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erman (hehe),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亮剑(三)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4 22:05:08 2000), 转信

第三章
冬天的田野山峦,显得特别空旷。西北风钻进了晋西北的群山,在山峰和沟谷间尖利地

啸着,似乎把裸露的岩石都冻裂了。户外活动的人每人嘴上都像叼上了烟袋,呼呼的冒

烟。李云龙命令分散在各地的连队进行刺杀训练。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部队缺乏御寒的

衣,不活动活动就会冻死人。有些连队只有一两件棉衣,只有哨兵上岗才能穿。李云龙

为与其让部队冻得乱蹦乱跳,不如练练刺杀,既练出一身汗又提高了战斗素质。
只穿着一件单衣的赵刚冻得病例了,高烧到39度。李云龙一发愁就爱骂街,他骂天骂地

西北风骂小鬼子,日爹操娘的把老天爷和小鬼子的先人都骂了一遍。赵刚从昏迷中醒来

李云龙骂街,便抱歉地说:“老李,我这一病,担子都放在你身上了,我这身体太不争

,要不怎么说百无一用是文人呢?”
李云龙眼一瞪:“你哪儿这么多废话?谁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文人怎么没用?小时候我爹

就告诉我,这辈子谁都可以不敬,惟有秀才不可不敬,那是文曲星,不是凡人。在我们

,我家不算最穷,好歹还有二亩薄地,年景好时,一家老小吃饱肚子没问题。我爹说,

辈子就算穷死,也要让我读书,全家人省吃俭用供我去私塾先生那读书,可惜只读了三

就赶上灾年,饭都吃不饱还能读得起书?只学了《三字经》《百家姓》,这些日子不是你

教我,我李云龙脑子里还不是一盆浆糊?我李云龙上辈子烧了高香,碰见你这么个大知识

分子,我还不该当菩萨似的供着?”
赵刚有气无力地骂了一句:“你狗日的少给我戴高帽……”
“你看,你看,你这大知识分子咋也学会骂人了,总不是跟我学的吧?”
赵刚睁开眼说:“得想点儿办法啦,再这样下去咱们要被困死。棉衣还是小事,挺一挺

就过去了,最严重的是弹药问题。每人不到五发子弹,一场小规模战斗也打不起。”
李云龙摸起赵刚的笔记本要撕纸卷烟。
赵刚抗议道:“你少动我的本子,都快让你扯光了。”
李云龙哼了一声:“小气鬼,一个破本子也当宝贝,老子过些日子还你个新的,还是日

货。”
赵刚眼睛一亮:“我知道你又打鬼子运输队的主意呢,说吧,这仗准备怎么打?”
“先把一营集结起来,以一营为主。再把其他营的战斗骨干补充进一营,编成加强营。

侦察报告,鬼子运输队的押送兵力一般为一个小队,我拿一个加强营干他一个小队,10

1的兵力,该是没问题了。老赵,你说,这仗怎么打才好。”李云龙在卖关子。
赵刚说:“我知道你在考我。我要是说了可就没你这个团长什么事了,我当了团长,你

得了政委吗?好,只当咱们团现在没有团长,我暂时代理团长组织这场伏击战。第一,咱

们的弱点是火力差,缺弹药。论兵力,咱们和日军为10:1,若论火力,咱们和日军恐怕

连1:20都不止。在这么强的火力下,别说一个加强营,就算独立团全上去也不过是一堆

活靶子。打平型关,l15师倾全师之兵力,在弹药充足、地形极为有利的情况下,向毫无

防备的日军发起突然攻击,以正规野战军对付二流的辎重部队不过是打了个平手,伤亡

例是1:1。比起平型关之战,咱们没有115师当时的本钱,要是算计不好,这个本可赔大

了……”
李云龙一拍桌子笑道:“好你个赵刚,看来我这个团长位子坐不长了,你小子是不是早

记上这位子啦?”
赵刚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其实你在安排部队进行刺杀训练时我就想到了,看看你

