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s (Hi!), 信区: other
标 题: 东北四日(1)(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1月19日23:44:4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chitecture 讨论区 】
【 原文由 ss 所发表 】
2002年1月14日 星期一 雪转晴 黑龙江哈尔滨红军街华都旅社
风雪交加的早晨无家可归
和上次、上上次、上上上次旅行一样,我们又是在一个清晨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火
车缓缓的驶进了市区,这个城市还在沉睡,只看见天空正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心头颇
有些兴奋――终于来到冰雪的世界了!
然而刚出火车站,后悔便上来了。第一次到东北,尽管是早有准备,全身上下裹得严严
实实,但老大的雪粒打在我们的脸上,像子弹一样,真是难以忍受。摸黑向着红军街那
边走,精美的近似巴洛克的老房子只露出依稀的轮廓,脚下的大理石铺地却极滑,心中
不由得开始咒骂自己――大冷天的跑到这里来自虐干什么!继续前行,看到了红军街两
侧每隔三四米一个的小冰灯,实在可爱,才又兴奋起来。也不知在风雪中走了多久,终
于熬到了天亮,终于找到了一个小旅社落脚。那地方很有意思,从一部室外的铁皮楼梯
上去,不过十多间客房,但很整洁很干净,颇为温馨。在楼下吃完热腾腾的包子和馄饨
,感觉身上已没有多少寒意,于是精简衣物,大步出发。
冰雪――城市的主宰
这里是冰雪的城市,它们主宰着这个城市。走不多远,已经感受到这里的冰雪已然是一
种文化。冰灯和冰雕,在所有主要大街上都一个不拉的排满了,更为惊异的是,这里,
冰雪可以用作一切――路灯、护栏、门甚至广告牌,都是冰!我想哈尔滨人并非为了追
求这种特异的效果,也并非为了炫耀,而是冰雪就是他们这个城市实实在在的一部分。
稍晚一点,穿过大街小巷,大概全市一半的人都在熟练的铲雪,也有人骑着自行车从光
滑的冰面上若无其事的驶过,很多人还露着手在干活,只有我们几个,看上去一定是身
着最臃肿,步履最谨慎,与整个城市颇不协调的了。
圣索菲亚――建筑艺术展览馆
老远就可以看见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绿色洋葱头顶,只是在一片乱七八糟的高低建筑中间
,前面的广场也略显局促。然而走近了看去,它那极为精致的细部依然极为动人,再加
上屋顶一层薄薄的积雪和往来上下的广场鸽,确是在冬季里极为热烈的氛围。
当我沉醉于在各个角度感受层层穹顶叠落的眼花缭乱中时,我的同伴却看得很细,这是
东正教堂,与天主教堂不同的在于每隔"洋葱"顶上的十字架除了一个正交的十字下面还
加了一个斜架子,这是东正教的特异符号。只是外墙的红砖黑乎乎的,也不知道弄成这
样是"整旧如旧"还是污染太重的缘故。
教堂地下改造成为"哈尔滨城市规划展览馆",感觉和上海那个馆的内容和形式都如出一
辙,1:600的整个城市的大模型,还有很多规划图我们都很认真的看了半天,特别吸引
我的是一张本世纪初俄国建筑师画的哈尔滨规划图,精美的线条真让我叹服得五体投地
。我们也在这里把值得一看的老建筑择出来,为以后的行程计划了一条好路线。遗憾的
是,哈尔滨的新建筑实在是太差了,看看表现图的那个水平,只能说设计在倒退。
走过百年老街
临近中午,终于走到这条百年老街上了,虽然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繁华,但是这里的冰雕
