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nelyboy (天使猪@你快乐么?), 信区: Life
标 题: 北京小吃5(zz)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12月02日13:48:5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海纳百川”
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古都北京,历史性地汇聚了多民族的文化,而各地、各民
族的食文化也源源不断地流入北京,融合、沉淀,成为丰富北京风味的新鲜营养。
由此,也可以印证北京传统海纳百川的发展轨迹。
■爱窝窝
它是春季应时清真小吃,用蒸得极软的糯米饭捏成小饼,包上冰糖渣儿、山楂
糕、芝麻、青梅,抟成元宵形,裹上糯米粉,使之不粘,白得欺霜傲雪。上边点一
个大红点儿,是为了区别糖馅与豆沙馅的。
据清人李光庭《乡谚解颐》记载,明朝时,因为一位皇帝喜食这种“窝窝”,
所以叫“御爱窝窝”。随着时间的推移,“御”字就被人们省去而径称为“爱窝窝”。
元朝人称它“不落夹”。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所著《酌中志》说:“以糯米饭夹
芝麻糖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炸回头
炸回头是著名的北京清真小吃,深受伊斯兰群众的喜爱。它形状似元宝馄饨,
炸后外焦里嫩,金黄鲜香。
■姜汁排叉
姜汁排叉是将排叉在姜汁蜜锅中过蜜制成的,不但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
茶菜的一个品种。所谓茶菜,是满、回族礼仪性食品。满族人所设大、小满汉席,
均以茶及茶食为先,然后才食冷荤、热菜、甜食、汤等。回族人因不饮酒,礼节应
酬时多以茶代酒,茶菜也是必备品了。
■卷果
卷果是地道的清真小吃,也是京城茶食之一。逢年过节,回民都将炸卷果作为
上等食品而登大雅之堂。卷果分甜、咸两种。
■白薯铃
白薯铃是一种茶菜,也是地道的清真小吃。白薯铃是将去皮的白薯切成极薄的
片,炸成金黄色,用饴糖浆翻炒,吃起来酥脆甜香。
■奶酪
奶酪是蒙古做法,元人《饮膳正要》一书中有详细的说明。用牛奶、白糖、江
米酒做成,盛到碗里,用冰一镇,凝固成冻儿,吃着香甜滋润,入口即化。果子奶
酪就是在奶酪中加上葡萄干、山楂条、杏仁、核桃仁等几样果料。还有一种酪干儿,
是用奶酪炒的。
下街卖奶酪的,挑着两个圆木桶,一个酪碗上搁一个小木板,板上再搁酪碗,
一个木桶里能摞几十碗。吆喝:“哎咳,酪喂”。
《都门杂咏》诗云:“闲向街头啖一瓯,琼浆满饮润枯喉,觉来下咽如脂滑,
寒沁心脾爽似秋”。
■饸饹
饸饹为北方达斡尔族食品,早在元代就传入京城,成为北京小吃,也可作主食。
用饸饹床子压荞麦面制成,色灰红,有咬劲儿。
■萨其马
萨其马是一种满洲点心,“萨其马”是满语译音,是“好吃的点心”之意。清
人敦礼臣的《燕京岁时记》中说:“萨其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为之,形如糯
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萨其马有奶油与桂花两种,芝麻
垫底,上面搁蜜糕、瓜条、葡萄干、瓜子仁、核桃仁等果料。味道醇厚芬芳,松软
好吃。
■肉丁馒头
肉丁馒头有浓郁的酱香味,肥香可口,是北京满族人春节必备的食品。每年腊
月开始制作,放在坛子里封好,放在户外,随食随取。
馒头的起源,相传诸葛亮南征孟获,将渡泸水,“士欲杀人首祭神,亮令以羊
豕代,取面面人头祭之”。从此始有馒头。肉丁馒头就是遵循古法制作的一种食品。
■莜面搓鱼子
莜面搓鱼子是老北京人、满族人喜爱的食品。莜面搓鱼子色灰微红,有一股莜
面特有的香味。
--
我的理想很多
我的希望不小
我在清华的主干道上
渐渐变老!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