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xpp (贪玩又自由的风筝), 信区: other
标  题: 中子星上的“星震”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1月03日17:33:0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转载自:http://www.scienceworm.com

2001-12-29:中子星上的“星震” (本站有原文)

    根据10月29日的发行的Phys. Rev. Lett.中的研究,一个超冷离子的晶体圆盘能够
让我们一瞥中子星的表面。当研究者们用激光推进圆盘,晶格会破裂并且滑脱,而不是
平稳的旋转。天体物理学家们相信这种脆弱的行为能够解释为什么一些中子星(他们带
有类似于离子晶体的硬壳)表面有突然的移动(就是所说的星震)。

    当一些恒星死亡时,他们坍塌成一种致密星体,叫做中子星。中子星的表面是紧密
包裹的,以至于原子核都以晶格排列。一些天体物理学家宣布在某种情况,星体内部大
约十亿特斯拉的磁场推动星体的外壳,是的晶格突然的劈裂、滑动并且重组。根据理论
,这些变化——一般叫做星震——会造成零星的软伽马射线的喷发,并由太空望远镜观
测到。但是这些论断还是不能让人确信,因为研究者们没法直接对中子星物质进行试验。

    科罗拉多州玻尔得市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的新实验可能为星震理论提
供了支持,通过在地球上复制一个小尺度的环境。这个小组用激光冷却,并用磁场把大
约15,000个铍离子安排进一个圆盘形状的晶格中。他们调整磁场,直至把格子锁定——
防止它旋转时脱落。他们用第二束激光给圆盘一个力矩。使用数码相机,研究者们观察
到晶格的破碎、微笑的扭曲、重组并再次粘连起来。

    “这有点像通过碾碎小石子来研究地震,”特拉华大学的Travis Mitchell解释,他
是这个小组的一个成员。他们相信,离子圆盘可能类似于星体的表面,来自激光的持续
的压力可能很接近巨大的磁场对星体表面的作用力。作为这个理论的支持,小组发现粘
连与滑动的统计行为类似于中子星的软伽马射线喷发。

    如果这些结果成立,它们就会支持星震理论,学院公园市马里兰州大学的天体物理
学家Cole Miller 说。NIST小组所用晶体的密度比中子星外壳低得多,他说,但是在滑
动的频率和能量的空间分布上的相似性是令人鼓舞的。“有这样一个实验结果,”他说
,“是一个有利于磁模型的可能的要点。”

Translated from Phys. Rev. Lett., 87, 183001 (2001).
Edited by fft@SMTH

--
   /\_/\              ☆● ☆ ξ★
  /__ __\   )╮      ★●●  ●● ☆    为什么
    \ /__  /  \       ●●●●●●         我吃不到的
    /o   \(    )       ●●  ●●●          
    |||(  \) ╱        ●      ●●           
    m!m m-~-'                    ●葡萄都是的呢酸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