排的那些科目,单兵对刺,一对一、一对三对刺,当时我就猜出来,你打算在适当的时

、适当的地形条件下打一场正规的白刃战。日本陆军擅长白刃战,单兵训练中以刺杀训

为重。他们的《步兵操典》中规定得更为机械,进行白刃战之前要退出枪膛内的子弹。

说,他们最反感的是八路军在白刃战中开枪射击,认为这有损于一支正规军队的荣誉。

猜想,你希望能用事实证明,八路军的刺杀技术和勇气丝毫不逊色于日本军人。”
李云龙点点头:“对,是这么想。其实,以中国武术的眼光看,日本步兵那两下子刺杀

术根本上不得台面。论冷兵器,咱中国人是老祖宗。这次刺杀训练中,全团有一百多个

士曾经练过武术,他们把武术中使红缨枪的套路揉进了刺杀训练,不光重视刺刀和枪托

杀伤力,还注意武术中腿法的使用。和尚这小子更有阴招,他设计了一种能安在脚尖上

刀子,脚踢出去,刀刀见血。要在过去,玩儿这种暗器会被武林中人所不齿,现在对付

子可没这么多讲究了。一营的二连长张大彪上次找我,说二连不打算练刺杀,练练砍刀

不成。我才想起这小于在宋哲元的29军大刀队当过排长,懂些刀法。我说行,只要你不

子弹就能把日本鬼子宰了,你用老娘们儿的锥子剪子都成。没想到我刚一说成,二连变

法似的拿出一多把大砍刀,闹了半天人家早预备好了。”
赵刚接着说:“第二,选择地形是个关键,首先需要一个加强营的兵力能从隐蔽地点迅

展开,在日军没来得及组织火力反击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上去和敌人绞在一

。这种战术的前提是,尽量缩短冲击距离,最好限定在50米内,这样一分钟之内就冲上

了。一旦和敌人绞在一起,他们不想拼刺刀也由不得他了。”
李云龙眉开眼笑地说:“你看,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已经出来了嘛,老赵,你做好事做

底,帮我想想伏击地点选在哪里?”
 愿找 榆道:“得?,别假谦虚了,这是你的作战方案,我不?是替你说出来罢了。你也

别卖关子了,前些日子你带和尚在野狼峪那边转悠,我就知道你想干什么。那地方选得

错,我看就在野狼峪干吧。”
李云龙喊道:“知我者,赵刚也。”
“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万一情报不准,鬼子不是一个押车小队,而是一个中队或一个

队作战部队,你怎么办?”
李云龙道:“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

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
“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
“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

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上混啦。咱独立团

当孬种,鬼子来一个小队咱亮剑,来一个大队也照样亮剑。”
大地上覆满了白雪,干燥而坚硬,刺骨的寒风仿佛把人的脑子都冻结了,连思维都凝固

。路边几棵孤零零的槐树在严寒的侵袭下,时而可以听到树枝的折裂声,好像它的肢体

树皮下碎裂了,偶尔一截粗大的树枝被寒风利落到地上,砸在潜伏的战士们的背上。
一个加强营400多号战士一动不动地趴在公路两侧的土沟里。他们身上盖着事先搞来的枯

草,这样,既能御寒又能达到隐蔽的效果。李云龙看见路边的草都在微微颤动,他知道

是身穿单衣的战士们在寒风中被冻得发抖。部队已经进入潜伏位置三个小时了,李云龙

己也冻得两排牙在不停地撞击,用他自己的话说,听见这声跟打机枪似的。他用不连贯

声音对着被冻得脸色发青的赵刚说:“老……老……赵……看你那……那模样……像他

的……青面兽似……似的……”
病刚好点儿的赵刚知道这下子又该大病一场了。但他坚持要参加战斗,不能让人家看着

知识分子出身的政委是个熊蛋,连冻都扛不住,还当什么政委?他上牙打下牙地还嘴道:

