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yan (1/3理想), 信区: reading&culture       
标  题: 《狼图腾》 第二章(2)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ue May 25 12:23:29 2004), 站内

老人笑眯眯地望了陈阵一眼说:你们北京学生的蒙古包支起来一年多了,可围毡太少
,这回咱们多收点黄羊,到收购站,供销社多换点毡子,让你们四个过冬能暖和一点
。陈阵说:这太好了,我们包就两层薄围毡,包里的墨水瓶都冻爆了。老人笑道:你
看,眼前这群狼,马上就要给你们送礼来了嘛。

  在额仑草原,一只大的冻黄羊连皮带肉可卖20元钱,几乎相当于一个羊倌小半个
月的固定工分收入。黄羊皮是上等皮夹克的原料。据收购站的人说,飞行员的飞行服
就是用黄羊皮做的。中国的飞行员还穿不上呢。每年内蒙草原出产的黄羊皮全部出口
,到苏联、东欧换钢材、汽车和军火;黄羊的里脊肉又是做肉罐头的上等原料,也统
统出口。最后剩下的肉和骨头才留给国人享用,是内蒙古各旗县肉食柜台上的稀货,
凭票证供应。

  这年冬季黄羊大批入境,已使得边境公社牧场和旗县领导兴奋不已。各级收购站
已腾出库房,准备敞开收购。干部、猎人和牧民像得到大鱼汛的渔民一样,打算大干
一场。猎人和马倌的腿快,全队大部分的猎手马倌已经骑上快马,带上猎狗和步枪去
追杀黄羊去了。陈阵整天被羊群拴住,又没有枪和子弹。再说,羊倌只有四匹马,不
像马倌有七八匹、十几匹专用马。知青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猎手们去赶猎。前天晚上,
陈阵去了猎手兰木扎布的蒙古包,黄羊群过来没几天,他已经打了11只大黄羊了,有
一枪竟连穿两只。几天的打猎收入就快赶上马倌三个月的高工资。他得意地告诉陈阵
,他已经把一年的烟酒钱挣了出来,再打些日子,就想买一台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
把新的留在家里,把旧的带到马倌的流动小包去。在他的包里,陈阵第一次吃到了新
鲜的黄羊手把肉,他觉得这才是草原上真正的野味。善跑的黄羊,身上没有一点废肉
,每一根肉丝纤维都是与狼长期竞技而历练出来的精华,肉味鲜得不亚于狍子肉。

  自从黄羊群闯入额仑草原,全队的北京知青一下子失落得像二等公民。两年下来
,知青已经能独立放牛放羊,可是狩猎还一窍不通。然而,在内蒙中东部边境草原的
游牧生产方式中,狩猎好像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蒙古民族的先祖是黑龙江上游森林中
的猎人,后来才慢慢进入蒙古草原半猎半牧的,狩猎是每个家庭的重要收入、甚至是
主要收入的来源。在额仑草原的牧民中,马倌的地位最高,好猎手大多出于马倌。可
是知青中能当上马倌的为数甚少,而当上马倌的知青还只有初入师门的学徒身份,离
一个好马倌还差得老远。所以,当这次大猎汛来临,差点认为自己已成为新牧民的北
京知青们,才发现他们根本靠不上边。


  陈阵吃饱了黄羊肉,收下了兰木扎布大哥送给他的一条黄羊腿,便悻悻地跑到了
毕利格老人的蒙古包。

  知青们虽然都早已住进了自己的蒙古包,但是陈阵仍喜欢经常到老阿爸那里去。
这个蒙古包宽大漂亮,殷实温暖。内墙一周挂着蒙藏宗教图案的壁毯,地上铺着白鹿
图案的地毯。矮方桌上的木托银碗和碗架上的铜盆铝壶,都擦得锃亮。这里天高皇帝
远,红卫兵“破四旧”的狂潮还没有破到老人壁毯地毯上来。陈阵的那个蒙古包,四
个知青都是北京某高中的同班同学,其中有三个是“黑帮走资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的子弟,由于境遇相似,思想投缘,对当时那些激进无知的红卫兵十分反感,故而
在1967年冬初,早早结伴辞别喧嚣的北京,到草原寻求宁静的生活,彼此相处得还算
融洽。毕利格老人的蒙古包,就像一个草原部落大酋长的营帐,让他得到更多的爱护
和关怀,使陈阵倍感亲切和安全。

