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vanessa (晚晴风过竹), 信区: reading&culture       
标  题: 第三章2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un May  2 02:43:44 2004), 站内

真是八年了? 
  那年她走的时候就是春天,于富贵仔细算算如果刘莉现在回来找他,就正好整整八年
。 
  怎么这么快?八年时间就像一股风,把那么多日日夜夜当落叶一样吹散了。 
  八年前,不,结婚以后他们家就住这平房。现在算下来,已经二十多年了吧?不过刚
开始厂里只分给他们一间。那时候他还没有干公安,和老婆一样在厂里当工人。那时候厂
子里年轻人太多,双职工能够很顺利分到一间住房就很不容易了。为了分到这间平房,他
写好申请,请双方车间
的党支部书记和主任都签上字,送到厂里的行政科排号。排号分房的年轻人很多,谁也不
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挨到自己。有的人生了孩子还分不到房,只好先住到母子宿舍里。两个
小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合住一个房间,中间用布帘隔开,两个丈夫悄悄地挤在自己妻子的
小床上,别说做爱了,
连亲嘴彼此都能够听到响声。多亏了自己拼命干活,因为自卑又不敢得罪别人,人缘还不
错,没什么人咬他。再加上利用星期天去给厂党委书记家里打了几次煤球,这才经过书记
特批,就像奖励一样,提前分到了这间破旧的平房。拿到房子钥匙的时候他们就像做梦一
样,两个人走进只属于自己的房子里,整整十六平方米,真大呀,就像走进了天堂一样。 
  为了建设好自己的小家庭,按照那时候的生活水平,他们曾经认真装修过这间平房。
在朋友们的帮助之下,他们先刷墙壁。到基建科弄来白灰,在桶里用水泡开,还要兑上一
点盐,这样刷出来的白墙才不容易掉灰。在车间里偷两把板刷,蘸上白灰浆就刷起来了。
一般房都刷两遍,为了
百年大计,他们家刷了三遍。顶棚是黑乎乎的苇席,他们就在苇席下边扯上一道道的细铁
丝,再一点点地把白纸卷在细铁丝上一路糊过去,就把铁丝和黑乎乎的苇席顶棚掩盖起来
,造出了白亮亮的纸顶棚。墙上是白的,顶棚也是白的,整个房子白亮亮的,真漂亮呀。 
  做床没有费劲,先把两个单人床搬进来。找一块木板帮在靠墙的里边,下边钉两根木
棍支起来,就把一个单人床拼成一个睡双人的大床。另一只单人床支在外半间,平时放一
些杂物,来了客人铺开就可以住人。吃饭桌做得最精致了,到街上五块钱买了两个破自行
车的车圈。请木工刮块木板再锯成圆面儿镶进一只车圈里,就造成了桌面。另一只车圈锯
成三截儿,请焊工焊在一起就做成三条腿儿。然后呢,到漆工车间倒一点油漆一刷,就成
了一个漂亮的饭桌。 
  没有钱买大衣柜,大衣柜那时候太贵,差不多要花一百块钱。那时候一百块钱可是一
个大数目。他们两个的存款攒到一块儿,也还不到三百块钱。他们还计划着用这点钱买一
台缝纫机哩。再加上于富贵老家在农村,老家人更穷,经常需要钱,他们就把这三百块钱
看成金豆子,存在银行里生利息,没事儿只敢把存折拿出来看看摸摸,不敢轻易花掉。 
  也不敢马上搭小厨房。比别人提前分到房子就已经让人家眼红,接着就搭小厨房就太
张狂,也太惹眼。只好先在家里做饭。做饭时把煤炉子提进屋里来,做好饭再把煤炉子提
出去放在自家门外。煤炉子也不用买,只到街里花三毛钱买个蜂窝煤炉的炉膛就可以了。
然后呢,到漆工房捡一
个破漆桶,把盖子剪掉,做一个铁撑子放进去,再把炉膛放在撑子上,在炉膛的周圈儿用
炉灰垫实,再在下边开个洞放一只瓶子做风道出炉灰,就自造出一只又漂亮又实用的蜂窝
煤炉子。当然不会去买现成的蜂窝煤,公家的煤太贵,买蜂窝煤还凭户口本供应,到指定
的煤场去买,一块钱只
能够买四十二块煤。太贵不说,还太虚,机器打的煤不瓷实,不耐烧,一天一夜要烧四五
块哩。而买一车散煤回来自己打煤球就合算多了。三锨煤一锨土的比例,兑在一块儿和成
煤泥,打出来的煤又多又瓷实又耐烧。他计算过,自己打的煤,一天一夜二十四个小时,
烧水做饭加起来三块足够了。就是来了客人,多加一块煤也就行了。 
