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xpp (贪玩又自由的风筝), 信区: other
标 题: 字母表:造物天成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1月29日13:27:1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转载自:http://www.scienceworm.com
2001-11-21:字母表:造物天成
——化学反应“拼”出了字母表
我们对图案的分辨能力使得我们不仅可以使我们航游世界、分辨敌友,甚至还可以
分辨火星上岩石下面的景物。现在得到确认的是两个研究者发现了化合物自己拼出了字
母表。
字母表是天工造物而不是人类的发明。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关于大自然可以产生无限
多种图案的证据。换句话说,只要努力寻找,我们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任何图案。
蝴蝶爱好者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在一个著名的收藏品中所有的字母和阿拉伯数字
都被完美的拼出来了。当然就其本身而言这种图案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是一组与字母
无任何关系的图案罢了。但这对于我们则不同,我们早已赋予了这些图案具体含义。
波兰科学院的的两位科学家Andrzej Kawczynski和Bartlomiej Legawiec一直探索这
种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形态现象——反应扩散体系。这种极具想象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
年代。主要过程是一组混合物通过某种溶剂来控制扩散速度,使其依次与不同物质反应
。最后整个体系用凝胶来分离,这是根据不同分子的扩散速度不同。
反应与扩散时刻在改变体系每一处的组成浓度,故整个体系处于一种不平衡中。在
某一点可能是富集了一种组分;而与此同时,另一种组分可能支配临近区域。如果每种
化合物都有不同的颜色,这种不平衡就表现为图案。
一般来说,这些图案一直在改变。在50年代一个这样的体系产生了一种由红、蓝两
色组成的旋转螺旋图案。1952年数学家Alan Turing(图灵)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反应扩
散体系会产生固定的图案。在1990年科学家们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图灵图案”。
有人相信动物的皮毛就是那种与生具来得图灵图案,这些图案产生于受染色体控制的生
化反应扩散过程。蝴蝶的眼状斑点和贝类的贝壳花纹也许就是来自于这种过程。
Kawczynski和Legawiec在计算机上模拟了在一块矩形区域的反应扩散过程。他们发
现所产生图案的“一撇”、“一捺”组成了完整的字母表,连顺序也一样。
当区域扩大一倍时出现的图案会有所不同;当有选择的精确改变某一位置的化学组
成,而引起的反应速度不同也会使图案有所不同。
这些图案产生的如此容易:只要你方法得当就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得图案。因此,
如果某一过程产生了同自然界相同的图案,并不意味着这种过程描述了自然界的过程。
Phys. Rev. E, 64, 056202 (2001).
Edited by Tunan@Fudan.edu
--
星星知我心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