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raveheart (年轻的山大王), 信区: reading&culture
标 题: [合集] 介绍一下萧红和《生死场》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Jul 5 07:03:38 2003), 站内
☆─────────────────────────────────────☆
brad (地无一间,房无一垄) 于 (Tue May 27 19:26:07 2003) 提到:
萧红的《生死场》
女作家的作品我看的不是很多,而且我通常鉴别作品好坏的标准出奇地简单,
就是能否让我感到有如“醍醐灌顶”。大学其间曾让我有此感觉的,除了一些好
书外,就是大二时看了实验话剧院根据萧红作品改编的话剧《生死场》了。
也许是因为这是个关于东北农村的故事吧,所以我格外感兴趣。
这个故事里没有明确的主角,只有群像式的人物。在他们的世界里生、老、
病、死就是全部的主题。人们生息在这个环境里,却没有丝毫活气。从河边的野
合开始的一个个鲜活生命,在岁月重压下,渐渐变成弯腰弓背罗圈腿,再到最后
贫病交加而死,就是他们所要经受的一切。甚至对于某些人——比如二里半——
他的整个世界,就是他的那只羊。
故事的前半段有个小高潮。佃户赵三,由于不堪忍受东家刘二爷的压榨,组
织了个“镰刀会”,做欲造反状。一次错杀了个贼,被官家抓去。二爷帮他“说
了几句好话”,赵三立刻愧悔难当:“从前是我错了!人不能没有良心!”他们
的所谓反抗,实在跟阿Q有一拼了。
下面是胡风对《生死场》的评价:
蚁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
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食粮,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
的暴君底威力下面。
但这样混混沌沌的生活是也并不能长久继续的。卷来了“黑色的舌头”,飞
来了宣传“王道”的汽车和飞机,日本旗替代了中国旗。偌大的东北四省轻轻地
失去了。日本人为什么抢了去的?中国的统治者阶级为什么让他们抢了去的?抢
的是要把那些能够肥沃大地的人民做成压榨得更容易更直接的奴隶,让他们抢的
是为了表示自己底驯服,为了取得做奴才的地位。
然而被抢去了的人民却是不能够“驯服”的。要么,被刻上“亡国奴”的烙
印,被一口一口地吸尽血液,被强奸,被杀害。要么,反抗。这以外,到都市去
也罢,到尼庵去也罢,都走不出这个人吃人的世界。
在苦难里倔强的老王婆固然站起了,但忏悔过的“好良心”的老赵三也站起
了,甚至连那个在世界上只看得见自己底一匹山羊的谨慎的二里半也站起了……
到寡妇们回答了“是呀!千刀万剐也愿意!”的时候,老赵三流泪地喊着“等我
埋在坟里……也要把中国旗子插在坟顶,我是中国人!我要中国旗子,我不当亡
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不……不是亡,……亡国奴……”的时候,
每个人跪在枪口前面盟誓说:“若是心不诚,天杀我,枪杀我,枪子是有灵有圣
有眼睛的啊!”的时候,这些蚁子一样的愚夫愚妇们就悲壮地站上了神圣的民族
战争底前线。蚁子似地“为死而生”的他们现在是巨人似地“为生而死”了。
萧红用女作家的细腻笔触,写出有如此丈夫气的作品,让我很是佩服。我甚
至想过,倘若鲁迅生为女子(他又姓周……周讯??……),大概就是萧红这个
样吧。
最后,来欣赏一段萧红的文字:
“静静的河湾有水湿的气味,男人等在那里。”
“五分钟过后,姑娘仍和小鸡一般,被野兽压在那里。男人著疯了!他的大
手敌意一般地捉紧另一块肉体,想要吞食那块肉体,想要破坏那块热的肉。尽量
的充涨了血管,仿佛他是在一条白的死尸上面跳动,女人赤白的圆形的腿子,不
能盘结住他。於是一切音响从两个贪婪著的怪物身上创造出来。”
“成业,我对你告诉吧!年青的时候,姑娘的时候,我也到河边去钓鱼,九
月里落著毛毛雨的早晨,我披著蓑衣坐在河沿,没有想到,我也不愿意那样;我
知道给男人做老婆是坏事,可是你叔叔,他从河沿把我拉到马房去,在马房里,
我什么都完啦!可我心也不害怕,我欢喜给你叔叔做老婆。这时节你看,我怕男
人,男人和石块一般硬,叫我不敢触一触他。”
附:萧红生平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
笔名悄吟、玲玲、田娣。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
作笔名,蜚声文坛。在萧红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
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
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1924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
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爱国斗争。
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经过一年
的顽强抗争,父亲被迫妥协。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父亲反对,毅然背叛家庭,逃婚来到北平,并进
入女师大附中读书。
1931年2月初,因无经济供给,生活困难,萧红只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春节后她随
家搬到阿城县福昌号屯,被迫与外界隔绝。在福昌号屯的这段生活,为萧红后来进
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她的一些小说、散文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的。
1931年10月,萧红从阿城逃到哈尔滨。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与
王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
甲却不知去向。
萧红困居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
并因此结识青年作家萧军。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裴馨园、萧军等人给了萧红
很大的帮助。
1932年11月,萧红、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到道里商市街25号(今道里红霞街25号),
有了自己的家。
1933年3月,萧红参加了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她的两幅粉笔画。同
时,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3年5月21日,她写出第一部短篇
