙壁都是他们画出来的草图。
    今天白天,梁思成从新政协筹委会国旗国徽评委会上,带回了国徽图案参考资料,
那是从上千件应征作品中遴选出来的。
    1949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在《人民日
报》等各大报刊,刊登了公开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的启示,征稿截止日期为
8月15日。梁思成和林徽因领导了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工作,同时,梁思成还担任了
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顾问。
    国徽征稿结束时,已收到了全国各地、包括海外侨胞设计的900多件图案,但都未
被选用,政协筹委会决定把设计国徽的任务交给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
    梁思成带回来的国徽参考资料,一张一张摊在桌子上,大家认真评论着。这些图案,
有一部分明显地模仿外国的国徽,有的花花绿绿,很不庄严。有一张图案,上方画了一
个鲜红的太阳,下面是蓝色的海洋,还有两只白色的海鸥,在海面上飞翔。林徽因看了
一眼说:“天哪!这简直是阴丹士林商标。”
    朱畅中说:“七折大拍卖。”
    大家都笑起来。
    再看这些应征的稿件,像商标的还真为数不少。林徽因又和大家讨论起国徽和商标
的区别。林徽因说:“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它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意
志,一个政党的主张。中国的国徽要有中国的特征,政权的特征,形式也要庄严富丽,
应该表现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商标只是商品的标志,它只具有商品注册的意义,这是两
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必须加以区别。”
    林徽因找出一些国家的国徽,指点给大家看:你们看这只国徽,是爱尔兰的,画面
上的这只红色的右手,象征着这个国家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大约在3000年前,两个来自
欧洲大陆的人,各自率领部下,分乘两艘大船,同时向爱尔兰进发,他们事先约定,谁
的手先摸到爱尔兰的土地,谁就是国王,两艘船接近海岸时,落在后头的那一位,眼看
王位就会被别人拿到了,急中生智,拔刀砍下自己的右手,把血淋淋的断手扔到岸上,
因此他成了这个国家的国王。
    你们再看这只国徽,图案设计很奇特,上面还写着激励人意志的格言。
    比利时的写着“团结就是力量”。写着“团结和信心”的是尼日利亚的。尼泊尔的
国徽上这行字是“祖国比天堂还宝贵”。
    下边的这几个图案,反映了本国的自然资源、独特物产。
    澳大利亚的国徽,左边是一只袋鼠,右边是一只鸸鹋。
    孟加拉的国徽,是数片黄麻叶子图案,这个国家盛产黄麻。罗马尼亚有丰富的石油
资源,所以它的国徽上,有顶天立地的钻塔。
    尼泊尔是高山之国,因此他们的国徽图案是一片崇山峻岭。
    林徽因还找了一些古代的铜镜、玉环、玉壁等工艺美术作品,作为参考资料,从中
启发灵感。
    梁思成传达了国徽审查小组要求在国徽图案中有天安门图像的意见。林徽因认为这
是一个很好的构想,立刻派朱畅中去画天安门的透视图。营造学社藏有测绘天安门建筑
的图纸,有百分之一比例和二百分之一比例的天安门立面、平面、剖面图。当时在北京,
其他单位要找这样的图纸是不可能的,幸亏营造学社保留了这么完整的资料。
    林徽因特别关照朱畅中说:“在国徽图案中采用天安门立面图,可以使比例尺寸严
格正确,同时在视觉上可以让人感到天安门广场的广阔深远。”她还建议,把两个华表
向左右方向拉开距离,这样有整体上的开阔感,构图也比较稳定。
    一张又一张图纸,一场又一场争论,大家的设计思想越来越明确了。林徽因始终主
张,国徽应该放弃多色彩的图案结构,采用中国人民千百年来传统喜爱的金红两色,这
是中国自古以来象征吉庆的颜色,用之于国徽的基本色,不仅富丽堂皇,而且醒目大方,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宝宝从南方回来探家,一进门大吃一惊,往日整洁有序的家,现在像个大作坊,满
地堆的都是资料和图纸,地毯遮住了,没有下脚的地方,更使她惊讶地感到,往日病得
爬不起来的母亲,此时精神焕发,显得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清华小组先后做了二三十个正式完成的国徽图案,陆续送政协国徽审查小组和中央
领导同志审阅。
    6月,经过3个多月的昼夜奋战,一枚定型的国徽图案诞生了。迎接终评的前一天,
林徽因和大家都很兴奋,但也有隐隐不安。确定评选方案的那天,梁思成和林徽因都病
倒了,便让兼任秘书工作的朱畅中去参加评选会议。林徽因一遍遍叮嘱着:“畅中,我
等候你的消息,评选结束了,多晚也要赶回来。”
    评选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进行。会议厅的中间墙上挂着两个国徽图案。左边的是清
华方案,图案外圈环以稻麦穗,下端用红绶带绾接在齿轮上,国徽中央部分和下方是金
色浮雕的天安门立面图,上方绘有金色浮雕的五星,衬在红色的底子上,如同天空中飘
