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yan (竹子·轻歌曼舞), 信区: reading&culture       
标  题: 巴赫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Jul 10 12:25:57 2004), 站内

发信人: harmoniker (我知道),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在时间与灰烬之中创造巴赫(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Oct 22 13:00:53 2000) 

总论:在时间与灰烬之中创造巴赫 
1723年夏天,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要找一位教堂乐师,演奏羽管键琴和管风琴的水 
平都相当不错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正是个合适的人选。不过,有一点却使这个选 
择显得有些美中不足,人们私下传说,古老而光荣的巴赫家族这位成员是个倔脾气,在 
音乐上喜欢钻研创新,当时的权威明确设定了不容更改的和声与作曲法则,他却偏要和 
他们对着干。 
在巴赫生前和身后漫长的时间之流中,他都是一个赋予创造以启示性地位的人物。 
当今天的人们回溯历史时,他们说巴赫身上几乎体现出了后来所有的音乐因素:古典主 
义的严谨结构、浪漫主义的澎湃激情、宗教作品的虔诚精神、现代乐派的内在节奏。然 
而在他去世后的一百多年里,却逐渐被人遗忘,人们提起巴赫这个名字时大多是指他的 
几个儿子,而伟大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就像他笔下的几本古旧乐谱一样,在时间的噬蚀 
中归于灰烬。 
20世纪是一个巴赫真正复兴的时代,多元纷变的世界使人们对这位充满多种可阐释 
性的作曲家更加认同。在各种各样的诠释中,作曲家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上溯时间之流的音乐家,使今天的“音乐之父”,与二百多年前那个谦卑勤奋的路 
德派教徒在生命上取得了衔接。在时间之灰烬中重新创造巴赫的音乐家,则在我们的世 
界里为巴赫开启了另一扇认识之门。如果说“时间”关涉的是“彼在”,则“灰烬”着 
眼于“此在”,两种方式在今天共同创造着巴赫,也继续着巴赫的创造。 
经过他们的努力,巴赫本身已成为了音乐。 
若要了解巴赫在当时、现在和无尽的将来的音乐发展中的作用,就必须要看到这些 
。 
(格劳孔 文) 
-- 
我的生活就象裕兴VCD,学习上网加游戏。 

--
ryan (竹子·轻歌曼舞)
这是最后一次谈论到爱  
从今以后  我将不会再来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57.7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