小说《王阿嫂的死》。作品通过描写王阿嫂一家的悲惨遭遇,愤怒地控诉了地主对
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这篇小说发表以后,她便以悄吟作笔名陆续发表了《看风
筝》、《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小黑狗》、《中秋节》等小说和散文,
从此踏上文学征程。
1933年8月,长春《大同报》文艺周刊《夜哨》创刊,萧红做为主要撰稿人,在夜哨
上发表了《两个青蛙》、《哑老人》、《夜风》、《清晨的马路上》、《八月天》
等作品。
10月,萧红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在中共党员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自
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
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也为萧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跋涉》集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
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起特务机关怀疑。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
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于1934年6月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
在青岛,他们与先到这里的舒群一家住在观象一路一号。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
编,萧红集中精力,勤奋写作,不久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此间,他们与
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
1934年10月,他们离开青岛去上海。
萧红、萧军到上海后,住在拉都路福显坊内一处二楼上。鲁迅先生非常关心他们到
上海后的生活、思想和写作情况,但因当时上海环境险恶,斗争残酷复杂,无法会
面,只好通过书信联系。鲁迅先生多次给他们写信,表示极大的关切,在精神上给
他们很大鼓舞,为他们指明方向。
1934年11月30日,萧红、萧军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第一次会面。
12月19日,鲁迅在梁园豫菜馆请客,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
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
影响。不久,叶紫、萧红、萧军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并出版了“奴隶
丛书”。
1935年月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在
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
《生死场》原名《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
部作品。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
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
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生死场》的发表,符合时代的要求,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坚定人民抗击日本
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萧红在作品中大胆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抒发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1936年6月15日,鲁迅、茅盾、巴金、以群等六十七位作家联合签名发表《中国文艺
工作者宣言》,反对内战,号召爱国文艺工作者,发挥进步作用,创作优秀作品,
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萧红是最初的发起人之一。
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
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
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情绪低落,
直接影响了写作。
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决定用暂时的离别来弥补裂痕。1936年7月16日,萧
红离开上海,只身东渡日本。
1937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便去万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的墓,表达哀思。
3月,她写下了《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发表在4月23日的《文艺》上
1940年1月底,萧红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
1940年12月20日,萧红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萧红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因庸
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
1月21日,玛丽医院由日军接管,萧红又被送进红十字会在圣提士反设立的临时医院。
1月22日,萧红与世长辞,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
1957年8月15日,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将萧红骨灰从香港迁到广州银河公墓,重新
安葬。
☆─────────────────────────────────────☆
yooer (a little gloomy) 于 (Tue May 27 19:27:34 2003) 提到:
re!