展的五星红旗。整个图案左右对衬,庄严肃穆。
    右边挂的是中央美院的方案,天安门的图象是一幅彩色的风景画,天安门形象一头
大、一头小、一头高、一头低,有强烈的透视感,华表只画一个,立在一侧,碧蓝的天
空,金色的琉瓦,红柱红墙,加上金桥的白石栏杆和白石华表,铺地的大石块依稀可见,
石缝里还画着青草。
    会场中间排列着三四排沙发椅,参加评议的委员们,在两个国徽之间穿梭着,热烈
地争论着。朱畅中心里没底了,脸上浸出了热汗。
    正在这时,周总理来了。
    总理和大家亲热地打过招呼之后,走到两个图案前,仔细地审视着。过了一会儿,
他让大家发表意见。
    田汉说:“我认为中央美院的方案好,透视感强,色彩比较明朗。”
    许多委员都赞成田汉的意见。
    坐在后排的朱畅中心里咚咚地敲起鼓来。
    张奚若站起来说:“我认为清华的方案好,有民族特色,既富丽,又大方,布局严
谨,构图庄重,完全符合政协征求图案的三条要求。”
    周总理注意到了中间靠右边沙发上的李四光,他走到李四光座位旁边,扶着沙发背
问:
    “李先生,你看怎样?”
    李四光沉思片刻,右手指着清华的方案说:“我看这个有气魄,有中国特色。”
    周总理再次走到两个图案前,看了一会儿,转过身去,再次让大家发表意见,多数
委员都赞成清华的方案。
    周总理说:“那么好吧,我也投清华一票。”
    朱畅中一颗心像要跳出胸膛,他真想飞跑出去,给林徽因打电话。
    周总理说:“清华的梁先生来了没有?”
    张奚若回答:“梁先生和林夫人都病倒了,清华小组的秘书来了。”又叫朱畅中,
“小朱到前头来。”
    周总理把朱畅中叫到清华的图案前指点着问:“这是什么?”
    朱畅中回答:“这是稻穗。”
    “能不能向上挺拔一些?”周总理比划着。朱畅中回答:“稻穗下垂是表示丰收,
向上挺拔,可以改进。”
    周总理说:“稻穗向上挺拔,可以表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嘛,从造型上也更为美观。
1942年冬天,宋庆龄同志在她的寓所,为欢送董必武同志返回延安举行的茶话会上,桌
上就摆着重庆近郊农民送来的两串稻穗,被炉火映得金光灿灿,当时有人赞美这稻穗像
金子一样。宋庆龄说:‘它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
谷丰登,人民便可以丰衣足食了。’当时我就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稻穗画到国
徽上去”
    会场中,有的委员提出,中央美院是受邀请设计国徽的,他们的方案虽然未被选中,
但是他们付出了努力,建议也发给设计奖金。
    周总理说:“可以嘛,奖金的款项请财政部长李先念同志解决。”
    评选结束后,已是深夜,朱畅中没吃夜宵就急着赶回了清华。
    张奚若说:“你们回去讨论一下周总理的指示,一两天内画好正式图纸,送政协全
体会议审查。”
    第二天,林徽因和梁思成立即组织国徽小组研究讨论周总理的指示,大家群情激奋,
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修改任务,重新画了大幅国徽图案,在图纸上首,林徽
因用红纸剪了“国徽”两个字,图的下方写了“国徽图案说明”:
    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新民
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修改后的国徽图案立即送往中南海。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召开,林徽因被特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上,在毛主席提议下,全体代表起立,以鼓掌的方式通过了由梁思成、林徽因主
持并设计的国徽图案。
    当掌声在大厅里回荡的时候,林徽因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病弱的身体,已无力从座
位上站立起来答谢了。
    政协会议之后,他们又对国徽细部作了一些技术上的修改,由高庄把平面国徽雕塑
成立体模型。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公布国徽图案的命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
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业经中央人民政府第八次会议通过,特公布之。
    此令。
    主席 毛泽东
    1950年9月20日
    这一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
    开国后的第二个国庆日,病骨支离的林徽因,由梁思成、莫宗江陪同来到天安门金
水桥头。仰望着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国徽,林徽因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那枚金红色的朝暾在她眼前飞升、幻化,她仿佛正沿着一条光的道路,进入虹的拱
门,她倾听到了一个声音,那个声音从历史的方阵上空传来,她的内心渗出这声音的光
芒。
    没有拥有,只有这光的召示,此刻她脚下的位置,便是世界的全部。
    这是她用自己的骄傲捧出的辉煌。