  两年来,老人的全家已经把他当作这个家庭的一个成员,而陈阵从北京带来的满
满两大箱书籍,特别是有关蒙古历史的中外书籍,更拉近了老阿爸和他的这个汉族儿
子的关系。老人极好客,他曾经有过几个蒙族说唱艺人的朋友,知道不少蒙古的历史
和传说。老人见到陈阵的书,尤其是插图和地图,马上就对中国、俄国、波斯及其他
国家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写的蒙古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半通汉语的毕利格老人抓
紧一切时间教陈阵学蒙话,想尽早把书中的内容弄清楚,也好把他肚子里的蒙古故事
讲给陈阵听。两年下来,这对老少的蒙汉对话,已经进行得相当流畅了。

  但是,陈阵还是不敢将中国古人和西方某些历史学家,对蒙古民族的仇视和敌意
的内容讲给老人听。到了草原,陈阵不敢再吟唱岳飞的《满江红》,不敢“笑谈”,
“渴饮”。陈阵很想探寻历史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恩怨来由,以及人口稀少的蒙
古民族,曾在人类世界历史上爆发出核裂变一般可怕力量的缘由。

  陈阵本不愿离开毕利格老人的蒙古包。但是,水草丰美的额仑草原,畜群越扩越
大。有的一群羊下羔之后,竟达三千多只,远远超出一个羊倌看管的极限。羊群扩大
之后必须分群,陈阵只好跟着分群的羊离开这个蒙古包,与其他三个同学,挑包单过
。好在两个营盘离得不远,羊犬之声相闻,早出晚归相见;马鞍未坐暖,就已到邻家
。羊群分群以后,陈阵仍然经常到老阿爸家去,继续他们的话题。可这一次却是为黄
羊,并且与狼有关。

  陈阵掀开用驼毛线缀成吉祥图案的厚毡门帘,坐到厚厚的地毯上喝奶茶。老人说
:别眼热人家打了那么多的黄羊,明儿阿爸带你去弄一车黄羊回来。这些天我在山里
转了几圈,知道哪儿能打着黄羊。正好,阿爸也再想让你见识见识大狼群。你不是总
念叨狼吗?你们汉人胆子太小,像吃草的羊,我们蒙古人是吃肉的狼,你是该有点狼
胆了。

  第二天凌晨,陈阵就跟着老人来到西南大山的一个山坡上埋伏下来。老人既没有
带枪,又没有带狗,只带了望远镜。陈阵曾跟随老人几次出猎打狐狸,但以这种赤手
空拳的方式出猎,还是第一次。他几次问老人,就用望远镜打黄羊?老人笑而不答。
老人总喜欢让徒弟带着满脑子的好奇和疑惑,来学习他想传授的知识和本领。

  直到陈阵在望远镜里发现悄悄围向黄羊群的狼群的时候,他才明白老阿爸的猎法
。他乐了,老阿爸也冲他狡黠地一笑。陈阵感到自己很像鹬蚌相争故事里的那个渔翁
,但他只是个小渔翁,真正的老渔翁是毕利格。这个额仑草原最胆大睿智的老猎人,
竟然带着他到这里来坐收渔利了。陈阵从看到狼的那一刻起,他就忘记了寒冷,全身
血液的流速似乎加快了一倍,初见大狼群的惊恐也渐渐消退。

  深山草场上空没有一丝风,空气干冷。陈阵双脚几乎冻僵,肚子底下的阵阵寒气
越来越重,要是身下能铺一张厚密的狼皮褥子就好了。他突然生出一个疑问,便轻声
问道:都说天下狼皮褥子最暖和,这里的猎人和牧民打了不少狼,可是为什么牧民家
家都没有狼皮褥子?连马倌在冰天雪地里下夜也不用狼皮褥子?我只在道尔基家里见
过狼皮褥子,还见过道尔基的父亲两条腿上的狼皮裤筒,狼毛冲外,穿在羊皮裤的外
面。他说用狼皮裤筒治寒腿病最管用,他穿了几个月,从来不出汗的腿也出汗了。阿
爸,老额吉不是也有寒腿病吗,您老怎么不给她也做一副狼皮裤筒呢?


--
你不必原谅我
我比你更悲哀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57.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