不过还是喜欢《呼兰河传》
【 在 brad (地无一间,房无一垄) 的大作中提到: 】
: 萧红的《生死场》
: 女作家的作品我看的不是很多,而且我通常鉴别作品好坏的标准出奇地简单,
: 就是能否让我感到有如“醍醐灌顶”。大学其间曾让我有此感觉的,除了一些好
: 书外,就是大二时看了实验话剧院根据萧红作品改编的话剧《生死场》了。
: 也许是因为这是个关于东北农村的故事吧,所以我格外感兴趣。
: 这个故事里没有明确的主角,只有群像式的人物。在他们的世界里生、老、
: 病、死就是全部的主题。人们生息在这个环境里,却没有丝毫活气。从河边的野
: 合开始的一个个鲜活生命,在岁月重压下,渐渐变成弯腰弓背罗圈腿,再到最后
: 贫病交加而死,就是他们所要经受的一切。甚至对于某些人——比如二里半——
: 他的整个世界,就是他的那只羊。
: 故事的前半段有个小高潮。佃户赵三,由于不堪忍受东家刘二爷的压榨,组
: ...................
☆─────────────────────────────────────☆
brad (地无一间,房无一垄) 于 (Tue May 27 19:28:36 2003) 提到:
别被篇幅吓坏哦,水分很大的。
偶只写了几个字,引用了大段的介绍文字。
呵呵,鲁迅那个时期的白话文现在看起来还是有些拗口。所以
估计爱看《生死场》的人不会多。
听涛精华区只有前六章。想看全的话,水母或北大未名应该能
找到。
【 在 brad (地无一间,房无一垄) 的大作中提到: 】
: 萧红的《生死场》
: 女作家的作品我看的不是很多,而且我通常鉴别作品好坏的标准出奇地简单,
: 就是能否让我感到有如“醍醐灌顶”。大学其间曾让我有此感觉的,除了一些好
: 书外,就是大二时看了实验话剧院根据萧红作品改编的话剧《生死场》了。
: 也许是因为这是个关于东北农村的故事吧,所以我格外感兴趣。
: 这个故事里没有明确的主角,只有群像式的人物。在他们的世界里生、老、
: 病、死就是全部的主题。人们生息在这个环境里,却没有丝毫活气。从河边的野
: 合开始的一个个鲜活生命,在岁月重压下,渐渐变成弯腰弓背罗圈腿,再到最后
: 贫病交加而死,就是他们所要经受的一切。甚至对于某些人——比如二里半——
: 他的整个世界,就是他的那只羊。
: 故事的前半段有个小高潮。佃户赵三,由于不堪忍受东家刘二爷的压榨,组
: ...................
☆─────────────────────────────────────☆
dingding (dangdang) 于 (Tue May 27 19:29:21 2003) 提到:
萧红与萧军倒是传奇呢
我发现这些人的生活总是更加精彩一些。。。
【 在 brad (地无一间,房无一垄) 的大作中提到: 】
: 萧红的《生死场》
: 女作家的作品我看的不是很多,而且我通常鉴别作品好坏的标准出奇地简单,
: 就是能否让我感到有如“醍醐灌顶”。大学其间曾让我有此感觉的,除了一些好
: 书外,就是大二时看了实验话剧院根据萧红作品改编的话剧《生死场》了。
: 也许是因为这是个关于东北农村的故事吧,所以我格外感兴趣。
: 这个故事里没有明确的主角,只有群像式的人物。在他们的世界里生、老、
: 病、死就是全部的主题。人们生息在这个环境里,却没有丝毫活气。从河边的野
: 合开始的一个个鲜活生命,在岁月重压下,渐渐变成弯腰弓背罗圈腿,再到最后
: 贫病交加而死,就是他们所要经受的一切。甚至对于某些人——比如二里半——
: 他的整个世界,就是他的那只羊。
: 故事的前半段有个小高潮。佃户赵三,由于不堪忍受东家刘二爷的压榨,组
: ...................