更多,分布于路中央和两侧,但是充满了商业气息的,是另一种令人兴奋的感觉。这里
的石头路是后来恢复的了,不过依然能感受到沧桑,在雪后踩上去不滑,但有些绊脚,
走不快,很适合我们这样左顾右盼。这里的老建筑是最集中的了,就如树上说的,巴洛
克、拜占庭、古典主义的影子都找得到,但说实话整体风貌还是破坏得比较严重的了。
特别是有些大尺度的房子在那里,无法挽回的破坏,让人很痛心。唯一比较完整的是中
段,几幢著名的――妇女儿童商店、马迭尔宾馆、松浦洋行、秋林道里分店都十分突出
,一眼就能认出来,和旁边一些假古董真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带都是百年名店――
华梅西餐厅、波特曼西餐厅,马迭尔冷饮厅……,每一家还有着很多的故事,让人充满
了遐想。可以说,中央大街的风貌是整个城市历史变迁的影子。
松花江畔
午后,太阳上来了,我们也走到了中央大街的尽头,也就是著名的防洪纪念塔。江边的
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这里的冰雕也因此而加大了尺度。江面很宽阔,估计接近1000米了
,岸边有很多的溜冰的地方,还有很多狗拉雪橇,那大狗,身高体壮,却毛发浓密露出
舌头憨态可鞠,很想上去摸摸它但还是不敢。这里也有马车去太阳岛,但我们还是决定
自己走过去。江面的冰很厚,走到江心时狂风大作,冰盖都瑟瑟的发出响声,好怕怕。
坚持了一会,我们还是不得不退了回去,在这里才算是真正领教了一下哈尔滨冬天的厉
害。
其实回来沿着江岸的斯大林公园散步,才是真正有味道的。参天大树落光了树叶,却仍
然能遮住日光,在路上投下片片阴影。走不多远,便有一座木结构的江畔餐厅,是30年
代日本人设计的但却是俄国风格的木结构小屋,花花绿绿的还是很有情趣的说。在江堤
上瑟瑟寒风中,一对帅哥美女迎着风紧紧的相拥,努力着把对方裹在自己的大衣里,大
串大串的白气笼罩着他们的脸,很深情,看上去蛮打动人的。
兆麟赏灯
第一次来哈尔滨,我们真的很难以接受这里四点钟就天黑的事实,五点钟我们来到兆麟
公园,天已经黑透了,这里的灯也都亮起来了。兆麟公园不大,这里的冰灯也都是小型
传统的那种,但联成一片也极有感染力。走近了,我的感觉冰灯这东西还是制作得有些
糙,相比之下,不如以前老看的四川自贡的彩灯精细和充满奇思妙想,不过冰灯的好处
在于可以最近距离的去感受它,从冰的房子里面走进去,走出来,摸摸它,敲敲它,更
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果谈到艺术价值,我觉得还属中心岛上的国际冰雕大赛的作品,
我个人实在是喜欢那种聊聊数刀却充满神韵的冰雕,太牛了,绝对难得的艺术品。可惜
国内的作品众多,却没有太多的打动我。观灯完毕,又去刺激了一把,难忘从30多米的
冰滑梯上瞬间冲下的感觉,加速那段真是好怕怕呀,后面一段就潇洒了。只可惜我的准
备不够充分,姿势一定很难看啦。
宵禁?
这里不仅天黑得早,而且没有夜生活的。刚过六点,在哈尔滨最繁华的东大直街一
带的店铺也纷纷打烊关张远远的只有KFC还开着。好不容易走过去,才发现过街的地道居
然也关了!!!真是奇怪,这里是宵禁吗?
东北银
逛了一天,也许还不是春节期间的旅游旺季吧,来哈尔滨的外地人并不算多。于是接触
了好多哈尔滨人,感觉他们很热情嘛,一点都不像传说中的野蛮、宰外地人什么的,问
路、换零钱,都遇到了好多让人感动得不行的热心人。另外牢记走的时候同学的嘱托,
留意了哈尔滨的街头的女孩子,很多很不错,绝不是惊艳的那种,大多是透着冰雪的感
觉,特别的清纯,或者说有些艺术情调的吧。当然,也让我产生了距离感的啦。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