“你……你还他妈……妈的说我……你,你,你那模样……比我……我也好不到哪……

里去,像……像他娘的……挂……挂着霜……霜的冬瓜”
李云龙还想还嘴,但嘴动了半天却一句话说不出来,他隔着单衣摸摸肚皮,发觉手感有

不对,肚皮怎么硬邦邦的?好像五脏六腑全冻结在一起了,他自嘲地想:穿上铠甲啦,鬼

子的刺刀也捅不进去。
前面的小山上瞭望哨打出暗号,终于来了,不知有多少人,不管它,反正也是一样,破

沉舟了,鬼子来一个小队要干,来一个联队也得干,总比冻死强。
日军的汽车队出现了,头车的驾驶棚顶上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车厢里满载着荷枪实弹
穿
着黄色粗呢面皮大衣戴着皮帽的日本士兵,满载士兵的卡车竞有几十辆……
日军的卡车开得很慢,先头车似乎在谨慎地做搜索前进。随风传来日军士兵的歌声:
朝霞之下任遥望,
起伏无比几山河,
吾人精锐军威壮,
  邦众庶皆康宁,
满载光荣啊,
关东军。
懂些日语的赵刚脸色候变,轻声道:“这是关东军军歌,老李,情况有变,这不是日本

山西的部队,是刚调进关的关东军。兵力有两个中队,和咱们的兵力对比差不多是一比

,干不干?”
李云龙注视着开近的车队,牙一咬发狠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干!敌人把胸脯送到咱