☆─────────────────────────────────────☆
dingding (dangdang) 于 (Tue May 27 19:29:53 2003) 提到:
//hand yooer
还是呼兰河传好
【 在 yooer (a little gloomy) 的大作中提到: 】
: re!
: 不过还是喜欢《呼兰河传》
☆─────────────────────────────────────☆
braveheart (天佑吾国,力抗毒魔) 于 (Tue May 27 19:37:42 2003) 提到:
【 在 dingding (dangd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萧红与萧军倒是传奇呢
: 我发现这些人的生活总是更加精彩一些。。。
~~~~~~哪部分人?
☆─────────────────────────────────────☆
yooer (a little gloomy) 于 (Tue May 27 19:40:22 2003) 提到:
就是那些特定时代或者特定经历下下生活阅历很丰富的人们啊
【 在 braveheart (天佑吾国,力抗毒魔)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部分人?
☆─────────────────────────────────────☆
braveheart (天佑吾国,力抗毒魔) 于 (Tue May 27 19:41:17 2003) 提到:
为什么会更加精彩呢?
不理解,呵呵
【 在 yooer (a little gloo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那些特定时代或者特定经历下下生活阅历很丰富的人们啊
☆─────────────────────────────────────☆
dingding (dangdang) 于 (Tue May 27 19:44:27 2003) 提到:
很多女作家的生活
再举例子,乔治桑
【 在 braveheart (天佑吾国,力抗毒魔)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部分人?
☆─────────────────────────────────────☆
yooer (a little gloomy) 于 (Tue May 27 19:46:07 2003) 提到:
比起常人的平淡来说啊,不过也是别人看着五颜六色、绚丽夺目,自己往往可能是很不爽
的。
【 在 braveheart (天佑吾国,力抗毒魔)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会更加精彩呢?
: 不理解,呵呵
☆─────────────────────────────────────☆
braveheart (天佑吾国,力抗毒魔) 于 (Tue May 27 19:47:17 2003) 提到:
我觉得是因为她们善于表达,呵呵
【 在 yooer (a little gloomy)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起常人的平淡来说啊,不过也是别人看着五颜六色、绚丽夺目,自己往往可能是很不爽
: 的。
☆─────────────────────────────────────☆
dingding (dangdang) 于 (Tue May 27 19:48:55 2003) 提到:
错呢~
sigh,斑竹的榆木脑袋呀
吓,人身攻击了,跑喽
【 在 braveheart (天佑吾国,力抗毒魔)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是因为她们善于表达,呵呵
☆─────────────────────────────────────☆
dingding (dangdang) 于 (Tue May 27 20:00:57 2003) 提到:
或者这么说吧,以下两点造成这些女作家的生活更加精彩:
1。敏锐的感受力。
2。正因为敏锐,更难以容忍平庸的生活。。。
【 在 braveheart (天佑吾国,力抗毒魔)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是因为她们善于表达,呵呵
☆─────────────────────────────────────☆
weidan (灵) 于 (Tue May 27 20:25:26 2003) 提到:
平静的生活,可以很幸福的。精彩不知道怎么才算 ...
【 在 dingding (dangd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或者这么说吧,以下两点造成这些女作家的生活更加精彩:
: 1。敏锐的感受力。
: 2。正因为敏锐,更难以容忍平庸的生活。。。
☆─────────────────────────────────────☆
dingding (dangdang) 于 (Tue May 27 20:39:20 2003) 提到:
精彩与幸福毫无关联。。。
那些所谓过着传奇一样生活的人没有几个是幸福的。
轻易的感到痛苦,轻易的快乐
瞬间升入云霄,再堕入深谷……
或者对于一些人而言,只能选择这样的生活
btw:我所说的精彩是作为写作题材上的精彩。跌宕起伏又毫不做作
【 在 weidan (灵)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静的生活,可以很幸福的。精彩不知道怎么才算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6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