  小厨房是后来才搭起来的,那时候他们已经在新房子住了半年了,再没有人对他们提
意见,也没有人眼红他们了,他们才觉得搭小厨房的时机终于成熟了。就在厂里到处捡些
破砖头蛋儿,先把墙砌起来。再找几根木头做椽,在椽木上钉一些板条儿,最上边铺一层
油毛毡,这就算把小厨房搭起来了。至此,他们家才算完美无缺了。 
  那时候当然没有卫生间,住平房的家家户户都没有卫生间。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
家属院儿里有公厕,大小便都得往那儿跑。特别是早上起来,家家户户的女人们都要端着
屎尿盆子往厕所里倒,有时候挤到一起还要排队,远远看上去就很壮观。讲究的用纸片子
把痰盂盖着,不讲究的
就那么亮着,也确实不那么好看。冬天冻屁股还好忍耐,夏天最难受了,蹲在那儿拉屎,
你还得和无数的小蚊子作战,一边拉一边还得用东西赶它们,要不然等拉完了,屁股也咬
成一片红疙瘩。这还不说,男女厕所中间只隔一道半截墙,这边儿说话那边儿听得清清楚
楚。男人们不在乎,想
说什么就说什么,女人就不行了,女人们上厕所一个个像小偷一样,谁也不吭声。就这样
,有一些爱开玩笑爱热闹的,还编排着逗她们,说谁尿尿看起来一道线,谁谁尿尿看起来
一大片,谁尿尿的乐谱是“12345——”,谁尿尿的乐谱是“54321——”。工人们爱逗爱
闹,为这个厕所闹出了许多的笑话。 
  那时候就这么过日月。也没有觉得怎么可怜,人多房少,大家都这样。一直到他调出
工厂到公安队伍以后,厂里调整住房时才又挤给他们家半间。这一间半房子他们一直住到
现在,人家都弄成几室几厅了,他们家还是这一间半。 
  这一间半房中间没有门,只拉了个布帘子,他和老婆孩子住里间,客人住外间,就是
翻个身儿互相也能够听到。所以,要是双方的老人来了,他和刘伟睡在里间床上就很小心
,从来不做男女之事,只有刘莉来了他们才不在乎,因为她还是个孩子。 
  怎么也没有想到,问题就出在这儿了。 
  于富贵正想到这里,他的传呼忽然响起来。 
  谁这时候会呼我? 
  是王海吧? 
  他漫不经心地打开一看,他慌了。是杨局长。局头这时候呼他于富贵干什么?没什么
大事儿,局头是轻易不会呼他的。坏了,肯定是出大案了。他连忙从破沙发上站起来,去
回电话。他把挂在墙上的外衣拎下来,从衣袋里把手机拿出来,往局长的办公室里打。尽
管时间紧急,他也记着尽量使用手机不使用他们家的电话。手机的费用公家报销,而家里
的电话费要自己花钱哩。 
  “是杨局长吗?我是于富贵。” 
  局长在电话里劈头就质问他:“你的手机为什么老是不开?” 
  “我总是想着打手机打出去和接着都花钱,就一直是只打不接。” 
  局长说:“你呀你呀,叫我怎么说你呀老于?你现在什么位置?” 
  “在,我在新通桥呀。有事儿吗?” 
  “也没什么大事儿。你先赶到我这儿吧。记着,只你一个人就行了,王海不用来。” 
  “那好,我马上就到。” 
  对上级说谎,于富贵早已经学会了。工作多年了,对待上级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这个习惯他还是养成了。现在已经八点多了,他如果如实说他还在家里猫着抽烟没去上
班,那算什么呢? 
  关了手机,于富贵把家门锁上,就骑着他那辆破自行车去上班。虽然局长呼他,让他
快去,他还得先到刑警大队,把自行车放到单位车棚里,再骑上摩托到局里去。刑警大队
虽然已经给他配备了摩托车,那也只是让他工作时用,并没有让他回家也骑着。当然,也
并没有规定不让他骑回家去。只是骑回家来放哪儿?家里没地方,放外边万一丢了,反扒
专家却丢了车子,那不就闹出大笑话了?所以,他上下班还得骑自行车。 
  很具体。 
  但是,这就是生活呀。 

  ------------------
  小草扫校||中国读书网独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
谁也不必再害怕
没人能够伤害她
随着你的狂喜融化
把痛苦忘了吧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57.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