的刺刀尖前,咋能把刺刀缩回来?”
李云龙一挥手,和尚拉响了预先埋好的地雷。“轰”的一声,第一辆车被炸得粉碎,汽

的碎片、日军士兵破碎的肢体纷纷扬扬从天上落下,几乎全落在潜伏战士身上。
路边的枯草在一瞬间被掀开,一排排雪亮的刺刀出现了。部队潮水般冲上公路,顷刻间

身穿黄色军装的人群和身穿灰色军装的人群便绞做一团。
训练有素的关东军士兵在突如其来的打击前迅速做出反映,他们嗷嗷地嚎叫着从车上纷

跳下去,哗哗地拉枪栓声响成一片,黄澄澄的子弹从枪膛里跳出来,迸在地上,训练有

而又墨守成规的日本士兵,百忙中也没有忘了在白刃战前按《步兵操典》退出子弹。就

么一眨眼的停顿,有几十个日军士兵手脚稍微慢了些,被独立团的刺刀捅个透心凉。
这是场硬碰硬的肉搏战。双方杀红了眼,刺刀相交的铿锵声,枪托击中肉体发出的闷响

,濒死者的惨叫声,杀得性起的吼声响成一片……
两架日军的“零式”战斗机超低空掠过,日军驾驶员发现,下面的公路上密密麻麻的人

绞在一起,灰色和黄色相杂其间。飞行员紧按机枪发射钮的手松开了,飞机一掠而过。

按照战前团党委的决定:团长、政委应坚守指挥位置,绝不允许参加白刃战。这条规定

际上是冲着李云龙去的,李云龙也郑重表了态,坚决遵守团党委的决定。可战斗一打响

他和警卫员都进入了兴奋状态。李云龙三下两下就把单军装脱下来,抄起鬼头刀赤膊冲

去。团长光了膀子,警卫员自然没有穿衣服的道理,和尚也把衣服一甩,拎着红缨枪冲

去。赵刚制止不及,见两人已冲进敌阵,一时也按捺不住,和他的警卫员小张一齐拎着

壳枪冲出去。
好一场混战,军人的意志、勇气和战斗技巧的完美结合。八路军l15师的那位大名鼎鼎的

师长,未来的元帅曾得出结论: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过硬的部队。身穿单薄夏装、

着刺骨寒风的独立团一营,以破釜沉舟的决死精神面对强敌,在和对手兵力相等的情况

率先发起攻击进行了一场惨烈的白刃战,这在当时的中日战场上也实为罕见。
李云龙的第一个对手是个日本军曹,他不像别的日本兵一样嘴里呀呀地叫个没完,而是

声不吭,端着刺刀以逸待劳,对身旁惨烈的格斗视若无睹,只是用双阴沉沉的眼睛死死

着李云龙。两人对视着兜了几个圈子。也许日本军曹在琢磨,为什么对手摆出一个奇怪

姿态。李云龙双手握刀,刀身下垂到左腿前,刀背对着敌人,而刀锋却向着自己,几乎

近了左腿。日本军曹怎么也想象不出以这种姿势迎敌有什么奥妙,他不耐烦了,呀的一

倾其全力向李云龙左肋来个突刺,李云龙身形未动,手中的刀迅速上扬“咔嚓”一声,

重的刀背磕开了日本军曹手中的步枪,一个念头在军曹脑子里倏然闪过:坏了,他一个

作完成了两个目的,在扬刀磕开步枪的同时,刀锋已经到位……他来不及多想,李云龙

刀锋从右至左,从上而下斜着抡出了一个180。的杀伤半径。军曹的身子飞出两米开外,

还怒视着李云龙呢。李云龙咧开嘴乐了,这宋哲元29军的大刀队不愧是玩儿刀的行家,

是越厉害的刀术往往越简单。这招刀术是曾在29军大刀队干过的二连连长张大彪的绝活

,李云龙也学会了,这招确实厉害。
少林寺出身的魏和尚根本不是当警卫员的料。他早把保卫首长安全的职责抛到爪哇国去

,只顾自己杀得痛快,他的红缨枪经过他改装,红缨穗足有二尺多长,枪杆是直径两公

的白蜡杆。这类极具古典风格的兵器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具有枪和棍的双重功能,在精通

国武术的和尚手里,这种兵器所发挥出的杀伤力是日本兵手中装着刺刀的三八式步枪没

比的。
崇尚冷兵器的日本军人的眼光都很敏锐,和尚一出场就捅穿了两个日本兵。他们马上发

这个对手不一般,顿时上来五个日本兵围住他。五把刺刀走马灯似的不停地突刺,根本

容他缓缓手,他猛地仰面朝天栽倒,日本兵们还没有醒过味来,和尚手中的枪杆呼啸着

地一个360。扫膛棍,五个日本兵惨叫着栽倒。白蜡杆的力道之大,五个日本兵的踩骨全

被扫断,圈外的日本兵大惊失色,纷纷围拢过来,和尚一枪刺入一个躺倒的日本兵胸部

身子借力来个撑杆跳,腾空而起,有脚已踢中一个日本兵的喉咙,脚上的暗器划断了日

兵的颈动脉,鲜血随着压力喷起半尺多高,而枪尖借体重把另一个日本兵钉在地上,三

日本兵再不敢轻举妄动,背靠背摆出三角阵以求自保。和尚手中枪杆一抖,两尺多长的

缨穗如铁拂尘一样扫中面对他的两个日本兵的眼睛。枪尖又一抖,从两个脑袋之间穿过

入背对着他的日本兵后脑,和尚正要收拾剩下的两个,就听见“啪,啪”两声枪响,两

日本兵应声栽倒,他回头一看,见赵刚正扬着枪口吹气呢,和尚不满地说:“政委,省

儿子弹行不?要拼刺刀就别开枪,你看人家鬼子多懂规矩,子弹都退了,别让鬼子笑话咱

八路军不讲规矩呀。”
赵刚“叭,叭”又是两枪打倒两个日本兵,嘴里说:“废话,哪儿这么多规矩?只要能消

灭敌人就行。”
和尚拎着红缨枪向格斗激烈的地方窜过去,嘴里低声挖苦道:“政委枪法不赖,两三米

弹无虚发……”
赵刚虽然参加过不少次战斗,但这种硬碰硬的白刃战还是第一次碰上,对这种惨烈的搏

显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眼前这种血淋淋的场面使他感到震惊。在他看来,日军士兵

身高虽普遍矮小,但几乎每个士兵都长得粗壮敦实,肌肉发达,脸上都泛着营养良好的

光,无论是突刺还是格挡,手臂上都带着一种训练有素的爆发力。相比之下,八路军战

显出身材上的单薄,脸上也呈现出营养不良的菜色,两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悬殊,体现在

