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raveheart (zero), 信区: other
标  题: 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3日21:18:2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http://www.scienceworm.com


2001-10-23: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当细胞周期研究获得诺贝尔一百周年奖时,三位科学家由“分裂”联合起来

    2001年诺贝尔奖颁奖标志着这一科学界最具权威的奖项设立一百周年。所以今年医学
或生理学奖颁给发现细胞分裂一系列奥秘的三位科学家在好不过了,细胞分裂是对一切活
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十分重要的过程。

    西雅图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主席兼主管LelandHartwel,伦敦帝国癌症研究基金
会的主任PaulNurse和同样来自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TimHunt由于对细胞周期的了解的贡
献一起获此殊荣。

    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后面的分子机理一直不为人知,直到七十年代Hartwell的开创性工
作才对其中的过程有了最初的了解。

    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做材料,Hartwell开始识别参与细胞周期调
控的基因。在一系列的论文结果中,他分离了当温度改变时细胞停顿在特定周期点的各种
突变体。

    Hartwell已经确立了超过一百种的细胞分裂周期基因,包括被称作CDC28或者Start,
它开始了一个细胞的DNA的复制,这是细胞分裂的第一步。他进一步地证实了由各种CDC基
因控制一系列事件惊人的相互依赖性——一个步骤完成后,后续的步骤才能开始。

    现在许多研究细胞周期的研究人员说他们是受Hartwell的开创性工作的激励进入这个
领域的。同在Hutchinson中心的Jim Roberts说,如果没有Hartwell的深邃的洞察力,可
能现在没有细胞周期领域中目前这些成果。


通过研究酵母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Hartwell在八十年代后期引入了检验点的概念,从而
鉴定了酵母中第一个相关的基因。检验点是一些控制点,在这些控制点上调控蛋白使细胞
周期停止,以检查DNA的损伤,或者其它异常。在周期重新开始前允许细胞修复这些损伤
。如果没有它们的存在
,细胞将更容易遗传突变。确实许多形式的癌症已经证明跟检验点的控制问题有关系。

    在Hartwell开始鉴定CDC基因不久,Nurse开始研究另一种酵母,裂殖酵母。他鉴定出
许多细胞周期调控突变体,后来表明成为cdc2的基因,在功能上与CDC28(Start)是相同的
。CDC28和cdc2基因显示它们编码的酶同属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家族。


    巨大的成功


1987年,Nurse在人类细胞在中分离一种相应的基因,此基因编码一种酶,后来称作CDK1
。Nurse说,这一发现肯定了研究酵母细胞周期的生物学家们正在证明这一基本现象在很
大范围的生物里进化上是保守的,也确立了对模式生物的研究从而得到人类生物学方面的
深入认识。他补充说:“
在酵母和人中相同的基因控制细胞分裂,因此在它们之间的生物都是如此。”

    Hunt的贡献在于在受精的蛙和海胆的卵的研究中发现了他成为周期蛋白的一类新的蛋
白质。CDKs的活性后来被发现依赖于它们与周期蛋白的结合。

    在1983年,Hunt指出周期蛋白就在细胞分裂前消失,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个重要的发现
。他说:他那时知道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蛋白质降解的出现那时证明是细胞周期调
控的一个普遍而重要的现象。

    Nature杂志在接到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的电话不久,便与Nurse和Hunt联系,他们均十
分地高兴,并开香 那 贺。在稍后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Nurse承认好消息令他象无头小
鸡一样东奔西跑。Hunt补充说他到Nobel网站上看过之后才证实获奖的消息。

    但是跟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一个诺贝尔奖只能同时授予三个人的严格规定意味着其
它的关键人物没有获奖。Nurse告诉Nature杂志说:如果说有任何人有些遗憾的话,那他
就是Yoshio
Masui。Masui现在是多伦多大学的退休教授,但早在七十年代发现一种从蛙卵细胞得到的
抽提物,被称为成熟促进因子,使卵细胞得以第一次细胞分裂。这后来被发现是由cdc2编
码的CDK和细胞周期蛋白组成的。

    但在此领域的研究人员们同意Hartwell,Nurse和Hunt是名副其实的获奖者。日本京
都大学的Mitsuhiro Yanagida说:“我把Hartwell称为细胞分裂之父,称Nurse是细胞分
裂大主教,而Hunt是细胞分裂艺术家。”

Nature science update,
Edited by snoRNA
  
--
生,非我所能;死,非我所愿;
但是我们可以把握生死之间的时间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13毫秒