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didi (纤柔彩梵), 信区: Life       
标  题: 交杯酒的来历---中国的饮酒文化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ue Jun 22 22:57:08 2004), 转信

中国的酒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中国的酒有少量的果酒,主要
是以粮食原料酿制而成的,以生长霉菌为主要微生物的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复式发酵,半
固态发酵为特征,这成为东方酿酒业的典型代表。近代以来,啤酒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目
前年产量已居世界第二
位。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
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
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
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
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
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 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
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 
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
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 
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
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 
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它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
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
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
以养老,酒以成礼。几
千年 来,酒的作用关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
也使人沉湎,坠落,伤身败体。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沉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

总之,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研究社会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国酒文化中的
丰富内涵,会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启示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 ,重阳节
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
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过年,也叫除夕,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
盛的酒席,即使穷,平时不怎么喝酒,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饭,有的人
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不出门的,从正月初二开始
,才开始串门,有客人
上门,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摆上桌子,斟上酒,共贺新春。新年尹始,古
人有合家饮屠苏酒的习俗,饮酒时,从小至大依次饮用。据说 饮此酒可以避瘟气。

朝鲜族的“岁酒”: 

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
以桔梗、防风、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药材,类似 于汉族的“屠苏酒”,但药材配方有所
不同。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民间认为饮用此酒可避邪,长寿。

 哈尼族的“新谷酒”: 

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云南元江一带的哈尼族,按照传统习俗,都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喝
新谷酒”的仪式,以欢庆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所谓“新谷酒”,是各家从田里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把,倒挂在堂屋右后方山墙上部的
一块小篾笆沿边,意求家神保护庄稼,然后勒下谷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
放入酒瓶内泡酒。喝“新谷酒”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置办 
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少都无一例外地喝上几口“新谷酒”。这顿饭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饭饱


“菊花酒”由来已久,《西京杂记》曾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
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婚姻饮酒习俗 

南方的“女儿酒”,最早记载为晋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南方人生下女儿才数
岁,便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这种
酒在绍兴得到继承,发展成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质与一般的绍兴酒并无显著差别,
主要是装酒的坛子独特
,这种酒坛还在土坏时,就雕上各种花卉图案,人物鸟兽,山水亭榭,等到女儿出嫁时,
取出酒坛,请画匠用油彩画出“百戏”,如“八仙过海”,“龙凤呈祥”,“嫦娥奔月”
等,并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圆的“彩头”。

“喜酒”,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办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

满族人结婚时的“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烛齐亮,新郎给新娘揭下头盖后 
要坐在新娘左边,娶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郎抿一口;送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娘抿
一口;然后两位太太将酒杯交换,请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满族人在举行婚礼前后的“谢
亲席”:将烹制好的一桌酒席置于特制的礼盒中,由两人抬着送到女家,以表示对亲家养
育了女儿给自家做媳女
的感谢之情。另外,还要做一桌“谢媒席”,用圆笼装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
对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达斡尔族的“接风酒”和“出门酒”:送亲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满两盅酒,向送
亲人敬“接风酒,这也叫”进门盅“,来宾要全部饮尽,以示已是一家人。尔后,男家要
摆三道席宴请来宾。婚礼后,女方家远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 
次日才走,在送亲人返程时,新郎父母都恭候门旁内侧,向贵宾一一敬“出门酒”。

“会亲酒”,订婚仪式时,要摆的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
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   “回门酒”,结婚的第二天,新婚
夫妇要“回门”,即回到娘家探望长辈, 
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为“合卺” 
(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
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在唐代
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联,并绾成同心结
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
一盏,或夫妻传饮。这种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
,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
汤圆,然后, 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
两盅,取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
的人群争抢。

婚礼上的交擘酒:为表示夫妻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执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饮一口。

 
--
╭┬─────────────┈┈┈┄┄┄                     ╭(          
├●╮   南方午后的风,总是带着那暖暖的伤感                    ︶*)    ╭┐ 
│├●         送走童年的欢乐,送走依稀的旧梦                 *  ╰  ╭●┤ 
├●╯  ╮  *       送走古老的歌谣,送走永远的相思                   ●┤│ 
└╯    (*~              湿湿的南风吹起,浸润的是悠远的泪水         ╰●┤ 
         )╯  sudidi ▓    ┄┄┄┈┈┈────────────────┴╯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132.2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5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