兵素质上,很使赵刚感到痛心疾首。但赵刚也同时发现,独立团的战士的确不同于别的

队,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气质,就是出手凶狠果.断,有种敢和敌人拼命的劲头,一

刺刀就痛下杀手,很少使用格挡等以求自保的方式,招招都是要和对手同归于尽的意思

赵刚看见搏斗中不断地有战土被敌人的刺刀刺中,有的战士腹部已被刺刀豁开,青紫色

肠子已挂在体外,但仍然发着狠地将刺刀向敌人捅去。一个身中十几刀、浑身血肉模糊

战士,已经站不起来了,他双手握 趴车段 在地上,只要见到穿翻毛皮鞋的脚就狠命地

,有两个正在对刺的日本兵都在猝然及防中被他砍断脚腕,一头栽倒。看得赵刚眼眶发

、血脉贲张,他不停地用驳壳枪向敌人点射,二十发子弹顷刻间就打光了,若不是有经

的警卫员小张恰到好处地扣响了驳壳枪,一个日军少尉的刺刀很可能就把赵刚捅个透心
凉。。小张打
樟说校 没来得及换,一个日本兵的  刀就捅进了他的腹?,这时,?刚的驳壳枪又?

 响了……
二连长张大彪也是个闻到血腥味就兴奋的家伙。他是个颇具古典气质的军人,崇尚冷兵

。宋哲元的29军在国民党军战斗序列中,以人手一把大砍刀闻名于世,其前身西北军由

装备较差,不得不注重使用大砍刀进行近身肉搏。部队的训练科目中,刀法训练占有很

的比重。在29军中,由士兵提升为军官的人,必须是刀法上有过人之处的军人。当年喜

口一战,身为上士班长的张大彪一把 车犊车羲 个鬼子的脑?,被提升为排长。1937年卢

沟桥事变时,在争夺永定河上的大铁桥时,29军何基丰旅和关东军展开肉搏,张大彪用

 车犊 倒九个鬼子。后来29军南撤时,张大彪开了小差,他要回家安顿老母亲,谁知他

乡一带的村子都被日军烧了,老母亲也被烧死。张大彪埋葬了母亲,一跺脚便投了八路

从此,他见了日本人眼睛就红。
当地雷把关东军的第一辆卡车炸上天时,一顶被炸飞的日本钢盔从高空落下,正砸在张

彪的脑门上,锋利的钢盔沿把他的脑门砸开一个口子,鲜血顺着脑门流下来,把眼睛都

住了。他打了多年的仗,连根毫毛都没伤过,从来是见别人流血,这次居然是自己脑门

淌血了,不禁勃然大怒。他用袖子在脸上胡乱揩了几把,拎 趴车毒统辶松先 。坐在汽

驾驶室里的一个日军少佐刚推开车门往下跳,张大彪的刀锋一闪,日军少佐的脑袋飞出

几米远。一个日军士兵刚从车厢里跳下来,脚还没站稳,张大彪一刀下去,他的右手连

三八式步枪的木质枪托被 胝 崭砍断,落进尘埃。日本士兵疼得抱着断臂嚎叫起来,张

彪又是一刀横着抡出,刀尖轻飘飘地从日军士兵的脖子上划过,准确地将颈动脉划断,

血从动脉血管的断处喷出。
李云龙正抢着鬼头刀冲过来,看见这一幕,不禁心疼起那枝被砍掉枪托的步枪来,便怒

道:“大彪,你狗日的真是个败家子,多好的一枝枪让你毁了,你是砍人还是砍枪?”
张大彪举着刀扑向另一个鬼子,嘴里抱歉地说:“对不起啦团长,那狗日的手腕子咋像

豆腐做的?我没使劲儿呀?”
白刃战就像体育竞技中的淘汰赛,不到十分钟时间双方大部分人都倒下了,幸存下来的

是些刺杀高手了。一个身穿黄呢军服,佩戴中尉军衔的日本军官还在做困兽之斗。这个