☆─────────────────────────────────────☆
   braveheart (磨剑闹市作山林,清吟徐啸若无人) 于  (Wed Apr 14 19:27:23 2004)  提到:

国务院特批,在林徽因安葬的地方使用国徽的图案。

这个链接是在世纪清华看到的,呵呵
http://news.sohu.com/2004/04/14/41/news219834173.shtml


☆─────────────────────────────────────☆
   odin (Even a sorceress...) 于  (Wed Apr 14 19:31:09 2004)  提到:

打不开啊?


☆─────────────────────────────────────☆
   imsorry (争取把迟到次数控制到最少) 于  (Wed Apr 14 19:40:41 2004)  提到:




☆─────────────────────────────────────☆
   shmily (想去爱琴海) 于  (Wed Apr 14 21:17:10 2004)  提到:

赞~

林徽因么?


☆─────────────────────────────────────☆
   ryan (深夜月当花) 于  (Wed Apr 14 21:19:13 2004)  提到:

喵呜~~~~
明知故问


☆─────────────────────────────────────☆
   shmily (想去爱琴海) 于  (Wed Apr 14 21:19:56 2004)  提到:

表示一下关注


☆─────────────────────────────────────☆
   KCN (毒中之毒·氰化钾·清华家) 于  (Wed Apr 14 21:48:51 2004)  提到:

林的照片真的好pp的说,感觉那时候的照相技术一般会把女孩子照得很土里土气
可是林天生丽质什么也掩饰不住。



☆─────────────────────────────────────☆
   ryan (深夜月当花) 于  (Wed Apr 14 22:06:46 2004)  提到:

nodnod
姓林的名人几乎都极有气质


☆─────────────────────────────────────☆
   braveheart (磨剑闹市作山林,清吟徐啸若无人) 于  (Wed Apr 14 22:08:55 2004)  提到:

林彪...


☆─────────────────────────────────────☆
   odin (Even a sorceress...) 于  (Wed Apr 14 22:10:15 2004)  提到:

我觉得中年的那几张才特有气质


☆─────────────────────────────────────☆
   louis (≥^:^≤喵~ ~) 于  (Wed Apr 14 22:18:01 2004)  提到:

恩,喜欢姓林的


☆─────────────────────────────────────☆
   KCN (毒中之毒·氰化钾·清华家) 于  (Wed Apr 14 22:20:15 2004)  提到:

文革中的林、毛一起出场的那种宣传图片我觉得有刻意缩小林彪的嫌疑
跟毛的魁梧相比太不成比例了



☆─────────────────────────────────────☆
   braveheart (磨剑闹市作山林,清吟徐啸若无人) 于  (Wed Apr 14 23:36:34 2004)  提到:

林确实很单薄

看他的身体在肥大的军装中不匀称的比例就知道了

当时的军装差不多应该是尺码相近的

不过他的浓眉、小眼、尖脸确实让人有智力过剩的感觉

脸部的瘦削和精神状态应该反映了一些他的神经性痛苦


☆─────────────────────────────────────☆
   KCN (毒中之毒·氰化钾·清华家) 于  (Thu Apr 15 10:02:09 2004)  提到:

我觉得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林在文革中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没有林,江青的文革小组早就插手进入军队了,林捍卫了军队的独立性。



☆─────────────────────────────────────☆
   shmily (想去爱琴海) 于  (Thu Apr 15 14:19:21 2004)  提到:

为什么她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啊?

她简直是那个年代最灿烂的一朵~

是她的爱情让人痴迷

还是她的才气让人心醉?


☆─────────────────────────────────────☆
   yooer (洛阳米贵|陌上归人) 于  (Thu Apr 15 14:43:00 2004)  提到:


呵呵,不会的。要不是军队的老人们被林和江们打倒了,林的四野系后来败露也倒了,轮
不到江这帮人。



☆─────────────────────────────────────☆
   KCN (毒中之毒·氰化钾·清华家) 于  (Thu Apr 15 15:35:50 2004)  提到:

不可否认和家世显赫也有很大关系
出生在普通家庭的话只能算是个小家碧玉了。



☆─────────────────────────────────────☆
   shmily (想去爱琴海) 于  (Thu Apr 15 17:48:36 2004)  提到:

呵呵

我正是想说这个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