尉是个中等个子,很壮实,皮肤白哲,长得眉清目秀,很年青却骁勇异常,一把刺刀使

神出鬼没,几个八路军战士把他围在中间,他竟面无惧色,呀呀地叫着,左突右刺,频

出击,几个战士都被他刺倒。李云龙大怒,拎着鬼头刀就要往上冲,张大彪扑过来拦住

云龙大吼道:“团长,给我点儿面子,把这狗日的留给我…。”他满脸通红,血脉责张

两眼炯炯放光,这是一种突然遇见势均力敌的对手引起的兴奋。李云龙挥挥手,张大彪

激地看了团长一眼,举刀扑向前去。
赵刚拎着驳壳枪从远处跑过来,见张大彪正和日军中尉对峙,举枪就要打,被李云龙拦

了:“老赵,千万别开枪,咱们今天玩儿的是冷兵器,我李云龙不能让鬼子笑话咱不讲

矩。”赵刚不屑地说:“和鬼子讲什么规矩?我看你脑子有病,时间紧迫,快开枪打死这

个鬼子,赶快打扫战场……”
李云龙固执地说:“不行,白刃战有白刃战的规矩,我李云龙往后还要在这一带混呢,

能让鬼子笑话我的部队没拼刺刀的本事,这有损我的名誉。现在是单打独斗,大彪要不

我再上我就不信这小于还有三头六臂不成。”
高手相搏,胜负只在毫厘之间,张大彪和日军中尉转眼间已过了五六招,两人身上的军

都被刀锋划得稀烂,鲜血把军装都浸透了。张大彪的左胁和胳膊都被刺刀划开几道口子

不过那日军中尉也没占着便宜,他的肩膀和手臂也在淌血,尤其是脸上被刀锋从左至右

开一道横口子,连鼻子都豁开了。大砍刀和刺刀相撞溅出火星,发出铿铿的金属音。
李云龙两腿叉开,双手拄着鬼头刀在若无其事地观战,嘴里还啧啧评论着:“这小鬼子

手不错,有股子拼命的劲头,还算条汉子。我说大彪,你还行吗?不行就换人,别他娘的

占着茅坑不屙屎。”
张大彪把砍刀抡出一片白光,嘴里说着:“团长,你先歇着,不劳你大驾了,我先逗这

子玩儿会儿,总得让人家临死前露几手嘛。”
和尚拎着红缨枪不耐烦地催道:“快点儿,快点儿,你当是哄孩子呢。这狗日的也就这

下子,上盘护得挺严,下盘全露着,大彪你那刀是干吗吃的?咋不攻他的下盘……”
和尚话音没落,张大彪一侧身躲开了对方的突刺,身子扑倒在地, 车短 着地皮呈扇面

过,日军中尉突然惨叫一声,他正 使 箭步的左脚被锋利的 车 齐脚腕砍断,顿时失去

撑点,一头栽倒在地上。张大彪闪电般翻腕就是一刀,日军中尉的脑袋和身子分了家。

白刃战用了十几分钟就结束了。田野里横七竖八地躺满了血淋淋的尸体,像个露天屠宰

。300多个关东军士兵的尸体和300多个八路军士兵的尸体都保持着生前搏斗的姿势。有

时间在一霎间凝固了,留下这些惨烈的雕塑。
赵刚的警卫员小张被刺中腹部,青紫色的肠子已滑出体外。赵刚抱着濒死的小张连声喊

“小张,再坚持一下,要挺住呀……”他的泪水成串地滚落下来,悲痛得说不出话来。

李云龙脸色凝重地环视着尸体陈横的战场,关东军士兵强悍的战斗力给他留下深刻的印

。那个脑袋和身子已经分家的日军中尉伏在沟边,李云龙对和尚说:“别的鬼子尸体不

管,让鬼子自己去收尸,这个中尉的衣服不要扒了,好好把他埋了,这狗日的是条汉子

硬是刺倒了我四个战士,娘的,是个刺杀高手,可惜了。”
和尚瞪着眼表示不满:“这天寒地冻的埋自己人还埋不过来,我还管他……”
李云龙也瞪起了眼:“你懂什么?别看你能打两下子,也只是个刚还俗的和尚,还不算是

军人,这小子有种,是真正的军人我就尊重,快去。”
是役,独立团一营阵亡358人,仅存30多人。日军阵亡371人,两个中队全军覆没。日军

山西第一军司令官莜冢义男得到消息时正和下属下围棋,他先是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后又暴怒地抽出军刀将围棋盘砍成碎片,他愤怒的是,穷得像叫花子一样的八路军竟敢

先攻击一流的关东军部队,他发誓有朝一日要亲手用军刀砍下李云龙的脑袋。
八路军总部传令嘉奖。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除传令嘉奖外,还赏李云龙团

洋两干元。远在重庆的蒋委员长对何应钦说:“你去查一查,这个李团长是不是黄埔生
?
喂,军衔该是上校吧,军政部考虑一下,能否提为陆军少将?”
何应钦苦笑着说:“委员长,人家共产党不认军衔,我听说,120师的贺龙把中将服都赏

给了他的马夫……”
李云龙派人给楚云飞送去一把日军指挥刀和一副军用望远镜,还捎去一封信:楚兄,前

县城会面,兄待弟不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说,临别还赠予爱枪,弟乃穷光蛋一个,

遍全身,无以回赠,不胜惶惶。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鄙团虽说“游而不击”近来

颇有斩获,一点薄礼,实难出手,望兄笑纳。弟云龙顿首。
楚云飞派人送来子弹五万发,信上写道:云龙兄,近闻贵团以一营之兵力全歼关东军两

中队,敌官佐至土兵无一漏网,贵团战斗力之强悍已在第二战区传为佳话。昔日田光赞

轲曰: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荆轲当属神

之人,怒而色不变。依愚弟之见,云龙兄率部以劣势装备率先向强敌发起攻击,并手刃

数百人,实属神勇之人,愚弟不胜钦佩
补充:这一章的描写比较精彩,但比起实际的作战还是明显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作者似

太想突出主人公的勇气和侠义精神了,把一场近代战争变成了古代战争,未免有点脱离

际了。
        从情报上来说很失败,本打算对付一个小队,但碰上了两个中队,战前侦察不
利。
        从战术上说,在整个伏击战中没有火力准备是十分失败的,埋伏地点距离公路
只有有50?
左右,正好发挥手榴弹的威力。完全可以在地雷爆炸的同时,伏击部队打一排枪,然后

冲锋边投弹,并辅之以制高点的机枪火力进行掩护,给敌人以最大限度的火力杀伤,然

再进行白刃战,则可以有效的消灭敌人并减少己方的损失。
完全靠白刃战是要吃亏的。如344旅进行的町店战斗,也是伏击打响后就开始肉搏,结果

伤亡很大。这样的作战结果通常是要挨批评的,因为虽然有缴获,但部队伤亡太大,不

算。
白刃战是极为残酷战斗,一般来说双方的伤亡率基本是1:1,这就不仅要求士兵有很好的

刺杀技术,而且要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即稳定的心理素质。日军刺杀训练严格、技

精湛,而且士兵配有帆布防护带来防护腹部。在中国战场,日军的新兵都尽可能进行丧

天良的对活人的刺杀训练以练胆。这使得他们的新兵在白刃战中占有一定优势。三个日

丁字派开,一般可以轻松对付6、7个中国士兵。
八路军开始的刺杀技术不敌日军,一方面体能不如对方,另一方面中国军队的刺杀技术

要源于北洋军,在动作上不如日本刺杀简单有效。而且汉阳造和三八式相比,汉阳造枪

短,刺刀短,刺刀品质也不如对方。八路军刺杀技术是在学习日本刺杀技术的基础上不

提高的,后来基本可以达到日军的水平了,而且还伴有拼刺时开枪的诀窍。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